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驚聞亂軍起

在範長明的院子裡,楊國忠耽擱了將近兩個時辰,才堪堪離開,回到書房之中,剛剛坐定,便有府中的執事慌慌張張的請見。

“何事如此慌張?”

楊國忠此時的心緒有些起伏不穩,見府中的家奴又是如此便已經有些隱怒了,剛要再次開口斥責,卻聽那執事聲音顫抖的說道:

“不好了相公,三房家的米鋪被哄搶了。”

“甚?”

那執事的話還沒說完,楊國忠的臉色就變了。米鋪佔股最大的是楊國忠,三房是他的同族兄弟,負責經營買賣,說穿了就是替他掙錢的代理之人。米鋪被搶,損失最大的當然也是他。

“誰這麼大膽子,敢搶米鋪?”

楊國忠重重一拳砸在了案頭,這回他真是憤怒了,在朝廷上不敢惹秦晉,不能與魚朝恩翻臉,但民間竟也有人敢騎着他的脖子拉屎,這就絕對不能容忍了。

“不是哪一家,是,是被哄搶的,百姓們,不,刁民們搶完了米,一鬨而散,抓住的幾個也都是小魚小蝦,不夠賠的……啊……”

一盞銅爐劈臉砸了過去,那執事躲閃不及,被正好砸中面門,頓時流血不止。楊國忠的憤怒隨着這一砸徹底爆發了,他惡狠狠的將案上所有的物什都掃翻在地,然後又就手將銅爐硯臺砸向那執事泄憤。

“蠢貨,一羣蠢貨。怎麼就能眼睜睜的看着刁民把米都哄搶了,說,損失了多少?”

那執事強忍着劇痛,斷斷續續說道:“兩市的米鋪不止咱一家被搶,被搶的佔了十之七八,粗略統計市上的存糧至少沒了一半。”

楊家在東西兩市的存糧,都是以萬石以上計的,沒了一半損失可想而知,楊國忠甚至能聽到心臟在滴血的聲音。而且,楊家在這之前早就預料到了米價一定會上漲,事先高價囤積了不少糧食,現在被搶了一半去,損失隨着糧價的一日數漲,那可就是成倍的往上翻啊。

在發作了一陣之後,楊國忠冷靜下來。

“不對,刁民們能有多大的膽子,這件事的背後一定有始作俑者,查,一定要查出來,這背後究竟是誰在搗鬼。”

到了掌燈時分,楊國忠將所有的執事召集起來,詢問情況。這時,兩市哄搶米市的前因後果大致上也有些明朗了,蒲津方面傳來皇甫恪叛亂投降的事是最根本的誘因,而直接導致米市被搶的,則是京中各家富戶在兩市的米鋪中大肆收購糧食,百姓人心惶惶,京兆府準備不足,這才導致了哄搶。

楊國忠暗暗冷笑。

“這些腦滿腸肥,貪得無厭的蠹蟲,打着囤積居奇的如意算盤,卻不想擾亂了兩市,早晚讓你們吃盡苦頭。”

至此,楊國忠反而有些輕鬆,既然不是有人刻意爲之,自家也不必緊急應戰。不過,他只顧着非議其他人搶購兩市囤積居奇,卻忘了自家不也做着同樣的勾當嗎?

楊國忠暗暗告誡自己,還有一天的功夫,神武軍就要正式開拔離開長安了,在秦晉這尊瘟神離開之前,一定要沉住氣,別再節外生枝,只要這廝離開了長安,一切還不是他爲所欲爲了?

還未等到安歇,宮中的使者就到了。

“楊相公,聖人急照入宮。”

“不知聖人連夜召見,所爲何事啊?”

“具體何事奴婢也不清楚,也許與今日兩市哄搶有關吧。”

楊國忠心道果然沒錯,看來這件事已經傳到天子那裡去了,沒準可以拿來做作文章。

誰知趕到興慶宮時,卻發現被天子召見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政事堂的宰相們都到了,還有一些有司官員,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人甚是惹眼,除了秦晉還能是誰!

