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臧霸

“夫人才貌雙全,能得夫人爲妻,實乃備三生有幸。”

“夫君過譽了。”

……

主公大婚,青州各地處處喜慶,軍中也連續三次暢飲三日。劉備也難得過了一個月吃了睡,睡了吃的養豬生活。

“報主公,簡先生有書信至此。”斥候打斷了溫存的劉備和蔡琰兩人。

“夫君自去,妾身亦長時間不入東觀,今當前往。”

劉備出外,看了簡雍的信。簡雍這段時間已經和徐州的士人談的差不多了,就等劉備拍板,另外陶謙病重快不行了,簡雍想讓劉備去一趟徐州。

劉備沒有遲疑,率親衛輕裝飛速趕到了徐州。

劉備來到徐州,拜見了陶謙,見陶謙醒一陣,睡一陣,果然是時日無多了。

寒暄了一陣,陳登、糜竺領着劉備和簡雍來到了密室。

陳登說道:“玄德公之議我等大都認可,只是蓄奴一事可否寬容一二。”

本來這次會議,徐州趙家的趙昱也應該參加的,可曹操進攻徐州不久,趙昱就被笮融殺害了,趙家現在正亂着。

劉備接收徐州,向徐州士人提出了幾個條件。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所有原領軍將領升一級,率領劉備軍馬,所屬的原兵馬加入劉備帳下,大亂編制,不再受原將領統轄;第二,徐州和青州一樣,不得私蓄家奴,不得以漢人爲奴,現有的奴僕需重新登記在冊,轉爲平民。

第一條,徐州士人是很認可的,也明白這是劉備的底線。除了曹豹得知這件事,嘀咕了幾句,所有人都很自覺的沒有說一句話。

但是第二條,就讓徐州士人受不了了,士人之所以能成爲士人,就是因爲他們沒有飢寒之憂,家中全都有很多土地。可要是家中沒有私奴,那良田再多,也沒有人耕種啊。

“道不同不相爲謀,諸君既要備主持徐州事物,自與備相得方可。”

陳登還有些遲疑,糜竺率先說道:“竺願散家奴萬人,並奉金銀若干,以作軍資。”

“遣散家奴即可,無需金銀,備軍資充盈。”

“是!”

糜竺都表態了,陳登自然不能再幹瞪眼,只能無奈的說道:“登亦願遣散家奴。”

“好!”劉備說道,“如此子仲仍爲徐州別駕,領東海太守(原東海太守徐璆收到朝廷任命延尉,準備入京爲官),鹽田祭酒。”

“謝玄德公!”糜竺又問道,“這鹽田乃何物?”

“此事稍後再議。”

劉備對陳登說道:“拜陳登爲廣陵太守,伏波將軍。”

“謝玄德公。”

有了糜家和陳家的支持,徐州士人接納了劉備入主徐州,可劉備要求遣散家奴的指令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行,各地的士人、豪強大都只上報一部分,其他的都隱瞞了下來。

劉備讓糜竺、陳登想辦法處理各家奴僕的事,他有更重要的問題解決。

陶謙還沒有死,劉備也沒正式接受徐州,陶謙的部下曹豹和許耽就以此爲藉口,拒不交兵。

劉備找兩人談過幾次,這兩人只是顧左右而言他。劉備決定先放一放,把北面琅琊國內的臧霸一夥泰山賊解決再說。

“城中意向不明,主公不可親往,不若由末將代勞。”

“我有大軍在此,臧霸亦歸屬於陶公,彼必不敢加害於我。”劉備沒有理會太史慈的擔憂,率幾十親衛進了開陽城,太史慈爲保護劉備也隨身左右。

劉備入主徐州的消息已經被糜家傳的世人皆知,獨霸一方的臧霸自然也有所耳聞。

這天劉備讓太史慈率三軍和自己一起來到開陽城外,臧霸開城出迎劉備。

“玄德公遠來辛苦,末將已備下酒宴,請玄德公入城。”臧霸不但迎劉備入城,還讓劉備的士兵跟着進城。太史慈見臧霸這麼識相,鬆開了緊抓手戟的手。

宴會上幾輪敬酒過後,臧霸向劉備介紹:“此爲孫康、孫觀兩兄弟,此爲吳敦、尹禮,皆爲我軍中將校。”

“玄德公!”

“諸位好,請滿飲此杯。”

“謝玄德公。”

酒過半巡,臧霸向劉備問道:“不知玄德公率大軍至此,所爲何事?”

“今日酒宴不論公事,待明日酒醒再議不遲。”

想乘酒性探探風的臧霸只能作罷,酒宴過後劉備就回到了軍營。

翌日,劉備來到官寺,臧霸衆人已經在這裡迎接了,一行人進入官寺坐定。

劉備說道:“陶公欲以州事託我,未免徐州百姓受難,我只得勉爲其難。”

“玄德公過謙了,玄德公自治青州,青州一改往日頹敗,有盛世景象,今治徐州,乃徐州百姓之福也。”

“是啊!是啊!”

劉備擡手壓了壓,制止了衆人的奉承,繼續說道:“文事暫且不說,軍中之事想必諸位也有所耳聞,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這……請贖末將冒昧。”臧霸說道,“末將軍中將士皆爲末將同鄉之人,彼等皆願仍屬末將麾下,不知玄德公可否網開一面,爲此末將亦可調守他處。”

“宣高既不願,我亦不強求。”劉備讓太史慈拿出地圖,指着地圖說道,“開陽西北處有兩城,名曰華縣、費縣,宣高可率軍守此城。”

劉備不等臧霸等人說話,起身離開,說道:“徐州百廢待興,我不便久留,就此告辭。”

看着劉備大軍離開,吳敦對臧霸問道:“劉備之言何意?是認可我等,還是不認可我等?”

孫觀說道:“費縣和華縣去年爲曹操所佔,現仍爲曹操治下,劉備是想讓我等與曹操開戰不成?”

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