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

心中已有定計的劉封,連忙召來了副將。

在召來副將之後,劉封將心中欲趁雪夜奇襲魏軍的計劃告知了他。

當副將聽完劉封的計劃後,他不免得嚇了一跳。

之前劉封有跟他提過要主動出擊,那時候他並沒有感到懼怕。

但他沒想到劉封,竟然膽子大到敢在雪夜對魏軍發起突襲。

“雪夜奇襲,從未有過,我軍衣物短缺,若在寒冷雪夜出擊,可乎?”

因爲知曉劉封的脾氣,副將的勸阻說的還算客氣的了。

要是換做身份比劉封高的人在此,恐怕得直接斥責劉封的異想天開。

主動出擊不是不可以,有糜暘的事例在前,倒不妨試上一試。

夜間偷襲的戰例雖不多,但也曾有人用過,所以副將也可以接受。

可在雪夜發起奇襲是什麼鬼?

別到時候魏軍還未攻擊到,己方的士卒就先嚇跑了一大片。

面對副將的勸阻,或者說遲疑,劉封的臉上流露出狠厲。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

劉封的話透露出他堅定的態度。

同時劉封還說道:“吾將親自領兵。”

當聽到劉封的這句話後,副將見劉封主意已定,加上劉封願意親自領兵,他也便沒有了任何勸阻的語言。

在對着劉封一拜後,副將快速離去前去召集關內士卒了。

看着副將離去的背影有些慌亂,劉封卻不以爲意。

他難道會不知道雪夜偷襲的困難嗎?

但正因爲知道,他才越要如此做。

困難越大,成功後取得的收穫就會越大。

況且連自己的副將都覺得雪夜偷襲是一個極爲冒險的舉動,那麼曹洪更加不會對這件事有所防範。

出其不意之下,往往才能建立奇功。

當然冒險不是送死,在劉封看來他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曹洪的麻痹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劍閣內的漢軍他們的前身不簡單。

他們是當年漢中之戰中留存下的百戰精兵。

而參與過漢中之戰的漢軍,大多都參與奇襲定軍山之役。

定軍山虎豹層出,山林密佈,能在那樣的艱險環境中硬生生開闢出一條道路,可見那一批漢軍的軍事素質之高。

劍閣內的漢軍不僅軍事素養高,對大漢的忠誠也極高。

否則劉封當日也沒辦法,憑藉着劉備的一封詔書,就快速穩定下劍閣的局勢。

軍事素養高,代表着劍閣內漢軍,有着夜間奇襲的能力。

忠誠度高,代表着劍閣內漢軍,能夠爲了大漢拋頭顱灑熱血。

這兩點纔是劉封心中最大的底氣。

當黑暗漸漸籠罩整片天空後,劍閣內的校場中卻燈火通明。

兩千百裡挑一的漢軍,在軍令的召集下齊集在校場中。

天空中的雪花正不斷飄落,當潔白的雪花落到校場內的範圍之時,它們還未落到地上,就被校場中燃燒着的火盆散發出的熱量給融化,最後化作一滴滴水珠落至兩千漢軍的身上。

校場內雖有許多火盆取暖,可火盆再多,又豈能阻擋天氣的力量呢?

當雪花化作水珠落在兩千漢軍的身上時,他們更加感覺到一股刺骨的寒冷傳遍全身。

校場內冬風呼嘯,寒意逼人。

可哪怕再寒冷,兩千漢軍並未有一人擅自離場,他們是當年漢中之戰遺留下來的精銳,是幫助劉備成爲漢中王的最大功臣。

嚴守軍紀四個字,早已經深深刻進他們的骨子裡。

兩千漢軍並未等待多久,就等到了他們的主將到來。

劉封身穿精甲一步步踏上校場內的高臺,當登上高臺之後,憑藉着校場內搖曳的火光,劉封可以看到下方林立着兩千漢軍。

儘管想夜襲魏軍,但劉封也不想將劍閣內的漢軍全部帶出,否則一旦失利,魏軍反攻之下,劍閣是完全守不住的。

況且夜襲麼,兩千精兵就足夠了。

在劉封站定後,兩千漢軍的目光都齊刷刷的聚焦在他的身上。

被兩千雙疑惑且火熱的目光注視,劉封卻一點都沒有慌張,相反的他心中還有着興奮的感覺在隱隱升騰。

這種感覺,這種場面,他好久未曾經歷過了!

