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

“你我分屬兩國,正在交戰,汝來此作甚?”

“我家將軍常勸國主投降扶南,然國主不聽,尚要令我家將軍領軍來戰。我家將軍願投降扶南,不知將軍欲接納否?”

範旃說道:“既欲投降,自無不可。”

“我家將軍還有一事,請將軍應允。”

“何事,講來。”

“我家將軍原屬漢朝,聞聽漢朝派軍至此,不想與漢軍見面,投降之日請將軍支離漢軍,不知將軍應承否。”

範旃想了一會笑道:“可是你家將軍與漢朝有隙,故而避而不見。”

賈壹的信使,其實就是和海軍一起南下的繡衣衛中的一員,也是給賈壹送信的人。他一副扭捏的表情陪着笑,讓範旃堅定心中的想法。

“若你家將軍真心投降,我自當應承。”

幾天後,在賈壹的金錢攻勢,加上前面被海軍嚇破了膽,隨他一起來的千餘林邑國士兵都答應投降,衆人一起來到扶南大營。

“賈將軍果是信人,本將軍亦做到應承之事,漢軍已遠離。”範旃以分兵進攻林邑國爲由,將海軍和範金生都支走了,林邑國那麼小,範金生有些疑惑,但架不住海軍扭頭就走,他只能跟着。其實海軍早就收到繡衣衛密報,等着配合就成。

щщщ★ ttκā n★ C〇

範旃接納賈壹投降,心中高興,不禁和賈壹多喝了幾杯。

賈壹說道:“我觀將軍龍驤虎步,不似凡人,他日必成王霸之業。我熟讀兵書,願爲將軍出謀劃策。”

這年頭,在中南半島能認字的人都已經不得了了,更不用說賈壹這樣熟悉漢家兵書的人。範旃滿心歡喜,同時也對賈壹的身份有些好奇,旁敲側擊地問了起來。

“前番天下大亂,我本爲北方袁氏之人,不想袁氏爲漢朝天子所敗,爲避災禍,我一路南逃,入林邑。我深恨之,發誓報仇。”賈壹說道,“將軍可有意漢家土地,我熟知地形,將軍北攻日南必能出其不意。漢朝剛平內亂,正是混亂之時,日南邊緣之地,漢朝必不在意,屆時假意投降,漢朝必不追究。”

範旃聽賈壹說的興奮也有些意動,可轉念一想,嘆道:“我只一將,非扶南國主,恐力不從心。”

賈壹走進,在範旃耳邊說道:“範將軍何不自立?”

範旃大驚,霍然起身說道:“休得妄言!”

賈壹見範旃反應那麼大,立刻明白他不是忠心耿耿的人,就是本身就有反心。

“我知扶南國主只有一子,現在就在軍中,將軍何不密殺之,而後假傳其爲林邑國所害,那時扶南國主豈不惟有傳位將軍乎。”

賈壹賭對了,範旃確實有野心,畢竟扶南現在的國主當年也是混氏大將,國主之位由篡位而來。

範旃說道:“範金生現在漢軍營中,若招其至,恐漢軍同至。”

“此正當時也,可一併斬殺。”賈壹說道,“我知漢軍武器精銳,若將軍得此武器,必能所向披靡。而我有計,可保殺散漢軍。將軍可率衆殺入林邑城中,先取林邑全境。”

“可我聽聞漢軍大軍已至日南,若殺漢軍,引得漢將大怒,得不償失。”

“將軍,此爲漢軍虛張聲勢之計。日南與中原何止萬里,大軍至此糧草何以爲繼,必是誆騙將軍,使將軍不敢輕動。”賈壹又問道,“漢軍可是不曾入營?”

“確不曾入營,這是爲何?”

“必是漢軍士兵無多,彼等心虛,不敢入營。”

“哼!”範旃怒哼,“我道緣何如此。”

“將軍不必疑慮,可速行此計。”賈壹說道,“我率衆投降,林邑國主不久必知,那時林邑投降,範金生回返國中,此計不可行也。”

“恩,有理,我當速行。”

翌日,範旃率軍直奔林邑城(原象林縣),賈壹則來到海軍營寨。範金生被海軍灌醉,還在呼呼大睡。

“賈密探來到,想必謀劃已成。”

“範旃已然中計,參謀可依計行事。”

當天晚上,海軍營寨大火,營外還有喊殺聲,範金生驚醒。海軍參謀早已等着,說道:“範旃反叛,公子速隨我等撤離!”還迷糊的範金生就被參謀拉走了。

範金生走後,海軍將準備好的二十套裝備還有一具燒焦的屍體和範金生的衣服交給賈壹。賈壹和海軍參謀點頭示意,一切盡在不言中。

賈壹回見範旃,向他展示了武器的精銳還有“範金生”的屍體,範旃十分滿意。

“我若得扶南王位,汝便爲大將軍。”

“謝國主!”

“哈哈!”

一番假意恭維,賈壹說道:“國主,此時不可懈怠,當乘範蔓無備,率軍回扶南,方可萬無一失。”

“汝言之有理。”

“國主所部之兵可能託大事?”

“營中勇士有兩千衆爲我親信,餘衆也已服從於我。”

“既如此,請國主速行。”

盧容港

“將軍,在下所部受扶南大軍襲擊,我等無備,營寨已失,尚有數十將士陣亡。”

“無能之輩,汝怎不派斥候巡查!”呂蒙假裝生氣,怒喝道,“來人!”

“將軍。”陸遜勸道,“原友軍變亂,非將士之過,望將軍息怒。”

“若非參謀求情,必斬汝首,還不速退!”

“謝將軍,謝參謀!”

罵走百人隊參謀,呂蒙轉頭看向範金生,範金生也很光棍,直接跪拜在呂蒙面前,說道:“將軍,此事絕非我父之意,必是範旃起了反叛之心。”

“念在扶南朝貢之情,本將先不予追究。若果真是範旃反叛,本將當出兵斬殺之;若探得此事爲汝父之意,本將便先斬汝首祭旗,而後掃平扶南。”不等範金生反應,呂蒙說道,“請扶南國主之子下帳歇息!”

“是!”

範金生沒有反駁的辦法,只能被海軍軟禁在帳中,每天擔驚受怕。

主帳這裡,呂蒙說道:“伯言謀劃已成,扶南將亂矣。”

“此非我之計。”陸遜搖頭說道,“我本欲使扶南軍於林邑多造殺戮,而後隱於林邑國中之人登高一呼,不想會如斯發展。”

“伯言之意,此乃繡衣衛謀劃。”陸遜點了點頭。

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七十章 昌豨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