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

曹操一朝得勢,飛揚跋扈,不但沒有安撫百姓,反而開始殺戮平民。陳宮覺得以前迎曹操入兗州就是個錯誤,現在他要糾正以前犯的錯,爲徐州死難的百姓報仇。

想要叛亂,就得有兵。曹操的兵權都在自己和夏侯氏等親族手中,陳宮只是東郡從事,手上的兵不多,爲此他找到了陳留太守張邈。張邈的狀況高柔看得出來,陳宮自然也能看出來。

陳宮找到張邈說道:“今天下分崩,雄傑並起,君以千里之衆,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爲人豪,而反受制於人,不亦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陳宮也知道張邈手下有兵,但是不多,所以陳宮想迎呂布入兗州,張邈和呂布共牧兗州。待消滅了曹操,轉頭再對付呂布。

天天擔驚受怕的張邈,見陳宮這個兗州士人代表來讓自己起兵,沒有考慮多久就同意了。

張邈給呂布寫信,以結義之情和兗州士人支持爲由,勸呂布率兵入兗州。

在河內張楊處不得志的呂布,收到張邈等人邀請後大喜過望。同樣不用考慮,呂布率大軍直入兗州。

呂布進入兗州之後,陳宮向兩人獻策:“今溫侯新至,恐曹操諸將驚疑。使君可遣使說之,就言溫侯此來乃爲助戰。”

張邈派親信劉翊前往說荀彧,劉翊見到荀彧後說道:“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

這種藉口荀彧怎麼會相信呢,荀彧馬上知道張邈這是反叛了。荀彧趕忙召來東郡太守夏侯惇。

夏侯惇接到荀彧消息不敢怠慢,因爲曹操全家都在荀彧所在的鄄城縣。夏侯惇留下軍資,輕裝奔向鄄城縣。

可夏侯惇剛出濮陽,就碰到了呂布的軍隊。夏侯惇沒有防備,可良好的軍事素養讓曹軍很快便穩定了下來,和呂布軍相持。

呂布見夏侯惇陣型嚴密,害怕自己損兵太多,聽從陳宮的計策,襲擊了沒多少守軍的濮陽,奪取了濮陽的曹軍軍資。

軍資被奪,沒有讓曹軍有太多的慌亂。呂布見沒有可乘之機,又向陳宮問計。

陳宮說道:“夏侯惇軍中亦有兗州之人,彼輩不滿曹操久矣。可使人詐敗,入曹軍營中,再糾結兗州之人,裡應外合,則曹軍必敗。”

呂布再度讓曹性率兵進攻夏侯惇,曹性佯裝兵敗被擒,投降了夏侯惇。

當天夜裡,在曹軍軍中兗州人的幫助下,曹性和他們來到夏侯惇營帳,綁架了夏侯惇。曹性派人回濮陽讓呂布率軍來攻,自己則和兗州人一起,假裝索要寶物,拖延時間。

夏侯惇的士兵惶恐不安,他的部將韓浩卻一眼看透了曹性的意圖。韓浩一面安撫軍中將士,一面指揮士兵包圍夏侯惇營帳。

韓浩對曹性等人說道:“汝等凶逆,乃敢執劫大將軍,復慾望生邪!且吾受命討賊,寧能以一將軍之故,而縱汝乎?”

又向夏侯惇哭泣請罪道:“當奈國法何!”

韓浩說完指揮士兵向曹性等人進攻,曹性這邊兗州人真以爲韓浩不顧夏侯惇之命,心中惶恐,最後放棄了夏侯惇,轉身逃跑。

沒有人質,曹性獨木難支,也只得撤退。曹性裡應外合的謀劃雖然沒有成功,可夏侯惇也不敢再和呂布對峙,率軍去了鄄城縣。

夏侯惇率軍離開,讓呂布等人輕鬆拿下東郡原治所濮陽(爲安袁紹之心,治所遷到東武陽了)。這對兗州而言,就是一個風向標,一時間各郡縣全體反叛,加入張邈這邊。

夏侯惇到來,荀彧對他說道:“張邈反叛必有從者,當急速斬殺,以懾他人。”夏侯惇連夜殺了幾十個有異心的官員,穩定了局面。

呂布等人忙着整合各郡縣,荀彧這邊也忙着收攏軍士,一時間兗州有了短暫的平靜。

這平靜很快便被人打破了,不過打破平靜的不是呂布,也不是夏侯惇,而是朝廷拜的豫州刺史郭貢。

郭貢見兗州叛亂叢生,想要率軍來兗州撿便宜。他不敢去進攻呂布,不只是呂布勢大,還因爲呂軍善戰。

郭貢率萬餘軍來到鄄城下,想要見荀彧,以此來探聽曹軍虛實。城中的荀彧得知,就要前往。

夏侯惇勸道:“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

荀彧說道:“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爲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

郭貢見荀彧孤身前來,有些驚疑,隨後兩人交談中,荀彧談吐自如,絲毫沒有兵臨城下的急迫感。郭貢覺得曹軍有完全的準備,又想到當年曹軍攆着袁術打。

郭貢在豫州不敢撩袁術虎鬚,現在自然不敢對曹軍有非分之想,率軍離開兗州。

程昱去東阿,路過範縣的時候,向縣令靳允說道:“聞呂布執君母、弟、妻子,孝子誠不可爲心。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此智者所宜詳擇也。得主者昌,失主者亡。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爲;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

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兵雖衆,終必無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範,我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也。孰與違忠從惡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詳慮之!”

靳允也是看好曹操的,對程昱說道:“不敢有貳心。”

程昱走後,在陳宮的授意下,進攻範縣的張邈部將氾嶷,來到範縣。靳允假意向他投降,在宴請氾嶷的席上用伏兵刺殺了氾嶷。氾嶷士卒潰走,靳允回城堅守。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