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

鮑信說道:“孟德,漢中被奪,上庸三城丟失,荊州四方受敵,其勢難守矣。且巴蜀北出、東向之路皆斷,已成死地,需打通一路其勢方能守。”

“允誠以爲該取何處?”

“劉軍久據夷陵,民心已附,且有大江水師相助,欲取夷陵難矣。張飛方取上庸三城便急攻襄陽,有可乘之機。”

曹操點頭認可鮑信的謀劃,說道:“如此四方求援,該當如何?”

“江陵地處平川,受兩面夾擊,非有大軍不可救,可令子廉將軍可守則守之,不可守則棄之。堵陽之地,處兩山要衝,劉軍不可偷過,元讓將軍只消死守城牆,遲誤劉軍西進之時,待破張飛之軍,其軍自退。武關堅險,必能安守,此處無憂。”

荀攸說道:“允誠如此安排,那荊襄之地……”

曹操說道:“有舍纔有得,荊州四戰之地,無依託不能久守,既如此便先棄之。聞天子久無所嗣,劉備必起篡位之心,那時天下大亂,再出兵擊之,未嘗不可。”

曹操話是這麼說,神色卻沒了以前的風采,他知道即便天下有可乘之機,他也不一定等得到了。

襄陽

張飛說道:“不想襄陽如此難攻。”

魏延說道:“襄陽兩面臨水,一面臨山,惟有南門可布開陣腳,確是堅城。”

魏延又向管亥問道:“海軍戰船何時可至?”管亥奪取章陵縣,將文聘趕入襄陽城中,便和張飛合兵一處,進攻襄陽南門。

管亥說道:“此間皆爲新取之地,離柴桑甚遠,灰鴿不可用,軍令由快馬傳遞,方出數日,海軍尚未領命。且海軍欲往襄陽,需順沔水而下,途中皆爲敵城,便是出兵亦不能速至。”

張飛說道:“天子病重,大哥已回鄴城,時不我待。”

管亥一咬牙,說道:“莫如由我海軍強攻,將軍從後接應。”

“不可,我等遠來,器械皆不足備,若強攻得不償失。”

魏延說道:“將軍,南面改城、宜城、鄀城皆不遠。莫如末將先往攻之,海軍北上便不必受累。”

“善。”打造攻城器械還需要時間,閒着也是閒着,先給海軍掃清道路也是好的。

曹氏日薄西山,眼看荊州就要被劉備全佔,襄陽城中的那些人家又不安穩了,但這一次少了好幾個人。龐氏因爲龐德公的原因安心耕讀傳家,等待新朝廷的到來;黃承彥從女兒口中得知了諸葛亮的部分計劃(諸葛亮允許的),也安心在家中等待,不問世事。

蔡氏反叛後,曹操加大了襄陽城中各家的監管力度,隨着其他幾家陸續“隱居”,蒯越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這天,擔任房陵太守的蒯祺來見蒯越。張飛進攻上庸三城時,蒯祺向張飛投降。念在諸葛亮的面子上,張飛對他很是禮遇(蒯祺是諸葛亮姐夫,蒯越的侄兒)。

蒯祺聽聞張飛有進攻襄陽的意思,便自告奮勇潛回襄陽,裡應外合。有輕鬆奪城的機會,張飛自然不會放過,即便蒯祺是詐降,對他來說也不會損失什麼。於是張飛答應了蒯祺的請求,蒯祺以兵敗逃亡爲由,先張飛一步回到了襄陽。

此時襄陽的守城主將爲曹植和曹休,考慮到蒯氏在襄陽的影響,還有蒯祺提前告知襄陽會被進攻的消息,曹植沒有處罰蒯祺失地的責任。

蒯祺是進入襄陽了,但城中的情況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曹軍嚴密監視各家,各家都戰戰兢兢,他也根本沒機會和張飛裡應外合。張飛圍城數日,城中的蒯祺一直沒有動靜,張飛認爲蒯祺是詐降,就沒有再想這件事。

蒯祺說道:“叔父,曹氏大勢已去,張將軍待我甚爲禮遇,侄兒欲與張將軍裡應外合,不知叔父可有良策。”

蒯越趕忙制止了蒯祺的話,出門查看一番,而後拉着他到密室,說道:“汝常駐房陵不知襄陽近況,蔡氏密謀後,曹操已散衆家兵將,更多有密探監視,若非汝剛回襄陽,汝尚入不得我府。”

“怎會如此?”

“章陵被奪,我早有獻城之心,然龐氏不問世事,黃氏又突然沉寂,孤掌難鳴,我亦無可奈何。”

“黃承彥此人甚重家事,而今不聞不問,必有變故。”蒯祺說道,“我妻常言其女諸葛氏與家中多有往來,是否便是此故。”

“賢侄之意,諸葛亮欲降劉備乎?”

蒯祺點頭說道:“巴蜀之事我亦常有耳聞,州中之事多掌於我荊州之人與益州百姓之手。荊州之人多爲劉表舊臣與心向漢室之人,而益州百姓數年前便思投奔劉備,劉備謀主法正便與益州多人親善。”

“如此說來,益州可速平,天下將定,惟我荊州一地負隅頑抗。”蒯越對這個情況大吃一驚,同時也明白爲什麼黃承彥突然沒了追求,“若如此,我荊襄之人其勢不在也。”

南陽是帝鄉,荊襄、荊南都有人在諸葛亮手下,如果就此天下平定,那這些人肯定會擠佔蒯氏他們在荊州的利益。豪強出身,經劉表之手,他們好不容易有今天的聲勢,蒯越絕不允許家族再度淪落爲豪強。

“必要助劉軍取襄陽。”蒯越堅定地說道,“賢侄可有與張將軍連通暗號?”

“侄兒與張將軍確有暗號,然此爲奪城時所用,而今奪城無望,便是打暗號張將軍亦不會信,更會疑我等有異心。”

“既如此,便只有另尋他法。”蒯越也是多智之人,很快想到了方法。

這天,張飛和往常一樣試探性攻城,給襄陽城中曹軍持續性壓力。

蒯越帶着家兵來到城樓,曹植問道:“異度來此作甚?”

“丞相多番厚遇,在下無以爲報,今襄陽被圍,願獻家僕千人,糧草萬石,以資軍用。”

曹植和曹休對視一眼,笑道:“異度有此心,忠心可嘉。”

“願領軍守城。”

曹休說道:“南門西處多有薄弱,異度可往守之。”

南門西面是防守最嚴密的地方,曹休這麼說是想考驗一下蒯越的真實性。

蒯氏家僕代替曹軍守城,形勢立刻惡化,甚至劉備軍都攻上了城樓。曹休正要發怒,曹植拉住了他:“文烈,且慢!”

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