真是久違呀。

在享受的同時,劉封也沒忘記今夜的正事。

上下同欲者勝,雪夜奇襲魏軍是一件危險的事,既然危險,那在事前就不能隱瞞部下真相。

否則若漢軍沒有心理準備,在出關後因爲得知真相而軍心潰散,那纔是最危險的事。

片刻之後,劉封雄厚的聲音開始響徹在校場之中:

“今夜吾要帶領你們,奇襲魏軍大營。”

沒有做任何鋪墊,劉封直接講出了他的計劃。

劉封的聲音再如何雄厚,也不可能一時間全部傳遍整座校場,但自然有傳聲者將他的話傳進每一位士卒的耳中。

而在聽聞劉封今夜是要帶他們做如此危險的任務之後,兩千漢軍齊齊變色。

天空中的風雪似乎越來越大,大的連校場內的火焰也來不及融化雪花。

越來越多的雪花落在兩千漢軍的身上,讓兩千不發出任何聲音的漢軍,變得猶如一個個毫無生氣的雪人一般。

沒有羣起洶涌的應戰聲,也沒有畏懼死亡的喧譁聲,這一刻校場內只有死一般的寂靜。

可劉封卻沒有理會這般寂靜,他只是再次大聲言道:“我們的身後就是成都,今夜若不挫魏軍銳氣,劍閣定然守不住。

今夜不願行者,可自行出列。”

劉封只是簡短的敘述了一下他今夜出兵的緣由,他也給了兩千漢軍自行選擇的機會。

劉封知道,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事,是不能勉強與誆騙的。

當劉封的話傳遍兩千漢軍的耳中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兩千漢軍卻始終未有一位人離開校場。

兩千漢軍都不是傻子,劉封都將話說的這麼明白了,他們當然知道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麼。

但他們還是選擇陪劉封走這一遭。

爲何?

因爲他們是整個大漢中,最忠於劉備的那批漢軍。

因爲他們後方的成都中,住着他們一生中最敬愛的陛下呀!

今夜奇襲魏軍大營之舉是很危險,可比之當年穿越毒蟲猛獸遍佈的定軍山,二者誰更危險?

有些事一旦經歷過,也就沒那麼可怕了。

很多人會以爲大漢的基石,是諸葛亮,是糜暘,是一衆名冠天下的賢相良將,但不完全是。

大漢的基石之一,正是以這兩千漢軍爲代表的,跟隨劉備的完全忠於劉備的百戰精兵。

爲何歷史上季漢丟失荊州後,包括諸葛亮在內的許多人都建議劉備應該先討伐曹丕,難道當時丟失荊州的季漢,還有那個能力嗎?

自然是有的,因爲哪怕丟失了荊州,但劉備起兵的基本盤,數萬百戰精兵尚在。

而夷陵一戰對季漢造成的最大傷害在於,那一戰這數萬百戰精兵近乎全軍覆沒,直接將支撐季漢統治的根基之一破碎。

所以後世纔有學者發言,夷陵一戰後,季漢基本上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可惜的是,後世人的大多惋惜夷陵一戰中喪生的諸多新生代將領,卻忘記了那最讓諸葛亮痛惜的數萬精兵。

但今世由於糜暘的存在,夷陵之戰並未發生,這就代表着那數萬百戰精銳尚存,這就給了季漢無限的可能。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這裡面的人指的不單單是廣義上的百姓,而是精銳的有生力量。

看着兩千漢軍未有一人離去,劉封的身體中迸發出無盡的豪氣。

“出發!”

噹一聲高昂的命令在兩千漢軍的耳邊響起後,兩千漢軍在各自將官的指揮下,紛紛舉起手中的武器,朝着校場外的一個方向踏步而去。

那個方向,有着數萬魏軍。

兩千漢軍人人銜枚,這讓他們能在黑夜的掩護下,近乎悄無聲息得走出劍閣,並朝着魏軍的大營方向而去。

曹洪可不是長驅直入的徐晃,他不可能直接將大營安札在離劍閣極近之處。

劍閣與魏軍大營,有着數裡的距離。

這數裡的距離在往常,對一支精銳之師來說不難跨越。

可今夜的情景不同。

連日來的大雪,讓地上累積了厚厚的雪堆。

當漢軍腳踩進腳下的雪堆時,他們的腳便瞬間沒入了一半。

這不僅讓漢軍的行軍速度頗爲緩慢,還讓他們的身軀承受着寒冷的考驗。

再加上天空中的風雪正在不斷加大着,這更讓兩千漢軍的視線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呼嘯的寒風,甚至都將漢軍手中的旗幟吹破了。

劉封在察覺到這一幕後,一邊不斷在漢軍隊伍中打氣,一邊下令將軍旗全部捨棄。

接下來全軍只要將他當做軍旗,跟着他衝殺就好。

劉封的親身鼓勵是有效果的,尋常士卒可不懂劉封與劉備的關係有多複雜,他們只知道劉封是劉備的兒子。

在這種身份的影響下,劉封身先士卒起到的效果是十分大的。

陛下的兒子尚且如此,他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效死呢?

