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

袁紹這邊雖然內部已經穩定,可士卒的訓練卻沒有多少。袁紹將原本自己的渤海太守印綬送給了公孫瓚從弟公孫範,希望與公孫瓚和解,其實是想拖延時間。

沒想到公孫範一到任,馬上起渤海之兵響應公孫瓚,進攻袁紹。

就這樣公孫瓚聲威日盛,公孫瓚本人剛愎自用的性格也越發的明顯。

袁術這邊,在孫堅的幫助下拿到了南陽,眼見袁紹輕鬆拿下冀州這樣的強州,又眼見公孫瓚進攻袁紹,袁術也坐不住了。袁術一面表孫堅爲豫州刺史,一面自己也盯上了兗州。

但袁術前期和袁紹有着相同的囧境——缺兵少糧,現在整個兗州是曹操的地盤,整個兗州將士也不少,單單袁術是絕對敵不過的。

正巧這時,董卓將李儒渾水摸魚之計發揚光大,派出了名士金尚爲兗州刺史,領東郡太守,壺壽爲冀州牧。

袁術馬上派人致信金尚,聯合金尚還有黑山進攻東郡的殘餘黃巾,一起進攻兗州。

壺壽這邊也想到了就任冀州牧的辦法,他知道自己沒兵沒將,貿然到冀州去,肯定被袁紹殺了,所以他找到了黑山軍的老巢。

黑山軍雖名義上是一支部隊,但各個山頭林立,各自爲政。白饒、於毒等進攻東郡也是自作主張,不是張燕的命令。

壺壽帶着僞造的朝廷任命文書來到黑山,這些文書對沒見過世面的黃巾很有吸引力。黑山軍在壺壽的帶領下,乘袁紹出兵迎戰公孫瓚,在內應的幫助下,攻佔了鄴城。

攻下鄴城之後,壺壽沒有自得意滿,他知道曹操的部隊就在不遠處。爲了保護勝利果實,壺壽讓黑山軍進攻東武陽,想要圍點打援,殲滅曹操的部隊。

曹操比歷史上更快的得到了兗州,同樣也引來了黑山和袁術的兩面夾擊。

曹操召集衆人商議對策,問道:“黑山於毒、眭固與袁公路南北夾擊兗州,諸公有何良策?”

鮑信說道:“黑山、袁術不過疥癬之患,何足掛齒?現有猛虎在臥榻之側,孟德知否?”

“何可爲猛虎?”

“猛虎者,劉備也。”鮑信說道,“我觀劉備此人如有神助,處處佔得先機。我等方議起兵,彼已得數萬精兵;我等剛領州郡,彼已治青州多年。若我等與南北相爭,彼從東面而來,則我兗州休矣。”

戲志才說道:“允誠多慮了,此人雖竟佔先機,可只知文教,常做商賈之事。亦聞此人得東觀典籍,喜笑顏開。如此胸無大志之輩,有何懼哉?”

“志才小看劉玄德矣,我觀此人做事,皆謀定而後動。今不重武事,而廣興文教,必有遠謀。”荀彧又對鮑信說道,“允誠所慮不差,可我料定,劉玄德必不興不義之兵,青州之事可待後議。”

曹操說道:“文若此言有理,我與玄德尚有情誼,且玄德連年上貢朝廷,必心懷漢室。無天子詔書,玄德必不攻我。”

鮑信有些被說服了,但僅存的擔憂還是讓他說道:“孟德,我前番探查兗州,得見一人。此人乃劉幽州之子,我見其趕路急切,料其必有大事。我攔住此人,追問之下,得知此人懷有密詔,急切往見劉備。現可遣人沿途護送此人,劉備接密詔,必不圖我兗州。”

“善!就依允誠之言。”

曹操同意了鮑信的說辭,再度將議題引到南北夾攻的事情上來。

鮑信說道:“南面袁公路聯軍,金尚無有兵馬,黑山軍方敗,不足爲懼。北面黑山軍雖下冀州,可不得冀州之人支持,破之不難。”

“有何妙計?”曹操又問道。

鮑信知道現在是給新人表現的機會了,也不多說,看着荀彧等人。

戲志才說道:“北軍攻東武陽,意在圍點打援,我軍可不必理會,揮軍直入鄴城,擊北軍之後。黑山軍老弱婦孺,所劫財物皆在此地。我軍攻此地,北軍必亂,待其回軍,於半路擊之,可一戰而定。”

荀彧接着說道:“袁術欲攻兗州,必從魯陽至潁川,再入陳留,費時日久。可令一員大將守陳留,待我軍擊破北軍,回軍再戰袁術不遲。”

“甚善!”

曹操這邊謀劃已定,讓曹仁和曹洪率兵一萬固守陳留,自己親率大軍進攻鄴城。由於兗州剛剛入曹操名下,荀彧等人留守兗州,穩定後方。

曹操大軍大張旗鼓向鄴城進攻,北面的於毒、眭固見此,明白曹操是想偷他們老家,不管壺壽怎麼勸,他們還是堅持回軍防守老家。

壺壽知道他們肯定失敗,所以沒有跟着黑山軍主力走,而是吊在他們後面。

果然,黑山軍剛過清河(東武陽和鄴城之間的河流),便被曹軍包圍,黑山軍大亂。進不能進,退不能退,黑山軍大部分投降了曹操,只有少數部隊和後隊的壺壽匯合後,向河內郡撤退。

曹操率軍來到鄴城,在黑山降軍的呼喚下,鄴城的黑山軍開城投降了。曹操知道鄴城是袁紹的大本營,他是站不住腳的,而且他也要回軍戰袁術,他讓黑山軍帶着百姓向兗州撤退。

曹操等人剛出鄴城沒多久,就見遠處大隊人馬飛奔而來。原來袁紹在界橋擋住了公孫瓚的兵鋒,得知鄴城有失,飛速趕回來救援。

袁紹沒想到曹操動作那麼快,曹操來到袁紹身邊,向袁紹說明了這段時間的經過。

袁紹說道:“鄴城失而復得,皆孟德之功也。”

“操不敢居功,此皆明公運籌帷幄。公路率軍攻兗州,操不便久留,就此告辭。”

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三十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