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

界橋之戰發展到現在,可以說公孫瓚完全失敗,如果袁紹的主力追殺公孫瓚敗軍,那公孫瓚一定損失慘重。

但白馬義從讓袁紹明白,他們不是吃乾飯的。

突騎兵的敗退和步兵的潰敗沒有影響白馬義從率領的弓騎兵,他們冷靜對待,沒有隨大流一起涌上界橋,而是分爲兩翼散開。

袁紹這邊看到麴義“大勝”十分高興,興奮地讓後方的步兵向前追殺公孫瓚軍。

袁紹追殺的步兵漸漸沒了陣型,前後也開始脫節。白馬義從抓住了這個一閃而逝的機會,果斷從兩翼包圍了脫節的袁軍步兵。

在白馬義從等弓騎兵的騎射下,脫節的袁軍只能圍成一圈自保。在白馬義從的奮戰下,一些公孫瓚的突騎兵也穩定了下來,加入了包圍圈。

而大軍全部追殺出去,自身只有數十張強弩和百多大戟士保護的袁紹也受到了弓騎兵的進攻。

袁紹所站的地方一時間箭如雨下,正下馬休息,準備接收勝利果實的袁紹也懵了。田豐見袁紹呆呆站着不動,趕忙想拉着袁紹到一旁的矮牆躲避。

或許是還在無雙狀態,或許是和孫堅一樣赤幘太明顯,袁紹一把將頭盔丟在地上,說道:“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反逃垣牆間邪?”

袁紹指揮大戟士在外圍保護,強弩手居中反擊,一時間弓騎兵的損失也加快了。

弓騎兵沒有認出包圍的人是袁紹,他們認爲沒必要和這一小撮敵軍死磕,放開了包圍圈。

這時袁紹也見到了自己本陣步兵的危機,他讓人吹響號角,招回追殺的士兵。

此時已奪牙門旗的麴義也聽到了回軍的號角,他領着追殺前部的士兵過界橋向袁紹本陣支援。

白馬義從見麴義的部隊沒有被公孫瓚拖延,順利過了界橋,他們明白公孫瓚的步兵陣肯定出問題了。

白馬義從沒有過多糾纏,放開北面的包圍口讓麴義的部隊回援,自身則繞過麴義,安全有序的退過了界橋。

界橋一戰,兩軍各有勝負。沒了袁軍的追殺,公孫瓚在渤海收攏敗軍,經過計算只損失了五千多人。袁軍這邊也同樣只在弓騎兵手下有死傷,袁紹收兵計算,共死傷三千多人。

兩軍雖然都沒有受多大損失,但公孫瓚的戰略失敗,給了袁紹更多的時間整合冀州。

袁紹回軍鄴城,發現鄴城已經被曹操收復,袁紹漸漸感覺曹操有脫離自己掌控的趨勢。

鄴城之中的袁軍諸將家小幸虧黑山軍中的陶升保全,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陶升原本是內黃小吏,黑山軍劫掠各地的時候,不得已加入黑山軍,他明白黑山軍是沒有前途的,他想要加入袁紹軍。爲了給袁紹一個好映像,同時也是投名狀,黑山軍攻入鄴城後,陶升就先一步保護袁紹及衆將家小出了鄴城。

家人沒事的袁紹很開心,但黑山軍進攻鄴城的仇不能不報。袁紹稍做修整後,就揮軍追殺黑山軍於毒(進攻鄴城的主導),終於在朝歌鹿場山蒼巖谷追上了於毒。

最終袁紹擊敗黑山軍,於毒和壺壽等人被袁紹斬殺。袁紹退一後顧之憂,能專心應對公孫瓚的威脅。

曹操這邊讓夏侯惇保護鄴城俘虜的百姓,自己率大軍讓夏侯淵爲先鋒向南急行軍,希望趕在袁術之前抵達陳留。

青州

“主公,劉伯安之子有要事求見。”

“誰?”

“主公,是幽州牧劉伯安之子劉和。”

“請。”

劉和見到劉備,從懷中拿出密詔,說道:“請青州牧劉備接詔。”

“臣青州牧劉備,接詔。”

“詔:賊臣董卓,兵壓至尊,禍亂百姓,恐將篡位,朝中文武,無計無謀。朕承先帝之業,本欲振興漢室,不想爲董卓所脅。爲保漢室萬全,請卿發兵救援。朕將出長安,還於舊都。”

“劉備奉詔。”

劉和說道:“玄德公,請即刻整軍備戰,待我修書一封與我父親。兩家合併一處,出兵長安,天子得救矣。”

“劉侍中放心,請回館驛休息,備自調兵遣將。”

劉備召集衆人,向衆人說明了劉協的密詔。

張飛說道:“大哥出兵,三弟願跟隨。”

關羽說道:“大哥,前番出兵雒陽,後方糧草被劫,險些全軍覆沒。今雖有陛下密詔,當仔細行之。”

孫乾說道:“主公,兗州現爲曹操所據,我軍若想出兵長安,需告知曹操,方能萬無一失。”

“公祐言之有理。”劉備說道,“憲和,你帶上劉侍中書信,隨子龍前往伯圭兄帳中一行,告之陛下密詔一事,隨後往見劉使君,令其整軍來我青州匯合。”

“是!”

“公祐,請你前往曹操軍中一行,告之密詔之事,待我軍進攻長安,使其護我軍糧道安全。”

劉備知道董卓快死了,這些事看似重要,其實都是無關緊要,這事就是做給其他人看的。

“哦,真有密詔?”公孫瓚見到簡雍,聽簡雍說完密詔的事有些不相信。

“確有此事。”

公孫瓚因爲出兵救援劉協的事和劉虞搞得關係僵硬,還因爲這事公孫越死了。

公孫瓚本能的不想答應簡雍前往幽州見劉虞,但這些年公孫瓚和劉備關係非常好,再加上羊毛貿易的關係,公孫瓚也得到了許多實惠。權衡再三,公孫瓚還是讓人護送簡雍到幽州見劉虞。

劉虞見到簡雍,說道:“請憲和回覆玄德,我即刻整軍,不日即可到青州。”

荀彧見了孫乾,問明緣由,說道:“公祐且回青州,待我主回返,再議定回信,不遲。”

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五十章 劉表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