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報仇終有期

當此之時,滿朝上下沒有人比高仙芝帶兵的資格更老,就算異軍突起的秦晉也難以相比,他的話自然分量極重。而秦晉帶着神武軍赴任馮翊原本就是應有之議,如果僅僅是這麼應對的話,於朝廷而言甚至連大動作都沒有必要。

高仙芝的提議立即得到了全部中書門下長官的贊同,秦晉雖然是文官,但以兵事成名,滿朝上下沒有一個人會懷疑他的能力。不過,贊同讓秦晉帶着三千神武軍到馮翊去平定蒲津之亂,各人所懷的心思恐怕便各異了。

然則,李隆基的態度卻並不像重臣們那麼樂觀。

“皇甫恪素來勇悍,蒲津所駐邊軍在朔方節度麾下也算數一數二,神武軍從未有過實戰,能夠與之一戰嗎?”

蒲津雖然隸屬於三輔之一的馮翊郡,但駐軍卻歸朔方節度使節制,因此駐紮的人馬也都是朔方派過來的百戰之兵。李隆基的擔心也並非多餘。

天子的話音方落,殿內立時就是一陣議論紛紛。高仙芝卻從座榻上調整了一下姿勢,頗爲吃力的坐直了身子,正色道:

“聖人容稟,臣以爲皇甫恪叛亂以示頗爲蹊蹺,其皇甫家爲京兆大族,其父又是本朝名將,臣思量再三,實在找不到合適而又結實的造反理由。因此,臣以爲,應戰雖然做最壞的打算,但仍要以招撫爲上策。”

別人不敢說的話,高仙芝輕而易舉就說了出來,這無疑是在變相的替皇甫恪辯冤。不過有些話,只要在合適的時機,由合適的人說出來,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秦晉不敢保證剛剛自己將同樣的一番說辭講出來以後,天子會否認同,但絕不會此時對待高仙芝的態度。

李隆基竟鄭重的點了點頭,緩聲道:

“高卿所言有理,皇甫恪造反的確蹊蹺頗多,如果查實有不得已的苦衷,朕可以酌情寬宥。”

話到最後,李隆基看向了秦晉,很顯然這其中有向他交代的意味。

說到底,李隆基的態度和處置竟與秦晉不謀而合。秦晉也是奇怪,這個老邁的天子時而明睿至極,時而又昏聵至極。比如今日的處置決斷,不以好惡爲準則,就很值得爲之稱道。如果他一直保持這種水準,朝廷上下也不至於到現在亂糟糟一團的境地。

“啓稟聖人,奴婢這裡有些消息,是關於皇甫恪的。”

卻見立在天子身後的魚朝恩竟好整以暇的說話了。重臣們的臉色立時就黑了下來,以往大臣議事是根本輪不到宦官插嘴的,而今魚朝恩竟如此放肆,如果不從重責罰今後豈非要亂了規矩?

然而,李隆基卻笑呵呵的讓他儘管說,似乎並不在意他的逾制。

“奴婢在覈查京兆府大族時發現,京兆皇甫氏,皇甫惟明一支在‘厭勝射偶’一案中牽扯甚深,蒙冤不淺,皇甫恪的兩個兄長及長子均瘐死獄中,其餘兄弟子女亦是近況堪憂。蒲津作亂,當與之大有干係。如果朝廷能對受冤者平反昭雪,再從優撫卹其家人,或許,或許……”

“甚?”

聞言之後,李隆基的面色數度大變,甚至連身子都有些抑制不住的發抖。與之一同色變的還有坐於天子左手邊的楊國忠,提及“厭勝射偶”這可是他的一大敗筆,當時的受冤者又有哪個不想剝其皮食其肉呢?很多程元振打擊的對象現在也都將帳算在了他的頭上。

秦晉忽然也心下明瞭,如果魚朝恩所言屬實,皇甫恪作亂也就順理成章了。說到底,這還不都是李隆基慫恿楊程二人惹下的禍端?

