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

韓遂說道:“聞壽成兄欲往許都,可有此事?”

馬超說道:“父親不聽我言,自處險境。今超棄父,以將軍爲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爲子。”

韓遂和馬騰都有兒子在許都做人質,如果反叛,兒子肯定被曹操所殺。韓遂猶豫嗎,當然不猶豫。不就是一個兒子麼,死了再生就行,更不用說韓遂不只一個兒子。

韓遂爲了獨霸涼州,殫精竭慮這麼多年,終於成了現在的局面。當年韓遂想以往年對付結義兄弟的方法對付馬騰,吞併馬騰的勢力,成爲名副其實的最強。只是馬騰很警覺,也明白韓遂的爲人,韓遂雖然殺了馬騰的妻、子(嫡子),但沒能吞併馬騰的勢力。

現在馬騰要走了,留下一個有勇無謀的馬超。現在馬超想要和他聯盟,一起對抗曹操,韓遂整個人都要高興的跳起來了。不要說韓遂不能確定曹操是不是要進攻關中,哪怕曹操沒想着進攻關中,韓遂也會順勢當成曹操要進攻關中的。

馬騰交接完軍隊,留下馬岱和龐德等人輔助馬超,帶着馬鐵和馬休高高興興的上路了。

此時,曹操也親率大軍進駐在雒陽。

“奉孝,何言關中必反。”

“關中南結巴蜀,東通司隸。主公如下巴蜀,其後必謀關中。關中之人若不早反,後必速滅。”

最開始曹操確實是只想平定巴蜀的,但郭嘉讓曹操不要那麼急着進兵,因爲關中之人一定反叛。

從地圖上看,如果關中算曹操的治下,那麼曹操治下的地方和漢中就有連通。如果關中不算曹操的治下,那麼曹操即便奪取漢中,也是一塊飛地。

關中諸將名義上是服從曹操的,可誰能保證曹操奪取漢中後,不會反打一手,滅掉他們,確保漢中的安全呢。

曹操和鮑信確定乘劉備還沒有南下攻巴蜀的戰略後,郭嘉第一時間找到曹操,向曹操闡述了形勢。並且讓曹操等待關中反叛,乘機平定關中。

因爲關中諸將名義上是服從的,曹操出兵沒有理由。爲了大軍側翼安全,也爲了一勞永逸,曹操默認了這種釣魚的做法。

果然如郭嘉所想,馬騰纔剛從長安出發,向雒陽移動的時候,馬超聯合韓遂,又糾結侯選、楊秋、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樑興、程銀等人,舉兵十萬反叛,殺奔長安而來。

曹操自付長安城堅,鍾繇也頗有智謀,馬超等人想要進攻長安不是那麼容易。曹操讓曹仁爲先鋒,搶先據潼關,佔華陰縣,爲大軍進攻關中奪取先機。

臨行時,曹操叮囑曹仁道:“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曹仁領命,曹操也相信曹仁守城的能力。

可天不從人願,馬超沒有傻傻的在長安攻城。馬超瞭解了長安的堅固後,率軍繞過了長安,驅兵直向東。

潼關的地勢險要,只要奪取潼關,長安對於馬超他們來說就是探囊之物。

曹仁行軍迅速,雖然沒有來得及在華陰縣駐防,好在搶先馬超駐防在了潼關。曹軍沒有奪取進兵先機,不過戰略上也沒有被動。

潼關戰略意義重大,但本身不是那種狹小的險關,不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需要大兵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曹仁的士兵不多,能堅守一時,不可能堅守一世。馬超他們明白這個道理,便開始增兵潼關。

曹操率大軍到達潼關後,也聚兵在潼關,擺出一副從潼關進攻關中的架勢。馬超等人果然中計,將兵力全部聚集在潼關之下。

見馬超等人中計,曹操轉憂爲喜。衆將見敵人越聚越多,曹操反而高興起來,便詢問曹操。曹操說道:“關中長遠,若賊各依險阻,徵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來集,其衆雖多,莫相歸服,軍無適主,一舉可滅,爲功差易,吾是以喜。”

一切準備就緒,曹操準備繞過重兵集結的潼關,從後面或者側翼進攻關中聯軍。

曹操看着地圖,潼關北面就是河東郡,曹操向河東人徐晃問道:“公明可知何路可繞至關中?”

“公盛兵於此,而賊不復別守蒲阪,知其無謀也。今假臣精兵渡蒲阪津,爲軍先置,以截其裡,賊可擒也。”

徐晃果然沒有讓曹操失望,不但知道可以偷渡大河的地方,還體會了曹操的謀劃。曹操讓徐晃和史渙率精兵四千做先鋒,先佔據河西,保證大軍渡河的安全。

馬超他們沒有準備,徐晃順利北渡大河,在蒲阪縣紮營。

曹操收到徐晃軍情,讓大軍先渡,自己親自斷後。

徐晃兵少,馬超他們沒有發覺,曹操大軍北渡大河,被馬超的斥候發現了動靜。

“叔父,曹操大軍北渡,潼關必然空虛,可往攻之。”韓遂認可馬超的話,關中聯軍來到潼關,向潼關進攻。

馬超他們一攻潼關,果然發現潼關上沒剩下多少士兵。馬超說道:“叔父,可佯攻南,侄兒向北,潼關可破。”

韓遂正愁怎麼保存實力,既然馬超送來瞌睡枕頭,韓遂自然是要接的。韓遂帶着關中聯軍大部分兵力向潼關南段進攻,潼關上的曹仁果然上當,將士兵調到了南面。

馬超乘北面空虛,一舉殺上城樓。曹仁見潼關破,只得帶着士兵且戰且退。

曹仁沒想到曹操親自在大河南岸斷後,這一退反而讓曹操處於險境。

當時南岸已經沒多少士兵了,見曹操走,士兵也爭着上船。爲了船不被傾覆,許褚連殺數人。馬超率軍殺到岸邊向船上射箭,船伕被射死。許褚一手拿着馬鞍當盾牌,一手搖船,身中數箭,拼命保護曹操安全。

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