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節 選拔

北方酒業集團的總股本是一百萬兩銀子。

這一百萬兩中,由穿越衆提供的技術和設備這兩樣核心競爭力,被硬生生估值六十萬兩。

也就是說,其餘那幾十家大小股東,分攤了四十萬兩股金。這一資本構成,充分體現了“科技就是生產力”這句話的正確性。

不過這方面無需在意。

旨在培養民族資本的穿越衆,是支持這些原始資本家隨時來收購大股東股份的。實際上穿越衆很希望能早日看到這些人嫺熟地掌控董事會,用運現代經營理念來管控公司。

公司成立後,最先運作的不是股東大會和董事局,而是財務部——這邊需要緊急將一些股東拿來入股的非現金資源覈算清楚。

所謂的非現金資源,其實就是一些工人和地皮。酒業集團成立的那一刻,天津南北運河,沿河有十三家酒坊就地停業清盤,被自家東主併入了集團。

如此大的一家資本巨獸,那運作起來當真是橫衝直撞。

首先,經過一系列買賣交換後,包括那些酒坊在內的地皮都被併到一起,成爲了公司集銷售、辦公和生產一體的廠區。

在開春地暖以後,這一條沿河的好地段就會拆遷,然後招募大批民工來建設正規廠房,民俗風情酒肆一條街和辦公樓。

至於眼下,當然是抓緊開工了。客戶和股東一個個都心急如焚,等着見識傳說中的核心技術和設備呢。

於是當初由十條運輸船送來的貨物中,最後一批隱藏物資也從倉庫裡被般了出來——釀酒設備和鈑金機牀。

釀酒設備很簡單,無非是一些窯區自產的發酵罐,儲酒罐和蒸餾銅管。這些簡單的設備在後世早已爛大街了,小型家庭釀酒設備一套只要幾千塊錢。

當這些罐子和管子在一家最大的臨時作坊裡安裝完畢後,明人股東便紛紛跑來看寶貝。

寶貝的賣相自然很酷:十餘個閃着銀亮金屬光澤的大鐵罐,還有那些連接的銅管和鐵管,充斥着濃濃不明覺厲的神秘感。

接下來就是放料:高粱。

在這個時代,穿越衆自然不可能造出大量的食用酒精來勾兌出商品酒。這種在後世被唾罵的技術鏈條,現在妥妥是繁複的天頂星科技。

所以在天津這種簡陋的技術條件下,被逼無奈的原始純糧釀造法,纔是正路。

二鍋頭的主料是高粱,其餘包括一些豌豆之類的輔料在內,都是北方常見的糧食作物。這些原料都屬於雜糧,成本比起小麥來都不算高,正適合生產走量的酒類。

在操着南腔的技師指揮下,從各個酒坊彙集來的工人開始完成一系列填料蒸餾的生產環節。

一旁參觀的股東們這時在專人講解下,也大略看懂了整個工藝流程:無非是發酵糧食再蒸騰出酒,和土法釀酒的原理其實沒有大區別,只不過用精緻的鋼鐵設備代替了大蒸鍋和酒窖而已。

然而明人意識不到的地方纔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不起眼的溫控、酒精度測量,以及各種分析酒液的儀器技術。

所以穿越衆的工廠從不怕土著來參觀,弄懂原理也沒用。想偷師的人,別說酒精度控制了,一個配套的螺絲釘都生產不出來。

當源源不斷的透明酒液從那個精巧的“黃銅龍頭”裡流出來後,等待已久的股東們集體發出了歡呼聲。

品嚐完成品後,大夥終於將心落回到了肚子裡:用北方高粱釀造的白酒成品,各方面都和南方樣品一般無二,這生意大可做得!

隨後,一個簡短的命名儀式開始了。

在這個位面,格調很高,引領時尚風潮的穿越衆自然不會再用二鍋頭這種粗俗的名字。“威士忌”這個富有內涵的單詞,纔是最終的品牌名稱——夠威夠勁,明確指出了“士大夫忌”,隱晦地暗示了此種酒的高度數......再也沒有更適合的名稱了。

天津威士忌酒廠的第一鍋原漿順利下線後,股東們又移步集團公司配套的包裝作坊。

包裝作坊裡最重要的自然是馬口鐵桶生產線。

這條馬口鐵桶生產線,包括了幾臺用畜力或者人力驅動的裁剪,鈑金和衝壓機牀。

生產過程很令股東們目眩神迷:來自南方的技工先是從成卷的馬口鐵皮上裁剪下來一塊,然後鈑折,再利用畜力機牀衝壓,就這樣經過一道道工序,最後打磨上漆後,一個閃閃發亮的十升鐵桶主體就下線了。

看到整套流程後,明人無不嘖嘖稱奇。他們實在想不出這種既薄又韌的“鐵皮”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至於這些能將鐵皮組裝成鐵桶的“巧器”,就更加超出股東認知了。

這條簡陋的油桶生產線,由於缺乏熟練工人的緣故,試生產階段每天只能造出一二十個成品。要等未來天津本地的工人培訓成熟後,產量纔會上升。

當然了,決定產量的因素很多,其中馬口鐵纔是關鍵。

只能在窯區鋼廠生產的馬口鐵,需要千里迢迢船運到天津,這纔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同樣的原因,使得鐵桶包裝的威士忌酒價格會高很多。這種便於運輸的鐵桶最終會成爲遠距離銷售的專用款,專供口外,山西,蒙古這些交通艱難的地區。

