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節 校場(二)

選拔的過程很快也很殘酷。

因爲最重要的一條“弓馬嫺熟”,就把大部分混子給篩選了出去。

這裡所說的混子,並不是指人品,而是指專業技能:騎馬。

嫺熟地操縱戰馬,在疾駛過程中揮刀砍中木樁頂端——這個騎兵最基礎的戰術動作,當即就把不合格的人全部暴露了出來。

騎馬就和後世的開車一樣,沒有專門練過的人,別說什麼疾馳揮砍了,上去馬背能不掉下來就不錯了。

所以大部分衛所的貧困子弟在第一關就慘遭淘汰。這些人平日裡別說什麼騎馬砍人了,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馬給你騎?

所以說,窮文富武。想騎馬,得先有馬,想當老司機,得先有車。

梅撫西三人組在這一關上自然是輕鬆加愉快。尤其是梅撫西,從小就跟着衛所老軍學本身的他,馬上技藝嫺熟。在選拔時,他不但當衆做出了“鐙裡藏身”“腹下換位”等高難度動作,而且揮刀在疾馳中連削八個木樁,博得了滿堂彩。

然而接下來的“二次登記”,卻被梅撫西給拒絕了。

..................

所謂二次登記,就是帶有法律效應的登記。

就這次募兵需要的條件來說,其實能完成騎乘項目的人,就已經達到了組織者要求。至於其他那些射箭搏鬥的考覈,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起不到什麼大作用。

在穿越衆的計劃中,這次勤王的戰鬥模式是這樣的:軍隊依次出發,一人雙馬或三馬。

等主力部隊在“敵佔區”消滅了某一夥敵人後,跟在後邊的輔兵大隊就會在無線通訊指引下及時趕到,迅速“打掃戰場”。

而這個時候,主力已經去尋機殲滅下一股敵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輔兵,其實就是“閹割版”的精銳騎兵。穿越衆裁掉了這些騎兵的格鬥屬性,但是長途奔襲,馬背行軍,野戰偷襲宿營這些技能都是穿越衆規定必須有的。

所以當梅撫西在校場上露了一手精湛的騎兵技藝後,他當即就被領到了點將臺下的書辦那裡,準備進行二次登記。

這一次登記相當於正式“簽約”,和剛纔不同,是有法律意義的。過關者簽了文書按了手印後,就可以去領那一百兩安家費了。

然而梅撫西拒絕了。

他今天的裝逼目的已經完美達到,是時候收工了。至於說跟着這位勞什子南人總兵去北方打韃子......開玩笑呢?

大明九邊號稱百萬強軍,卻在韃子面前丟盔卸甲,被人打到到了京城腳下。到這個節骨眼上了,卻要臨時湊幾百人去打韃子?

梅撫西不傻也不缺錢,所以他不會去。最關鍵的是,他不會把自家的命交到一個素不相識的南人手中。

戰爭不是兒戲,這一點從小就被老軍訓練的梅撫西自然清楚。南人總兵有銀子又如何?有銀子,只能說明這位總兵大方,能買到爲他賣命的窮鬼。

但是軍略呢?指揮呢?臨陣殺敵呢?跟着這種人上陣,說不得前腳出門,後腳就把自個的小命給丟了......

事實上根據今日的選拔情況,軍戶世家的梅撫西已經大概率將曹總兵的心肝腸肺看穿了:這夥南人不善騎,所以要買些騎兵去上陣和韃子搏殺,最後拿着人頭去京城領功。

鑑定完畢。

不光梅撫西一人這樣想,這也是今天一部分前來校場只看熱鬧不上場,有戰爭經驗的老軍和商隊護衛的共同認知:天津衛熟悉騎戰的北人軍將多了,憑什麼把命交給一個南人?

於是當負責接待的小校得知這位梅小哥不願籤書畫押後,不由得搖了搖頭:“可惜了小哥一身好本事。”

梅撫西這時也只能尬笑了。

........................

雖說有一些不和諧因素存在,但是選拔大會依舊熱熱鬧鬧地進行了一上午。

畢竟有一千多人在場,願意上陣搏一把得還是有很多,所以時不時校場上就會響起一陣喝彩:不是張三馬術精湛,就是李四連射靶心。

總之,在這個民衆缺乏精神娛樂的時代,有人花銀子提供場地、馬匹和設備請大家來表演,這就相當於一場本地運動會,參與者無不興高采烈......光看熱鬧都值了啊!

更值的還在後頭。

到了正午,選拔告一段落後,從校場外來了一串大車,趕車的夥計都穿着本地人熟悉的一些飯館服飾。

從車上擡下來的,是棉被蓋着的一桶桶夾肉大餅。

這一下校場上當真是歡聲雷動了:“曹總兵大氣”,“曹總兵仗義”的呼聲連綿不絕。

這邊分發大餅,那邊的鍋爐房裡就擡出來了一桶桶滾燙的茶水。這一下整個校場上氣氛大好,上千名吹了一早上寒風的天津衛武人,一個個都開始啃着大餅,喝着熱茶,滿面笑容。

臺下的哥們其樂融融,臺上的哥們就不一定高興了。

這個時候,同樣吹了一早上冷風的張冬東等大佬,也在點將臺上啃起了大餅——同甘共苦的把戲還是要演一演的。

不過點將臺上的條件畢竟好了很多,不但菜品豐富,而且有炭爐在全程供暖。

“大人,眼下正式簽約的,只有一百五十人。”就在一干人吃飯的當口,臺下的統計數字出來了。

聽到這個數字後,嘴裡還嚼着豬頭肉的張冬東同志愣住了:“就這麼點人?”

