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

登城馬道上匯聚的劉備軍數量和襄陽西門的曹軍數量差不多,曹植根本沒有辦法解決城外的士仁部,漸漸的士仁部越來越多人爬上西門,曹軍腹背受敵兵敗了。曹植想要逃跑,也被眼尖的士仁擒獲。

西門攻下來了,劉備大軍還都在南門,士仁派快馬向張飛報信。

在攻城之戰前,法正考慮到城內士兵人數不足,不適合突擊南門,這才讓他們進攻西門。而爲了避免被曹軍提前發覺,埋伏在阿頭山的士仁部也不多,就因爲這樣奪佔西門後,直接進攻南門還是有很大難度,於是法正讓士仁奪取西門後趕回南門報信,南門大軍繞到西門進城。

“將軍,張飛後軍往西門而去。”

“必是公子有險,汝等守南門,我親往救援。”

南門的劉備軍一動,城樓上的曹休察覺了異常,開始和劉備軍賽跑。距離差不多,兩者的先鋒以相差不多的時間到達西門,區別是劉備軍都是騎兵,前鋒和後隊同時到達,而曹休所部只有他的親衛先到,後面的步卒還在跑過來。

這時候鮑信也擺脫了士仁斷後部隊的糾纏,臨近襄陽西門。

張飛高呼:“汝等入門奪城,我來斷後!”劉備軍從城門一擁而入,張飛則擋住了鮑信的去路。

夜晚指揮不靈,兩方的部隊都經過長途趕路陣型混亂,交戰的成敗因素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士兵的個人素質,這方面劉備軍佔絕對優勢。

高識字率、高入軍年齡、高操練強度、多次險死還生的劉備軍老兵輕鬆擋住了曹軍進攻,鮑信努力高呼指揮吸引了張飛的注意力。

“敵將休得猖狂!”

張飛帶親衛直衝鮑信,曹軍抵敵不住讓開了道路,鮑信不願迴避,這樣對士氣打擊太大,結果被張飛一槊捅於馬下。鮑信身上的鎧甲再次救了他一命,重傷的鮑信被張飛親衛俘虜。

“敵將已擒,投降不殺!”

看不到主將旗幟,越來越多的曹軍開始投降,城外的警報解除。

此時城中的交戰也到了最後階段,沒有了城牆的加成,曹軍完全不是劉備軍的對手。而且襄陽城內的一些豪強也發覺劉備軍進城了,他們聚集在黃承彥帶隊的黃氏家僕四周,向曹軍進攻。

曹軍從南面撤下,趕向西門抵禦劉備軍,冷不防被東門出現的豪強部隊背刺一刀,這一下對戰局影響非常大,直接導致曹軍飛速崩潰。

“破城!破城!”

隨着南門越來越多的曹軍支援西門,南門也被劉備軍攻破了,這下曹軍三面受敵,徹底失控。三門都有敵軍,曹休帶着少股部隊向北門撤退。

襄陽北門是水門,曹休命人破壞了水門裝置,意圖讓水門常開,能夠在曹操大軍來到襄陽時可以從水門進攻。做完這一切,曹休率衆乘船退至襄水,等待曹操的到來。

曹休的打算落空了,相比於曹軍步行趕路,一路從沔水順流而下的海軍比曹操來的更快。

管承收到管亥發出的求援信後,就讓管統帶隊支援,這支部隊剛到襄陽,就發現了襄水上殘餘的曹軍,一個衝鋒曹軍被滅,不善水性的曹休被管統在水中生擒。

“將軍、兄長,我北上途中見大道上有大軍行進,不知是何處兵馬。”

法正說道:“此必是曹操主力,將軍當鞏固城牆,待曹軍至,伺機破之。”

“善!”

本來曹操在奪取三城時沒有想過立刻向襄陽進攻,曹軍連番趕路精力已經不足,曹操下令在襄陽南面五十里外紮營休整。哪知道這時候曹操收到了鮑信的警報,說劉備軍偷襲西門,襄陽有危險,曹操只能率沒有休整完畢的曹軍繼續行軍。

趕了一天路的曹軍還是沒有來得及,曹軍到達襄陽時正好天亮,映入他們眼簾的是堅城一座,敵軍萬人。

荀攸說道:“主公,張飛已佔襄陽,此戰已敗。襄陽既失,南陽難守,莫如撤軍巴蜀,以待來時。”

戰略轉移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曹軍家屬都在南陽,如今要撤往巴蜀還需要時間,在襄陽拖的時間越長南陽越危險,轉移的時間越短。

“子建、文烈,皆陷於襄陽,不知生死,我豈能遠離。”曹操高呼,“傳令……”

“主公!”荀攸拉住曹操,急切道,“若大軍於襄陽折損大半而不可得,劉軍便可北上長驅直襲宛城,請主公三思。”

留下這批部隊擋在襄水北岸的鄧縣,還能給戰略轉移爭取時間,人數不佔絕對優勢,死磕堅城和找死沒有區別。

曹操咬牙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主公不必氣餒,可再施伏兵之計,或有轉機。”荀攸有急智,很快想到了一計。

襄陽

“將軍,曹軍撤入阿頭山,末將請令往攻之。”曹操這樣一條大魚遛過眼前,魏延不願放棄。

法正說道:“曹操乃多謀之人,大軍撤離豈能無備,觀其行軍便知其必有伏兵。”

張飛說道:“大軍不可出城,多布斥候,探聽曹軍虛實,海軍布撒襄水,防曹軍偷襲。”北門還開着呢,張飛也怕曹操從北門殺入。

明確了撤退的戰略,曹操十分果決,他特意沒有出現在襄水附近,讓張飛以爲他還打着襄陽的注意,其實曹軍早就從北面的山都縣渡河北返。

路過阿頭山時,曹操也從逃入山林的鮑信敗軍口中得知了鮑信兵敗被擒的消息,曹操除了感傷也沒有絲毫辦法。

北返的曹操留荀攸爲主將守鄧縣,防備劉備軍北攻,同時也看守住退入巴蜀的上庸三城通路。

返回宛城整理行裝的曹操,正想着怎麼通過被劉備軍佔領的漢中安全退到巴蜀,荀攸派人來報信。

“報主公,劉將趙雲、張郃偷渡陰平,巴蜀投降,公子爲劉備所擒。”

駐軍漢中的張郃聽聞曹軍攻佔房陵縣,便率部東向奪回了被曹操放棄的房陵縣。張郃還帶來了一些葭萌關投降的曹軍將領(例如宋憲),幫助張飛打擊曹軍士氣。

確定了曹軍北返,張飛留下海軍守襄陽,率軍北上進攻鄧縣,張郃與張飛匯合,派宋憲向城中勸降,荀攸得知這個噩耗,趕忙派人向曹操報信。

“什麼!”這個噩耗太大,曹操也承受不住,多年前的頭風也復發,暈了過去。

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八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