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

在接收了將主......這裡叫司令推薦來的三四個陌生部下後,一個總數十二人,由天南地北的好漢湊起來的步兵班就這樣產生了。

作爲班長,吳猛吳三爺一度亞歷山大。

他猜出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一夥人之前的表現入了司令老爺的法眼,這是好事。但是吳三爺同樣有憂慮:他怕這幾位是跑來鍍金的X二代,到時候萬一一個照顧不周,有人翹了辮子,那可就闖下天禍了。

然而沒過兩天,三爺就釋懷了。

這幾個被塞進來的,在三爺這個老油條噓寒問暖,言辭套問下根本沒什麼防備,很快就被套出了底細——他們之前大都是軍港裡的輔兵,這一次開拓軍組建,就有那不甘於勞作,願意搏命混個前程的報了名,現在被分配下來了。

發現這幾位並不是什麼皇親國戚後,某人就放心了。可唯獨其中叫賀扁擔的,三爺最終還是高看了一眼。

首先,三爺在套問之後,發現賀扁擔原來是被部隊放出去的探馬在匪窩外搭救的,之後還跟着司令混吃混喝了一段時日。大約是期間處了些情分出來,所以小夥子是被指名推薦過來的,這裡面大概有點故事,需要重視。

其次,賀扁擔身高馬大,身手雖說是亂來的野路子,但是人年輕,敢和人搏命,調教一番就是一把好手。所以在瞭解了這幾個新來的手下後,三爺唯獨對賀扁擔還是比較滿意的。

接下來,依舊是緊張的訓練磨合階段。

每天上午,全體火槍手都會被集中在一起,由正規軍教官來訓練這些人瞄準,裝彈,輪射,槍械保養,隊列等等一系列領先這個時代的先進軍事技能。

下午就是各小隊合練了。這期間衛遠作爲總教頭,會隨機抽調班隊任意組合,訓練這些人小規模作戰的能力。

光在校場上練把式肯定是不夠的。之後衛遠還會輪番帶人出去拉練,訓練這些人在陌生環境下的應變能力,以及教授他們一些野戰知識。這裡面科目比較多:包括通訊聯絡,急救,辨認方向,尋找食物等等基本技巧都被納入了訓練範圍。

...........................

時間匆匆過去,一轉眼已經來到了1630年的10月份,距離熊制軍來廣東上任已經過去一個來月時間了。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熊文燦除了密集接見兩廣官員和社會各界名流之外,還在周邊各處簡單轉了轉,做足了大佬上任後應有的功課。

現在時間既然用掉了,也就到了施政時刻,於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公文首先從肇慶總督衙門發了出來。

這些等因奉此的官樣文章是任何一個官場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公文發出來後,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就這麼按照程序,一級一級慢吞吞往下傳,最終,來到了大明最底層行政單位:縣衙。

隋開皇九年(589年),廣州撤郡改州,增城縣那時候起就屬於廣州。其後經歷唐、南漢、宋、元、明、清等1300多年,廣州名稱多次改變,增城卻始終都是廣州的屬縣。

在古代,增城這個相對偏僻,有不少丘陵山地的下縣,是不折不扣的鄉下地方,屬於廣州的窮小弟,沒人搭理。

那麼能在這種地方上班的,自然就不是什麼有遠大理想和後臺的985進士,這年頭可不流行幹部下鄉扶貧,所以增城縣令通常都是低位進士,或者乾脆就是舉人爲之。

這一任的增城令谷泰,就恰好是舉人爲官。

一般來說,像谷老爺這種庸庸碌碌,舉人爲官的,在官場上的路子基本就到頭了。上面有天花板,不可能再允許他去更大的行政單位做一把手。想做官的話,會一直在邊荒下縣中來回遷轉。

好在谷老爺雖說庸碌,但是爲人寬厚,薄有家產,也不大在乎什麼上進不上進。所以他在廣州官場雖說是個小透明,但是關起門來在增城縣,那就是百里侯,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然後事情就來了。

話說這天午後,谷老爺正在後衙和妻妾品茶閒談,不想老遠看到自家馬師爺站在後花園門口,拿着一份公文,揹着手貌似在來回散步。

按照谷老爺和師爺之間的默契,這就是有事要稟告了。

谷老爺這個平庸人兒,一直以來之所以能把官兒做得四平八穩,這其中至少有一半功勞,是要落在他高薪聘請的紹興馬師爺身上的。

所以見到暗號後,谷老爺便及時抽身,和馬師爺進了小書房,然後他就見到了被馬師爺專門拿在手中的公文。

這份公文的內容很簡單,是對谷大縣太爺上半年一份剿匪報告的回執。

明末社會動盪加劇,各地府縣日常給上級的報告中,有關於饑民,賑災和剿匪的內容比例是連年增加。

然而這種報告就像後世的愛國衛生運動一樣,屬於每隔一段時間就來那麼一下,從上到下都不會有什麼重視。

谷老爺的上級部門,無論是府衙還是撫衙還是遠在肇慶的總督衙門,都不會對各地多如牛毛的亂情做出什麼有效指示——解決任何問題都是要花錢的,沒有錢......所以這種文書現在已經大多淪爲了官樣文章。

由於之前王老制軍病重不能理事,再加上後續熊制軍上任等一系列事件拖延了時間,講真,谷老爺早已把這份上半年的彙報總結忘到了腦後。

所以當他仔細看了一遍公文內容後,谷老爺是有點不理解的,他眨巴着眼睛扭頭看向了一旁花白鬍子的馬師爺:這不就是府衙最平常的一份回執嗎,有何需要老爺鄭重的地方?

馬師爺一看錶情,就知道自己這位東家又馬虎了。於是他伸出一根留着長指甲的手,在公文上一處地方點了點。

這一下,谷老爺看出點眉目了。和平時其他那些公文不同的是,這處地方有模棱兩可的一句言語:“可就近求告水陸軍兵,借調“健勇”維持地方,不可疏兀。”

眨巴着眼睛又想了想後,谷老爺大概猜了出來,這份充斥着濃濃的官場卸責語言的公文,大約是不着痕跡地點出了文章三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

現在的問題是,他不知道這句話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

好在馬師爺功力精深......不精深,也看不出這份公文的貓膩,於是他輕輕說道:“東翁,你可知那黃埔魚灘上,日前泊了大艦?”

谷老爺這下終於明白過來了:“大艦?水陸兵丁?”

然後沒過兩天,增城縣縣令谷泰便急匆匆趕到黃埔軍港,求見了駐軍司令王博。

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635節 鄭和島第23節 冷兵器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674節 幻變(二)第499節 山精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96節 四大將軍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312節 打野第469節 晨光第341節 開港(七)第380節 落腳第501節 吃貨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210節 殺王(七)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498節 出逃第474節 爆吧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424節 校場(三)第74節 忙碌第563節 接收(六)第158節 小書房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422節 校場(一)第374節 公文第18節 胡管家第327節 會議(二)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05節 殺王(二)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341節 開港(七)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26節 善後雜談第461節 過夜第721節 逐鹿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48節 緊鑼密鼓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442節 接觸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621節 大會(四)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182節 三大肥第141節 農場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596節 登艦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594節 上門第463節 懟第37節 後庭對第336節 開港(二)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16節 瑰寶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91節 大樟村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439節 老孫頭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44節 丐幫第504節 臺北(三)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427節 病友第158節 小書房第320節 水利第361節 參觀團第651節 落腳第628節 討逆(六)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623節 討逆(一)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710節 收線(二)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482節 分流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141節 農場第145節 熊道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342節 開港(八)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42節 華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