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瘟疫

“大哥,此間房舍爲何人所建?”

劉備讓人造的臨時房屋,說它名貴吧,主體全是水泥,房屋中的傢俱也很簡陋。說它不名貴吧,窗戶很大一塊,還是瑠璃,陽光能直透房屋,外面也能看到裡面。

關羽正要詢問,一個劉備親衛跑向劉備,說道:“主公,民中有帶疫者,請主公速避。”

“疫癘!”關羽驚呼一聲,拉着劉備便跑。

遠離房屋,劉備攔住了關羽,說道:“雲長莫急,爲兄早就準備。”

“不要!不要!”流民人羣中有人哭喊出聲,排隊的人也很快騷亂起來。

關羽正要去制止士兵“暴行”,士兵向人羣喊道:“此人得疫疾,需隔離治療,餘衆無需慌亂!”

士兵沒有把人帶太遠,而是把人送入了劉備新建的房屋。爲了讓流民安心,士兵特意大聲說道:“此間房屋便爲治疾之所,請諸位無需擔憂,家人亦可隔窗談話。”

中國老早就知道隔離治療,關羽馬上就反應過來,劉備建造瑠璃窗戶的原因,便是讓民衆釋疑,表明他們不是將患病之人殺了。

“大哥何必如此勞師動衆?”

“民爲貴,爲兄爲上位者,理應小心行事。”

“大哥仁義無雙,弟錯怪大哥,請大哥責罰。”

“雲長未曾得知,何罰之有?”

這樣的邊境設施青州和徐州都有,爲的就是怕瘟疫橫行,劉備不知道東漢什麼時候發生的瘟疫,可大旱之後有大疫,還是知道的。爲了不讓治下瘟疫蔓延,劉備開始有意預防。

在來關羽駐防的彭城之前,青州那裡劉備早就安排妥當了。最後來彭城,也是因爲彭城周邊被曹操殺的差不多了,沒多少人。

爲了更好的引流豫州流民,劉備讓關羽先佔領了小沛,這個原屬豫州的縣。小沛經過陶謙、曹操的反覆爭奪,現在是個三不管地帶,關羽到來,很快穩定了局面。

“大哥怎知流民中有人得疫疾?”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前番四方乾旱,蝗蟲橫行。人獸露骨於野,瘟疫自起。”

爲了預防瘟疫蔓延,劉備開始向徐州宣傳一些常識,比如不能喝生水,死屍必須快速焚燒(獸屍)、掩埋(人屍)等。劉備還讓樊阿帶着一部分醫學生巡查青州,吳普帶着另一部分醫學生巡查徐州,保證能及時發現和控制各地瘟疫。當然劉備還差人尋找華佗、張機。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此時的張機只是在荊州做官,還沒當上長沙太守,劉備找他也是碰碰運氣。

劉備治下這麼興師動衆,周邊的諸侯自然不敢視而不見,畢竟是瘟疫。他們在曹操的帶頭下,也學着劉備展開預防措施。

華縣

“大哥,我軍中多有人染疾,如之奈何?”尹禮說道。

“我令汝等學徐州防備疫疾,汝等未做乎?”

“他人皆爲,只有小弟以爲劉備杞人憂天,未曾防備。”

“你!”

吳敦攔下了生氣的臧霸,說道:“而今糧草已盡,將士得疫,若無他法,我等危矣。”

臧霸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如今只得投劉玄德,別無他法。”

“前番不從劉備之意,今困窮往投,劉備必輕視我等。”

臧霸說道:“待我孤身前往,以探劉玄德口風。”

臧霸沒有管尹禮危險的言論,單人獨騎來到郯城,得知劉備在彭城,又趕到了彭城。

劉備讓關羽在小沛坐鎮,自己回郯城,正巧在彭城見到了臧霸。

“宣高此來,所爲何事?”

“連年天災,我等勢孤力窮,望投玄德公,願玄德公不計前嫌,收留我等,霸願爲民,以安玄德公之心。”

“宣高願投,實乃備之幸。宣高大才,何必爲民。備願拜宣高爲建威將軍,彭城相。宣高帳中諸將亦可官升一級,分治各地。”

“謝玄德公,霸願遣散全軍,領玄德公常勝之師。”

臧霸投入帳下,沒有出乎劉備的預料。華、費兩個小縣是養不活臧霸一脈兩萬多士兵的,四周沒地方可去,臧霸最後只能投劉備。

臧霸等人放棄心中的堅持,感覺帶領兩倍於原來的士兵也不錯。

劉備爲了降低臧霸等人的疑慮,還是讓他們一起在彭城國任職。臧霸手下的士兵,符合條件的,劉備便重新和新招的徐州軍混編,不符合條件的,也儘量讓他們加入屯田兵序列。

臧霸投降劉備的消息傳開,徐州境內許多小股賊匪也紛紛下山,劉備同樣遵循他們的想法安排他們。

至此,徐州境內的軍事勢力,除了曹豹和許耽手下有四千丹陽兵,其他都被劉備掌控。

劉備不是不想動曹豹和許耽,只是剛接手徐州,爲了名聲拖延下時間。

不久之後,劉和來到徐州,向劉備下詔,劉備正式兼任徐州牧。徐州的下邳縣(屬下邳國)、海陵縣(屬廣陵郡)、江都縣(屬廣陵郡)三城加入可編輯序列。

小沛名義上屬於豫州,即便受劉備控制,也不能編輯。

下邳城外,原本在北海至郯城間護送糧草的士兵,被要求到下邳押運糧草。

“周兄,不久還從北海運糧,如今便已到下邳城。下邳受曹操屠戮,城中怎有糧。重騎甲校所傳之言,非虛乎?”

“何言?”

“一日,三將軍醉酒,夢中言主公受先祖庇佑之事。”

“啪!”士兵還沒有說完,便被叫周兄的人一巴掌打斷。

“周望爲何打我?”

“汝求死乎?”周望摟着士兵向四周探查一番,說道,“汝可知軍中有繡衣衛乎?這番言論爲他人所知,汝命休矣!若非汝與我同鄉,我早告發汝刺探軍情之罪。”

“可甲校傳言乃我總角之交所言,確爲甲校之人。”

“汝入軍中尚短,此等傳言,軍中皆知,可未得廣爲流傳,何故?”

“繡衣衛耶?”

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