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聖準

就算後來胡宗憲和徐階掰了,俞大猷和戚繼光也不肯再去投奔徐階。當初相互的印象就不好,之後也彌補不了這種裂痕。

也去拜過高拱,但是以高拱那種清高的性格,對武人能看得起嗎?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當初來南方的羅信和戚繼光在第一時間就建立了關係,戚繼光配合羅信建立市舶司,也就是那個時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漸漸深厚。

但是,那個時候的羅信官職很低,還不足以令戚繼光投奔跟隨。但是,戚繼光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武將,很會拉關係,抱着和羅信結個善緣的想法,倒是積極配合羅信。後來羅信的理念開始影響戚繼光,讓戚繼光和羅信開始交心,成爲好朋友。再到後來,羅信帶着戚繼光開始剿滅倭寇,還把功勞讓給戚繼光,羅信顯示出來的軍事能力和胸懷,讓戚繼光開始慢慢地由朋友轉向尊敬羅信。等到羅信一步步走上高位,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在潛移默化中已經改變。戚繼光不再四處尋找靠山,而是把羅信當成了自己的靠山,成爲了羅信的心腹和追隨者。

所以,羅信肯花費精力將戚繼光運作到北方,成爲未來的北方經略,對於俞大猷,卻只肯將他運作的水師都督,以後還要看俞大猷的表現。

如今又收了張中丞,但是張中丞和俞大猷和羅信都不夠真正的交心,而且在南方七個都督中,只佔據兩個,羅信感覺不夠。最少還要再佔據一個。

羅信想起了諸大綬,諸大綬已經加入了加入了復興社,但是卻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對於羅信的運作便容易了許多。而且諸大綬原本就是南方人,如今的官職也是三品侍郎,地位也夠,運作到南方當一任都督,絕對適合。

這件事最好不是自己出手,羅信想了想,便拿起筆來,開始給諸大綬寫信,寫完信,又仔細看了兩遍,才讓心腹送出去。他相信諸大綬能夠走上三品侍郎的位置,也一定有着自己的路子。到時候自己推一下就可以了。

三天後。

嘉靖帝再次來信,心中除了表揚羅信和胡宗憲之外,也詢問羅信對南方七省總督有什麼建議,看好誰?

羅信很清楚嘉靖帝此時的心態,一方面是真心詢問自己對總督提名的看法,另一方面又是考覈羅信,看他會怎麼做?

羅信要是真的毫不客氣地提出七個名字,而且這其中還有自己人的話,嘉靖帝絕對會將對他的警惕性提升到最高。

羅信給嘉靖帝的回信中提了兩個人的名字。

一個是俞大猷,另一個便是張中丞。

對俞大猷的提名,羅信講的很簡單。大明必須有海防,如此水師的存在就非常重要。而如今能夠帶着水師打勝仗的人,只有俞大猷。

對張中丞的提名,羅信講的多一些,首先講述了張中丞的能力,分析廣東平叛之後,還需要一個瞭解廣東,有能力的人坐鎮,特別是如此也能夠安慰胡宗憲等等。

除了這個兩個人之外,羅信再也沒有提名誰,只是最後加上了一句,希望能夠調幾個本身就是南方的官員來做總督。

畢竟這是後胡宗憲時代,能夠儘快穩定南方纔是最需要的。大不了這些南方官員幹一屆之後,朝廷再調動就是了。

嘉靖帝很快便收到了羅信的信,看過羅信的信之後,嘉靖帝心中十分滿意,眉宇之間都是輕鬆之色。

“羅信不錯,朕果然沒有看錯他。”嘉靖帝高興地說道。

一旁的黃錦眼中閃過欣喜之色。

“黃伴伴啊,大明要是都有幾個羅信這樣的人多好,朕讓他提名南方總督人選,你猜他提名了幾個?”

“奴婢猜不到!”黃錦立刻說道。

嘉靖帝也沒有指望黃錦回答,只是習慣地問一句,然後就自己回答道:

“俞大猷和張中丞。”

黃錦依舊不言語,嘉靖帝的眼中倒是露出了一副讚賞道:

“羅信倒是沒有私心,而且很有眼光。水師也只有俞大猷能夠拿得起來,張中丞又是最適合廣東的人選。”

嘉靖帝想了想,在一張紙上寫了十個名字,然後對黃錦道:

“給羅信寄去,讓他提點兒建議。”

蘇州。

羅信緊鎖着眉頭,剿匪的事情終於出現了難題。不是胡宗憲這邊,而是羅信這邊。

什麼難題?

