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

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

當諸葛亮將自己心中的顧慮都說出來後,劉備臉上卻並沒有浮現擔憂之色。

他用溫和眼神看向諸葛亮,話語中有着欣慰地說道:“當年遇到卿,是備這一輩子最幸運的事。”

古人自稱名是一種謙稱。

若是旁人在諸葛亮面前如此自稱,那自然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目前站在諸葛亮面前的是大漢天子。

身爲君主的劉備卻在臣下面前自稱名,那說明現在他說的那句話乃是內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劉備一直將諸葛亮當做他成就大業最重要的臂膀,而不是生死任他掌握的臣下。

諸葛亮在聽到劉備的這聲自稱後,眼神微微一凝。

忠貞一向盡守臣節的他,現在本應該出身提醒劉備禮不可廢。

可是當他看到劉備眼中那真摯的眼神後,那句話諸葛亮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十數年的風雨同舟,十數年的親密無間,早已讓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超越了一般君臣的界限。

在說完這句話後,劉備將手中的文書交予一旁的小黃門,而後繼續對着諸葛亮言道:

“當年我拜師於盧公門下,盧公曾教導過我何爲六正臣。”

“夫人臣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之前,使國超然立乎不敗之處,如此者,聖臣也。”

“當時我尚年少,一直以爲盧公所說的這種聖臣只存在於史書典籍之中。

可是當我遇見卿之後,我便知道當世聖臣是爲何人。”

“不管是今日你對梁州局勢的擔憂,還是之前你對天下形勢的判斷,都足以證明卿便是我的聖臣。

我因爲有你爲臣,而感到歡喜。

但是孔明,伱有一點不足卻一直讓我心懷憂慮。”

聽到劉備話鋒一轉,說到自己有一點不足讓他感到憂慮,諸葛亮立馬臉色一正,躬身朝着劉備一拜道:

“還望陛下指正。”

世人皆知劉備能有今日,諸葛亮在其中居功至偉。

只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在以往的時候中劉備也經常對諸葛亮進行教導。

正如諸葛亮當年所稱呼劉備的主公一詞一般,劉備在諸葛亮心中是主,亦是經常教導他的明公。

見諸葛亮如當年一般對着自己彎腰虛心請教,劉備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用你爲相,包括我有意的架空尚書令,令你在政事上無有掣肘,是因爲我看重你足以媲美管仲的才幹。

我知道有你在,你會爲我將大漢的政事處理的十分妥當。

只是孔明你雖見識超遠,忠心任事,但你對卻並未學到我的這點長處。

論治理國家,我遠遠不如你。論行軍打仗,雲長、益德、子晟等亦皆在我之上。

然而軍政皆不算當世翹楚的我,卻能重開大漢基業,是因爲我一向知人善任。

正如你所說,子晟收取吳懿兵權可能會引起諸多益州士族不滿。

然而益州士族一向與子晟不合,難道子晟不收取吳懿兵權,那些渾渾噩噩之人就不會對子晟執掌梁州,乾坤獨斷有所不滿嗎?”

“再者言,就算那些益州士族意欲擾亂梁州局勢。

但既然我已經讓子晟擔任梁州牧,那麼他就必須要有手段去彌平這些暗流。

這也是他應該要去解決的事。

若是他無能,事事需要我、或者卿在背後爲他消除隱患的話,那對他,對梁州來說又是一件好事嗎?.

對孔明你來說,又是一件好事嗎?”

劉備越說言語中的告誡之意就越深。

只是在說到最後一句話時,劉備看着年紀方過四十,鬢角間白髮卻已然不少的諸葛亮,語氣轉變爲擔憂。

當語氣轉變之後,劉備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知道你今日進宮找我,是爲大漢的未來考慮,你在擔心梁州的局勢會有所不穩。

就像你處理政事之時,事必躬親,務必不要有疏漏一般。

但是孔明你知道嗎,我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提拔重用子晟,是讓他未來爲你分憂,我就是不想你再過度勞心勞力了。

心力若損耗過多,於身體又有何益呢?”

