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

因爲沒有魏軍的阻攔,糜暘不出數日,就到達了南鄭城下。

一路上的順利,讓法邈、魏延等人都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原本他們都以爲魏軍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會派人來阻截他們的。

結果證明他們只是白白擔心一場。

可是相比於法邈與魏延等人的慶幸,糜暘的心情卻一點都輕鬆不起來。

其實讓糜暘選擇的話,他寧願魏軍派軍來阻截他。

因爲魏軍現在分散着兵力在漢中諸縣中,一時間就算曹真再恨他,也沒辦法一次性拿出太多兵力。

況且興勢城還牢牢在漢軍的控制中,在這種情況下,曹真更不可能爲了阻截他,將全部的魏軍都派來。

興勢城外不遠處,可就是斜谷與駱谷呢,而這兩處地方則是魏軍最重要的兩處糧草基地。

只要魏軍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追堵截他,那麼糜暘就可以憑藉對漢中地勢的熟悉,將曹真派來的每部魏軍逐個擊破。

這樣不僅會進一步打擊魏軍的士氣,還會在根本上對魏軍的實力進行削弱。

可讓糜暘沒想到的是,曹真卻好似不知道他率軍前往南鄭的事情一般。

從斥候探回的情報可知,魏軍這幾日的行動並未有所異常——攻城的繼續攻城,圍城的繼續圍城。

糜暘不認爲曹真不知道他率軍從陽平關出發的事,既然曹真知道他卻還採取這種方略,那就說明曹真看穿了他的意圖,並且採取了按兵不動的方式。

這種結果是糜暘最不能接受的。

他當下面臨的戰局,與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面臨的相似。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其實多次取得對魏軍的作戰勝利,可爲何漢軍遲遲不能拿下長安?

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魏軍的有生力量並未被漢軍大量殺傷。

一場戰役死個萬把人對季漢來說,那是傷筋動骨的事,但對魏軍來說並不算什麼。

歷史上的石亭之戰,魏軍傷亡不可謂不慘重,但沒過幾年,魏軍就跟沒事人一樣,又能組織起大規模的軍事活動,這還只是曹魏一個戰區的情況而已。

對於曹魏來說,只要中軍與外軍這兩支最重要的軍事力量不遭受重創,那麼諸君州郡兵之類的萬餘傷亡,他們是承擔的起的。

而歷史上的諸葛亮之所以不能有效的殺傷曹魏的有效軍事力量,不是在於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行,實在是魏軍的戰略太有針對性了。

諸葛亮智計無雙,漢軍精銳難當是吧,那我就不跟你打。

攻不是對手,但論起守,對有着強大國力支撐的曹魏,那絕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而憑藉着曹魏強大的國力,只要守一段時間,就算諸葛亮軍事能力再逆天,他最後也只能無奈退去。

國力的差距,不是靠單單靠一人就能夠輕易扭轉的。

當下漢中內的魏軍就採取着類似的作戰方式。

曹真知道糜暘想尋找戰機取得作戰勝利,然後不斷削弱着魏軍的實力,所以他就不按照糜暘的想法來。

只要他不給糜暘逐個擊破的機會,糜暘也不可能帶着有限的兵力,主動去尋找魏軍大部決戰。

最後漢軍與魏軍,只能總體上繼續形成互相拉鋸的形勢。

而在這個過程中,漢中的城池會不斷陷落,漢軍的士氣會不斷降低,最可怕的在於,漢軍的糧草會在虛度光陰中被耗費的所剩無幾。

一旦那一日到來,或許都不用魏軍如何猛攻,漢軍就會大潰敗。

這纔是糜暘最擔憂的事。

可哪怕糜暘看出了魏軍的意圖,難受的在於他與歷史上的諸葛亮一般,並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

不得不說,魏軍的這一招很高明。

法邈在輕鬆之餘看到了糜暘的臉色有着凝重,身爲向日葵的他當即問糜暘道:

“大將軍緣何擔憂?”

哪怕現在糜暘只是行大將軍,但糜暘的心腹都已經開始尊稱糜暘爲大將軍。

面對法邈的詢問,糜暘並沒有做出正面迴應。

他只是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不得入城,在城外紮營。”

聽到糜暘的這個命令,法邈有些疑惑。

當下魏軍尚未進攻南鄭,而大營的建造又不是一時能好的,糜暘爲何要阻止大軍入城並着急在城外紮營呢?

