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

爲了保證陽平關的安全,糜暘並未將全部兵馬從陽平關中調走。

在原先魏延率軍入陽平關之後,陽平關內的大軍達到八千之衆。

後來在伏擊魏軍的戰役中,哪怕漢軍佔據着種種優勢,但還是損失了一部分兵馬。

於是糜暘最後只是帶着四千軍士從陽平關朝着南鄭進發。

由於之前吃了情報延遲的虧,所以曹真在回到興勢後,便特地加強了對魏軍情報的管理。

對於糜暘身處的陽平關外,曹真更是佈置了許多斥候。

當糜暘領軍從陽平關出發的數日之後,身在興勢的曹真就得知了這個消息。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原本躺臥在榻上休息的曹真一咕隆從榻上起身,並召集了諸將議事。

近段時間以來,曹真因爲心中難以啓齒的痛,常常喜怒無常。

時常有軍士因爲不小心觸怒曹真,而被活活鞭撻至死。

所以當諸將來到曹真的榻前後,許多人的心中都懷着忐忑的心情。

大將軍今日又是要屠哪座城了?

或者曹魏統治者對屠城一事顯得毫無心理負擔,但曹魏中不都是如他們一般麻木不仁之輩,許多魏將心中是對曹真的屠城之舉有着異議的。

畢竟曹魏又不是異族,況且曹魏又一向以華夏正朔自居。

哪有正朔王朝動不動屠戮本族子民的,這樣長久下去,天下人哪裡還會對曹魏的統治存在期盼。

只是懼於曹真的淫威,那些人心中並不敢將心中的異議當面提出。

就算再同情無辜的百姓,也不可能爲此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的,這便是曹魏與季漢大臣最大的不同之處。

曹真不知道部分將領心中的想法,或者說縱算他知道了,他也毫不在意。

數十年來,在曹魏成就基業的道路,至少有百萬百姓死在魏軍勇士的長刀之下,現在只是又多添數萬生命而已,有什麼要緊的?

數月來的精心調養讓曹真恢復了不少元氣,但去勢的影響也逐漸體現出來。

第一個最大的表現就是,曹真的音色發生了改變。

儘管因爲曹真已經成年多年,去勢不能讓他的聲音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但不可避免的是,曹真的聲音相比於往日還是顯得尖銳了些。

曹真不想旁人看出他的這點變化,於是在開口前他特地清了清嗓子,努力擺出一副如往日般威嚴的口吻言道:

“據探子最新來報,糜賊已經率軍離開陽平關,他所去的方向正是南鄭。

不知諸君對糜賊此舉有何看法?”

諸將聽到曹真的詢問之後,不禁都面面相覷起來。

本來按照情報所言,糜暘率軍前去的方向爲南鄭,那麼從常理推斷,糜暘的目的在於支援南鄭。

可曹真爲何還會多此一舉以此詢問呢?

那是因爲之前魏延的騷操作就在不久之前發生。

在魏延騷操作的影響之下,現在魏軍諸將包括曹真,都對漢軍明面上表露出來的意圖,有着天然的懷疑。

魏延能做出來的事,衆人相信糜暘一定也有能力辦到。

曹真的詢問,並沒有人及時迴應他,這讓曹真有些不滿。

曹真用手不斷用力的敲擊了幾下榻沿,表達着他心中的不滿。

曹真不善的態度,讓帳內的諸將心中又多了幾分惶恐。

之前得罪曹真的人,他們的屍體現在還被高掛在轅門上隨風飄擺着,那是曹真權威的最佳體現。

只是帳內的魏將雖不是酒囊飯袋,但他們也不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奇士,倉促之間讓他們精準判斷出糜暘的意圖,這無疑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幸虧還有着劉曄這個當世一流智士的存在。

見曹真又有發怒的跡象,劉曄不禁大步上前,讓自己的身軀立於諸將之前。

而後只見劉曄宛若智珠在握般對曹真言道:

“依臣之見,糜暘率軍從陽平關離開,爲的就是支援南鄭而已。”

劉曄的判斷曹真一向信服,可畢竟敵人是糜暘,所以曹真當下對劉曄的這個判斷還是有些疑問。

“爲何?

糜賊素來狡詐,保不齊他又有何奸計。”

曹真的擔憂,正是當下魏軍諸將心中所想。

雖然根據情報可以知道,現在糜暘身邊的漢軍只有數千,若是正面對陣,數千漢軍當然引不起什麼風浪,但若是糜暘率領着這數千漢軍別有他圖呢?

