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

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這句話是當初漢中宗教導太子漢孝元帝時說的。

漢中宗是將西漢國力真正推向頂峰的人,而漢孝元帝則是將西漢帶入深淵的引領者。

從這二人在大漢歷史上的不同作爲可以清楚的知道,漢中宗說的那句話是有多麼的正確。

只是儘管這句話被明確記載在史書之中,也一向被部分世人推崇爲最佳的治國之道。

但是世人千萬,總是會有不少人如當年的漢孝元帝一般,認爲德教爲先纔是最好的治政之道。

畢竟這種治政之道是明明白白記載在儒家典籍之中,只要出自名門,就很容易受到這種治國觀念的影響。

正如現在的馬謖一般。

可跟隨糜暘的衆臣大多都經歷過社會的毒打,他們知道若全按書上的來,那麼國家一定會崩亂。

亂世之中,人性本惡纔是主旋律。

相比於衆臣在心中的吐槽,糜暘則是在聽完馬謖的勸諫之後,心中浮現起不愧是他的想法。

這很馬謖。

馬謖在後世的爭議很大,很多人痛恨他敗壞了丞相的北伐大業,但是也有很多人爲他鳴不平。

這種爭議源於歷史上著名的街亭之戰,而糜暘也可以從那場戰役中,可以看出馬謖鮮明的兩個性格。

後世許多人認爲街亭根本就是守不住的地方,爲了支持這個觀點,許多人對假想中的街亭進行實地考察,條條分析。

然後得出馬謖蒙受了“千古奇冤”的結論。

只是這個結論,卻從根本上站不住腳。

就不說歷史上的街亭在哪裡本就有爭議,也不提經過千年以來的變遷,當地的地貌會不會發生改變。

就說身爲當世軍事大家的諸葛亮,後世武廟大賢之一的諸葛武侯,他會不清楚街亭能不能抵擋住魏軍的進攻嗎?

性格謹慎的諸葛亮,怎麼可能會放下這種基本的常識錯誤。

有這種觀點的人,簡直是在侮辱諸葛亮的智商。

或許以當時馬謖的兵力,想長久守住街亭不容易。

但既然諸葛亮會派馬謖領兵前去,還特地在馬謖走之前安排好到達街亭後的一切事宜。

這足以說明當時馬謖守住街亭一段時間,是絕對沒問題的。

當然前提是馬謖不違背諸葛亮的命令。

畢竟諸葛亮是想興復漢室,又不是故意讓馬謖去送死。

結果馬謖到達街亭後,他所作的一系列騷操作,別說王平看不懂,估計也把張郃看懵了。

估計當時王平與張郃的心態,就如現在糜暘身後的衆臣一般。

好大喜功,脫離實際,便是馬謖性格上最大的弱點。

別說馬謖是一個優秀的謀臣,不適合行軍打仗。

在當世文武不分家,脫離實際亂來本就失去身爲一個優秀謀臣的基礎。

聽完馬謖的進言之後,糜暘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他。

得幸虧他現在不是馬謖的副將。

馬謖的進言表面上聽起來頭頭是道,但實際研究之下就會發現很空泛,大多都是照搬書上的內容。

並且可以作爲萬金油的模板,回答絕大多數問題。

攻心爲上,讀過兵書的這個道理誰不懂?

但問題你得提出來具體的對策,來達到攻心爲上的效果呀。

面對馬謖的進言,糜暘沉默了好一會。

馬謖會對他說這番話,從本心上來說是對他釋放善意的。

“好論計策”,本就是馬謖歷史上的顯著作風。

正因爲知道馬謖的本心,加上顧及到諸葛亮的顏面,所以糜暘強忍住開口斥責馬謖的衝動。

沉默之後,糜暘對着馬謖言道:

“孤早年蒙陛下教導,知道匡濟天下有六正臣。

六正臣中明察成敗,早防而救之,塞其間,斷其源,以雷霆之勢化危爲福,君終已無憂,如此者,乃智臣也。

孤雖不敢自稱乃漢之智臣,但卻一直以此自效。

至於尚書所言的仁義、德教爲先之舉,並非是孤自效的智臣該做的。”

糜暘雖然沒有直接出言駁斥馬謖,但他話語中的疏離與不滿,任誰都感覺得出來。

馬謖在察覺到這一點後,略微有些尷尬。

他之所以會主動對糜暘進言,除去他的性格如此之外,還因爲馬謖現在已然明白諸葛亮讓他與糜暘交好的用意。

可是沒想到在自己主動釋放善意之外,得到的卻是這個迴應。

馬謖覺得他說的沒錯呀,爲何糜暘會如此呢?

