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

“主公!主公!”

曹操病倒讓所有人都慌了手腳,宛城之中沒了主心骨,議定的遷徙計劃也全面停止。

曹操在養病的這段時間裡,劉備軍在南陽西北的武關有了重大進展。

劉備收到劉協病重的消息趕回鄴城,途經關中,關羽向劉備請令進攻南陽,劉備也應允了。

巴蜀平定,關中、涼州都沒有了危險,關羽、馬超等呼啦啦一羣,陸續奔到武關城下,把攻城的麴義氣的夠嗆,到手的功勞又要分別人一份。

關羽問道:“麴將軍攻關月餘,可有破關良策?”

麴義進攻的這段時間,發覺武關確實排名天下堅關前列,位於峽谷之內,臨敵面小,兩側爲險峻高山。麴義猛攻數天,武關紋絲不動,戰後計算傷亡,都比不上平原一天大戰,這讓麴義明白,強攻是不可能的。

於是,麴義除了每天例行佯裝攻城外,就四散派遣斥候打探繞路山道。經過斥候一個多月的摸查,終於發現了一條可以繞過武關的小徑。(這條路就是唐武關道)

漢朝的武關道依着丹水而走,武關也修建在丹水縣西北方不遠處,而斥候找到的這條路可以直通南陽郡最西北的析縣。

關羽他們到來的時候,麴義已經派一軍先鋒修橋鋪路,開闢道路去了,此時已經進行到了一半,所以麴義氣得吐血。

麴義說道:“已尋得小路,可繞道武關背後,先鋒已往開路。”

朱靈說道:“我部翻山輕而易舉,待我率部前往一併開路。”

關羽說道:“善,文博速往。”

“只是關卡一座,何必如此麻煩,待我率部前攻。”馬超對衆人避關而走很不待見,主要也是關羽一路和他不對盤,時常蔑視譏諷。

馬超信心滿滿的出陣,灰頭土臉的回營,人數對武關沒用,他也和麴義初期一樣胸悶。

不信邪的人都試過了一遍,衆人開始安心等待朱靈打通道路。朱靈說的如履平地不是吹牛,作爲軍營訓練的老將,他對劉備前期訓練騎兵的做法很認可,畢竟中原東部全都是一馬平川。

不過隨着劉備勢力擴大,他認爲劉備軍總有一天會進行山地作戰,請示劉備後,劉備讓他先訓練本部兵馬,等有了成果和經驗再全軍推廣。朱靈練出來了,西南糊里糊塗的投降了,他本以爲沒有用武之地,沒想到在武關派上了用場。

有了朱靈的加入,開路隊伍效率直線提升,十天之內就打通了道路。

“關將軍,北道已通。”

“善,不可讓曹軍察覺,大軍即刻繞道武關背後。”關羽說道,“麴將軍極善攻城,便攻武關正面。”

麴義心中嘆了一口氣,點頭認可。

五天之後,朱靈大軍到位,武關受到兩面夾擊,關中曹軍以爲南陽已經被劉備軍佔領,士氣全無,很快在心繫家中妻小的文稷帶領下開城投降,曹真奮勇廝殺到最後一刻,無奈寡不敵衆,被麴義生擒。

進攻武關的軍中沒有關羽的身影,他提前一步向宛城進攻了。

面對關羽的大軍,宛城之內守軍匱乏,曹操還在昏迷,聽聞曹植沒有遇害,在卞夫人的號召下,曹仁開城投降。

宛城投降,關羽下令不得爲難曹操和曹將家小,聽聞張飛被攔在鄧縣,他又率軍來到鄧縣。宛城被破,曹操掌控在劉備軍之手,荀攸只得開城投降。

隨後在曹植的勸說下,南方江陵的曹洪和東北方堵陽的夏侯惇投降,臧霸和關羽、張飛會師,而後徐盛帶着荀攸來到山桑縣,勸說堅守此城的張遼、李典、樂進投降。

張遼三人在數月前給曹操創造了進攻江東的機會,自身卻因爲兵少無法突圍,最終全部被圍在山桑縣。徐盛本要強攻,收到奪取許都,北面青州軍南下的消息,他留下兩軍圍城,帶着部隊和臧霸一起進攻豫州(幫助友軍或者搶奪戰功)。

山桑縣附近有許多災民,糜竺(災民增多,被調來管理)正愁災民無所事事,便讓他們在山桑縣外圍新建城牆。由於災民人數衆多,山桑縣本身也小,外城牆很快造好。

曹軍戰不能戰,出不能出,要不是張遼堅持,曹軍早就投降了。隨着荀攸的到來,沒有了糧草,開始吃樹皮的曹軍開城投降。

天下粗定,統治者交替,各地匪盜猖獗,關羽等人留下大部分士兵安定地方,他們則率親衛一起回返鄴城。

關羽他們回到鄴城卻沒有在皇宮找到劉備,官寺之中也只有陳羣等人處理政務。關羽奇怪地問道:“大哥何往?”

陳羣說道:“數日前呂蒙、甘寧等人回返鄴城,劉公正與其交談。”

“哦?”張飛來了興致,“興霸回返,待我尋他。”

甘寧是鬥將出身,剛剛投降那會非常傲氣,常常說劉備方全仗兵多器械精良沒有勇士,這就惹惱了衆人。他也確實厲害,海軍之中單挑沒人打過他,之後就碰上了張飛。

聽到甘寧蔑視的語氣,張飛不慣着他,拉着他就單挑,兩人戰果張飛一勝一平一負,馬戰勝、陸戰平、水戰負。

不打不相識,兩人很快成爲了朋友,那段時間天天喝醉,要不是劉備得知情況,安排甘寧出海,禁止張飛過量飲酒,張飛又要犯老毛病了。

劉備回到鄴城後,劉封和劉禪在有心人的提醒下,天天圍着劉備轉,劉備見他們也到了年齡(15歲左右),便默許了這件事。

“父親,區區金銀,父親何故如此在意?”

海軍回來後,劉備拉着王雄三人詳細詢問了倭島的情況,還特別詢問金銀礦的開採難度,得知是露天礦藏劉備很明顯有個舒氣的動作。劉備一向是不苟言笑,劉禪對劉備那麼重視金銀很不解,忍了幾天,他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有了金銀,便可僱傭百姓建設國家,百姓得利便會購入各種生活所需;商業得到促進,商賈得利,便會想着擴大規模,就會僱傭更多百姓,百姓又可得利,國家稅收也會增加。國家得稅又可循環往復,如此金銀豈能無用。”

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一章 高唐令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七章 初戰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四十一章 趙雲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