這個數字確實有點少了。

今天是選拔的第一天,來的人是最多的,差不多有一千兩百人。按照事前預計,這一千多名武人中,好歹能湊出來四分之一,也就是三百名合格騎兵,這個比例纔是合理的。

在這個數字基礎上,明後兩天再爭取招募夠一百名,這就達到了最低要求。

然而一上午時間過去,在大部分人已經測試完畢的情況下,卻只有一百五?

聽到下面書辦報上來的數字後,負責天津衛本地情報工作的姚建設站起身,走到臺下和幾個不起眼的人交流幾句後,回來說道:“很多人都沒有上場,有顧慮,不願意跟南兵去北邊送死。”

“這就對了嘛,我說也不至於就這點人會騎馬吧?”

找到問題的癥結後,就可以對症下藥了:“看來還是對咱們信心不足。嗯,是時候亮劍一波了,給土著開開眼。”

於是下一刻,一個滿臉笑容的小校站在了點將臺的麥克風前。

這位小校姓吳,就是天津本地人出身,一口鄉音風趣幽默,在後世完全有資格做個地方臺主持人。

吳小校上臺後,先是講個笑話活躍了一下氣氛,然後他表示:總兵大人在看了天津衛好漢們上午的精彩表演後,深以爲然,大爲感嘆,一直在喊666。

那麼現在既然到了午飯時刻,就總該有點助興節目纔對。所以總兵大人剛纔說了,既然早上是天津衛的好漢們在表現,那麼午飯時,就該由他手下的南兵來給大家獻藝。

從高清喇叭裡傳出來的聲音,引起了所有吃餅羣衆的大讚——是啊,也該讓這夥南兵出來露兩手真本事了,別一天到晚拿根劍銃就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

助興節目很快開始。

第一項:胸靶射擊。

十副胸甲首先被送上了觀衆席,這是爲了讓明人驗一下靶子的堅固程度。

這幾副胸甲都是明軍常用的扎甲樣式。

坐在軍戶堆裡的梅撫西拿到一副甲後,用力按了按,發現手中這副扎甲相當結實。無論是鐵甲片還是背後的皮條做工都很細,甲片之間貼合緊密,明顯是武庫裡的上等貨色。

梅撫西還在內襯上看到了天津左衛的標記。不用說,這甲就是將主們從專放精品的“小武庫”裡拿出來賣給南人總兵的。

驗完靶子後,十副甲就被打橫擺在了吃餅羣衆面前的一排長桌上。

緊接着,十名綠襖軍遠遠站在了校場另一頭的牆根下。

之所以叫做校場,就是因爲面積大,可以用來閱兵。所以老校場的直徑就有350米,正好用來練槍法。

然而明人卻不這麼認爲。

一直以來都把二八大蓋當作鳥銃的明人們,對這種槍的射程,射速和威力完全沒有概念。

這就導致了吃餅衆這會還在大口吃餅,等待着遠處那一排綠襖軍走上前來——三眼銃和鳥銃無過就是五十步射程,南人的鳥銃看上去精巧些,左不過百步射程也就頂天了。

然而下一刻,在一聲嘹亮的“瞄準”聲中,那十名士兵迅速端起槍,對着300多米外的胸甲開始瞄準。

緊接着一聲“自由射擊”之後,十杆步槍的槍口便噴出了白煙,幾乎在同一時間,吃餅衆面前的胸甲便紛紛中彈。

在上千人驚訝的目光中,這些胸甲有的被打翻,有的被甚至被打得跳了起來,其中大多數都被一穿兩眼,彈孔處冒出了青煙。

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就在接下來的半分鐘內,這十名精銳射手又以飛快的速度打出了五輪齊射,將全部胸甲打得東倒西歪,甲片崩裂,有幾幅甚至被撕成了幾塊。

這一刻,所有吃餅羣衆都站了起來,起碼有上百人驚訝地張大嘴,掉出了嘴裡的豬頭肉。

第424節 校場(三)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54節 海軍建設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710節 收線(二)第21節 王國棟第514節 兜截第306節 建制(四)第366節 政策第413節 炮打徐府第410節 黑煙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713節 收線(五)第106節 齊備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485節 女流氓第276節 惡意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473節 彈劾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55節 南望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581節 春雷營(二)第62節 視察摩雲觀(一)第154節 黃老爺第458節 華容道第368節 反應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43節 合作模式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336節 開港(二)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80章 執照第598節 撫遠號條約(二)第715節 收線(七)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720節 鯁骨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535節 大衛星第434節 亂戰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65節 秋闈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368節 反應第386節 節奏感第157節 滯銷第145節 熊道第187節 接觸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33節 年夜驚變(二)第362節 落腳第15節 購物第647節 赴任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429節 生養第362節 落腳第175節 前程第460節 真理第202節 授業第73節 侵略者們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25節 到地頭第14節 兩筐石頭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646節 站長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86節 崑崙人第116節 夜謀第402節 湖中會第321節 脫毒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559節 接收(二)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711節 收線(三)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678節 北歸(三)第30節 杭州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680節 北歸(五)第622節 大會(五)第421節 選拔第185節 紛雜第726節 歷史(一)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619節 大會(二)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435節 淬火第505節 臺北(四)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