不過,官員們都候在便殿之外,天子竟是依次單獨召見。天子便殿的小黃門遠遠就瞧見了楊國忠,連忙謙卑的迎了上來。

“楊相公請隨奴婢來,聖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楊國忠畢竟不能和那些普通的大臣相比,面聖也是有優先權的。片刻之後,他坐在了大唐天子李隆基的面前。

“兩市被搶的消息,你聽說了吧?當務之急,首先應該平抑米價,然後查明都是那些人家在囤集居奇,必須嚴懲不貸。”

以往,李隆基從不如此直白的分派任務,而是向臣下徵詢意見,然後擇“優”選取執行,因爲臣下們總有能夠成功揣測聖意的。現在連帝王風範都顧不得了,顯見其急成了何等程度。

“臣領命!”

楊國忠應諾領命,但心裡卻罕有的腹誹了一陣,範長明的話忽然在腦子裡飄忽起來,也許那老雜毛說得對,現在的天子已經不是一年前的天子了。他擡起頭偷眼去看座榻上端坐的李隆基,只見其佝僂着身子,鬚髮似乎比數日之前更顯斑白凌亂,果然不復昔日風采了。

不知何故,楊國忠對天子的敬畏之心竟不似從前那般強烈了,甚至比起一天之前,都有種不可同日而語的感覺。

“米價關乎長安民心安穩,如果任由發展下去,後果難料。查出來是哪些人趁機發國難財,朕絕不會姑息,不管那些人有什麼背景,出身自哪些家族,一個都不能放過。”

李隆基的憤怒與憂慮幾乎使得他成了一個絮絮叨叨的老翁,楊國忠看在眼裡,心中卻更是瞭然,天子果然是老邁不堪了,在權力與威望的光環大打折扣以後,亦與尋常人無異。只是,這些腹誹之言他只能悶在肚子裡,可不敢有一絲表露出來。

然則,有了這種認知,白日裡範長明說過的那些話竟使他有些躍躍欲試了。

“米價的問題,臣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一則嚴懲那些趁機發國難財的人,二則政事堂發佈政令,規定米價上限,三則打開府庫以糧抑價。”

這三點建議中規中矩,李隆基似乎很是滿意,點了點頭又道:

“楊卿如此,朕就放心了,這件事由你親自去交辦,一定不要有所疏忽,在秦晉平定皇甫恪叛亂之前,米價的漲幅絕不能超過三成。”

對此,楊國忠一一應諾。

“啓稟聖人,秦晉麾下多了萬餘人馬,所需糧食也比之三千人激增,府庫中撥付的糧食再以七日爲計,恐怕捉襟見肘。”

李隆基聞言之後沉吟一陣便道:

“如此就依月計,不能再多了。”

“臣領命!”

神武軍的規模只有三千人,所需支應的糧草以七日爲期撥付,現在爲了平叛憑空多了萬人,七日爲期的確捉襟見肘。之前楊國忠刁難秦晉,故意在政事堂推諉拖延,纔有了募集借款的插曲。

這些勾當李隆基不是不知道,實際上是默許了的。但是,顧忌天子的臉面,楊國忠當然不能明說,於是僅以這種隱晦的方式與之商量,應當適量的爲神武軍撥付一些糧食。

李隆基自然一口允准,在這種緊關節要的時刻,孰輕孰重他自然分得一清二楚。只是對楊國忠主動提起此事,他倒頗感意外,看來苦難果然是一塊磨刀石,經歷了這些高低起伏以後,連楊國忠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對於楊國忠的轉變,李隆基很滿意,於是也更加放心將重任交給他。除此之外,關中包括所有衛軍的糧草供應全部轉交給他節制撥付。此前,李隆基專門在門下省挑了一名年輕的侍郎專職負責此事,現在全部交付給楊國忠,自然是在有意重用。

當然,楊國忠對天子的安排還嗅出了另一種味道。那就是天子對魚朝恩也不是百分百的信任,讓自己手握糧草大權,無非就是掐住魚朝恩的脖子,以不是其膨脹,禍亂朝綱。

天子玩弄權術,平衡臣下實力的這一套手法,楊國忠早就摸的熟透了。有如此一番安排,既在他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想到此,楊國忠不免有些得意,現在不止是秦晉和魚朝恩,就連哥舒翰的脖子都掐在了自己的手中,看看這些人還能猖狂到幾時?

