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

隨着劉璋投降,周瑜殘部分化,中原正式進入了兩強對立的局面。

鄴城

“樊方丞,何事急欲見我,可是有疫疾?”

“主公勿慮,百姓皆知衛生,治下並無差錯。”樊阿說道,“在下此來是請主公應允,江東既定,在下欲往交州,尋訪主公所言高產稻種。”

“天下尚未一統,樊方丞何必急於一時。”

“主公常言:‘糧食乃百姓頭等大事’,在下深以爲然。主公天命所歸,漢室再興指日可待,若能早日尋得糧種,我漢家百姓便再無戰亂之苦。”樊阿說道,“主公厚恩,不以在下卑劣之人,委以重任,在下無以爲報。且在下頗喜遊歷四方,觀天下山水。”

“樊方丞既志堅,便往交州一行,一應所需可直報我。”

“在下得主公所重,家中頗有錢糧,足堪在下支用,不可使主公破費。”

“方丞遠行交州乃爲國爲民之公,非爲傢俬,怎可用自家錢糧。方丞勿慮,只管報來。”劉備說道,“爲助方丞一臂之力,我令糜別駕往交州一行,見交趾太守士燮,使其相助方丞。” wWW_TTkan_C○

“謝主公。”

劉備拿下江東,交州自然要提上日程。交州這裡不但可以作爲海運南下的跳板,同時也是陸路奪取中南半島的必經之路。

樊阿這個醫術高超,同時喜歡四處旅遊的人,正好符合探索現在中南半島的情況。

此時的中南半島只有那一小片平原地有人,其他地方都是雨林,完全沒開發的那種。原本按劉備的想法,他是要統一全國後用破壞性的手段開發的。但現在樊阿那麼有積極性,他也不好打壓。

樊阿告退後,劉備給糜竺寫了一封信,告訴他跑一趟交州,和士燮談一談,如果士燮願意投向自己這方那再好不過,最少也要出力幫助樊阿,不能有掣肘。

本來這種外交方面的事應該交給孫乾,不過他當上揚州牧,江東剛剛平定,正忙得焦頭爛額,而且一州之牧去出使一個太守顯然也不太適合。

“報主公,高句麗時常侵擾遼東,遼東牽太守請令征伐。”

自從軻比能被殺,牽招因功被拜爲遼東太守。主要是劉和沒有認主,幽州不能整體城池編輯,幽州臨近冀州的幾個郡還能仗渤海支援,遼東就太遠了,海上運輸都麻煩。

爲了躲避中原戰亂,遼東的人口還是不錯的,以前整個遼東(包括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有四十五萬多人,公孫康投降時人口不減還增,劉備統計後有近六十萬人口。

在劉備的授意下,牽招整編了原公孫家部隊,去蕪存菁,又重新招募了一批。現在遼東有三萬大軍,全部都是精銳。

公孫康在遼東的時候,高句麗已經被公孫家打擊的很破敗了,兩個王位繼承人還互相撕逼。公孫康投降劉備,遼東在劉備的授意下開始大力發展耕地,給了高句麗喘息之機。

眼見遼東新主人只注重種田,兵力也下去了,爭贏王位的新高句麗王便又起了劫掠的念頭,可惜被牽招無情的鎮壓了。

高句麗所謂的三萬雄兵被牽招詐敗包圍,全殲在了玄菟郡,而遼東軍一個死的都沒有。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內外諸夷,敢稱兵仗者皆斬。

劉備經常把這兩句話掛在嘴邊,哪怕以前主張溫和對待外夷的劉和都潛移默化的強硬起來,更不要說以前就對外夷沒有好感的牽招。

被高句麗這麼低檔次戰力的外夷入侵,牽招自然要打回去。

“傳令子經,領遼東之兵平滅高句麗,而後論功行賞。”

“是!”

劉備在消化江東、幷州,準備下一次征伐,曹操這邊也沒有停歇。對於曹丕能夠攻下巴蜀,曹操很滿意,收編了周瑜殘部後,曹操便表奏曹丕爲益州牧。

曹操也不得不認識到諸葛亮的強大,只是曹操比較好面子,不想承認以前的錯誤,加上諸葛亮治理益州確實有手段,曹操便升諸葛亮爲益州別駕,輔助曹丕管理巴蜀。以前的別駕張鬆和一些益州官員被曹操調來了許都,明升暗降。

賈詡說道:“明公,幷州爲劉備所佔,關中、涼州之地皆處其兵鋒之下,明公還需早做決斷。”

劉備在治理大河的時候,將賈詡定性爲不顧大義之人,這就讓賈詡受不了了。若是按照這個節奏,投降劉備後,他說不定當場就被斬首了。爲家族、子孫後代謀福利這種事,就更加無從談起了。

賈詡很快調整心態,決定幫助曹操平定天下。

曹操問道:“幷州偏遠之地,只需令妙才謹守各處隘口,便可萬無一失。”

“非也!”賈詡說道,“劉軍多騎兵,原上郡、西河等地雖已內遷,然劉軍可於此處快速進兵,襲河東、長安等地。若明公無備,則關中、涼州非明公所有也。關中若失,其勢敗矣。”

“幷州至涼州數千裡之遙,糧草運轉不濟,如何便可輕襲。”

“允誠勝太史慈之時,太史慈糧草盡失,其尚可全身而退,全仗劉軍士卒所攜口糧。”賈詡說道,“據隨妙才將軍一齊歸來的敗軍所說,劉軍一人所攜口糧足可用十日。口糧輕便,劉軍進兵時多一人四騎,明公不可不防啊。”

若不守備河東,則可令河東之民遷往弘農,以大河與渭水爲屏。河內至河東,大河未可通舟,明公只需至一水師於渭水,則關中無憂矣。”

“此事且容我思之。”

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