糜暘看出了法邈的疑惑,不止法邈,魏延與呂乂等人也皆有着不解。

迎着衆人不解的目光,糜暘言道:“不出半月,南鄭定然爲數萬賊軍圍困。”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當先做出表率。

他沒有入城看望關嫣與小糜澄,而是直接就在城外臨時搭建起的簡易帳篷內開始辦公起來。

見糜暘都這麼做了,法邈等人雖然還不解糜暘爲何會作出那個推斷,但他們還是忠實地執行起糜暘的命令。

法邈等人不知道魏軍下一步會做什麼,但糜暘可是清楚的很。

魏軍是想甕中捕鹿呢。

隨着糜暘率軍回到南鄭城,在離南城數百里之外的劍閣中,也來了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爲首的,正是被劉備剛剛釋放出來的劉封。

前段時間劉備以讓劉封將功贖罪爲由,將劉封解除幽閉,並且拜他爲討寇將軍。

儘管劉備釋放劉封的舉動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些非議,但由於劉備的威望,加上他與劉封之間的特殊關係,倒也沒有哪位大臣敢不開眼的直接上書反對此事。

當然劉備也經一塹長一智,沒有再讓劉封擔任副軍將軍這個容易引人聯想的軍職。

討寇將軍在一衆雜號將軍中,算是較低層次的了。

劉封倒也沒介意劉備沒有給他的軍職過低,能重新復出爲劉備爭戰已經讓劉封心滿意足。

於是在整理好行囊之後,劉封就帶着上百部曲,攜帶着劉備的詔書朝着劍閣進發。

在劉備的安排之中,他正是將劉封安排爲劍閣的守將。

劍閣扼守着漢中與益州的通道,特別是在當下這個危難的時期,劍閣更是可以稱爲是益州的命門所在。

由於劍閣的重要性,所以劍閣守將必須是個有勇有謀之人,並且還要有着對劉備堅定不移的忠心。

縱觀目前成都中的將領,劉封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很適合擔任劍閣守將的。

而劉封當然也明白劉備安排他爲劍閣守將的苦心,所以在剛剛到達劍閣的第一日,明示身份後的劉封便開始巡視起劍閣的城防。

劍閣作爲益州數百年來的咽喉關隘,城防經過歷代益州牧的整修,是頗爲完善的。

可單單有着險要的城防是不夠的,要想守好這座險關,相應的兵力也必不可少。

劉封在巡查完劍閣的城防之後,便當即讓關內的原來守將呈上軍中的籍冊。

在看完劍閣軍士的籍冊之後,劉封的臉色逐漸凝重起來。

目前在劍閣內,守軍有五千。

但重要的是,這五千中有一部分是老弱之人,老弱之人能打仗嗎?

對於原本的劍閣守將來說,反正只是守城,老弱之人當然能用。

但對性格剛烈的劉封來說,老弱之人根本就不配接受他的指揮。

這時劉封想起了糜暘。

劉封以前是認識糜暘的,畢竟糜暘年少時就經常跟在劉備身邊聆聽教誨。

可由於劉封跟元從系的關係很差,再加上糜暘一向親善劉禪,所以劉封與糜暘之間的關係算不上好。

後來建安二十五年時,劉封被劉備帶回成都幽禁,那一年正好是糜暘在天下間初次揚名的時候。

所以劉封在被幽禁前,是聽過糜暘的事蹟與威名的。

在初聽聞糜暘公安大勝的事蹟後,哪怕與糜暘關係不好,但劉封也不得佩服糜暘在公安一戰的耀眼表現。

也正是那一戰,那劉封在被幽禁前,刷新了劉封對糜暘的認識。

而在前段時間劉封知道糜暘被劉備拜爲行大將軍,將成爲他的最高指揮官的時候,他還聽聞了糜暘這幾年來的更多事蹟。

不聽還好,越聽劉封越覺得不可思議。

但不可思議歸不可思議,性格剛烈的劉封,也不會因爲關係不好,而抗拒接受糜暘的表現。

哪怕當年劉封對關羽雖然有着意見,但對他的能力還是佩服的。

在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之時,劉封對戰功赫赫的糜暘成爲他的指揮官,心中並沒有什麼不願。

