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校場(一)

伴隨着“嘚嘚嘚”一串馬蹄聲的,是土路上由遠而近,不斷揚起的塵土。

騎士一共有三人。

當先一人二十三四歲年紀,面容英郎,皮膚白淨,身板結實,穿着一套麂皮大氅,腰挎一口精鐵好刀,一看就是生活優渥的武人家子弟。他後面兩個跟班也同樣穿着簇新的羊皮袍子,背弓帶箭,神情彪悍。

這個臉上掛着淡淡微笑,有點玩世不恭的年輕人姓梅,叫梅撫西,行九,人稱九哥兒。

梅家是天津右衛世襲軍戶。

當年永樂皇帝築天津衛城後,便遷來了天津三衛世鎮此地。

其中最早的天津衛指揮使,第一代是洪武朝的倪保兒,之後歷任都由其後代接任,有明一朝,倪家共傳承了九代指揮使。

接下來的天津左衛是永樂朝武將趙銘。此人是河北博野人,明成祖朱棣愛將,之後依例傳承,同樣是九代。

而傳承時間最長的,則是天津右衛的梅家。

梅家第一代將主叫梅滿兒,是江蘇武進人,洪武朝駙馬梅殷曾孫,永樂二年調任天津。

截至到崇禎年的末代將主梅應武這裡,梅家已經傳承了十代指揮使。這還不算完,真實的歷史上,梅家還會在清代繼續傳承下去,做了綠營將領。

今天騎馬的這位小哥梅撫西,正是梅家人。

梅撫西這一支,和當代指揮使梅應武隔得有點遠,說起來已經算是遠親了。之前在天啓年間,死在遼東戰場的上任指揮使梅守成,反倒離梅撫西這門近一點。

梅家這一門遠親在衛所裡職權並不高,梅父不過是個記名千戶。所謂窮文富武,支持梅撫西奢侈武人生活的,其實是梅家在天津的生意——糧食和皮貨生意這些年梅家一直做得不錯,所以家底還是很厚實的。

而梅撫西和衛所大部分混吃等死的子弟也有所不同。這位公子哥從小就喜武厭文,成日裡舞槍弄棒,打熬身體,跟着老軍學藝。

待到他成年後,也是以“少俠”自居,帶着跟班四處與人爭鬥,好惹事,好打抱不平,在天津衛這一畝三分地上,梅九哥兒也算是小有名氣。

今天九哥兒帶着人來老校場,那自然和其他人一樣,也是因爲看到某總兵告示的緣故。

當然了,像九哥這種吃穿不愁的富二代,自然不可能爲了點銀子去做勞什子輔兵——湊熱鬧,去選拔場上會會各路豪傑,沒準上場露露身手,裝個逼揚個名,纔是年輕人今天的目地。

於是,懷着“重在參與”精神的九哥兒,今天一早,便收拾好馬匹行頭,帶着自家兩個身手最好的跟班,一路直奔老校場而來。

通往老校場的土路今天格外熱鬧。或成羣,或結隊,或三三兩兩,或獨自一人,大批天津衛附近的武人都在匆匆行路,目的地相同。

這些人大致來源於三方面。

人數最多的,是天津三衛的軍戶子弟,其中以貧困軍戶子弟爲多。他們的目地很簡單:就是衝着告示上的高額工資去的。

再者是一些結伴而行的商隊護衛。

這些人的背後都是各大商行。這一次曹總兵召人,大商人們自然是要捧場的,所以紛紛把手下的護衛派了出來。

最後那些零散的,就多是城市無業人員了。這些人來源複雜,既有混混遊手之輩,也有漕丁挑夫,甚至還有做那無本買賣的江洋大盜......這是衝着功名和洗白去的一類人。

梅家九哥兒本是軍戶出身,又常年在運河一線廝混,所以他在以上三類人中都吃得開。這一路行來,不時就能遇到和三人組打招呼行禮的。

梅撫西端坐在馬上,不停和各路豪俠拱手行禮,間或還笑罵幾句,端地是瀟灑自如,少俠風貌。

就這樣一路行來,三人組到了老校場門前。

軍營門前自然是有衛兵的。看到那些提着上了刺刀的步槍,身形矮壯的綠襖兵,這些來投軍的漢子倒也沒人敢惹事。

渡過最初對怪異服裝和短髮的不適應後,現在但凡是天津的正常人,都能看出來這是一支強軍。那種常年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作風是裝不出來的,所以今天來的武人們,哪怕是平日裡桀驁不馴的,在這夥大約是曹總兵家丁的強軍面前,也不自然地收起了威風。

按照門前衛兵的指示,梅撫西三人首先去了隔壁的馬場。

天津是九河交匯之地,所以歷來水害頻繁,窪地遍佈。不想梅撫西現在看到的,並不是記憶中那片爛泥地,而是已經被人填高了一半的漂亮馬場。

填好的這一半土地上,搭建起了一排排的磚木馬廄,既整齊又幹淨。

將自家的馬兒暫存到指定的馬廄後,一旁就有穿着整齊青色短襖的馬伕,給馬槽裡添上了黑豆和蕎麥的混合精料:“好漢只管去應募,今日一應開銷,都在曹大人身上。”