要知道當年官渡之戰時,先帝曹操奇襲烏巢的人馬也不過數千之衆而已。

數千之衆的兵馬是不夠多,可若是用得好了,有時候發揮出的效用是足以令人震撼的。

而恰恰糜暘是當世爲數不多的,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將領之一。

曹真的疑慮並未影響劉曄的判斷,他迎着曹真擔憂的目光繼續說道:

“當下漢中的戰局不比以往。

魏延當初能領軍連續突破我軍數道封鎖線,除去他戰術安排妥當之外,還因爲我軍當時剛剛對漢中形成合圍之勢,我軍的封鎖線還存在着許多疏漏。

但在我軍數月的奮戰之後,漢中大部分縣城都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有諸多縣城爲倚靠,屏障,我軍在漢中的封鎖線早不可同日而語,在此情況下,糜暘縱使再如何天縱奇才,他也無法仿照魏延故事行事。

況且就算糜暘有膽量這麼做,但他爲何要冒這種風險?”

“樂城已經被我軍奪下,有樂城爲阻擋,糜暘是無法悍然率軍越過樂城前往漢中東部諸縣的。

以他之聰慧,他不可能會白白擔着這種被前後夾擊的風險。

而既然糜暘一開始就不可能前往漢中東部諸縣,那麼糜暘最終率軍能去的地方,無非就只是南鄭而已。

興勢城雖尚未被我軍奪下,但南鄭纔是漢中真正的心腹所在。”

劉曄有條不紊的一點點說出他的判斷,在聽完劉曄的判斷之後,曹真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這纔是他大魏的股肱之臣呀!

就是可惜了他姓劉,否則將來倒不是不可以讓劉曄有着更多的效力機會。

曹真先是讚許了劉曄幾句,隨後又緊接着問道:“既然子揚知道糜暘的真正意圖,那接下來子揚認爲我軍該如何自處呢?”

面對曹真的這個詢問,劉曄心中亦早有想法。

他不慌不忙的說道:“曄認爲我軍當下應該繼續採取以靜制動的策略。

不管糜暘的真正意圖,是否如曄方纔推斷那般。

當下在漢中,我軍的優勢正在不斷擴大這是事實。

亦不管糜暘如何善於奇謀,但賊軍實力不足,一直都是賊軍的致命弱點。

因己身實力不足,故而當下急的是糜暘纔是,糜暘一定急切的尋找着某個戰機,他這次的主動出擊,亦可能懷抱着如此企圖。

既然知道敵軍急切所在,那麼我軍行事就愈發要按部就班,絕不能讓糜暘尋找到戰機。

步步爲營,以我軍強大的實力,不斷蠶食擠壓着賊軍的生存空間,如此一來,縱淮陰復生,又能有何爲?

反客爲主之後,便可甕中捉敵也!”

劉曄的話讓曹真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當初他在回到興勢後,本來想的是等養好傷後,便當即再提重兵前往陽平關找糜暘報仇。

但他的這個想法,卻在劉曄的勸阻之下打消。

當時是劉曄建議他,不要因爲一時的失利,而貿然打亂己方的戰略部署。

糜暘或許正希望他報仇心切,將所有的兵馬都拉至陽平關外與他對峙,這樣一來魏軍最大的優勢便蕩然無存了。

亦是劉曄強烈建議他,下令讓曹洪優先保證斷絕劍閣外的通道,從根本上斷絕漢中的漢軍得到任何支援的可能。

這樣一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漢中就會漸漸成爲一個四周皆有堅壁的大甕。

就算糜暘再如何善戰,只要將他牢牢的限制在這個大甕中,那麼他最終的結局就是註定的。

從當下的戰果來說,無疑劉曄當時的建議是十分有建設性的,甚至若不是因爲劉曄的建議,糜暘亦可能不會有着主動出擊的想法。

但曹真心中還有着最後一個疑問。

“若我軍對糜暘不管不顧的話,糜暘率軍進入後南鄭後,我軍又當如何?”

曹真有此疑問也是正常的,畢竟他當然可以爲了大局,暫時不管糜暘。

可這帶來的最直接後果便是,糜暘會順利進軍進入南鄭城中,這無疑會讓南鄭城的守備力量得到增強。

對於曹真的這個疑問,劉曄巧妙的用對比的方式打消了曹真的顧慮。

“南鄭比於陽平關,哪個更容易拿下?

身處在野外的糜暘,與身處在城中的他,又哪個更容易擒拿?”

劉曄的對比不禁讓曹真開懷的大笑起來。

第一個對比自不用說,而劉曄的第二個對比就十分形象了。

曹真這番南征之戰,爲的不就是奪取漢中,捕殺糜暘嗎?

