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請調戚繼光

張中丞還曾經擔任過並不侍郎,官居正三品,這個官職可是不小了,只不過後來因爲被李默之事牽連,被貶出了京城,來到廣東任巡撫。

這樣的一個人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都具備了任一方總督的能力和名望。羅信也很看好張中丞,而且覺得這個面子一定要給胡宗憲。仔細想想可能性,覺得嘉靖帝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應允。

畢竟這次白蓮教在廣東造反,就算是剿滅了白蓮教,卻也未必能夠斬草除根,這種教義方面的東西,真的很難斬草除根。如此就需要一個熟悉廣東,而且有能力和威望的人坐鎮。張中丞自然是最恰當的人選。

而且廣東和江西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就算是剿滅的白蓮教和張道源,也一定是相對於其它省份最爲混亂的地方,徐階和高拱都未必願意安排自己的人去那裡任總督,只要自己舉薦,張中丞任廣東總督的可能性極大。

估計胡宗憲和張中丞也談過,胡宗憲已經沒有了未來,這是將張中丞推薦給自己,而張中丞心中也應該明白自己怎麼做,一旦羅信舉薦了他,他就是羅信的人,否則羅信憑什麼舉薦他?

而羅信呢?

羅信周圍如今已經有很多追隨者,但是像張中丞這樣的高官追隨者,還是非常少的,羅信也需要這樣的追隨者。

羅信沉吟片刻,已經準備接受張中丞,當然他也要看張中丞的意思。如果張中丞端着架子,沒有追隨自己的意思,他也會幫張中丞這一次。這是從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是私交方面,是給胡宗憲一個面子。

另一方面,則是爲公,不管怎麼說,張中丞坐鎮廣東,對大明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如果張中丞不肯成爲羅信的追隨者,羅信也就是幫這一次,便不會再幫助張中丞。以後大家就以正常的同事關係相處,而非自己人。

將胡宗憲的書信收起來,便開始再次給嘉靖帝寫信。還是之前的程序,最後也還是再次建議嘉靖帝儘快廷議南方總督事宜。

將給嘉靖帝的書信寫完,讓人送往京城,然後羅信又開始寫信。這次是給馬芳寫的信,這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心中的內容是請馬芳給嘉靖帝上書,調戚繼光去北方。

一方面,如今的馬芳確實已經老了,都快七十歲了。需要一個繼承者。而在歷史上,戚繼光確實在抗倭之後,調往北方,在北方也建立了赫赫戰功。是馬芳最適合的繼任者。

另一方面,是給戚繼光一個交代。在南方,戚繼光很難成爲一個總督,他的未來在北方。

如果能夠運作成功,首先戚繼光會非常滿意,其次馬芳也會滿意,馬芳和羅信多次信件交流,老人家心中很是憂慮。他的憂慮便是沒有繼任者。當然,馬芳心中最合適的繼任者是羅信。

但是,羅信可能去北方邊關嗎?

就算是羅信肯,嘉靖帝會同意嗎?

顯然,羅信不可能鎮守北方邊關,如此推薦戚繼光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寫好了信之後,剛剛派心腹送往北方,便接到了張中丞的來信。

手中拿着張中丞的來信,羅信的嘴角泛起笑容。這在京城做過官,又在地方做過官的人,就是不一樣,處事絕對不會露出漏洞。胡宗憲的信前腳剛到,他的信後腳就來。

含笑打開信封,將信抽出來細細觀看,眉宇間的笑容更盛。張中丞果然不愧是大明官場的老人,立下赫赫戰功的能人。對如今戰局瞭若指掌,按照他的計劃,剿滅白蓮教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在信中也表達出對羅信的尊敬,甚至崇拜,更是明確地表達出,願意追隨羅信的願望。

有了這封信,羅信更是下定決心要把張中丞舉薦爲廣東總督。

不過,在嘉靖帝還沒有明確表達出意見之前,羅信還只能夠等,或是秘密運作。

俞大猷基本上可以運作成水師都督,坐鎮蘇州。雖然不會成爲自己的心腹,但是也絕對是自己陣營的人,俞大猷也不傻,多次表明自己的態度。

將張中丞再運作成廣東總督,自己陣營便有多了一個高官。將戚繼光運作到北方,如此對北方的掌控也達到了一個高度,甚至比馬芳在北方的時候,還更有掌控力。

最重要的是,俞大猷也好,張中丞也罷,在明面上,都不是自己的人。俞大猷原本是胡宗憲的人,但是後來卻背叛的胡宗憲,投奔羅信……

不對!