◆ttκa n ◆¢〇

這便是現今劉備心中最深的擔憂。

自當年諸葛亮在荊州受到劉備重用,開始成爲實際上劉備幕府中的“丞相”之後,諸葛亮的這種性格便被劉備所察覺到了。

由於諸葛亮親力親爲的性格,所以在以往倒不是沒有人誹謗過諸葛亮權力慾旺盛,喜歡將大權都攬在自己手中,不肯任用賢才。

可是劉備知道諸葛亮並不是這樣的人。

在以往的十數年之中,諸葛亮舉薦提拔過許多人才,例如龐統、蔣琬、馬良、楊洪等哪個不是一時俊傑,哪個又不曾手中掌握大權過。

諸葛亮不是醉心權力的人。

只是由於諸葛亮內心中有着極強的責任感,他習慣了未雨綢繆,對大漢的一切軍政要務都會思慮頗多。

諸葛亮深知現在的大漢並不算國力強盛,這就導致了他的性格越發謹慎。

國力貧瘠的大漢,不能行差踏步一次,否則就可能是萬劫不復之地。

以諸葛亮的才能及他身處的位置來說,他的這種性格對大漢的國力的提升有着很強的催化作用。

過去幾年之間,無論關羽還是糜暘在戰場上取得多麼傲然的戰績,一切都離不開諸葛亮在背後的苦心維持,穩紮穩打。

於國家來說諸葛亮的這種性格是好處。

對劉備來說諸葛亮的這種性格,也可讓他高枕無憂,可以安心地做個馬上皇帝。

但是對諸葛亮來說,他的這種性格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諸葛亮鬢角間愈發密集的白髮便是明證。

所以對劉備來說,他現在該擔憂的不是梁州可能會發生的動亂,而是諸葛亮的身體健康。

因爲就算梁州發生連糜暘都處理不了的動亂,梁州距離益州不遠,只要他與諸葛亮還在一日,那麼局勢都不會太過糜爛。

若不是對諸葛亮的身體有所擔憂,劉備之前不會特地下恩旨讓諸葛亮在午時進補。

只是劉備知道他的行爲始終是治標不治本。

若是諸葛亮不改變他的性格的話,那麼他的身體健康是隻會每況愈下的。

當劉備將心中的擔憂說出以後,諸葛亮不禁一愣。

他倒是沒想到劉備是在擔憂這一點。

明白劉備的擔憂後,諸葛亮的內心卻浮現了濃濃的暖意。

只是諸葛亮有自己的看法,諸葛亮對着劉備拱手答道:“陛下教導的是。”

“然天下兵戈未息,華夏上,未重歸一統。

當此時臣怎麼能不竭盡心力,又怎敢有一絲鬆懈呢?”

諸葛亮說這番話的目光真摯,因爲這就是他的心裡話。

諸葛亮出身名門,這種背景導致他從小到大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但同時諸葛亮又出身於亂世,亂世之中哪怕是出身名門的諸葛亮,自小也備受離亂之苦。

甚至還有許多不忍言的事,他都親眼目睹過。

正因爲這種過往的經歷,讓諸葛亮在年輕時就立下誓言,勢必要成爲如管仲、樂毅那般的名臣,輔佐明主重新收拾這破碎的山河。

諸葛亮並非不知道過多損耗心力,會影響他的身體健康。

只是相比於天下人的安寧,相比於內心中的志向,他一人的安危榮辱又有何值得在意的呢?

這是諸葛亮的本心,也就是他的這副本心,纔會引得後世無數人對他敬仰不已。

見諸葛亮雖然誠懇接受他的教導,但言語之間卻並未打算真正接受他的告誡,劉備不禁搖了搖頭。

似諸葛亮這種人,他的本心是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

哪怕是身爲諸葛亮主公的他。

不過劉備倒也不是全然對這件事全無辦法。

他畢竟是帝王。

劉備舉起手中的梁州文書,他對着諸葛亮言道:“將子晟的這封文書明告州郡,並且發出明文申斥子晟。”

