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應對

大明朝堂早就知道白蓮教和張道源,但是這兩股勢力隱藏的太深,官府一直抓不到他們。但是,如今他們卻跳了出來,給官府徹底剿滅他們的機會。

能夠剿滅白蓮教和張道源,嘉靖帝自然高興。這說明他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一個盛事的天下。

所以,嘉靖帝在信中告訴羅信,這件事已經像朝堂百官公佈了,我在他英明神武的嘉靖帝決定下,羅信的輔助下,以裁軍爲手段,讓張道源和白蓮教認爲造反的時機到了,最終跳出來爲目的,施行的一系列計劃。如今白蓮教和張道源很快就要被剿滅了,大明將進入一個偉大的盛事。

看到這裡,羅信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毫無疑問,嘉靖帝將主要的功勞都霸佔去了,在百官面前裝逼了。這羅信自然是要配合,承認這一切都是嘉靖帝的高瞻遠矚。

後面寫的便是,嘉靖帝封羅信爲南方經略,總攬南方軍政。便是如今的胡宗憲也在他的節制之下。

嘉靖帝在心中給羅信下達了幾個任務。

任務一,要在一年內平叛。

任務二,將官員,世家大族和皇親國戚在南方佔據的屯田都收回來,敢於不還的人,殺。

這些事情做完了,就可以還朝,任命的聖旨很快就到。

又讀了一遍,細細地想了一下,感覺沒有疏漏之處,這纔將書信遞給了羅智看。

羅智看完了之後,臉上現出驚喜。

嘉靖帝裝逼了!

裝逼的結果自然是顯現出嘉靖帝英明神武,但是也讓徐黨那些官員再不敢彈劾羅信造成白蓮教和張道源造反了。

這不是廢話嗎?

皇帝都說了,這是他英明神武的決策,你們這些官員都是渣渣,這麼多年,都知道白蓮教和張道源的存在,卻沒有絲毫辦法。

但是……

朕一個引蛇出洞,裁掉了南方衛所之後,便將白蓮教和胡宗憲吸引出來了。一旦他們從暗中走到明處,大明滅掉他們,只是時間問題。

皇帝都出來裝逼了,將白蓮教和張道源造反的事情誰還敢彈劾。

而且嘉靖帝還封羅信爲東南經略。讓他們彈劾羅信沒有名分,私自總攬南方大權都失去了理由。

但是……

你以爲這樣就難得住徐黨嗎?

就攔得住徐黨對羅信的彈劾嗎?

根本不可能!

彈劾又如同雪片一般地飛向了嘉靖帝。

徐黨圍繞着一箇中心彈劾羅信,那就是朝堂好不容易解決了胡宗憲,如今又讓羅信鎮守南方。羅信在南方曾經的過往被一件件挖出來。

比如當初初創市舶司的時候,和整個南方官場世家爲敵,後來將六大世家的盧家抄家滅族的事情被翻了出來。他們可不管羅信抄盧家的原因,而是指責羅信殺氣太重。盧家爲千年世家,書香門第,羅信說殺就殺了。

難道除了殺意外,就沒有了解決辦法?

羅信開的這個頭非常不好,視士人如草芥,這是士林的悲哀。

又彈劾羅信在當初賑災巡視南方的時候,斬殺無數官員,然後安排自己的親信在南方爲官。這不是建立黨羽是什麼?

先在南方殺人立威望,中將親信安插在南方各處,後成爲南方經略,總攬南方政務。

朝廷這是在任由一直猛虎長大!

一張張奏章送到嘉靖帝面前,而且後來在京城漸漸地傳播出一個消息,羅信之所以在沒有名正言順的權力之前,便總攬南方政務,就是要給陛下看的。

如今在南方,羅信總攬政務,胡宗憲總攬軍務。這兩個人就是要擺出一副聯手的姿態,讓陛下,讓朝堂再也不敢逼迫他們……

不!

不是逼迫,是不敢在碰他們,如果再敢嘗試將他們調回京城,他們就會造反,這兩個人一旦造反,手下有軍隊,是市舶司有糧餉,再以羅信和胡宗憲之才,還有誰能夠阻擋?

謠言越演越烈,便是在深宮內的嘉靖帝都聽到了。

遠在蘇州的羅信,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這個消息,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三人成虎的道理,羅信不是不懂。如果任由這件事情發酵下去,事情便一發而不可收拾。

羅信默默地坐在屋子裡,蹙着眉頭思索着。

“砰!”