“還有一件事,你要知曉,先看看這封潼關來的密報吧!”

密報是邊令誠所呈,楊國忠鄭重的從天子手中接過來,展開後纔看了兩行,就忍不住陣陣心驚。怪不得天子對秦晉一再的妥協,甚至還允許高仙芝爲其增撥一萬人馬的建議。

楊國忠心中忽然一動,難道在自己之前,天子已經先與高仙芝商議過這封密報了?

密報中的內容令人觸目驚心,安祿山糾合了五十萬大軍,已經東出洛陽,不日即將抵達潼關關外,屆時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將在所難免。也正因爲此,朝廷必須在安祿山大軍抵達潼關之前,徹底解決掉皇甫恪的叛亂,不能使哥舒翰大軍的北部暴露在叛軍的威脅之下以分心。

“當此之時,哪一件事都亂不得,楊卿可理解了朕的難處與苦衷吧?朕要你與高仙芝戮力同心,精誠合作,一定要撐過這次難關。”

楊國忠愣了半晌,也不知哪根弦搭錯了竟忽而伏地嗚咽道:“當此危難之時,臣請聖人早定儲君,以安定上下人心!”

第二百零八章:樹倒猢猻散第七八四十九章:叛將怒攻心第一千六十六章:囹圄見故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清虛子進城第八百五十九章:漳水過鄴城第五百九十九章:禍事從天降第二百八十章:長史欲割肉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暴雨幫大忙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鋒指長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此間有春風第六百零八章:天子的秉性第一百九十三章:郎將施援手第一百零一章:脫險夜深深第三百五十一章:火中成灰燼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覆滅在眼前第一百九十一章:脫運又交運第三百五十四章:有虛則有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八百五十九章:漳水過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各方終有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囚徒的醒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一千二百十四章:重金買撤兵第八百九十八章:火燒大明宮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欲殺大親王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還長安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長安第八百零九章:賊營突生亂第一千二十三章:事起突然間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六百一十三章:建寧王發難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監國心意亂第六百零二章:廣平王遇襲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功虧一簣哉第三十章:惡向膽邊生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調返軍中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六百九十六章:內監太心虛第五百二十九章:決戰終開端第一千四十五章:小荷露尖角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一千二十八章:前路難卜算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六百三十九章:殿上各爭執第二百一十一章:天子慼慼然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膽怯康多思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二百二十九章:骨肉爲路人第七百零七章:重樓宮闕深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東流第六百二十二章:留都又失陷第三百四十二章:陰謀又落空第三百七十一章:逆胡送和書第一千五十章:伴君如伴虎第二百零三章:父子成水火第五百三十章:賊將添血債第一千六十一章:大哉千牛衛第四百四十章:忽聞相公敗第七百八十五章:天降橫禍也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五百三十五章:人間多慘劇第六百二十八章:東都忽內訌第九百八十八章:觀摩有感觸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一千七十章:意外之所得第一百四十章:山雨欲來前第八十六章:泰山鴻毛哉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三百七十二章:惡戰在眼前第八十九章:有子重情義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昏陀多野望第六十七章:綿羊亦虎狼第一百零九章:見面與聞名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三百一十六章:暗中有款曲第八百九十六章:胡營遭夜襲第一千六十四章:大夫爲救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瑣事盡纏身第九十八章:走馬夜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世事難料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火路即生路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二百七十八章:觀刑人攘攘第四十五章:故人今非昨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力撼神武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隊正有謀劃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泰西封之殤第一千三百四十章:昏陀多一夜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長安城第二百二十四章:門下再敢戰第六十一章:有女爲君憂第八十二章:衣沾不足惜第一千三十九章:公主回長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雄獅真老矣第二百五十九章:諸將揣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