劉封這時之所以會想起糜暘,原因在於他知道若是劍閣歸於糜暘管轄,以他的能力與作風,絕對不會讓劍閣成爲如今這樣子。

從表面上看,劍閣中的兵士僅僅是有着存在老弱這個問題,但劉封從軍多年,他從手中的籍冊還看出來,劍閣中可能存在着嚴重的吃空餉情況。

這是一種從軍多年來養成的直覺與經驗。

但劉封並沒有當場發作出來。

相反的他臉上表現出一副如常的模樣,答應了原劍閣守將的今夜宴請。

當夜晚降臨時,劉封如約參加了宴請。

因爲劉封的身份不一般,所以劍閣原守將宴會盡量辦的繪聲繪色——美酒佳餚,歌姬舞姬應有盡有。

畢竟不管劉封是不是在奪嫡之爭中落敗,但他名義上都還是劉備的長子,而且從劉備這番的複用劉封可知,劉備對劉封是有着感情的。

這一點足夠尋常的官員對劉封獻殷勤了。

另外爲了諂媚劉封,劍閣原守將還準備了不少金銀在宴會上送與劉封。

對於劍閣原守將的殷勤之舉,劉封眼中的冷色越來越盛。

他知道劍閣原守將如此做,一方面是想巴結他的身份,另一方面又何曾不是想以金銀擺平一些麻煩呢?

或許當之前朝廷有使者前來巡查時,劍閣原守將便是如此做的。

可劍閣原守將並不知道,劉封在心中已然動了殺機。

最後當宴會進行到一半之時,劉封發現他的一位親信悄然迴歸,當親信在耳邊對他言語自己調查到的情況之後,劉封心中的怒火再也壓制不住。

憤怒的他直接抽出腰間長劍,一劍將身前的食案劈成兩半,隨着劉封的這個舉動,他所帶來的上百部曲也立即從堂外跑進來,將堂內的人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大大超乎了在場衆人的意料。

既然今日是爲宴請劉封,他們當然不會對劉封有着防備。

而在看到親信部下控制住全場後,劉封當即讓方纔那名親信,將他調查到的情況,或者劍閣原守將吃空餉的罪行給當衆宣讀了出來。

當世吃空餉的行爲很粗糙,莫說當世,就說千年後的明清時期,吃空餉的行爲也頗爲直接。

吃空餉的關鍵不在於吃空餉的人手段有多高明,關鍵只在於官官相護而已。

可若是當有人真正想調查的時候,那麼吃空餉的行爲是根本瞞不住的。

看到自己的罪行被人當衆宣讀出來,又看到堂內局勢已經在劉封的控制之下,劍閣原守將立即嚇得跪地向劉封求饒。

但劉封可不管劍閣原守將的痛哭流涕。

他知道吃空餉的行爲,對軍隊造成的壞影響有多大,他也知道一旦劍閣的內部糜爛了,那麼在成都的劉備會遭受着怎樣的風險。

劍閣原守將只是在吃空餉嗎?

他是在害他的父皇呀!

一臉冷色的劉封沒有半分遲疑,他先當衆將劍閣原守將送他的金銀珠寶狠狠擲於地上:

“國家都快要滅亡了,我要這些還有什麼用!”

說完這句話後,劉封直接一劍將劍閣原守將砍殺。

隨後覺得還不解氣的劉封,下令將劍閣原守將的屍首懸掛於劍閣的城門之上以爲警戒。

當下完這道軍令之後,劉封看向已經被他嚇得魂不附體的其他將領,他口中厲聲言道:

“今日之後,再有宵小意圖作亂我軍,我見一個殺一個。”

劉封的話語配上他那狠厲的臉色,立即就讓堂內的其他人對他忙不迭的參拜起來。

這一刻堂內的人衆人才漸漸回憶起來,數年前漢軍中對副軍將軍的評價:

“剛猛如虎,常人難制!”

但不管劉封的行爲有多剛猛,他的這番行爲的確爲他接下來梳理劍閣內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而就在劉封梳理劍閣內部的時候,魏驃騎將軍曹洪帶着數萬大軍來到了劍閣之外。

看着眼前的那座關卡,曹洪又自然而然的冒出了一個想法:

陽平關不好拿,劍閣總可以試一試吧!

洪之自信,總是來的這麼猝不及防。

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羣情激涌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章推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章 先斬後奏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