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節 錯判

當谷老爺終於搞清楚公文內容後,不由得麻了爪。他儘管平碌,但是對於這種公文模式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可是很清楚的——越是言語模糊,越是留足了餘地的暗示,就代表着事情越是重大,越發輕忽不得。

鬼知道上頭哪路大佬在冷冷地盯着你?

好在這邊馬師爺比較給力,知道自家東主有幾斤幾兩的他,很快做出了應對——督促老爺趕緊寫信,連帶他本人寫給師爺界同僚的信,增城縣衙當天就急忙派出了三四路信使,分別去廣州城裡的不同衙門和私人那裡打聽消息。

消息閉塞,生活節奏緩慢的增城縣衙,在接下來幾天內,源源不斷收到了不少消息。儘管這些消息比較雜亂,其中還有相反和沒用的,但已經足夠勾勒出那份公文的背景。

然後增城縣就傻眼了。事情怎麼看都不對頭:公文要求這邊去黃埔請兵來剿匪,這怎麼看都像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無緣無故,那些營兵會聽你一個縣衙的?剿匪費用誰出?由此引申的話,大概熊制軍新官上任,要給那位曹總兵穿穿小鞋?

不怪增城縣這樣錯判:這個年代的資訊是極其緩慢的,一個偏僻下縣的衙門,根本搞不清楚省城裡大佬之間的關係,谷老爺也不知道老熊和老曹其實在福建時就是親密戰友。

事實上即便是在信息化普及的後世,除非有極其靠譜的第一手渠道,否則下邊的縣太爺同樣也不大可能搞清楚省裡大佬之間的關係。層次差得太遠,天然就有信息天花板在那裡。

一邊是新任文官總制,一邊是手握兵權的大將,以爲自己被夾在大佬中間摩擦的谷老爺徹底慌了神......看來這次不死也要菊花出更。

可是谷老爺又不能不照做。在當前這種局面下,知道背後有人在等他發動,那他就必須發動。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遇到事,連裝死的選項都沒有。

兩天後,谷縣令穿着全套官袍,忐忐忑忑下轎,心中七上八下地站在了黃埔軍港門前。

看到對面穿着橄欖綠對襟短衫,戴着古怪的翹檐帽,荷槍實彈,英挺站在門前的哨兵們,谷老爺沒來由地打了個寒戰,然後和師爺對望了一眼。

這時一旁長隨自動上前,遞上了谷縣令的帖字。下一刻,谷老爺看到面前這位值班的小校伸手拿過帖子,居然低頭仔細看了起來。

“遮莫此人能看懂?”谷老爺不由得小小吃驚了一下。

小校很快打破了老爺心中的疑問:“去,騎馬給大人通報,有增城縣令谷泰求見。”

“是!”

說完這句話後,值班排長很熟稔地推掉了長隨遞過來的門包銀子:“幾位先在這裡候着吧,看大人見不見你們。”

沒有刁難收禮,沒有盛氣凌人,值班的小校還識字,這讓谷老爺一行人很是不適應。

沒過多久,之前去通報的哨兵,騎着一匹健碩的駑馬回來了:“大人有請增城縣谷老爺。”

於是,谷老爺就見到了開拓軍司令,在明軍系統中官階爲遊擊的黃埔軍港主任王博王大人。

一切和相像中並不太一樣。

王參將在接見了谷老爺,聽清了對方前來借兵剿匪的來意之後,並沒有表現出發怒冷笑或是破口大罵等等一系列武人常見的動作。

不但沒有發怒,王參將甚至還滿臉笑容,連連點頭將谷老爺的要求應諾了下來。

仔細觀察王參將的臉色,發現對方不似作僞之後,谷老爺和馬師爺又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如釋重負的神色:這就好,只要今天這一關過了,那事後再出什麼亂子,增城縣的轉圜推託餘地就大了很多。

放寬心的谷大縣令心情好了很多,於是他就準備和這位王參將談一談具體的細節問題了。

不想他剛一張嘴,卻被王參將揚手打斷:“本將即已允諾,那首尾就都在這裡,無須再掛心。那增城縣裡人多嘴雜,此事還請谷父母不要聲張,只需上報公文即可。”

說完這句,王參將便點湯送客了。

“唉,終歸是躲不過這一劫,這二位鬥法,大約是要走‘拖’字訣。”

從軍營裡出來後,谷老爺心情又一次轉折了。這位王參將看似好說話,然而他壓根不提出兵最重要的糧秣之事,這明顯就是敷衍了事,打着拖延的算盤——谷老爺又一次猜準了對方的心思。

對這件事毫無主動權的谷老爺一行人,於是只能悻悻打道回府。好在王參將這邊已經允諾了增城縣可以迴文給上司,那麼谷老爺就算是在這件事中將自家摘除了一大部分,現在可以坐上釣魚臺了。

然而谷老爺最終又失算了......一個星期後,從縣衙門外連滾帶爬衝進來幾個城門守衛,一路大喊道:“縣尊老爺,有人送來鬼頭窪勞七的人頭啦!”

..........................

穿越衆之所以要拿增城縣開刀,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增城就在黃埔軍港以東,距離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先收拾增城附近的盜匪,無論是從後勤還是從部隊出行考慮,都是最方便的。

其二,增城有資源。

即便是在交通發達的後世,像建材水泥這些大宗物質,超過一定的運輸距離就無利可圖了。

現如今廣州這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基建,那麼僅僅靠着從臺灣往這邊運輸水泥就已經完全跟不上節奏了。所以穿越衆一開始就在增城縣劃定了一處水泥廠——增城地區有大量的石灰岩資源。

除了石灰岩之外,增城還有一些小型銅鐵礦,鉀石礦以及高嶺土礦,這都是目前搞基建所需要的。

所以,拿增城地區開刀,就成了順勢而爲之事,這也是開拓軍成立以來第一次行動的預設地點。

目標,就是當初賀扁擔跑路的鬼頭窪勞七匪夥。

其實谷縣令不知道的是,當日他前腳從黃埔出門,後腳,貌似雲淡風輕的王參將就已經下令全軍動員,開始佈置戰鬥任務,派出斥候了。

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415節 北上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430節 反賊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198節 播種機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340節 開港(六)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223節 接活第447節 打援第64節 粉墨登場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118節 公開信第155節 希高堂第187節 接觸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465節 溫尚書第724節 雞肋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83節 上硬菜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242節 華容道第196節 夜景第684節 北歸(九)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356節 開港(二十二)第633節 聯軍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504節 臺北(三)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571節 下龍灣登陸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344節 開港(十)第420節 白酒業第84章 電信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271節 下午茶第308節 建制(六)第715節 收線(七)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74節 幻變(二)第335節 開港(一)第192節 勘探隊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20節 攔路虎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500節 自己人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628節 討逆(六)第48節 緊鑼密鼓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713節 收線(五)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210節 殺王(七)第82章 分基地第44節 丐幫第342節 開港(八)第462節 接觸和態度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221節 人質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157節 滯銷第426節 求醫第361節 參觀團第422節 校場(一)第91節 大樟村第623節 討逆(一)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13節 錯判第188節 焦姐第641節 交待第208節 殺王(五)第331節 劉香的應對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