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皇叔

在長安的李傕、郭汜等人剛剛擊敗了馬騰和韓遂聯軍。前不久,馬騰因爲私慾想求官爵,可李傕沒有答應。結果馬騰怒而起兵攻長安,劉協遣使想和解,馬騰沒有理會。隨後,韓遂也以和解爲由出兵,到了馬騰軍營就和馬騰聯合了。

馬騰韓遂聲勢浩大,朝中的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密謀聯合馬騰,他們願做內應,誅滅李傕等人。

但很可惜,馬騰打不過李傕,兵敗退回了涼州。與馬騰聯合的三人全部被李傕斬殺,而其中的劉範就是劉焉的兒子(同爲劉焉兒子的劉誕,因爲和劉範一起住在長安,也被殺)。

反而主謀馬騰、韓遂沒事,爲了安撫涼州,李傕赦免了兩人,還分別升兩人爲安狄將軍、安降將軍。

當時的議郎龐羲與劉焉親厚,便將保護下來的劉焉孫子們送往益州。此時益州的劉焉因爲原州治所綿竹城被雷擊後大火燒燬,將州治所移到了CD。

可劉焉也在不久後去世了,劉焉四個兒子,能活到現在的只有劉璋。益州士人趙韙等人見劉璋性格溫和,容易被他們左右,所以聯合推舉劉璋爲益州刺史。

可李傕等人對劉焉沒有好感,沒有同意讓劉璋接任益州,讓劉協下詔潁川人扈瑁爲益州刺史。

這一舉動本沒有什麼,可正巧給了益州之中與趙韙不合的沈彌、婁發、甘寧等人機會。他們聯合起兵反叛劉璋,想迎扈瑁入益州。但是益州本土大部分士人是支持劉璋的,很快便擊敗了他們的叛亂。

甘寧等人只能逃入荊州,依託於劉表的庇護。朝廷眼見益州鞭長莫及,無奈只能任命劉璋爲益州刺史。

剛任益州刺史的劉璋,加上中二年齡,認爲他能闖一番事業。劉璋以收容益州叛軍爲由,向劉表進攻。

但是很可惜,益州的士人同樣不希望捲入諸侯紛爭,劉璋雖然下令了,可將士大都沒出死力。加上益州多山,別人打益州難,益州想打別人同樣難。劉璋派出的所謂大軍,被劉表幾千人就堵在了朐?縣(魚腹縣西面,魚腹縣是白帝城),不得動彈。時間一久,劉璋只得退兵作罷。

兗州,劉備的糧隊過去不久,呂布雖然得到了十萬石糧草,可還是怕來年糧食不夠,就向兗州各地徵糧。但兗州各地的豪強已經看出呂布不是一個好的主公,也因爲天災,本身糧食就重要,很多人都不願給糧。

呂布爲了殺雞儆猴決定找個典型,看了一圈後,呂布決定先把乘氏縣的李家搞定。呂布進攻乘氏也因爲濮陽顆粒無收,不利於養兵,準備到東面受災不太嚴重的地方屯兵。

乘氏縣因爲臨近大野澤,旱災的影響不是那麼嚴重,各郡縣絕收的情況下,乘氏縣還能有原本70%-80%的田產。也因爲李家的李乾在曹操手下,還是爲數幾個外姓有兵權的人。

在東漢,各地豪強都是自己的塢堡,用來結寨自守。

呂布認爲進攻李家很簡單,可沒想到李家中有個李進,頗通兵法。呂布還沒到乘氏,李家便收到了兗州士人給的消息。李進馬上找到乘氏的其他幾家豪強,用脣亡齒寒的理由,說服他們和李家共進退。

呂布率大軍到乘氏,本以爲縣令該開城迎接,沒想到縣令也被李進說服了,決定不再遵從呂布,加入曹操這邊。

面對緊閉的城門,呂布很生氣,下令郝萌攻城,爲前面軍中醉酒戴罪立功。

郝萌沒想那麼多,認爲一個小小的縣城很好攻陷。他揮手讓部下進攻,部下也烏泱泱向乘氏進攻,連陣型都沒有。

乘氏在李進等人的指揮下,展現了頑強的抵抗,滾木、礌石、金汁等無一不全。

被當頭一棒的郝萌士卒,很快便敗退了,還是烏泱泱一陣。這時,李進沒有放過這個機會,親率各傢俬兵出城進攻。

郝萌輕敵,呂布同樣也輕敵了,呂布本陣的陣型同樣不嚴整,被李進驅趕着的郝萌敗兵衝散。

眼前的情況讓呂布一時難以接受,自認武藝高強,縱橫天下的他,沒想到在這小小的乘氏陰溝翻船。

但戰場敗局已定,呂布也挽回不了,只能帶着敗軍向東面撤退。李進也知道自己兵少而且戰力不足,所以擊敗呂布後沒有追趕,帶兵回到了乘氏。

李進在乘氏的勝利也振奮了曹操的心靈,讓他明白呂布雖然人多,可依舊是外強中乾。

乘氏失敗後,呂布順勢就入駐了山陽郡昌邑縣,看似是屯兵兗州真正的州治所,可真心迎接呂布、張邈的士人大都在兗州西部的東郡(濮陽)、陳留等地。

長安城內,衆大臣親自迎接了劉備的糧隊,以示重視。劉協也見到了劉備的使者劉和,說道:“關東之人互相攻伐,只知私利,不想尚有忠貞之士。”

劉協看到了劉備的糧隊,原以爲劉備送糧出發時是百萬石,沒想到是到達長安時百萬石。

郭汜接到糧隊,第一時間便送入了軍中,再出來的時候就只剩下二十萬石了。劉協得知情況也沒有辦法,只能緊咬牙關。

劉和說道:“玄德公忠心爲國,前番奉詔本欲起兵,不想董賊身死,故而未能成行。”

劉和又說道:“昔曹操兵入徐州,屠戮生靈。徐州牧陶謙病重,邀劉皇叔入徐州抵禦曹操。後曹操兵敗,陶謙欲以州事相讓,劉皇叔以不得陛下拜,不敢受。然徐州百姓困頓,苦留劉皇叔,劉皇叔只得暫代州事。此番臣至長安,劉皇叔想請陛下另尋名士,任徐州牧。”

劉協雖然年輕,可也不是白癡,劉和說了那麼多,劉協自然明白。劉協說道:“既徐州百姓心慕皇叔,便讓皇叔兼任徐州牧即可。”

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八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