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

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

而孫桓想勸降這些士卒,乃是爲了到達公安城下後,他要將這些荊州降卒當做工具,來影響公安城中的軍心。

在從建業出發之前,孫權曾召孫桓進行一次單獨會話過。

從那次會話中,孫桓纔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孫權對其這個“宗室顏淵”的期望有多深。

而懷抱着孫權巨大期望而來的孫桓,自然不滿足於立下一個簡簡單單的先鋒之功。

若是有機會,他必要一鳴驚人,好洗涮他身上一直以來的非議之辱。

在擦拭完佩劍的劍身後,孫桓只是冷冷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那十數具還算溫熱的屍體。

他接下來對着左右吩咐道,“就按之前那般做吧。”

孫桓剛親手斬殺了十數人,這時候他身上自帶一股煞氣。

這股煞氣嚇得他的左右,絲毫不敢有所遲疑,連聲應唯。

而就在吩咐完這件事後,一同樣身穿精甲的武將來到孫桓身前,對其抱拳道,

“都尉,烽火臺中有異樣,還請前往察看。”

這名面容周正的武將,乃是孫桓此番出征的副將。

他名周睿,字明達,乃廬江周氏子弟。

周睿年少從軍,因爲是周瑜族弟的原因,因此他早年就一直跟隨在周瑜身邊作戰,因功累升爲軍中校尉一職。

周瑜在世時曾向呂蒙誇讚過他這個族弟,性格沉穩,嚴明有將略。

所以在周瑜死後,周睿就被呂蒙收在帳下聽用。

此番孫桓作爲先鋒大將出徵公安,呂蒙恐孫桓年輕氣盛,因此他便特地將性格沉穩的周睿,安排爲孫桓的副將輔助他。

周睿在來到孫桓身前看到地上所發生的一幕後,眉頭不經意間一皺。

因爲自幼跟隨周瑜的緣故,周瑜對於他的影響頗大。

周瑜性格開闊,寬宏大度,在受這樣影響之下成長的周睿,對於孫桓擅殺俘虜的舉動,心中不自覺地就產生了厭惡。

但他也不再是青蔥少年了,沉穩的他,對於這事並沒有貿然向孫桓勸諫什麼。

而孫桓在看到周睿來了之後,他臉上的戾氣轉瞬之間就消失不見。

他臉上馬上浮現了和煦之色。

周睿出身不凡,這樣的人與他的身份纔是對等的。

對於身份對等的人,孫桓絲毫不介意展現他“顏淵”的一面。

“有何異常?明達爲我副將,你的才幹吾早有耳聞。

有些事你自行處理即可,何須事事奏報。”

孫桓語氣真誠,對周睿所言的異常不以爲意。

畢竟烽火臺不過數丈大小,且其中兵士皆已經被其斬殺。

裡面大概只剩下石頭那種死物,還能有什麼異常。

但周睿想起烽火臺中的那一物,卻再次執意要孫桓前去察看,他言道,

“事涉都尉,某無法處置。”

見周睿如此執着,孫桓收起了自己的不以爲意。

周睿性格沉穩,他能有這麼執着的反應,看來烽火臺中那異常,正如他所說一般,事涉自己。

想到此,孫桓便馬上往不遠處的烽火臺走去。

在來到烽火臺之前後,他見周圍的士卒早已被周睿調遣離去。

周睿謹慎的這一做法更令孫桓心中生疑。

但對於周睿他還是信任的,因此即使心中疑竇頻生,孫桓還是大步邁入了烽火臺之中。

這是孫桓第一次邁入烽火臺之中。

烽火臺因爲大多是用石塊壘成的,而現在又恰值冬季,所以烽火臺內更顯得陰冷無比。

幸虧烽火臺有燭火在燃燒着,不至於讓孫桓伸手不見五指。

而在進入烽火臺內後,在這狹窄的空間內,孫桓瞬息之間就看到了烽火臺中的其中一面牆壁上,正掛着一卷寫滿字跡的帛書。

而那帛書上的內容,也是馬上就入了孫桓的眼中。

但就是這一察看,令孫桓全身上下的血液,在這陰冷的烽火臺中,都變得火熱起來。

那張帛書上寫的是糜暘寫給孫桓的一封信:

“寫予小子孫桓啓:彼此和好日久,而彼志無厭,擾我邊民。

今秋我軍北伐,汝主暗藏叵測之意,意圖襲盟友以自肥,小人之志也。”

“今吾聞彼欲來,若能越長江而至公安者,隨意且來,來以軍迎,敗以囚擒。”

“若汝厭江東山水者,可來公安牢中居。”

“吾亦往揚州驃騎府中住,相與易。”

“料彼年已及冠,未嘗出戶,雖率軍而來,如三歲嬰兒。”

“與我荊州百戰之師,可相比哉?”

“今汝此來,無餘物可相贈,今送枷鎖一副,草藥若干。”

“彼來道遠,若欲換新居,可戴。”

“或水土不服,哇哇啼哭時,藥可自療也。”

“大人糜暘致。”

糜暘在這封信中寫的話並不多,孫桓幾息之間就已經看完。

但就在他看完後,他感覺他的怒火正在騰騰燃燒着。

最後孫桓氣的抽出腰間長劍,朝着那面帛書砍去。

“糜賊欺人太甚,吾誓必殺汝!”

在孫桓一聲怒吼之下,那張糜暘所寫的“好客文書”瞬間就被孫桓鋒利的佩劍砍做兩半。

最後如柳絮一般,緩緩飄落在地。

在烽火臺中燭火的映照下,孫桓那雙細長的眼,這時已經睜到最大。

那雙眼中滿是羞辱,惱怒之色。

糜暘在這封信中從無一個髒字,但幾乎每字每句都在羞辱孫桓。

而且他所羞辱孫桓的點,正是孫桓最在乎的地方。

這無疑讓孫桓心中,對糜暘的恨意達到極致。

當世,辱人一句者,即可殺之,何況如今糜暘這數十句乎!

孫桓沒想到,糜暘與他一樣皆是身份不凡之人,竟然會寫出如此羞辱人的話,這哪位老師教出來的!

心中氣甚的孫桓,對着已經落地的帛書又狠狠踩了幾腳。

隨後他大喝一聲,喚來了一直在外守候的周睿。

孫桓已經氣得滿臉通紅,他轉眼看向周睿,對其言道,

“整軍,我要立即率軍趕到公安城下。”

但孫桓的這個舉動卻被周睿所勸阻:

“都尉,我軍晝夜兼程數日,已經疲憊至極。

如今貿然行軍前往敵軍城下,士卒皆疲累,且正好是日暮時分,恐爲敵軍所趁。”

周睿的進言可謂是老成持重之語,但盛怒之下的孫桓,從未受過如此委屈的孫桓,這時又豈能聽得進去。

“勿復多言,吾等部衆俱是精兵,又何懼!”

(本章完)

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32章 小心有詐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93章 虎侯再動 木人承淵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41章 第三條路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