門被直接推開,羅信睜開眼睛,便見到羅智急三火四地衝了進來。

“不器……”

“怎麼了?”羅信的臉上現出了一絲無奈,自己這位小叔確實成長了很多,但還是不夠火候。

但是,羅智此時卻根本顧不上看羅信的臉色,匆匆忙忙地來到了羅信的跟前道:

“不器,徐階這個老賊太陰狠了……”

巴拉巴拉地講了一通,見到羅信沒有什麼反應,神色依舊平靜,便楞了一下道:

“你都知道了?”

羅信翻了一個白眼道:“你都知道了,我會不知道?”

“哦……”

羅智的臉色一陣尷尬,這個時候,他也反應過來了,自己都知道了,羅信怎麼可能不知道。

“小叔,你是怎麼知道的,莫非這些謠言已經傳到了南方?”

“老爺,胡部堂派人來。”外面傳來了魯大慶的聲音。

“進來!”

“卑職拜見羅大人!”

羅信每天都接到胡宗憲送來的信件,而且總是那麼幾個人輪流來,所以羅信和他們都非常熟。便擺擺手,示意對方不用客氣,然後接過了信件,拿出見到剪刀剪開,將裡面的信紙抽出來。

前半部分依舊是胡宗憲每天剿匪的進度,這是羅信和胡宗憲約好的,如此羅信也好每天給嘉靖帝去信,說明胡宗憲剿匪的進度。

後面便開始抱怨,京城的謠言已經傳播到前線的軍隊,軍心已經開始不穩。讓羅信趕緊想出辦法,否則剿匪必定遇到挫折。一旦遇到了挫折,兩個人的命運都會風雨飄搖。

羅信方纔在羅智來之前就一直在思索此事,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略的想法,便起身給胡宗憲寫信。

信的內容只有兩點。

第一點,加快剿匪的速度,只有儘快結束這場戰爭,才能夠讓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第二點,羅信會給嘉靖帝上書,建議加快增設南方都督之事,也讓胡宗憲上書,如此可以破解嘉靖帝對他們兩個的懷疑。

*

*

第九百八十六章 查案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河道第八百三十二章 景王到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七十六章 金蘭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數據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被發現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斬第九百七十四章 進言的馮寶第一百八十八章 閉城第二百零三章 喜訊第八百三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五十五章 裕王擺宴第八百七十六章 看病第一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母親的激動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王畿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緊急第三百九十六章幾方心思第一千章 徐時行的怒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羅青迴歸第九百零八章 金卡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夜回府第1337章 暗流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幫子蠢貨第九百九十七章 東南亂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探監第六百零一章 混亂的朝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寂寞寒窗空守寡第六百八十二章 知府上門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御道第1488章 朝政(2)第1478章 高拱的惱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閉城第1295章 推演的結果第八百七十七章 娘娘第九百二十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五百九十三章 鏖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徐階的反應第八百零九章 上朝第五百一十五章 和裕王吃飯第六百九十一章 說服陸鼎第八百二十一章 無奈的張居正第七百六十七章 發現第1522章 錢荒第九百八十三章 證據第七百九十七章 張世傑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引虎下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憂慮第八百七十六章 看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欽差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爭第四百四十五章 鹿鳴宴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出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離開第1508章 從簡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取得信任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二百零五章 暮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訊第二十九章 四大基礎第八百六十七章 見張玉山第四百二十章 陸庭芳的信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陸庭芳的懷疑第一百五十三章 爭第八百八十四章 確定目標第八百零四章 胡寧的懇求第四百七十九章 退還蓮逕返逍遙第四百五十三章 陽林百篇第八百三十六章 衝突第1393章 暴露第四百七十六章 徐公子且慢第一百二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三十章 泛滄浪第六百四十章 洞房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言而爲天下師第五百七十五章 半日閒第一百八十一章 流寇來了第五百二十章 殿試結束第五百零一章 會試結束第五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洞悉第三百七十八章 嘉靖昏厥第1559章 趁機調動第八百零九章 上朝第四百三十四章 臭號神器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何心隱進景王府第六百七十九章 裕王之情第1953章 坑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審問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規則第一百二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二章 出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真相第七百零八章 謀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殺俘之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羅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