應該說的投奔的朝廷,在別人看來,俞大猷都能夠拋棄胡宗憲,這意味着俞大猷效忠的是朝廷,羅信還差點兒意思,不具備令俞大猷投奔的地位和名望。

張中丞呢?

那就是胡宗憲的人,不是羅信的人。所以,羅信並沒有在南方安插釘子。

這個結果對羅信非常有利。

之所以羅信混的要比胡宗憲好,就是因爲羅信所做的一切,都隱藏在暗處,讓嘉靖帝和內閣都喪失了對羅信的警惕。

“可是這還不夠啊!”

羅信揉了揉眉心,俞大猷和羅信的關係還是差了些,俞大猷的地位還不具備成爲皇帝信任的寵臣,所以俞大猷必須在朝堂中尋找一個靠山。

實際上,胡宗憲手下兩個大將,俞大猷和戚繼光都在朝堂尋找過靠山,因爲他們兩個都不是胡宗憲的心腹,胡宗憲在來南方之前,俞大猷和戚繼光便在南方已經有了很高的名望,他們兩個當初是跟着張經的,也就是前任南方大都督。

當張經被罷黜,胡宗憲繼任之後,胡宗憲怎麼可能信任張經的兩個心腹?

不僅不信任,還數次想要奪走俞大猷和戚繼光的軍權。只是俞大猷和戚繼光的能力太強,是整個南方最能打,也最有能力的兩員大將,讓胡宗憲不得不用。

俞大猷和戚繼光自然心中也知道自己尷尬的處境,所以兩個人都先後多次想要在京城尋找靠山。

而在那個時候,胡宗憲和徐階正是蜜月期,所以根本就沒有見俞大猷和戚繼光兩個人,只是託人帶話,要他們兩個人好好聽從胡宗憲的命令。

*

*

第五百五十五章 馬芳歸來第1485章 上朝第四百三十六章 舞弊第二百一十章 失去第十九章 高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駁斥第五百九十章 憂慮第九百九十四章 約談黃錦第二百五十五章 擔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過年第六百五十四章 摸底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來不及了第1569章 改革第1306章 應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匯聚羅府第九百七十五章 懷疑對象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茶館第1459章 成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見馬芳第九百一十三章 震懾第八百九十二章 聯合做生意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邊關告急第三百九十章羅信的苦惱第二百九十七章 識破身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天意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擊敗高麗第二十九章 四大基礎第一千零四十章 王錫爵來訪第1455章 流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確定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出手第1575章 馮寶心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夜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目的第九百四十章 偶遇張居正第九百七十六章 審陳洪第五百六十八章 殺俘之爭第三百零五章 果斷出擊第六百一十八章 徐階講學第1451章 申斥第五百零三章 喜報第1455章 流言第七百六十五章 十六字第七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1399章 途徑分宜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欲離京第九百五十六章 印證第1327章 調任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大大的錢第六百五十三章 激勵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問我爲什麼第五百三十一章 震驚第四百四十三章 訊第一百八十五章 慌亂第1592章 隆慶昏迷第四百二十七章 盛大文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忽悠第七十九章 藏拙第1397章 慶功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消息第1319章 摸城第九百七十二章 提議第1497章 恢復早朝第八百八十章 算賬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匯合第五百八十四章 碰撞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見裕王第四百一十九章 宋泰豪賭第九百八十章 迷離第五百三十二章 忙碌第1401章 上奏第二百三十章 案首第八百零二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京趕考第1307章 佈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訊傳京城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匯合第四百一十三章 擴大第1513章 不用搶第一百六十三章 賣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殺戮開始第1393章 暴露第七百零二章 防備第1342章 開始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忽悠嘉靖第三百九十六章幾方心思第六十一章 科考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現錦衣衛第九百零三章 散了吧第九百四十三章 魯大慶之憤怒第1376章 萬民書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問我爲什麼第七百七十三章 碰撞第十三章 傳刀第二百四十九章 純陽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十取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中間派的躁動第1375章 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