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

張存仁臉上是讚賞,心中卻多有不屑,什麼千總,不就是你高第聯絡上東番那邊,想改換門庭,搏個前程嗎,此間不過是試探於我,看是否一道前去。

但張存仁卻不會拆穿,因爲他也有投東番的想法,或者說想從滿清這條要沉的破船上下來,以免陪葬,張存仁站的比高第高,自然也看的長遠,他很清楚,滿清之所以入關之後橫掃天下,靠的就是號稱無敵的八旗勁旅,有這支八旗在手,便可以脅迫蒙古與綠營作戰,也可迫使士紳向大清效忠,如今的八旗名不符實不說,且已露出敗相,八旗主力在山東,卻被分割在臨清和青州兩個地方,臨清有糧,青州有兵,就是匯聚不到一塊去,京城的剩餘八旗也只能擋住遼東的敵軍無法入關罷了,至於江南那點八旗,連彈壓許都做不到了。

張存仁很清楚,大清如今就是一塊沙琪瑪(滿清祭祀用的糕點,入關之後便是傳開了),一塊塊的被糖稀黏在一起,這糖稀就是八旗,那幾萬名不符實的八旗已經改變不了天下大勢了,能做的只有威懾和平衡,如今八旗要壞,便是沙琪瑪流了糖稀,大清便是要四分五裂。

但張存仁卻並非沒有退路,既然滿達海已經投降東番,且獲得恩封,那他也可以,而且江南士紳正在爲滿清分崩而未雨綢繆,那就是若滿清不可抵擋,便重立朱明,如今張存仁猶豫的是,如果自己選擇‘跳船’,是投東番還是南下江南。

張存仁年輕時候躍馬揚鞭,中年後蹉跎官場,他很清楚,自己雖然是漢人,但卻是漢軍旗,與江南士紳格格不入,入江南未必得好,但投東番呢,能得多少實利,又能否保住實權呢?

“學得文武藝,貨於帝王家,自古便是這般。”張存仁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似乎沒有理會高第的試探,高第心裡把這句話想了幾遍,依舊沒有任何頭緒。

“大人,那高程該如何處置呢?”高第又問道。

張存仁深深的看了高第一眼,終於說到:“你把他交給本官吧,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高第微微點頭,算是明白了,這是張存仁要拿高程牽線搭橋,他倒是不在乎,畢竟高程是自己的義子,張存仁能得到什麼,他都有途徑知道,而且,高第也有自己的門路,至少自己那個便宜岳父已經是膠州有名的開明士紳,上流人士,而自己的小兒子也在東番安全局的手裡,時不時還會聯絡一兩次。

“不管怎麼說,山東、河南兩省綠營精銳大隊出擊,頗有斬獲,朝廷是不會虧待爾等的,本官會奏明天子,恩賞爾等,另外,周邊省份來援的綠營將領,人生地不熟,你也要與他們多多親近,盡一盡地主之誼,往後守望相助共同進退,總好過獨來獨往的。”張存仁提醒道。

高第低下頭,連忙稱是,內心卻罵了一句老狐狸,他還記得,去年各地綠營來援的時候,張存仁也是這般說,那個時候,也不過是相互熟悉,也好協同作戰,而這個當口這般說,那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五日後,昌樂境內。

高程坐在火堆旁邊,手裡拿着一根木棍,上面插着一隻剝了皮的兔子,火焰烤制之下,發出啪啪的聲音,這是今天他用繩索套來的,因爲連綿的戰事,青州境內已經少有人煙,來往的不是軍隊就是輜重,本地的野兔倒是肥碩了不少,高程烤了個大概,拔出小刀,切着吃了兩口。

入口的食物還算不錯,水囊裡的酒水不多了,一口喝光的高程腦袋裡總是閃過張存仁的話:“你去膠州,藉着你堂弟的路子聯繫東番那邊,問一問山東提督高第反正,可授什麼實職、得多少田產,另有何等賞賜,巡撫、總督、六部堂官和掌兵學士之類的,也都詢問一遍,不要寫,要記錄在心裡,東番那邊問起,便說是高提督讓你去的,回來之後,本官保舉你爲參將,便在本官的督標之中。”