而京津地區和運河沿線,則還是會沿用老式的壇裝酒方式來降低成本,擴大市場。

在這方面穿越衆也是有計劃的:之所以稱爲酒業集團,等日後騰出手後,自然是要收購幾家本地瓷窯的。

和酒坊一樣,收購的瓷窯會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生產出高質量,低成本的專用酒罈來完善產業鏈。

總之,當北方酒業這頭亂入的資本猛獸闖入十七世紀的古老市場後,一旦等它渡過孵化期,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翻天覆地的變革。

在穿越衆操縱下的猛獸,會有目地得去影響和改變舊式古老格局,以天津爲中心的傳統商人們,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捲入大潮,他們中的佼佼者,最終會順利轉型,成爲亂世贏家。

........................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通忙亂過後,當穿越衆的北上勤王代表團在天津衛站住腳跟,理順了基本盤,搞定當地的利益同盟軍後,不知不覺已經半個月時間過去了。

這個半月時間裡,代表團也是做了很多事的:修繕基地,購買馬匹,成立各種組織,建設工坊,總之,很忙碌,很充實。

然而人一忙起來,就容易忘事。

到了酒廠開始運作這個時候,某些人這才一拍大腿:壞了,這他娘得把皇上給忘了。

不知道遠在京城的皇上,要是得知在如今這個板蕩時刻,天津衛還窩着一夥忠臣時會是什麼心情。

反正自從穿越衆上岸以來,就和這幫人不對付的天津兵備道按察僉事孔鵬孔大人,這些天是逢人就說,已經把曹總兵無君無父,名爲休整,實則大做買賣的無恥行徑,宣揚得人盡皆知。

好吧,既然想起皇上了,那就趕緊看看情況怎麼樣了。

現在的時間點,已經是1630年的1月25日。而京師的局面,也已到了最後關口。

從去年的11月20日到兩個月後的今天,由皇太極率領的八旗大軍,已經圍繞着京師的多座城門,與前來勤王的各路大軍發生了一系列戰鬥。

這期間明軍一直是敗多勝少,任由八旗兵在外圍肆虐,只能依靠着城頭炮火死守。

在這個過程中,京畿地區的防禦體系遭到重創,光陣亡和被俘的總兵級別武將就有六名。

而早在一個多月之前,袁崇煥也終於在城頭被崇禎拿下,投入了天牢。這位明代的衛星家,號稱五年平遼的大忽悠,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八月,被崇禎凌遲處死。

那麼在一月底這個時間點,即將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皇太極要退兵了。

是的,在即將到來的二月份,皇太極會親自率兵,調頭攻下通州、遷安、遵化等一系列堵在後路的城池。這之後,八旗大軍會帶着劫掠到的大批財貨人口,一路慢吞吞地返回關外。

所以,是時候整軍頓武,做好乾八旗兵一波的準備了!

那麼如何整軍頓武呢......自然是貼告示了。

就在25號這天,整個天津衛街頭的熱鬧之處,都貼上了一張告示:徵兵。

告示的內容乍一看很簡單:茲有南方來的曹大總兵不日就要去幹韃子,所以現在需要在本地招募600名輔兵,用來給曹大人手下的正兵打下手。

然而仔細一看,這徵兵的內容可就不簡單了。

告示上的輔兵條件,要求“弓馬嫺熟”,“武藝高強”,“見過血,上過戰陣者優先”。

這哪裡是召輔兵?親兵家丁也不過如此了!......觀者無不嗤笑。

然而再往下看後,觀者就笑不出來了。

這600名輔兵的待遇如下:凡是通過選拔者,安家費一百兩銀子(現結),由將軍大人負責提供全套甲馬兵刃(一人雙馬)。

另外,輔兵的月餉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三十兩銀子/月(日結)。重要的事說三遍:日結,日結,日結。

注意,以上只是打下手時的工資,不用上陣參戰。

將軍大人在告示的最後還公開承諾:如果在出徵時有臨時戰鬥,那麼無論勝負如何,將軍大人事後都會發下額外獎金。如果有人能立下戰功,那麼將軍大人一定會保舉他做官。

最後是時間地址:明日一早,老校場見。

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59節 楊二入彀第164節 淨街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節 假劇組第672節 知交第265節 分配工作第321節 脫毒第363節 曹大頭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685節 北歸(十)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461節 過夜第15節 購物第407節 交公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470節 京觀第469節 晨光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31節 塘莊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625節 討逆(三)第206節 殺王(三)第344節 開港(十)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320節 水利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186節 福州第13節 備戰備荒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685節 北歸(十)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342節 開港(八)第333節 招安之旅(二)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341節 開港(七)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499節 山精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466節 解惑第716節 收線(八)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720節 鯁骨第35節 綁票(二)第15節 購物第458節 華容道第485節 女流氓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152節 積分第60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307節 建制(五)第247節 續升級第328節 會議(三)第377節 古道熱腸第141節 農場第339節 開港(五)第513節 錯判第90節 初次接觸第516節 紮根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423節 校場(二)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453節 同行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374節 公文第631節 調停第116節 夜謀第307節 建制(五)第200節 展銷會第436節 人頭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188節 焦姐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496節 裂縫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502節 臺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