糜暘對馬謖的冷淡可不僅僅是如此。

既然現在馬謖的使命已然完成,糜暘也不想與馬謖再有過多交流。

他略微輕咳了幾聲,身爲他心腹的鄧艾立馬會意上前。

鄧艾在來到馬謖身前後,躬身請他前去城中驛館中休息。

儘管鄧艾的禮數做得很足,只是馬謖也察覺到好似梁州上下君臣都不太歡迎他。

他也是個有傲氣的人,既然察覺到這一點,那他也不會再留下。

在鄧艾的恭送之下,他帶領着隨從離開了大殿之中。

當馬謖離開之後,糜暘無奈地回身對着身後的一衆臣子言道:

“昔日董侍郎來臨時尚不覺有異,今換馬尚書,方知董侍郎之好也。”

聽到糜暘如此說,他的一衆心腹大臣都不禁覺得莞爾。

糜暘的言語中並沒有對馬謖有直接評價,但他的這番評價,也隱晦地表達了他對馬謖的觀點。

不過糜暘不是會被個人情緒所影響的人。

對於馬謖來說,劉備明發“斥責”詔書給糜暘可能只是他的一個任務。

但這件事對於糜暘來說,卻是接下來他在梁州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最有利保障。

正如糜暘所說的那般,智臣是善於轉禍爲福的。

之前的大營動亂對他來說是禍,但他卻利用那個平定禍亂的事件,樹立起在南鄭的強大權威。

只是儘管如此,他在南鄭也並不是可以爲所欲爲的。

他畢竟是劉備的臣,許多改革的事務他沒辦法越過劉備直接實行。

權力在他手中,但名義在劉備手中。

任何的政治改革得不到君王的支持,那最後必然是會失敗的。

正因爲如此,所以糜暘纔會特地上書給劉備告知他收取吳懿兵權一事。

誠然他是在履行一個臣子的職責,但也是他隱晦地在試探劉備對此事的看法。

若劉備因爲此事責備於他,或者說回書讓他謹慎。

那爲了後續的一系列改革事宜,他就有必親自回一趟成都,將他心中的政治藍圖說給劉備聽,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支持。

糜暘之前有料到劉備可能會支持他,可是他沒想到劉備會支持的這麼徹底。

無須事事上奏,既然劉備都在天下人面前如此說了,那他也就不客氣了。

這就是在劉備麾下的好處,不僅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而且只要你能得到劉備的信任,那麼他反哺給你的信任,肯定會超出常人的想象。

糜暘看向身後的法邈,對着他這個梁州的大管家問道:“諸軍裁汰一事處理的如何了?”

這件事在之前魏延入主南鄭大營後,便已經開始進行着了。

魏延雖然性格上有着很大的弊病,但他有一點好處就是,只要伱能讓他服氣,那麼在大事上他是會聽從指揮的。

將數萬大軍中的老弱裁汰盡皆裁汰,這件事的關鍵在於各級將校會不會老實上報各部曲的軍士情況。

這一點在之前可能不容易做到。

шшш★тtκan★c○

但在那近百人頭的威懾下,現在糜暘別說要軍士的名單了,哪怕是要全軍上下的家人名單,那些將校也肯定會十分賣力的去完成這件事。

在多方積極的配合之下,這件事倒是進行的十分迅速。

面對糜暘的詢問,法邈馬上答道:“再不出數日,我軍便能盡裁汰老弱之兵。屆時臣會整理出一份大致名單,交予牧伯觀覽。”

聽到法邈的回答之後,糜暘點點頭。

將近一月。

法邈的工作效率與後世肯定沒法比,但在當世而言,已然算的上很快了。

只是糜暘還是出言說道:“爲國家計,故而我要裁汰諸老弱。

只是那些老弱之兵當年也曾爲大漢奮戰過,他們被裁汰之後,相應的補償一定不可缺少。”

說完這點後,糜暘看向一旁的王洪。

王洪現在已經不是上庸縣令,而是糜暘剛剛委任的司聞曹長史。

由於司聞曹與後世的某些情報、督查機構很相似,擔任這樣至關重要的機構的長官,能力不需要十分突出,但對他一定要足夠忠心。

而目前在糜暘的麾下諸臣中,王洪無疑是最滿足這點的。

糜暘看向王洪言道:“這件事就由你從旁協助文殊。”