而糜暘率軍進入南鄭,雖然會讓南鄭的防衛力量得到增強,但同樣的糜暘也就此喪失了機動性。

WWW◆тt kΛn◆c ○

只要到時候大軍將南鄭城團團圍住,身處城中的糜暘就插翅難飛。

況且攻城之戰哪有不艱辛的,當年先帝曹操圍攻鄴城之時,鄴城的守備力量比南鄭不知強上多少,但曹操還是不顧一切的派兵強攻鄴城。

若是真能捕殺糜暘,那麼曹真不介意如當年的曹操一般用人命,將南鄭的城下堆滿。

這時曹真心中的疑慮盡皆被劉曄排除,心情大好的他,當即讓諸將都退下,他要繼續好好修養了。

只是在諸將盡皆離去之後,唯有劉曄繼續留了下來。

劉曄單獨留下,肯定有着其他事稟報。

於是曹真便用探尋的目光看向劉曄。

在曹真探尋的目光下,劉曄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遞到曹真的手中。

曹真很快展開文書看了起來,可是在看完文書中的內容之後,他原本欣喜的神情瞬間消失不見,一種憤怒與不解的神色佔據了他的臉龐。

“孤讓他們活,可他們爲何要執意尋死!”

說完這句話後,曹真氣的將手中的文書直接扔到了地上。

引起曹真發這麼大火的,是近來在漢中發生的一件事。

當初在魏軍進入漢中後,便發現有許多百姓因感念糜暘之前施展均田制的恩惠,紛紛在魏軍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向漢軍輸送糧草。

曹真探知此事後大怒,派出兵馬大肆捕殺那些百姓,又設立了“連坐”的嚴酷法令,希望以此杜絕漢中百姓的這種行爲。

曹真本以爲在他高壓的手段之下,漢中的百姓會因爲畏懼死亡,而不敢再向漢軍輸送糧草。

中原的百姓,不就是被曹魏的類似手段,馴服的無比溫順嗎?

但令曹真萬萬沒想到的是,哪怕在他如此嚴酷高壓的手段之下,還是有着不少百姓甘願冒禁送糧給漢軍。

這一點無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讓他如何能忍?

憤怒的同時,曹真的心中還有着深深的不解——他們爲什麼這麼傻?

當年當陽之戰時如此,今日漢中之戰時亦是如此,“漢”這一字,真有這麼大的魔力嗎?

曹真不知道的是,當年荊州百姓願意隨劉備南渡,是在於劉備與諸葛亮的德政讓他們感恩戴德。

同樣的是,糜暘的均田制與三長制,在漢中的百姓心中,也被視爲他們一生中最爲難遇的德政。

當世百姓由於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稱之爲愚昧,但他們同時也是最淳樸的,這一點及至到後世的千年間,都未曾變過。

公道自在人心,有人真心對他們好,那他們也會以最真摯的方式,對這種好做出迴應。

“漢”一字是死的,並不具備多大的魔力,真正有魔力的在於那些真心爲百姓着想的,漢之代言人們。

或許信奉強權的曹真不需要懂這些,但很明顯這種事觸犯了他那敏感的神經。

得人心者,得天下!

一想到這點,曹真心中的憤懣就在不斷累積着。

天下應該是大魏的!

“殺,殺,殺!

既然他們要送死,那就全部殺光!”

曹真的咆哮聲不斷響徹在他的大帳內。

看着咆哮的曹真,劉曄眼神中的不忍一閃而逝,一些諫言也被他深深壓在了心底。

在曹真的咆哮聲停下之後,劉曄帶着曹真最新的命令走出了大帳外。

在走出大帳外後,帳外刺眼的陽光,再加上心中對於百姓的不忍,讓劉曄一時間迷亂了神緒,這一刻他好似記起了自己的祖宗是誰。

想當年太祖皇帝以“約法三章”的方式收盡關中民心,從而奠定了大漢的統治基礎。

但沒想到數百年的今日,身爲太祖子孫的他,卻會成爲手上沾滿民衆鮮血的人。

這是何等的諷刺。

可時勢如此,能怪他嗎?

順天應時,他沒有錯,錯的是想要逆天改命的糜暘那些人。

想起糜暘,劉曄恍惚的神緒正快速回歸。

漢白鹿,呵。

接下來我倒要看看,你該如何逆天改命!

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438章 劉禪叩頭 誰家天下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8章 關羽之憂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41章 第三條路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36章 麋鹿破槽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番外:亡國之恨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4章 父子對質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