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

烏丸蹋頓自然不會服從劉備,烏丸使者剛回去,蹋頓便下令全員向北方遼西郡遷徙。

劉備率十軍北上,張飛、麴義、牽招、張郃、高覽、公孫續、田豫、陳到、鮮于輔、司馬懼等一起隨軍出征。留下關羽防守北方,趙雲、太史慈等人輔助。

蹋頓明白劉備的強大,張飛萬餘兵就能打的他們十萬人抱頭鼠竄。雖然當時有幽州士兵從側翼進攻,可劉備軍的強大還是深深的震撼了蹋頓。

蹋頓不想和劉備正面交鋒,所以他放棄了直面劉備的幽州三郡,想利用地形,迫使劉備無功而返,再等劉備與中原羣雄交鋒的時候,背刺劉備。

劉備來到幽州,向右北平郡移動的時候,因爲連日下雨,道路難行,加上蹋頓離開的時候還將各地的道路、橋樑破壞了,劉備大軍被阻在無終縣。

這時候田疇來到劉備大營,向劉備說道:“明公欲徵烏丸,在下願爲嚮導。”

“右北平道路難行,恐遷延日久,天寒地凍,不利交兵。子泰有何妙計?”

“明公,在下正爲此而來。”田疇說道,“在下於徐無縣北面徐無山中隱居多年,知四方路。”

田疇來到劉備身邊,指着地圖說道:“此道(東面沿海的道路),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爲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於柳城(烏丸王庭);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之首可不戰而擒也。”

“善!”劉備說道,“子泰可爲翼德副將,翼德爲先鋒,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爲大軍嚮導。”

“得令!”

劉備依照田疇的計謀,向右北平郡各地散佈回軍的消息,同時讓劉和派人到右北平郡,將爲數不多的百姓遷徙到薊縣。

由於道路難行,輜重難以運輸。劉備從十軍中抽出最精銳的三軍北上,其餘的軍隊留在幽州爲後備,幫助運輸糧草。

烏丸斥候探知右北平郡情況,真的以爲劉備回軍了,回報給蹋頓知道。蹋頓得知後哈哈大笑,遣散聚攏的部族戰士,讓他們各回部落休養生息,準備背刺劉備。

蹋頓他們每天喝着青州美酒,玩弄劫掠來的婦人,日子過得愜意非常,劉備這邊就很難過了。

田疇說的捷徑已經荒廢好幾百年了,有的地方還要現開鑿道路,爲了這些路,張飛胸中的怒氣連怒氣槽都裝不下了,發誓進攻烏丸的時候要親自砍下蹋頓的人頭解恨。

經過數個月的長途跋涉,換乘的戰馬死傷大半,劉備終於率軍來到平岡,大軍開始向東行軍,雖然平岡離柳城有五百里左右路程,但一路一馬平川,不再像前面那樣難行了。

劉備大軍向東走了沒多久,斥候便回報道:“報主公,前方爲東鮮卑王庭,若大軍過此,恐鮮卑告之烏丸,張將軍請令進攻。”

“且慢!”劉備剛要答應,鮮于輔的副將閻柔上前說道,“明公,近烏丸連奪鮮卑數百里牧場,鮮卑與烏丸常有隙。在下與此地鮮卑王素利有舊,願往說之,鮮卑必助明公攻烏丸。”

“善,汝可往說之。”

鮮卑當年和閻柔的關係不錯,加上鮮卑也非常敬重劉虞,得知劉虞又任幽州牧,劉和掌管幽州事宜,況且劉備出兵也是進攻仇敵烏丸。素利舉本部騎兵三千,跟隨閻柔來見劉備。

素利說道:“皇叔開邊貿,內外皆歡。烏丸跳梁,不知感恩。鮮卑各族願隨皇叔,征討烏丸。”

“善,鮮卑勇士可隨我處中軍。”

“是!”

有了素利的支持,劉備大軍安然經過鮮卑牧場,鮮卑人果然對烏丸不滿,各地部落聽說征討烏丸,紛紛舉兵相隨,沿路還有許多向導。劉備軍後面的路程走的非常順利,也非常快。

劉備大軍一直急行軍到距離柳城百多裡的時候,才被烏丸蹋頓得知。這下蹋頓慌了手腳,趕忙向各地徵集勇士,可這哪還來得及。

蹋頓明白劉備軍勞師遠征,想以逸待勞。又探知劉備軍只有萬餘人,便率已經聚集起來的三萬多士兵搶先向劉備進攻。

“報主公,蹋頓率烏丸部衆三萬餘人向我方而來!”

“令翼德回撤與中軍匯合!”劉備說道,“全軍整備,迎戰敵軍!”

“大哥,區區烏丸有何懼哉,我部先鋒即可勝之,何必回撤。”

“翼德不可魯莽,烏丸勢衆,當小心應對。”

一旁的麴義說道:“末將受主公大恩無以爲報,願爲前部破敵!”

“不可!”張飛一拉麴義說道,“俺爲先鋒,麴將軍怎可爭先。”

麴義也笑着說道:“同爲主公效力,何分先後?”

見兩人說着說着就要單挑取先進攻的權利,劉備說道:“二人分處左右兩翼,不必爭搶。”

劉備大軍列陣完畢,左翼張飛兩千人,右翼麴義兩千人,其餘都在中軍。

蹋頓率軍來到的時候,劉備便迎上前去。劉備軍見烏丸軍直直的進攻中軍,很自然的準備向後方移動(中軍許多爲輕騎,準備放風箏)。

可麴義見烏丸大軍陣型散亂,沒有隨中軍移動,而是直衝向蹋頓王旗。另一邊的張飛見麴義搶先,也不甘人後,也向前衝了過去。

麴義讓士兵額外訓練其他戰法,使朱靈這個教官非常不滿,朱靈和麴義在劉備面前爭論了許久。最後,麴義在軍中大比的時候戰勝了朱靈本部,劉備特許麴義用自己的方法訓練親衛。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八章 求援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