督標營的參將,聽起來是具備誘惑力,但高程卻不是傻子,張存仁的督標營將軍哪個不是他的同族子侄,憑什麼讓自己來,左不過自己是一顆能犧牲的棋子罷了。

“生逢亂世,人命如草芥,進不由己,退保平安.........。”高程的腦袋裡又出現了那日堂弟跟自己說的話,想來想去,高程還是不想再爭鬥了,反正自己孑然一身,進退都不用考慮太多,倒是張存仁那日新賞的那個侍女,着實俊俏的緊,許再無緣分相見了。

想着這幾天與那俏婢之間的溫柔,高程越發有些不捨,但卻也明白,那是被用來拴住自己的,正想着,一聲清脆的咔嚓聲驚醒了高程的思緒,那似乎是踩斷枯枝的聲音,他本能的一個翻滾,拔出了短刀,半身藏在大樹後面,用刀挑起地上鬆軟的土,熄滅了火堆,然後悄悄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卻一無所見。

這是個沒有月光的晚上,高程的心緊張起來,多年行伍,他知道那裡有人,但又死活看不到,片刻之後,那個方向傳來一聲疑惑的聲音,繼而又有細細的腳步聲,很輕,但高程還是能聽到,卻依舊看不到任何一點東西,高程藏在樹後,大聲呵斥:“誰,誰在那裡!”

忽然,半空之中多了兩道白,一人多高,時隱時現,如同幽浮一般晃動,那兩道瓷白到哪裡,哪裡就有輕微的腳步聲,近了之後,高程猛然一驚,那竟然是兩排牙齒,高程心中暗驚:“莫非是鬼魅,牙齒成精跑了出來?”

正想着,只感覺腦袋一沉,繼而天旋地轉的感覺傳來,高程才知道,自己被人打暈了,過了一會,高程感覺雙臂酸脹,動彈不得,原來是被人用繩索綁住,他悄悄看去,自己的火堆再次被人點燃,兩個人圍着火堆,火光反射之下,只有牙齒和眼睛看得出來,其餘都是一片漆黑,他恍然想起,前段時間隨高第出征見到的那些黑人士兵,想來晚上就是這般模樣吧。

“你是什麼人,爲什麼在這裡?”其中一人說話,卻是地道的官腔。

“我.....小的是大營裡逃出來的包衣,想要回登州老家。”高程說出來早就想好的理由。

兩個人黑人士兵相互看了看,笑了笑,用本族語言交流了兩句,卻也沒有給高程鬆綁,天一亮,一根繩子把高程和一匹馬拴在一起,一起帶着走,當蒙布的眼睛被釋放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滿營的士兵,那個與他說話的黑人士兵說道:“不要耍花招了,包衣的手指可沒有拉過弓,見了上官,實話實說,還能留一條命!”

何文希來到李明勳住的別院的時候,發現侍從官已經在等着了,別院門口停了幾輛馬車,裝飾華麗,而且是貴婦所用,何文希知道,定然是本地行政和駐軍以及開明紳士們的家眷來拜訪元首夫人了。

秋天剛到,天氣涼爽後,元首夫人一家便是從大本營乘船到了青島,這大本營的人一個強烈的信號,戰爭進行的很順利。

進得院落之中,還未曾到李明勳辦公的書房,便是聽到裡面有大聲說話的聲音:“這幾個人,你都安排妥當了,行政、司法還是什麼其他方面,亦或者編撰,安排遠一些,不好安排,就扔到遼東去,到李德燦那裡聽用便是。”

聽李明勳的聲音不悅,何文希退了兩步,問道:“出了什麼事了?”

說着,何文希指了指內宅方向,他顯然是擔心去年便到的李夫人和今年剛到的兩位夫人有什麼糾纏,惹得元首不快。侍從官低聲說道:“不是夫人們的事情,是二公子,元首今早問功課,談及勞軍之事,惹惱了元首。”

所謂二公子自然是李明勳的二兒子,與正室也就是大明公主所生的嫡子李君華。

何文希小心問道:“二公子說了什麼?”

侍從官說:“我也沒有聽真切,似乎是二公子對元首帶李夫人和三公子去臨朐勞軍的事情不滿,還說了前線大營將是斥罵韃子的事情,惹得元首極爲不快,卻也沒有發作公子,但是把二公子從大本營帶來的講師痛斥了一頓。”

何文希微微點頭,他還真有些不明白,李君華不過是個七歲的孩子,能說出什麼話來?想來想去,沒有個頭緒,卻也不敢再耽擱,跟着進了書房,侍從室主任低着頭,拿着一個名單,正不敢說話呢。

“下去吧,記着我的話,這些人放到我看不到的地方去。”李明勳提醒了一句,讓人出去了。

何文希站在那裡,看着李明勳,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李明勳坐回了椅子,捏着額頭說道:“也不知道我是犯了哪門子的忌諱,老天爺派了我兒子來對付我,文希你說說,一個七歲大的屁孩子,毛都沒有長呢,跟我論起德行、操守來了,滿嘴的高學講義,腐儒酸言,笑話,孔孟之道若是能管用,怎麼皇位上的不是姓孔,姓孟的,旁人也就罷了,他可是我的嫡子啊,是要繼續我一生事業的人吶,我能把我奮鬥一生的事業交給這樣一個小衛道士嗎?”