在劉封的激勵下,兩千漢軍心中都憋着一股氣,這股氣讓他們順利地行軍到魏軍大營外一處高坡上。

劉封在率軍來到高坡後,並沒有馬上下令兩千漢軍發起進攻。

他先獨自登上高坡,居高臨下的審視着魏軍大營內的情景。

爲了取暖,財大氣粗的魏軍,在深夜點燃起許多火把,這讓劉封能夠察看到魏軍大營內不少情況。

在劉封的觀察之下,他發現魏軍大營許多還處於未建好的狀態中,而許多魏軍爲了抱團取暖,基本都雜亂無章的聚集成一堆。

甚至若他沒看錯的話,聚集在一堆的魏軍,還在飲酒高談

在察覺到這一幕後,劉封心中不由得大喜。

大喜之下,劉封在發起進攻前,又想出了一個計策。

他在從高坡下來返回到漢軍的陣列中後,先打了一番雞血:

“賊軍無備,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然後他就下達了一個令人不解的命令:

“士卒皆脫盔棄甲,捨棄長兵,手持短兵即可。”

當劉封的這個命令傳遍全軍後,兩千漢軍皆震驚不已。

哪有打戰之前,先將己方的裝備卸下的,況且這麼冷的天,捨棄盔甲後,不是愈發寒冷了?

可兩千漢軍既然都已經跟隨劉封到此,那他們心中哪怕再不解,這時候也只能聽從劉封的命令。

不久後,兩千漢軍紛紛完成了劉封的命令。

見兩千漢軍都按照他說的辦了,劉封方纔對兩千漢軍下達了發起進攻的命令。

在命令發出後,劉封當先朝着魏軍大營的方向衝去。

見劉封如此勇猛,兩千漢軍士氣皆大振,他們手持短兵緊緊跟在劉封的身後,朝着魏軍大營殺去。

兩千漢軍的速度很快,他們很快越過高坡出現在了魏軍的大營之外。

而在發起進攻之時,口中的枚也早已經被漢軍吐掉。

這時候正是需要己方喊殺聲激勵人心的時候。

兩千漢軍的喊殺聲很快引起了大營內魏軍的注意,許多有醉意的魏將朝着傳來喊殺聲的方向看去。

接下來他們就看到了令他們一生中難忘的一幕。

有着數千敵軍在深夜中對他們發起了突襲。

見到這一幕後,那些魏將並沒有驚慌,反而齊齊哈哈大笑起來。

在那些魏將的眼中,他們看到的是上千“兜鍪刀楯,夥身緣遏”的雜牌軍朝着他們上萬人馬衝來,如此滑稽的一幕,在醉意的影響下,怎麼能不讓他們發笑。

看那上千敵軍的裝扮,他們不可能是敵人的主力部隊,大約就是敵人派出的炮灰。

沒有絲毫戰鬥力的炮灰來的再多又有何用,況且敵人派出的炮灰也才上千而已。

在這種想法的心態下,許多魏軍將領對兩千漢軍的衝殺絲毫不作防備。

當然魏軍將領不作防備還有個想法,他們想着主動放這上千炮灰部隊進來一口吃掉,好拿下他們的首級去向曹洪領賞。

要是他們防禦的太及時,嚇跑了這羣炮灰軍該怎麼辦?

在魏軍的麻痹大意之下,劉封率領的兩千漢軍幾乎沒有任何阻攔的衝進魏軍大營中。

而到了這一刻,纔有部分魏軍朝着他們眼中的敵人炮灰部隊殺去。

可當兩軍初一交戰,那部分率先迎戰的魏軍,瞬間被兩千漢軍直接殺了個對穿。

甚至有許多魏軍,直接被漢軍手中的利刃,一刀劈成兩半,成爲了斷兵!

到了這一刻,那些方纔還在嘲笑不已的魏軍將領才滿臉驚恐地反應過來:

這上千敵軍,竟然全都是難得一見的精銳之師!

可惜他們反應的太遲了。

一方陣型不整,皆有醉意,一方心懷死志,戰意高昂,這兩方軍隊碰撞會發生什麼後果,那基本上是已經註定的了。

隨着兩千漢軍的不斷突進,無數血花在雪花中綻開,衆多魏軍的淒厲叫喊聲,也瞬間在寧靜的雪夜中響徹天際。

今夜,合該魏軍大敗。

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2章 魂斷鬱陵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164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七百二十六章 蠢豬曹爽 許昌告急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8章 關羽之憂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章推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3章 先斬後奏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9章 糜暘到了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