從魚朝恩的話裡,秦晉敏銳的察覺到一絲惡意,針對楊國忠的惡意。他表面上建議天子爲受冤者平反昭雪,再從重撫卹,可皇甫恪僅有一子,就是魚朝恩口中的“長子”,現在死了等於斷子絕孫,如果皇甫恪是個性格暴烈的人,恐怕就算多少撫卹也難以撫平其心中的傷口吧。一旦走了死衚衕,被仇恨矇蔽了雙眼,起兵投靠如日中天的安史叛軍也就不足爲奇了。

想必天子也瞭解皇甫恪家中的具體情況,自然也就知道什麼昭雪撫卹云云,都是無謂徒勞的。

秦晉暗暗冷笑,想不到自己和神武軍還沒離開長安,楊國忠和魚朝恩的同盟就已經破裂了,魚朝恩甚至已經急不可耐的,就像一頭伺機撲出的豹子,隨時衝上去咬下致命的一口。看來這第一回閤中,楊國忠要吃虧了。他想不到,自己竟也有幸作壁上觀,看兩頭餓虎相爭,只是楊國忠的表現似乎有些疲軟,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招架還手之力。此時此刻竟連一句辯白之辭都說不出來。

其實,這種時刻什麼都不說,也許纔是最好的自保之道吧。楊國忠絕不是蠢人,他能夠在複雜的權力鬥爭中常青至今,這其中誠然有天子的寵信,但其本人的腦力也不容忽視。只可惜,都沒用在正經地方,只顧着爭權奪利了。

出乎秦晉意料之外,李隆基並沒有像炮仗般一點就着,而是在憤怒過後,沉聲道:“朝廷縱有錯,也不能成爲皇甫恪造反的理由,他如果執迷不悟……”說到此處,他頓了一下又看向秦晉,“秦卿,朕再撥給你一萬人馬,務必殺此賊,以儆效尤!”

秦晉剛要應諾,魚朝恩卻突然插道:

“聖人容稟,龍武軍裁撤下來不少人,奴婢以爲就此攆回家去便可惜了以往的訓練,不如讓他們到前敵去戴罪立功。”

“如此甚好,就從裁撤下來的龍武軍中選出一萬人,秦卿即刻就去經辦此事,出兵日期越快越好。”

一時之間,秦晉竟有些難以置信了,也許是幸福來的太突然,讓人猝不及防,魚朝恩連喚了三聲,纔將他拉回了現實之中。

“秦使君,秦使君,還不謝恩?”

反應過來的秦晉連忙正身行禮。

“臣領命謝恩!”

應對處置商議完畢之後,重臣們紛紛散去,秦晉也隨之離開興慶宮。篩選一萬人兩日的功夫絕對難以完成,少說也要七日上下。但是,定下的日子他不想更改,便決定帶着神武軍先走一步,然後再留下裴敬負責此事。

但回到軍營以後,秦晉忽然靈光乍現,何不用陳千里來輔助裴敬?裴敬其人穩重忠厚,不會因爲偏見而壞了公事,陳千里曾爲龍武軍長史,負責編練新軍,在龍武軍中素有威望,如果兩人通力合作一定會事半功倍。

不過,這一回秦晉卻不再與陳千里商量,而是直接上書大唐天子李隆基,請準啓用陳千里負責篩選人馬。

在這種緊關節要的時刻,誰都知道時間的重要性,結果一如秦晉所料,李隆基想也不想就批准了他的請求,着即令陳千里以龍武軍長史之職,負責協助裴敬篩選人馬,三日之內務必妥善完畢。李隆基只在期限上做出了強制性的要求,將秦晉估計的七日縮短爲三日。也就是說,如果三日內能夠順利篩選整編完畢,這支萬人大軍就可以比神武軍晚一日出發。

只是裴敬對此還有些不解。

“天子如果真的着急,何不調遣神策軍中的人馬隨神武軍一同趕赴馮翊?如此做豈非多此一舉?”

