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

孫策率孫堅舊部來到歷陽,吳景支援了孫策三千兵馬,孫策的好友周瑜又及時提供孫策千數兵馬和錢糧。

自此,孫策有了本部五、六千兵馬,準備渡江正式展開江東之戰。

時間來到興平二年(195年),經過大半年的天災,曹操和呂布勢力有了很大的變化。

爲了應對天災,兩家都不約而同的遣散了部分士兵。呂布只餘本部兩萬精銳,但戰馬掉膘嚴重,有很多已經不能上戰場。曹操這邊原本只有五千兵馬,但曹操向袁紹求援。雖然曹操沒有將家小送到鄴城,可袁紹還是念在往日的情誼,派五千兵支援曹操,還提供了曹操許多糧草。

呂布的頹勢讓兗州士人明白,呂布不大可能成事,原本投呂布的東郡、陳留勢力紛紛再度轉投曹操帳下。

曹操大興屯田,開年之後,風調雨順,曹操治下開始豐收。而毫無準備的呂布,還是糧草不濟。

呂布向陳宮問計,陳宮說道:“今曹操治下多產糧,若不急速攻之,遷延時日,使曹操再募大軍,則我軍危矣。”

呂布正要率兵復攻乘氏,卻有一斥候來報:“報主公,曹操率軍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定陶縣是濟陰郡治所)求援。”

“不想曹操先至,溫侯不可遲疑,當親往救援。”

“公臺守昌邑,我自往定陶救援。”

呂布留下一萬兵,率一萬兵救援定陶。此刻,原本超過50%騎兵的呂布,現在只剩下10%的騎兵。

呂布趕到定陶,定陶在吳資的堅守下,還沒有被曹操攻下。

定陶縣在濟水西側,呂布從濟水東側而來。呂布救城心切,也不管其他,便要渡河進攻曹軍。

曹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半渡而擊的好機會,呂軍長途跋涉,本就戰力有限,又被半渡而擊,結果可想而知。呂布兵敗,只得率殘部回到昌邑。

定陶的失敗讓呂布治下只剩下山陽和任城兩個郡,只剩下少數幾個產糧的地方。矩野縣因爲臨近大野澤這個水源地,糧產沒受影響,呂布爲了保護矩野縣,讓部將蔣蘭、李封率五千兵駐守矩野。

定陶縣城堅,曹操一時攻不下,便讓夏侯惇引兩千軍看住定陶,自己率大軍向矩野進攻。

呂布看出矩野的重要,曹操自然也能看出來。曹操來到矩野沒有攻城,而是開始讓士兵搶收城外的糧食。蔣蘭、李封被曹操大軍堵在城內沒有辦法,只能等待呂布救援。

呂布得知曹操率軍北上矩野,爲了保護產糧地,率全部士兵向矩野撲來。呂布爲了防備曹操的陰謀詭計,這次出兵把陳宮也帶上了。

呂布這次進攻急切,曹操一時沒有防備,大軍都在收糧,大營中只有千餘人。

曹操問道:“呂布急攻,諸君有何妙計退敵?”

戲志才說道:“袁公援兵新至,呂布未曾得知,可伏擊之。”

曹操點頭,說道:“曹仁、夏侯淵,你二人即刻收拾收糧軍馬,埋伏於大營兩側長堤林中,曹洪與我爲前部迎敵。”

呂布大軍來到曹操不遠處,見曹操士兵只有千數人,陳宮說道:“溫侯,曹軍半數於矩野城外收糧。我等可急攻之,曹操可破。”

訊息落後的壞處體現了,陳宮也不知道袁紹支援了曹操五千兵馬,還以爲曹操只有幾千人。

呂布也不疑有他,親率大軍向曹操進攻。不出陳宮所料,沒打多久,曹軍便敗退向大營。呂布窮追不捨,想要順勢奪取曹軍大營。

沒想到走到半路,曹操埋伏在林中的兵馬齊出。呂軍被兩面夾擊,非常慌亂,陣型也因爲追擊散亂,被曹仁、夏侯淵率兵擊敗。

呂布只得和陳宮逃回昌邑,曹操擊敗呂布,順勢攻下了矩野縣,城中的蔣蘭、李封被曹操斬殺。

攻下矩野,曹操又轉頭復攻定陶,城中人得知呂布兵敗,開城迎曹軍。曹操得定陶,馬不停蹄再度向昌邑進攻,還是城中人向曹操開城,呂布不得已,再度向東面逃跑。

半路上呂布向陳宮問道:“而今何處可去?”

“今曹操勢大,若再入兗州城中,必爲他人所害,不如往投他處?”

呂布想了一會說道:“我斬董賊,報袁氏家仇,不如去投袁術。”

“不可!”陳宮說道,“袁術此人毫無信義,爲私利而失大義,溫侯輕往,必爲其所害。”

“如之奈何?”

陳宮想了一會說道:“不如去投劉玄德。”

“劉備?”

“劉玄德有仁義之名,況前番有護衛糧隊之誼,我等往投,至不濟,亦不爲其所害。”

“如此,我等便往徐州。”

曹操趕走呂布,接下來便是仍然盤踞在陳留的好友張邈。張邈也知道抵擋不了曹操,便讓弟弟張超和家眷駐守雍丘縣,自己親往揚州,向袁術求援。

曹操本想親自攻雍丘,卻收到荀彧緊急文書,說劉備起大軍,要借路去雒陽,救援劉協。曹操留下一部分士兵,趕忙回到濮陽。

曹操剛回濮陽,就收到劉協乘李傕、郭汜兩人相攻,逃出長安的消息。

荀彧召來信使,曹操向他詢問。

原本還有上百萬人口的長安,因爲李傕等人常常縱兵劫掠,殺良冒功,再加上天災、瘟疫,這兩年快要死絕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只知道爭權奪利,相互之間還起過好幾次衝突。

從此李利一直仇視樊稠,正巧樊稠擊敗馬騰、韓遂的時候,樊稠窮追不捨,一直到陳倉。韓遂爲了自身安全,就向樊稠說道:“本所爭者非私怨,王家事耳。與足下州里人,欲相與善語而別。”

韓遂向樊稠說了一通同鄉情誼,表明自己和樊稠也沒有私仇,讓樊稠不要再追了。樊稠最後還是被韓遂說服了,認爲同鄉沒必要趕盡殺絕。

但收兵回長安後,李利便告發了樊稠,向李傕說道:“韓、樊交馬語,不知所道,意愛甚密。”

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七十章 昌豨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