何文希聽着李明勳略帶生氣的吐槽,原本還想調笑一句,畢竟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有設麼大不了的,但是最後聽到李明勳言說‘傳位’之大事,他立刻選擇了閉嘴,這種事情可不是輕易可以置喙的。

李明勳常年出征在外,哪裡知道二兒子的成長曆程,原本,他的生命軌跡應該和長兄李君度一樣,在五歲的時候進入官辦的小學,然後沿着設定好的學業學習下去,一直到成年,可是永曆皇帝爲吳三桂所擄,改變了這個孩子命運,中華一時無帝,雖說李明勳沒有藉機稱帝,但在其示意下,元老院已經修訂了憲法典,把一個既定的事實寫進了法律條文,即元首之位世襲不絕,李氏與國同休。

這與稱帝無異,只是少一個尊號罷了,也正因爲如此,作爲李明勳法定的繼承人,李君華的教育直接與太子掛鉤,而其母本身就是大明公主,對這再熟悉不過,因此,剛進小學的李君華就被以儲君待,爲其延請名師,不是八閩名士,便是兩廣大儒,最後便是弄成了這般模樣。

“閣下,您把二公子的師傅們遣走了,二公子如何學習呢?”何文希終究感覺尷尬,笑着問道:“這青島現在沒有什麼像樣的學校,便是您不嫌棄,可二公子在這裡入學,大本營那邊又要嚷嚷了。”

李明勳微微點頭,所謂的嚷嚷便是遷都一事,合衆國內部絕大部分是看好江南的,當然,具體位置未定,但此番大戰,登陸山東,中原清軍傾巢而出,大本營的權貴們擔心李明勳攻入北京,順勢在那裡建立都城,北京已經是三朝都城了,若是建都北京,那就難遷了,而建都北京明顯就不能被海洋貿易爲主體的合衆國上流階層接受,不光北京,許多人也擔心戰事不利,李明勳定都青島了,李君華作爲元首嫡子,入學青島,也不是一件小事。

“算了,先放在身邊吧,讓他也和君威親熱親熱,小小年紀,整天捧着書本算什麼樣子,嘴上喊着兄友弟恭,和君威卻是一點不親近,笑話。”李明勳擺擺手,示意何文希坐下,問:“何事前來?”

何文希道:“張存仁受不住了,派了個替死鬼來問價!”

章四零四 會費章三七七 求情章三七九 不同的殖民地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二六八 必戰章二五 海賊來襲章一三八 夜襲章一四零 撒煤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二三三 黃教使團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一三三 合作章十七 成棟的覺悟章七一 鐵甲機動艦隊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五 私心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三 安全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二八八 被沙皇利用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一零九 賺大了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二七 新貴們的特權章三二八 天皇章五三 吳三桂章二零六 誓死不當漢奸章六七 承包章三三 覺悟章九五 新國家新外交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一四八 老父親的愛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十五 興師章三一 改造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五九 謀劃章一一二 戰後章四九 史上最強的豬章一五四 投效章七六 結髮章一九六 遲暮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三二 馬吉翔章三三五 歸鄉章三零五 北非章九六 運河工程起波瀾章五零五 不想殖民的東印度公司章三二 馬吉翔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七 商社章一三零 公債的魅力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五三 吳三桂章八一 誤會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九六 胡女章三三零 上鉤章五零六 父子 兄弟 叔侄章二十五 優勢章二八 東南事了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十四 衆生相章一零八 被土豆擊敗的戰艦章三二 馬吉翔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四 光榮中立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三七零 獎勵章四一 勢如破竹章四四二 用人章一六七 生死章五七 對策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九五 呼瑪爾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四七三 改造的成果章三十 困獸之鬥章十二 鐵騎章三八一 迪馬利亞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一三九 青州章四五三 得逞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七七 加徵三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