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

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

看着那百餘顆死狀悽慘的頭顱,被齊齊整整的擺放在不遠處的高地上。

糜暘手持馬鞭遙指高地,對着身後的兩千餘荊州士卒大聲喊道,“諸位可知那是何人之頭顱!”

“皆吾等同袍也。”

糜暘的語氣中充滿了悲傷。

而當他的話在他身後兩千士卒的軍陣中傳開後,軍陣中不可避免得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騷亂。

兔死狐悲,當一百餘顆與自己同樣年輕的頭顱,就那麼被肆無忌憚地擺放在自己眼前時,這兩千荊州士卒的心中很不好受。

對面高山上的一百餘顆頭顱的主人,不僅是他們的同袍,更是他們的同鄉。

在這個原因的影響下,糜暘身後的兩千餘荊州士卒,心中的悲傷更甚。

在當世,同鄉之情爲世人看的很重。

與之而起的,那兩千荊州士卒的心中也起了一些恐懼。

因爲恐懼,當看着對面人數遠超過己方的敵人叫喊着衝殺而來時,糜暘這兩千餘荊州士卒的陣型,已經出現了些許騷亂。

人皆有貪生怕死之心。

有着孫桓所做的那些“榜樣”在,誰也不想自己的頭顱被人取下來,隨意被拋擲在高地上任人觀玩。

從這點來說,孫桓置首居高的做法,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

但還沒等兩千餘荊州士卒中的恐懼之情,蔓延開來時,糜暘就適時的在大軍陣前高呼道:

“吳狗如此殘忍肆意屠殺我軍降卒,吾等若束手待斃,下場定然如他們一般悽慘。

而若被吳狗攻破公安,奪取江陵,他們對青壯尚且如此,那吾等家中老弱婦孺還有活路乎!”

糜暘的一陣高呼,瞬間引起了他身後衆多荊州士卒心中的共鳴。

是呀,吳狗已經有殺降之舉。

那縱使他們此刻投降,下場又會比那高山上的百餘同鄉好到哪裡去了呢?

況且他們還有家人!

當荊州士卒想到自己會落得屍首分離的下場時,他們的心中有悲傷,有恐懼。

但當他們想到,吳狗會將如此殘忍的做法施加在自己家人身上時,他們的心中唯有一種情緒——那便是憤怒!

糜暘此次帶出來的三千士卒,大多都是原公安城中的守卒。

而原公安守卒中的將校,在糜暘那次的校場誓師中,可是親耳聽糜暘講述過敵軍屠城的慘況。

那些將校後來又將糜暘所講述的屠城慘況,都轉述給部下的士卒聽過,以此來激發他們的鬥志。

故而當糜暘身後的這兩千士卒,想到吳狗會傷害他們的家人時,他們腦海中就油然而生得,回憶起了糜暘那日所描繪的人間慘劇。

屍骸枕道邊,千里無雞鳴。

在想到這一幕後,所有荊州士卒的內心都不禁打了個冷顫。

就在這時,糜暘最後對着身後的士卒大喊道,“兒郎們,我們的身後便是公安,我們已無退路!”

“一人死,總好過一家死。

一軍哭,總好過一城哭。”

當糜暘近乎聲嘶力竭喊出這一句話後,孫桓的先頭部隊離他已經不足百步。

但他的這句話,卻已經清晰無比的,傳入了他身後的每位士卒耳中。

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

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每一位荊州士卒心中,都不禁對糜暘的話起了強烈的認同感。

兩千餘位荊州士卒的眼神,都變得異常堅定起來。

他們用充滿仇恨的目光,看着正朝他們不停衝來的面目可憎的敵軍。

他們紛紛握緊了自己的手中武器。

既然沒有退路,那就不退了!

糜暘見自己已經完全調動起了,身後士卒的戰心士氣。

他看着離己方大軍陣型,越來越近的江東大軍。

他於馬上立起身軀,舉起手中的長槍高聲喊道,“噫興!”

當這聲從春秋楚國就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荊楚戰鬥語言在每位荊州士卒耳邊響起時,他們心中的戰鬥熱情一瞬間就被調到最高峰。

爲何噫興?

爲警神也。

古楚人不信天地,不信王命。

他們靠着自己的雙手一路篳路藍縷,擊敗無數猛獸、強敵,最後建立了幅員遼闊的楚國。

自那時起,好戰的基因就已經刻在了他們的身體血脈之中。

而這句警神之語,也在先人的流傳下傳承至今。

楚人出戰,神明退避!

當數千江東大軍衝到離江東士卒不足百步的距離內時,他們發現對面人數不多的敵軍陣內,卻突然爆發出了一陣陣吶喊聲。

“噫興!”

“噫興!”

“噫興!”

數千只長槍舉天,數千聲專屬於荊楚戰卒的吶喊在公安城外的曠野上響起,這聲浪足以震天!

這高昂的聲浪一下子就蓋住了,人數比他們多上數倍的江東士卒的衝殺聲。

而當這股聲浪飄向天際時,本來還豔陽高照的天空,卻不知在何時已經被厚厚的烏雲所遮蓋。

天地間,變暗了。

已經衝到不遠處的數千江東士卒,看到這詭異的這一幕後,他們的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但他們在各自將校的督促下,及仗着己方人數衆多,他們再次對着百步內的,那士氣高昂到幾乎凝成實質的荊州戰卒衝去。

在江東兵馬進入己方的弓弩最佳射程之後,糜暘及時下令己方士卒放箭。

在糜暘的命令之下,兩千餘荊州戰卒紛紛取下身上的弓弩。

瞬息之後,訓練有素的兩千荊州戰卒,就放出了自己手中的箭矢。

數千支箭矢由平地而起飛往高空,而後在到達制高點後,就攜帶着強大的下墜之勢,朝着江東的大軍射去。

數千支密密麻麻的箭矢幾乎遮蔽了天空。

當它們朝着江東大軍飛速而去時,那些箭矢在每位衝鋒在前的孫軍眼中不斷的變大,最後直至漫布了整個眼簾。

無數箭矢入體的噗嗤聲,在公安城外的曠野之上響起。

無數來自江東大軍一方的哀嚎聲,飄蕩在兩軍陣前。

就這荊州戰士一輪的箭矢攻擊之下,江東大軍一方就倒下了頗多戰卒。

而就在不久後,以善射聞名於天下的荊楚材士,已經開始了第二輪的放箭。

在第二輪漫天的箭雨閃過之後,孫桓大軍中又倒下了不少人。

不僅如此,因爲連續經歷了兩輪箭雨的攻擊,孫桓大軍的士氣已經發生了明顯的下降。

他們能夠有條不紊的連續組織兩輪的箭雨攻勢,難道荊州士卒的心理素質都如此強大嗎?

在接連損失了衆多同袍之後,孫桓大軍的氣勢已經開始了不可抑制的降落。

因爲這個因素,他們發起進攻的步伐都變得緩慢了起來。

後續馬上來,在修改。

(本章完)

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2章 出獄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章 糜暘獻策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章 江陵城中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