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

早在今年孫權採納了呂蒙奇襲荊州的建議後,他便命呂蒙暗中籌集大軍。

與關羽治下的荊州最接近的東吳軍事要點有兩個,一爲陸口,一爲夏口。

這兩個據點本就是魯肅在世時,爲了防備荊州所主持修建的兩個軍事要鎮。

本來籌集大軍到這兩個軍事要鎮中,乃是最方便的,也能最快速地對荊州發起突襲。

但這兩個江東的軍事要鎮距離荊州太近了。

呂蒙爲了保險起見,他先前暗中將大軍的集結地放在了廬江郡的尋陽城中。

尋陽雖相比之下離荊州較遠,但其城址亦是處在江邊。

呂蒙之前將此處選做江東大軍的出發點,屆時,他亦可以藉助水運之力讓大軍起到奇襲的效果。

而且尋陽城與建業城隔江相對,距離江東腹心更爲接近,在尋陽城中集結大軍更方便快捷,更能掩人耳目。

呂蒙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因爲糜暘的計策,他們江東浪費的時間已經太多了。

所以爲了把握時間,當日呂蒙在得到孫權委任其爲大都督的命令後,在他還沒動身前往尋陽時,

他便命令時鎮建業的武衛都尉孫桓,率本部兵馬以爲大軍先鋒,先期出發前往公安。

孫氏宗親大多性格驍勇,擅長快攻速戰。

將孫桓委任爲大軍先鋒,足以起到一往無前提振己方士氣的作用。

況且依呂蒙所料,糜暘在公安城中的兵馬絕不會多。

這樣的條件下,他大概率不會選擇出城與孫桓率領的先鋒軍直面相對。

所以呂蒙任命孫桓爲先鋒,也有着讓孫桓白白立功的意思。

而在得到呂蒙委任後,一直就想通過立功來證明自己的孫桓大喜。

在被呂蒙任命爲先鋒的當日,孫桓就緊急召集了建業城外的數百艘戰船,而後他率領着本部兵馬駕駛着這數百艘戰船朝着公安城急速而來。

現在雖在冬季,長江的水量並不多。

但由於孫桓軍中這次採用的戰船大多是艨艟,走舸這種體積小,速度快的戰船。

所以長江水量稀少,對孫桓的行軍速度的影響並不大。

而從建業出發一路向公安而去,一路上就勢必要經過關羽之前在沿江設下的烽火臺。

在孫桓從建業出發時,呂蒙就向其授計:

“可暗藏精兵於艨艟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可迷惑敵軍,出其不意拿下烽火臺。”

呂蒙想的是,雖然關羽一方早就知道他這方要進攻荊州。

但只要能順利拿下那些烽火臺,不說能起到讓關羽毫無防備的效果。

但至少也能讓關羽一方,大大降低知道他們具體出兵日期的概率,這也有利於他接下來的出征。

而孫桓在剛聽到呂蒙的這個計策時,頓時在心中將呂蒙贊爲天人。

在他出發之後,一開始他的確是老老實實按呂蒙的計策去做的。

他命軍中的部分先驅部隊,身着便服,未穿甲冑。

並且將他們駕駛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而後再命令一部分兵士躲在船艙裡。

原本一開始還頗爲順利。

但豈料他的先驅部隊,在進入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範圍內後,烽火臺中的關羽士卒,在看到他的先驅部隊那副裝扮後,當即就燃起了狼煙。

並且烽火臺中的士卒,還早有準備般的對他的先驅部隊放起了火箭。

猝不及防之下,孫桓的先驅部隊損失慘重。

當這一變故報到孫桓這裡時,他瞬間就目瞪口呆住了。

事情的發展超出他的預料,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令麾下士卒強攻烽火臺。

幸虧關羽在烽火臺中放置的士卒並不多。

雖一開始有所挫折,但在人數的壓制下,孫桓在往公安的一路上來,總算是有驚無險。

一路上關羽所設置的烽火臺也一一被他拔掉。

經過晝夜兼程數日的急行軍,現在孫桓已經站在了,關羽在沿江設置的最後一座烽火臺前。

孫桓繼承了孫氏家族優良的相貌基因,年紀剛二十許的他,身穿精甲,相貌堂堂。

這時他手持長劍,用一雙狹長的眼睛,盯着被他的士卒壓得跪倒在地的關羽士卒。

他用威脅的語氣問這名士卒道,“爾降是不降!”

在問出這句話後,孫桓便已經將自己的佩劍,架在了這名士卒的脖子上。

但不料孫桓在問出這句話,這名荊州士卒竟然大笑起來,他對着孫桓大罵道,

“吳狗,你等無故犯我疆土,我乃關公親兵,豈會降你這等卑鄙小人。”

這名士卒不止對孫桓口出辱罵之語,語氣中還充滿了對孫桓的鄙夷不屑。

孫桓自小養尊處優,高位者的羞辱他都沒受過,何況如今是一小兵口出狂言羞辱他。

孫桓一怒之下,就揮劍朝那名荊州小卒砍去。

一道碧血濺起,噴灑在了孫桓那充滿戾氣的臉上。

熱血映照在冷酷的臉上,顯得這時的孫桓更是煞人的很。

在砍殺完這名荊州小卒後,孫桓舉起手中長劍又朝着下一位走去。

他將劍架在了另一個荊州士卒的頭上,又問了同樣的一個問題。

但就算是面對這利劍懸頸的威脅,就算是面對着同袍就剛剛死在自己身邊的警示,這名荊州士卒面對着孫桓的勸降,依然是表示了明確的拒絕。

但這次孫桓沒給這名士卒辱罵他的機會,果斷的一刀斬下。

而後孫桓命令己方士卒,將俘虜的這些荊州士卒押起來,縛手成列。

孫桓接下來每斬一人,就會勸降一人。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直到他將這十數位荊州士卒都殺完後,到了最後也沒有一人願意投降。

而更讓孫桓無法理解的是,這一路往公安而來,他至少擒獲了上百位荊州士卒。

而後那上百位荊州士卒,皆如今日他所斬的這些人一般,皆寧死不降!

這一幕,令就算是處於敵對立場的孫桓,心中都不禁起了些佩服之色。

這就是那個關公的魅力嗎?

只不過儘管對關羽有些敬佩之情,但出身不凡的孫桓,對躺在地上的這些軍中底層之人,卻絲毫沒有同情愧疚之情。

孫桓從腰間抽出一張布帛,而後細細擦拭起他的佩劍來。

剛纔被他親手所結束的十數人的性命在他心裡,還沒他的佩劍是否乾淨重要。

今日他之所以會親自勸降,並非是有多看重這些荊州士卒。

這些人在他眼裡,只是他任意踩在腳下的泥濘而已。

只不過孫桓見快到公安了,之前所俘虜的那些人,無一人投降,他便想着親自來勸降,沒準會有用。

後續在修改,馬上就發。

(本章完)

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請假一日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0章 夜襲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推兩本書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0章 夜襲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9章 糜暘到了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