“這位南人總兵果真是要做一番事業?。”梅撫西出來後,竄上一根立柱,站在高處眺望了一番。

入目處是一排排的馬廄,裡面全是上好的馬匹——南人總兵將周邊馬販手裡的好馬全數收購的消息,天津衛這兩天都傳遍了。不光如此,一些大商人手中原本用來拉豪車的駿馬,也通通被送來了老校場,這一點梅撫西也是知道的。

然而傳言畢竟不如見面。親眼看到這一排排吃着黑豆的駿馬後,給梅撫西帶來的震撼還是相當大的。

多了一點心事的九哥兒,這會多少收起了臉上的玩世不恭,帶着小弟進了老校場大門。

修繕一新的老校場,進門後便是一排長桌,十來位文書正在挨個給前來應募的漢子們登記。

這一道手續是必須的。按照標準流程來說,在早期,應募之人都是要有保書的——徵兵要的都是良家子。穿越衆這次徵兵也同樣如此,凡是來應募的,最低程度也要說明自家的出身。

梅撫西是正經的世襲軍戶,身家清白,上前說明畫押後,領完號牌,便獲准進入了校場。

校場南面,此刻已經用木板和條桌搭起了長長的雙層看臺,上面東一堆,西一簇坐了不少人。

梅撫西三人走過去後,發現這些人都是按出身來扎堆的:軍戶和軍戶在一起,護衛和護衛在一起。

沿途不停打了一圈招呼後,梅撫西最終還是帶着兩個小弟,坐在了天津右衛的人堆裡。

就這樣進入校場的人越聚越多,差不多到了早上九點來鍾,已經有上千人聚集在了南邊的看臺上,一時間人頭攢動,議論紛紛。

就在九點整的那一刻,突然間幾聲號炮響過,正對着南看臺的北邊點將臺上,突然出現了一些身穿灰黑色叫花子長袍,手拿長槍的怪人。

這之後才陸續有人物上臺就坐,其中坐在主位,身穿大紅官袍的曹總兵尤爲顯眼。緊接着,由兩百名近衛營士兵組成的四排隊列,便踏着整齊的正步,來到了點將臺前,下槍,行注目禮。

整齊的步伐,閃着寒光的槍刺,兩百人如一的動作......看到這一幕後,原本還在議論紛紛的明人,瞬間感覺到了森森殺氣和軍威,議論聲頓時停了下來。

士兵們很快分散開,將整個校場包圍了起來。

開場戲做足,維持住秩序後,真正的震撼到來了。

點將臺上,當一個千總服飾的年輕人一張口後,從高音喇叭裡傳出來的巨大聲響,頓時將對面的一干明人嚇得驚慌失措,有的還從臺子上掉了下去:沒見有千百人同聲大喝啊?

這個時候,只有排槍能壓住場子了。於是看臺四周整齊地響起了二八大蓋的轟鳴聲,濃煙冒出槍口的同時,子彈嗖嗖地從明人頭頂飛過。

槍聲過後,所有人都老實了......

給足了這幫不知道天高地厚,毫無紀律性可言的武人下馬威後,點將臺上這才又重新響起了巨大的話語聲。

年輕人首先自我介紹,是福建巡撫標營的馬軍千總,叫陳策。

陳策接下來告訴這些武人,這巨大的說話聲不過是用了一些機關巧器,諸位不必慌張。

再之後,陳策纔開始正式發言——總兵大人一心報國,打算和建奴決一死戰,所以要徵召一些本地土著做輔兵云云。

講到這一套官方文章時,驚恐的明人們才漸漸安定了下來。

等到官樣文章做完後,陳策又再次重複了一遍告示上那些優厚的待遇,給這幫臨時工們吃了定心丸。

當然,定心丸這種東西,靠嘴巴講終歸是不給力的,所以點將臺上很快又出現了爛俗的一幕......由曹大頭擺出來的銀龍。

曹大頭這種技術含量很高的銀元,現在早已隨着運河的流通和穿越衆四處購物而被明人熟知和喜愛,和等值銀兩之間的兌換,始終保持在溢價狀態。

所以看到臺上那長長的銀龍後,儘管手段爛俗,但是明人就吃這一套:大部分人這一刻又激動了起來,一個個都忘了方纔的窘態,開始摩拳擦掌,準備下場了。

於是乎,第一天的輔兵選拔大會,正式開始。

第418節 小吏陸水第715節 收線(七)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434節 亂戰第593節 定約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650節 夏口第243節 小軍閥第103節 鬥爭開始激烈第86節 崑崙人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175節 前程第55節 南望第636節 甲板話語第680節 北歸(五)第499節 山精第84章 電信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456節 各方(一)第221節 人質第207節 殺王(四)第300節 龍巖戰記(二十二)第647節 赴任第6節 迴歸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24節 出山剿匪第447節 打援第277節 升官第491節 李大嘴第227節 有光號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98節 玄武岩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61節 學霸第247節 續升級第179節 淘汰賽第460節 真理第563節 接收(六)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725節 接力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723節 囚徒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718節 清場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724節 雞肋第470節 京觀第139節 電爐第203節 傳道第5節 高科技第213節 殺王(十)第394節 大手筆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379節 到站第672節 知交第561節 接收(四)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77節 雖近亦誅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725節 接力第340節 開港(六)第510節 三零式隧發槍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382節 走投無路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460節 真理第361節 參觀團第160節 亮相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343節 開港(九)第275節 養豬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69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二)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83節 柴系統第562節 接收(五)第320節 水利第623節 討逆(一)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623節 討逆(一)第157節 滯銷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213節 殺王(十)第160節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