聽到糜暘的命令後,王洪恭敬的領命。

他當然知道爲何糜暘會讓他協助法邈,也知道糜暘讓他協助法邈的是什麼。

自司聞曹創立那一日開始,他們的協助大多都是要見血的。

在安排完這一點後,糜暘又轉頭對着法邈言道:“在將裁汰老弱一事完成之後,你立馬要開始着手操辦打亂諸軍,重新編營一事。”

糜暘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中透露出慎重。

因爲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包括杯酒釋兵權及裁汰軍中老弱都是爲了這一步。

在古代要想完全讓一支軍隊聽命於自己,單單的收取兵符是沒有用的。

不說其他,對於自己的那嫡系大軍,糜暘就可以不需要虎符任意調動。

漢代是能人輩出的時代,糜暘能做到這點,別人也有可能做到。

想完全控制一支大軍,最好的辦法便是如之前他在上庸城外的深谷中練兵一般,將大軍中的中層、基層骨幹大多都換成他的人。

漢中大軍有數萬,需要的中層基層至少上千。

而雖然經過襄樊會戰,糜暘的一萬嫡系損失頗重,但是區區上千人還是拿的出來的。

在有着南鄭大營動亂的情況下,糜暘讓自己的嫡系軍士代替原先的漢中大軍中的各級將校,也有了一個很好的名義。

動亂之後,必有換血,這是大軍中的常態。

再加上糜暘的嫡系大軍跟隨他南征北戰,戰功累累,提拔他們成爲各級將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爲這件事對糜暘來說很重要,所以最後糜暘還是着重提醒法邈道:

“這項事務於梁州的未來來說至關重要。

你要儘快着手安排這件事,但在辦理這件事務的過程中,不需要有所壓力而操之過急。

一切當以循序漸進爲要。”

糜暘的告誡也讓法邈正色,他對着糜暘一拜道:“牧伯放心,臣一定會謹慎。”

見法邈聽進去了他的告誡,糜暘微微一笑。

法邈雖不是法正那般驚才絕豔的大臣,但他也是一位循臣。

對於一位循臣來說,他們最擅長的便是貫徹上級的意思,並且很好的完成任務。

在吩咐完兩件大事後,糜暘便讓法邈等臣先行退下。

等法邈等人陸續離開大殿中後,糜暘來到他的奏案前坐下。

在坐下後他下意識地拿起奏案上的毛筆,想書寫着什麼。

但由於心中的某些顧慮,他手持毛筆卻一直未動筆。

就在糜暘焦灼的時候,關嫣手捧一些果點來到了大殿中。

關嫣在到來後見糜暘舉棋不定的樣子,她不禁有些好奇問糜暘因何如何。

見是關嫣詢問自己,糜暘將他內心中的顧慮給說了出來。

糜暘之所以會舉起毛筆,是想給諸葛亮寫信。

他想在信中提醒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要謹慎用之。

糜暘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他不想諸葛亮如歷史上一般,萬世清名中留有馬謖這個污點。

尊重師父的人,肯定是將他的名聲,看作比自己的名聲還重的。

但是糜暘在下筆之前又想到,現在馬謖在諸葛亮心中的地位不低。

歷史上劉備也讓諸葛亮小心這一點,可是諸葛亮並未聽從。

那他寫這封信,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在明白糜暘心中的顧慮之後,關嫣笑着說道:“尊師重道,在於心,更在於行。”

“心行合一,纔是履行孝道的最佳方式。

既然夫君心中有這種顧慮,那麼爲弟子的夫君,就不能不將心中的顧慮告知丞相,這是夫君的孝道。

至於丞相是否會聽從夫君的,那不是夫君可以左右的事,夫君也無須因爲這點遲疑。

夫君只要做到自己該做的就好。若尊師重道的行爲,要先考慮是否會成功才決定去做的話,那這還是真的尊師重道嗎?”

當關嫣的開解落入糜暘的耳中時,糜暘不禁大笑起來。

見於障,而受限於障。

他是穿越者,有着部分先知的優勢,只是有時這些優勢也會讓他陷入困惑中。

正如關嫣所說的那般,他沒有扭轉諸葛亮想法的能力,但他卻應該有做好一個弟子本分的自覺。

當明白這點後,糜暘馬上開始動筆起來。

希望這封信,將來能幫到諸葛亮。

(本章完)

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551章 二擒滿寵 糜暘將至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1章 江陵城中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3章 誅心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