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

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

當年劉備平定益州後,感念早年跟隨他的八位重臣勞苦功高,因此特命蜀中名匠採成都金牛山精鐵鑄鎧甲八具,分別賞賜給他最信任的八位重臣。

其中在這八位重臣中地位排在前列的糜竺,被賞賜的是一副明光鎧。

曹植所做《先帝賜臣鎧表》中記載:

“先帝賜臣鎧,黑光、明光各一領,兩當鎧一領,赤煉鎧一領,馬鎧一領。”

早期的明光鎧其實在東漢末期就有出現,只是它的形態與後世的隋唐時期可能有較大差異。

劉備所賞賜給糜竺的這副明光鎧,它的胸、背部分都是由一整塊甲板組成的。

這兩片甲板做成銅鏡狀,護衛在穿戴這副鎧甲的主人身上的要害之處。

而其下身則主要是用金鐵做成魚鱗形狀。

這副明光鎧的工藝可能不如後世隋唐時期那般登峰造極,但這副鎧甲都是由精鐵百鍊而成,防禦力在當世所有鎧甲中可謂是第一等。

明光鎧製造繁瑣,用料之精,工序之複雜,饒是劉備那時召集蜀中名匠,短時間內也堪堪纔打造出兩副。

其中一副給了他最信任的方面大將關羽,另一副就是賜予了糜竺。

糜竺在收到這副鎧甲之後,考慮到自己以後很難有上陣的機會,便想將這副明光鎧轉贈給自己的子侄。

至於糜竺的兒子糜威,那時已經爲王宮中的虎賁校尉。

爲了不使糜威太過招搖,性格低調的糜竺於是便將這副鎧甲轉贈給了糜暘。

反正劉備早前就曾對糜竺透露過,他對糜威與糜暘的未來安排:

一子居內拱衛星辰,一子居外宣威四方。

而被劉備安排將來要宣威四方的糜暘,無疑更適合當這副鎧甲的主人。

糜暘去年從蜀中來荊州之時,正好將這副明光鎧帶在了身邊。

而今日因爲自己要出征,於是糜暘第一次穿上了這副,代表着榮譽及生命保障的明光鎧。

當穿戴明光鎧的糜暘出現在校場中時,一下子就成爲了校場中的焦點。

何謂明光?

“見日之光,周身大明”也。

在陽光的照耀下,全身上下隱有精光閃爍的糜暘在來到校場中後,不想被人注視都有點難。

在校場中數千士卒的齊齊注目下,糜暘一步步跨上了校場內的高臺之上。

這時高臺之上,關平與于禁早已等候在這裡。

關平見到糜暘將劉備所賞賜的這副明光鎧給穿了出來,臉上滿是豔羨之色。

明光鎧的防護性自不用說,只要距離不是離敵人太近,尋常箭矢就無法對其造成傷害。

而且明光鎧更是代表着,劉備對糜氏一族的厚愛。

雖然劉備因爲糜氏二兄弟的能力不足,沒有給他們過多的權力。

但在給他們的寵愛方面,有時候真的是冠絕羣臣。

雖然眼中豔羨,但關平也知道正事要緊,他上前對糜暘言道,“糜督,城內士卒除了現今正在守城的,其餘的都已經到齊了。”

關平的辦事能力,糜暘一直很放心。

糜暘對關平點點頭,而後他來到高臺之前,定睛看向校場中的數千士卒。

數千士卒在各自營中的將校帶領下,有序的排列站在校場中。

他們目不斜視,身軀板正,身爲國之衛士的他們無愧當世精銳之名。

當糜暘來到高臺邊前之後,下方校場中的數千荊州健士,就紛紛將目光都望向了糜暘。

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清楚,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將會是這個男人帶領他們,來抵抗入侵他們家園的敵人。

糜暘看着下方的數千荊州兒郎,見他們都將信服的目光看向自己,心中突得涌起一股火熱。

數千人雖不多,但當這數千人都將聽命於你一人,當你一聲令下後,這數千人都會因爲你的命令而赴湯蹈火,那種感覺足以令任何一個男人感到興奮。

這就是權力的滋味。

糜暘心中猛提一口氣,他對着下方的數千士卒大聲喊道,

“孫權無義,背盟侵我荊州,今彼等先鋒將至城外,我欲要擊之。”

“吾受漢中王教誨,凡統兵行武,以信義爲本,待卒不誠,古人所惜。”

“敵軍衆,要擊之事兇險。

然吾等今不戰,吳軍兇殘,勢必亂我等家園,屠我等家人。”

“爲守家國計,今我欲調遣兵馬擊之,有願隨我破敵者可舉槍向天!”

糜暘用盡全身力氣對着下方的數千士卒們,喊出了最後一句話。

因爲校場的特殊結構設計,所以糜暘的聲音能最大程度上傳遍諸軍。

縱使部分士卒無法聽清,也會有將校代爲轉述。

糜暘語氣坦誠,明白告知了此事兇險。

但數千士卒在聽到了吳軍會傷害他們的家人時,他們瞬間都變得義憤填膺起來。

再兇險,也總比家毀人亡好!

在公安的這段時間以來,糜暘信義之名早已傳遍城中,故而對糜暘的話,他們心中都沒有懷疑。

於是幾乎就在三息之後,校場中的數千士卒盡皆舉起手中長槍刺天。

他們在各自將校的帶領下,口中皆以堅定的語氣迴應糜暘,

“願!願!願!”

當這數千人的聲浪傳到高臺上之時,瞬間驅散了糜暘心中的最後一絲顧慮。

如此軍心,如何不勝。

校場中的士卒大約有三千之衆,這是如今公安城中除去守城的必要配置外,能夠抽調出來的最大機動兵力了。

據情報可知,孫桓可能有六千之衆,但儘管兵力遠遠低於孫桓一方,糜暘這時心中也全無懼意。

打仗從來靠的就不單單是紙面實力。

見軍心可用後,糜暘扭頭看向關平,他對着關平言道,“我走後,城中一應防務就有勞坦之了。”

聽到糜暘沒有帶自己的意思,關平大急。

他對着糜暘勸道,“子晟,戰場兇險,況伱從未獨自領兵過,不如就由我領兵出征吧。”

任誰都知道,此次領兵外出的人,是有可能回不來的。

而留下來守城的人,是最安全的。

就算帶出去的三千兵馬全軍覆沒,五溪蠻的五千援兵也快到了。

等五溪蠻援兵一到,公安依然是一座不好攻破的堅城,至少再守上一個月是問題不大的。

正是因爲知道這點,關平擔心糜暘安危,重情義的他寧願將危險的事情留給自己,也不願讓好友糜暘獨自涉險。

對於關平的這個建議,糜暘搖頭表示反對。

(本章完)

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463章 空城計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5章 糜暘獻策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