沒錢了!

是真的沒錢了。

大明如今雖然有着市舶司和北方互市,但是這兩年的花銷實質是太大了。

和高麗打仗,連年的賑災,之前的七十幾萬軍隊大遷移,然後有着數百萬的家庭大遷徙,這都花費了大量的銀子,如今又要剿滅白蓮教和張道源,南方的庫房已經快空了。

“唉……”

羅信嘆息了一聲,便開始寫信給嘉靖帝,讓朝廷送錢糧過來。

寫完信,還沒有等叫人送信,便收到了嘉靖帝的信。展開信一看,原來是嘉靖帝已經同意俞大猷爲水師都督,坐鎮蘇州。還有同意張中丞爲廣東都督,坐鎮廣東。不過卻又給他十個名字,讓他選出五個人,來任其它五省都督。

羅信的嘴角浮現出笑容,他在名單上看到諸大綬的名字,如此在南方便有三個都督是自己的人。細看其他的名字,都是徐黨和高黨的人。

“看來諸大綬也有着自己的關係啊,不過和其他人相比,沒有多少優勢啊。但是,只要我把你圈進去,便有九成的把握。”

沒有看到張居正的名字,羅信的嘴角泛起冷笑。

實際上,張居正和徐階如今表面上雖然還是師徒的模樣,但是羅信卻知道,這兩個人從心裡已經撕破臉了。

原本徐階對張居正是相當的看重,是把張居正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的。

但是……

你要搞清楚,那是接班人!

什麼叫接班人?

那就是我不想幹的時候,主動將位置傳給你,你要感恩。

我不給,你不能搶!

結果呢?

徐階因爲重建玉熙宮的事情,惹得天下大亂,流寇四起。

在民間,徐階已經被罵成嚴嵩第二。

在官場,徐黨的人心已經開始散了。

*

*

第八百一十五章 臣致仕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安心裕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夜會第七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羅信想遊歷第二百九十章 連勝第九百零一章 嘉靖昏厥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事第1348章 分工第五百四十六章 司值郎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瘋狂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過年第七百零八章 謀議第九百六十一章 陳洪的反擊第1435章 除夕第八百二十章 沒自信的裕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驚人消息第三百七十八章 嘉靖昏厥第二十章 我要最好的筆啊!第九十九章 意外的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求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沒有線索第五百八十八章 絞肉機第四十四章 遠慮第1353章 火燒第一寨第一百九十一章 從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九百一十八章 李時珍的譏諷第1461章 危機第七百三十九章 二少奶奶來了第1485章 上朝第1307章 佈局第1585章 午門對峙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醉第一千零四章 徐時行上奏第七百七十章 救俞第三百一十章 晉陽羅信在此第1500章 你變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戚繼光的驚喜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成名將,文成大儒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第七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大大的錢第五百一十四章 止血方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條件第一千零七十章 入牢第1320章 失控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繼續做山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進程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襲第1460章 輿論第八百七十七章 娘娘第1410章 他想幹什麼?第1520章 內閣第三百五十五章 行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路下降第1390章 潛入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密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亢奮第四百零八章 聞訊第八百二十九章 落魄的詹事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進攻第一堂課第1561章 下馬威第1527章 海外局勢第1470章 遲暮嘉靖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大勢已定第九百九十三章 興奮的裕王第一千零九十章 薄涼第1594章 威脅和安排第六百六十六章 聯盟第1288章 旅途第1472章 徐階懇談第六十一章 科考難第1481章 登基第七百三十九章 二少奶奶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逼近第七百七十九章 藩國商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比試第二百五十二章 入場第七百六十五章 十六字第九十九章 意外的人第1279章 抓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飲龍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夜談第1409章 折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警告第七百零八章 謀議第1319章 摸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晉陽學府第五十章 一巴掌第一千零三章 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五百七十五章 半日閒第八百三十章 宴客第1378章 說服第三百六十七章 霍去病果然不好當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臘月二十九第1362章 酒第二百七十五章 結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