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

“趙將軍此乃巴蜀各州郡錢糧倉廩、戶口田地冊籍,巴蜀之地皆願歸漢室,延正統。”

趙雲率部一路急行軍,沿途綿竹縣、雒縣等全都不戰而降,到達蜀(成)中(都)。守城的蔣琬早就準備好了一切,趙雲一到,立馬率衆文武出陣投降。

接受了蜀中投降,趙雲和張郃兵分兩路,張郃開往蜀郡各地,名爲攻城略地,實則旅遊。趙雲則率蜀郡投降兵馬向葭萌關進發,準備與劉備裡應外合,沒想到剛到葭萌關,劉備就出關迎接他了。

“末將怎可受主公親迎。”

“子龍一戰取巴蜀之地,是我大漢復興最重一戰,天下速定得有保障,功之大我自當親迎。”

“主公取葭萌關,巴蜀門戶已開,得之必矣,末將不敢居功。”

“子龍不可妄自菲薄,若非子龍神兵天降,全取巴蜀之地,葭萌關如此能降。”

認定葭萌關先投降,不但趙雲他們那些將士功勞削弱許多,就是諸葛亮他們的名聲也不好聽。但只要把順序調一個個,因爲趙雲偷襲蜀中,蜀中投降,消息傳到葭萌關,蜀軍士氣全無,曹丕還要強逼北上進攻,所以才發生了內訌,衆將綁縛曹丕向劉備投降。

這樣一來,趙雲等將士有戰功,巴蜀之人有獻城之功,荊州之人有投降之功,皆大歡喜。唯一倒黴的是曹丕,揹負了窮兵黷武、負隅頑抗、威逼部下等罪名,但誰叫他是失敗者。

事實上也確實是趙雲先攻下涪縣,劉備編輯過資源後幾天才見到了諸葛亮的信使馬良。之後劉備率軍進駐葭萌關,便想到了衆人的利益問題,特意停留在葭萌關不動。

停留的這些天,劉備天天和諸葛亮暢談天下,兩人都對對方的一些論調十分認同,劉備時常誇耀諸葛亮“有丞相之才”,劉備禮遇諸葛亮,讓荊州衆人心中安定,他們又開始暢想以後的生活。

鄴城

“陛下大病已有十數日,神醫尚無神藥乎?”

華佗說道:“人吃五穀雜糧,豈能無病,主公亦曾言:‘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伏國舅切勿過慮。天子向來康健,近日亦多有好轉,我料此病不日便可痊癒。”

自從伏完將劉協的注意力轉到繼承人上面,劉協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普通百姓無後是一家大事,天子無後那便是全國大事,也難怪衆臣尋找其他接替者。

劉協開始瘋狂納美人,每日過得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再播種的種豬生活,這樣的生活同樣非常腐蝕一個人的進取心。顯然劉協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漸漸地不再想着掌權,每天沉迷酒色,珍奇古玩。前段時間醉酒着涼,感染了風寒。

小小風寒華佗自然手到擒來,不過劉協患病後沒幾天劉備奪取漢中的消息傳回了鄴城。本來天下大勢就已經明朗了,如今又得漢望蜀,許多人甚至提前開始慶祝漢室復興。

在這樣的風氣下,華佗覺得可以再進一步幫助劉備。劉備打完天下,將權柄交給劉協,劉備答應,隨他打天下的部下也不會答應。但劉協畢竟比劉備年輕,總不能等劉協老死後再排排坐分果果吧,不說劉備等不等得起,那些年長的大臣也等不起啊。

華佗今年六十多了,小兒子才幾歲,人生七十古來稀,華佗也不知道自己能再活多久,他準備幫小兒子爭一份大功。

在華佗的施爲下,劉協的病越拖越久,看似每天有好轉,實則在損害身體內部。劉協對劉備的重要性華佗還是知道的,在真正確保劉備一統天下之時,劉協還不能死,而且現在正是劉備打天下的最後時刻,劉協的死亡會打斷這個進程。

一直到巴蜀投降的消息傳回,華佗動手了,一劑猛藥下去,劉協面色紅潤,活蹦亂跳的起來了。天子大病初癒,在鄴城的衆臣都趕到皇宮慶賀,劉協也很高興,宴請了衆臣。

劉協如今的情況,真正明白大勢的士人和豪強是不會讓自家女子入宮的,入宮的女子有許多是平民百姓出身。一個沒有皇子的天子,如果生了個兒子那就一飛沖天了。

這些如飢似渴的美人沒有放過大病初癒、醉酒的劉協,一夜過後,劉協再度病倒,臉色蒼白,說一句話都要費半天勁,所有人都明白這一次他起不來了。

陳羣說道:“飛馬傳書,將天子近況報之劉公,請劉公速回鄴城。”

“是!”

信使換人換馬,日夜不休,十天之內,劉備收到了這個消息。

“劉公,此爲天下大事,當急返鄴城,安天下人心。”

劉備每天和諸葛亮在一起,看完後也遞給了諸葛亮,這個消息代表什麼意義,不用說衆人都明白,諸葛亮第一時間勸劉備回返鄴城。

“巴蜀之事若何?”

“季常(馬良)、公琰(蔣琬)多掌州事,可令此二人助趙州牧(劉備因田豫平定鮮卑反叛,升他爲幷州牧,遷原幷州牧趙雲爲益州牧)安定益州,在下不才,願與劉公同歸。”

諸葛亮也知道自身在益州的名望,留在益州容易引發劉備猜忌,主動提出和劉備一起回到鄴城。

“善。”劉備說道,“儁乂、子敬暫留益州,助子龍定益州人心,餘衆與我通返鄴城。”

“是!”

劉協病重的消息,簡雍也讓繡衣衛傳到了各軍長官耳中,潛臺詞就是劉備要登基封侯拜國了,還不快點解決曹氏殘餘勢力,更待何時。

能當上各軍長官,衆人都不是蠢人,很快明白了簡雍的意圖,各地進攻浪潮迎來了最高峰。

宛城

“報主公,敵將麴義攻打武關甚急,曹將軍求援。”

“報主公,敵將臧霸與太史慈合兵一處,夏侯將軍抵敵不住,葉城失守,現已退守杜陽,劉軍哨探已至博望。”

“報主公,敵將張飛攻打襄陽甚急,襄陽之東章陵又爲敵將管亥所佔,文(聘)將軍退守襄陽,向主公求援。”

多地告急,已經讓曹操焦頭爛額,宛城之中的士兵也不多,根本不可能向四方救援。

曹操說道:“前番陸遜北取當陽,斷江陵糧道,江陵已成孤城,子廉求援,尚無決斷。如今四方又有劉軍猛攻,如之奈何?”

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九十一章 合肥攻防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