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

趙韙反叛雖然平定,可益州的動亂也讓鮑信和曹操認爲,現在正是進攻巴蜀的時機。

要想進攻巴蜀,從荊州進攻蜀中那是不可能的。荊州進攻蜀中只有一條路,不但城堅路險,而且物資運輸艱難,根本不能展現曹軍的兵力優勢。

鮑信說道:“欲攻漢中,其道有二。一路沿漢水往攻西城,後沿沔水直下南鄭。可此路艱險,其道亦毀多年,若走此路,不利久戰,若遷延日久,恐糧草不濟。

二路乃是從關中入漢中,此路多有人行走,且有四道可往攻漢中。可關中之地未平,馬騰、韓遂等輩尚在。若走此路,大軍側翼有險,糧道恐爲關中諸賊所劫。”

曹操想了想,覺得走關中太危險了,問道:“西城之路,不可行乎?”

荀攸說道:“主公,此路不可行也。昔攸欲往巴蜀,而身處荊州。盤桓數年,亦不得路。今走西城,無嚮導不得行。若要強爲,恐勞心勞力而無功,反不爲美。”

“若往關中,馬騰等輩恐襲我之後,如之奈何?”

鮑信說道:“元常(鍾繇)治關中頗有成效,關中人心定,馬騰、韓遂亦遣子入許都。今欲過關中,可令鍾繇往說以利害,並可召二人入許都爲官。關中之人常以此二人馬首是瞻,二人既入許都,關中必安。”

“允誠之言有理。”

曹操一面整軍備戰,一面遣人送信給鍾繇,讓他聯繫馬騰和韓遂,讓兩人到入許都爲官。

鍾繇收到將令,便讓張既前往遊說。張既對韓遂說道:“曹公奉天子以討不臣,是故呂布束手,袁術平滅,東方劉備連年供奉,張繡、劉琮等輩亦紛紛歸降。今巴蜀又起叛亂,曹公起兵漢中,未免關中心疑,故欲召文約公、壽成公(馬騰)往許都侍奉天子。他日漢室再興,亦不失封侯之位。”

“德容可先往說壽成,入許都之事容我思之。”

“文約公相與曹公交厚,曹公命我再三致意文約公,望勿疑。”

張既走後,韓遂的部將閻行說道:“興軍以來三十餘年,民兵疲瘁,所處又狹,宜早自附。”

“且可復觀望數月中!”

韓遂心中是不想入許都的,他縱橫那麼多年,坑了那麼多結義兄弟,無非是想主掌涼州、關中,如果只是到許都去享福,他好多年前就能去雒陽了。

張既到了馬騰這邊,說了同樣一番話。馬騰到是有些心動,對張既說道:“德容且歸,容我思之。”

馬騰的父親因爲家道中落,取了羌女爲妻生下了馬騰。早年的馬騰多多少少帶有羌人的習性,沒有多少忠義可言。所以年輕時馬騰不時作亂,劫掠財物壯大自身。

不過這幾年隨着劉備和曹操的崛起,讓馬騰看到了中原大地戰亂即將平息,如果他還是和往常一樣,那隻要劉備或曹操有一個統一了中原,必定要對他秋後算賬。

所以這幾年,馬騰一改往日亂臣賊子的人設,開始北備胡寇,東備白騎,待士進賢,矜救民命。而馬騰的舉動也讓三輔之民安心休養生息,對馬騰甚愛之。

這次曹操的招安,馬騰有意前往,不過馬騰自身的勢力中也有不安定的因素。馬騰的母親是羌人,馬騰發家的時候羌人的功勞很大,馬騰的兵卒也有許多羌人。

不過漢對羌連年壓迫,羌人也連年反叛,到了亂世前已經演變成了漢羌百年之怨。如果馬騰聽從曹操招安,一定會讓羌人不滿。

想要在許都受重視,還能安心,馬騰就必須安定羌人。而馬騰心中有了好的人選,那便是他的兒子馬超。馬超在羌人心中非常有威望,如果有馬超在三輔安定羌人,那馬騰一定高枕無憂。

想到馬超,馬超便來到馬騰身邊,說道:“父親,聞曹操欲舉兵攻關中,可有此事?”

“曹操乃往攻漢中,非關中也。鍾司隸遣張既至此,說爲父往許都。”

“曹操奸詐之徒,挾天子以令諸侯。父親隻身入許都,其境危矣。”

“爲父善待百姓,民心歸附,有功於社稷。今欲留孟起於關中統軍,以安爲父之心。”

馬騰的原意是想讓馬超安定羌人的心,而且有馬超的大軍在關中,曹操也會考慮一下害死他的代價。

只是馬騰沒有想到,馬超來勸說馬騰不是爲了他的安危,而是擔心馬騰去許都後,他馬超就沒有自己的權勢了。

當然,馬超也沒有想到馬騰會將軍馬全部留給他,這麼一個大蛋糕砸下來,馬超多年的訴求得到實現,誰還管老爹的死活。

馬超能得到羌人的信任,不只是因爲馬超的勇武,還有馬超的生世和馬超的價值觀。馬超的價值觀和羌人差不多,不以父系爲重,而是以母系爲重。

羌人和其他遊牧民族差不多,孩子都是母親帶着的,而父親一般都有許多女人。他們的孩子對母親最親近,而對父親和其他兄弟就是另一種態度。

所以遊牧民族弒父殺兄是常有的事,外甥仰仗舅舅的勢力奪權也是常有的事,母親的部族也願意幫助他們奪權。

馬騰以爲馬超會安心在關中帶兵,爲馬家出力。可馬超的價值觀不和當時的普通漢人相同,不會和普通人家一樣,庶出的爲嫡出的奉獻一生。

在馬超和馬騰交接的過程中,馬超來到韓遂這邊,說道:“曹操確有攻關中之意,馬、韓兩家當聯結。”

曹操攻關中的謠言,自然是韓遂命人散佈的,爲的便是爲將來聯兵對抗曹操做準備。只是韓遂沒想到馬超真的信以爲真,還來他這裡聯盟。

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