諸葛亮聽到劉備要發明文申斥糜暘,他感到有些疑惑。

他承認他是想讓劉備爲糜暘消除隱患,只是申斥的行爲未免太過。

畢竟從目前的局勢來說,糜暘所做的並不算錯。

諸葛亮正想對劉備建言,豈不料劉備卻伸手阻止諸葛亮意欲進言的舉動。

似乎他申斥糜暘的主意已定。

劉備讓諸葛亮發往梁州的申斥文書的內容是:斥責糜暘身爲梁州牧毫無擔當,竟然事事上書。

當諸葛亮聽到劉備讓他明文發往梁州的斥責文書內容是這個後,他頓時明白了劉備的用意。

明文文書,依照常制是要公告天下的。

但是當世的老百姓大多是不識字的,所以所謂的明文公告就是給那些士族子弟看的。

帝王對州牧不滿,明文發文斥責在以往不是沒有過。

可是重要的是現在劉備發給糜暘的斥責文書,它的內容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當那些益州士族看到這封斥責文書後,他們是會覺得糜暘因爲專權擅政引得劉備不喜。

還是會認爲劉備是在給糜暘透露一個,明顯的政治信號呢?

以後無須事事上報。

很明顯是後者。

而這個政治信號意味着什麼,明眼人都知道。

對元從系的信任,劉備一直是不遺餘力的。

況且諸葛亮還知道劉備有這個舉動,除去是向天下人宣告一個政治信號外,還是在用帝王的權力,讓他從梁州事務的憂心中抽回心思。

梁州自有糜暘爲大漢守着。

在明白劉備的兩層用意後,諸葛亮的臉上浮現了笑容。

對他的關愛,劉備也一直是無微不至的。

劉備見諸葛亮臉上浮現笑容,他便知道諸葛亮全都明白了他的用意。

魚和水的交流,就是這樣不費勁。

在處理完這件事後,劉備似是不經意間問起一件事:“近來子龍那裡可有消息傳來?”

當年劉備稱帝之後,一向跟隨在劉備身邊統領親軍的趙雲並不在成都中。

那是因爲那段時間南中有所不穩。

諸葛亮擔心南中在劉備稱帝的節骨眼搗亂,便建議劉備派趙雲去南中鎮守。

自趙雲領軍鎮守南中以來,至今也有兩年了。

而當趙雲到達南中之後,正如諸葛亮所預料的那般,南中的些許動亂很快被壓制下去。

就算之前曹魏有派使者聯繫南中的諸異族,那些異族也始終沒有異動。

漸漸的,大漢朝廷上下都對南中的戒心沒那麼強了。

聽到劉備的詢問,諸葛亮答道:“據上次子龍上書已逾數月,在上次子龍的上書中,他言南中一切安穩。”

南中是益州南方數郡的統稱。

那裡森林茂密,瘴氣密佈,再加上都是山路,所以對外的交通聯絡一直不順暢。

趙雲數月送出一封上書,倒也是尋常之事。

只是劉備卻從這個消息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南中爲何會那麼安穩?”

劉備的疑惑表面上來的突然,但是卻不是空穴來風。

南中因爲地理及歷史因素,一向是益州中異族的聚集區。

在漢代能被稱爲異族的,都是不通禮儀,茹毛飲血之輩。

對於這樣的族羣來說,忠心這種東西無疑顯得很是廉價。

生存與利益纔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再加上南中一地發展落後,資源有限。

所以南中一地經常爲了生存與利益發生動亂。

縱算南中的異族不起兵反抗大漢,但是他們內部之間也經常爲利益打生打死的。

只是說動亂或大或小而已。

這便是南中的常態。

但是據趙雲的上書所說,近來南中卻顯得頗爲安穩,似乎南中的諸多野心之輩全都學乖,全都向善了一般。

這可能嗎?

深知人性的劉備,是決計不信這一點的。

事出反常必有妖。

南中目前有着這番異常,肯定是在常人不注意的地方醞釀着什麼大事。

就像暴風雨來臨之前,都會有着非同一般的寧靜一樣。

而在劉備的疑惑之下,諸葛亮也很快反應過來這一點。

諸葛亮皺起眉毛,不假思索地說道:“陛下是擔心,南中終有大亂?”

見諸葛亮猜出了自己內心中的隱憂,劉備點點頭。

“我擔憂的不是南中現在反,而是在我大舉北伐的時候反。”

“故而我想先下手爲強,爲益州除去這個隱患。”

12點前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474章 先破一軍 君可行也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9章 糜暘到了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章 父子對質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