秦晉只裴敬不要胡思亂想,奉命行事即可。而這其中的因由,他也不便明言,比起蒲津的安危,李隆基更在意長安的安危,神策軍是隴右爲數不多的精兵,又怎麼放心交給自己一萬人呢?從龍武軍中裁撤下來的人馬中篩選,也就算是退而求其次吧。

……

楊國忠回到府中以後大發雷霆,繼而又陷入了恐懼之中,生怕天子因此而遷怒於他。另一方面,他又因爲魚朝恩的突然背叛發難而翻怒。可不論他如何的憤怒與恐懼,都對當下自身的處境於事無補。

不知不覺間,楊國忠竟踱步到了方長明所居的院落門前。他一直將範長明養在府中,因爲他總有種直覺,這個老傢伙日後總有用得着的時候。

突然之間,楊國忠頓覺眼前一亮。魚朝恩今日在殿上向秦晉示好,看來是要與那姓秦的豎子結盟對付自己。那麼,範長明派用場的時機不就到了嗎?

“相公毋須擔憂,範某今夜就收拾行囊,明日便起身奔赴馮翊郡!”

範長明的態度果不出楊國忠所料,只要一聽說是針對秦晉,他就像鬥雞一樣熱血上腦,不顧一切的向前衝。

“不急,不急,容你多準備幾日,需要什麼只管開列個單子,交給府中執事,一定都爲你置辦齊備了。”

當此之時,楊國忠與範長明共同經歷過不堪回首的落難屈辱時光之後,相互之間已經建立一種畸形的信任,因此他出手也極爲大方,當即允諾要人出人,要錢出錢。

見到楊國忠如此態度,範長明竟不由得老淚縱橫,仰天直呼,二子大仇得報終於有望了。

這個老嗇夫之所以頑強的苟活至今,全賴心中存了報仇的執念,否則還真不知道如何能聽過那非人的磨難。而範長明也正因爲這些非人的磨難,更是恨秦晉入骨!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丞相的條件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第九百二十一章:大廈將欲傾第三百一十七章:使君親拜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三百三十九章:使君有對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山壁現絕境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虛張又聲勢第九百七十八章:執着第五琦第一百八十章:罪惡難再書第九百四十九章:天長路漫漫第七十三章:雪夜風陵關第二百三十六章:使君不止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趁熱再打鐵第一千二十八章:前路難卜算第三百三十九章:燕相傳訊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亂人心第八百零九章:賊營突生亂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一千七十四章:河北事難決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商隊先行也第三百三十七章:忠良訴冤魂第六百一十章:太上皇求封第五百二十章:危機陡然來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一百零四章:以退便爲進第九百九十二章:飛來橫禍也第一百三十六章:籌謀軍器監第三十九章:雪夜行軍急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偷襲埃蘭城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趁熱再打鐵第五百五十六章:紈絝又胡爲第八百五十九章:漳水過鄴城第八百九十三章:危情亂人心第一千六十八章:心累方回家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西征先鋒軍第八百六十一章:語出驚衆人第一百五十二章:負荊戲碼足第一百四十二章:此間有巧合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五百五十三章:玉碎與瓦全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一千六十一章:大哉千牛衛第四百七十六章:天子思賢才第十五章:風雪將欲來第八百一十七章:火燒豺胡營第七百零四章:敗訊動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七百二十二章:二虎爭高下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功虧一簣哉第八百零七章:百騎繞城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戰事愈緊張第八百零六章:敲山震虎也第九十六章:相疑誠可悲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戈爾幹決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火光半邊天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九百七十一章:分兵轉鹽州第五百八十四章:立功且心切第八百一十九章:回紇摘桃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第一千三百零二章:同生共死哉第一千七十章:意外之所得第一千四百零三章:俘虜不甘心第四百八十五章:有驚卻無險第七百四十二章:唐將甘赴死第六十九章:酒醉泄天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神鬼臨護聞第三百六十六章:天子大封賞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二百三十四章:再入太極宮第八百六十七章:引出叵測事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一千四百六十章:與王子之談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二百四十三章:如墮幻夢中第二百一十章:大奸方似忠第三百九十四章:戰局見花明第五百一十九章:城破難殉國第九百六十二章:神武軍改制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三百八十六章:使君戲使者第八百五十四章:小人長慼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快哉神威軍第三百七十三章:莫名成駙馬第一千四百零一章:雄獅豈甘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二十四章:逆胡連入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禮籌備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抵達昏陀多第七百六十三章:睚眥必有報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二百三十九章:罪囚赴長安第一百二十九章:金甌不自持第一百八十八章:高宜託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