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貴麟二子

“別駕言之有理。”劉表又道:“然,只畏猛虎又加羽翼,而翱翔四海。”言下之意,孫堅麾下飛雲艦隊,乃心腹大患。

“猛虎之翼,乃出北國。荊南蠻夷之地,常有水衡都尉並海市往來。荊州治漢壽,本爲防備荊蠻北進。今四方蠻夷皆歸輔漢幕府所轄,荊南無憂,宜將州治遷回。”許子將進言道。

“當遷往何處?”劉表求問。漢壽位於洞庭西畔,位置偏西、境內豐水,亦諸多不利。

“吾觀襄陽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水陸之衝,易守難攻。自南陽毀於大水,此城常有紫氣盤匝,數月不散。乃大吉之兆也。”許子將答曰。

“哦?”劉表果然意動。

誠如許子將所言。襄陽確是水陸之衝。往北,經新野、宛城,可通京洛;往南,經宜城、當陽、江陵,可達漢壽,再南可至番禺。另有沔水橫貫過境。水面帆檣如林,百舸爭流。由襄陽往西,可舟至漢中。折東而下,可直達夏口(漢口)、秣陵。

更加襄陽,士族聚集。時,襄陽至宜城間,“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數十家,朱軒軿輝,華蓋連延,掩映於太山廟下”,諸如龐、黃、蔡、蒯、習、馬、楊等名望士族,號稱“冠蓋裡”。

“境廣地勝”,“年穀獨登,兵人差全”。史載:“自中平以來,荊州獨全,及劉表爲牧,民又豐樂。”足見豐饒。

正因襄陽南拊江漢,西屏巴蜀,乃“用武之國”,“禦寇要害”。故蒯越曾言:“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見劉表沉思不語,許子將再接再厲:“聞使君於江陵廣造薊式大舡,又命黃祖屯兵於江夏。若遷郡治於襄陽,可互爲犄角,共御猛虎於江左。則高枕無憂矣。”

“襄陽本是兵塞,內城狹小。若遷郡治,宜當擇址新築。”劉表言道。

“憑荊州之富足,此又有何難?”許子將笑言:“若廣募薊國良工,月起重樓千棟,一年足矣。”

“別駕所言極是。”劉表這便定計:“宜開港津,與薊國互市。”

“若海市舶來,則荊州無憂矣。”許子將撫掌笑道:“劉揚州叔父(劉寵),乃薊少師。焉能坐視州郡爲他人所佔。”

劉表心領神會:“青州刺史(劉岱)乃劉揚州兄長,聞豪擲數十億錢,求購薊式大舡。若兄弟齊心,守望相助。何懼猛虎之患。”

聞絃歌而知雅意。許子將遂密語相告:“不瞞使君,劉青州已遣使供奉,官拜後將軍。徐州刺史陶謙,亦心向洛陽。不日當遣使上洛,拜左將軍。另有益州刺史(劉焉),拜右將軍。”

“後將軍,乃爲當朝太師,豈可另授。”劉表言其謬誤。

“何車騎,新拜大將軍。太師已繼其將軍位。”許子將答曰。

“原來如此。”劉表這才醒悟。自南陽毀於大水,二帝之爭,高下立判。漢室宗親,出爲一州刺史者,多已心向洛陽。無怪合肥侯遷都壽春,虎視江左。不求一統九州,只爲割據半壁江山。

許子將察言觀色,知此行目的已達。遂暗自鬆氣。

忽聽劉表又道:“太師非純臣,久必生亂。”

許子將嘆道:“使君大才。竊以爲,亂漢者,必(董)卓也。”

“董卓位列上公之首,掌一朝權柄。天子養虎成患,豈能甘心放權。料想,君臣必生間隙。太師爲自保,恐行樑冀舊事。廢立天子。”劉表頗多慨嘆。

先時,樑冀爲大將軍,先後立衝帝、質帝、桓帝三帝。

衝帝即位時,年僅二歲,朝政皆由梁氏把控。質帝八歲即位,桓帝即位,雖已十五,然桓帝皇后又出樑冀之妹。且在立質帝、桓帝前,李固等人,欲立清河王劉蒜。劉蒜年長,又“爲人嚴重,動止有法度”。若即大位,足可還政於朝。便在此時,大宦官曹騰私下進言:“清河王嚴明,若果立,將軍受禍不久矣。”

樑冀遂罷此議。

至此及漢末,權臣扶立幼主,遂成慣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董卓上位軌跡,當與樑冀,如出一轍。

或有人言。董卓並非外戚,豈能與樑冀比肩。

洛陽南郭,東罼圭苑,太師府,魚梁臺。

“結爲外戚?”董卓於百忙中,接見來訪尚書令,許攸。

“然也。”許攸進言道:“今陛下雖不及元服,然按祖制,可提前定下姻親。待元服後,再行婚儀。聞太師有一女孫,年紀與陛下相當。深得太師寵愛。何不……”

“哼!”董卓嗤鼻道:“劉氏種,不足娶(董)某女孫!”

許攸急忙勸道:“太師慎言。恐隔牆有耳。”

董卓這才稍有收斂。待心平氣和,亦知許攸此計,利大於弊。少帝乃出何氏。若以女孫配之,何董皆爲二戚。董卓非但穩坐太師大位,且與漢室之關係,亦可稍加彌合。

“天子若假年幼,百般推脫,豈非徒惹人笑。”董卓仍有顧慮。

許攸早有定計:“前中常侍唐衡族子(唐)瑁,有一女。年紀與天子相若。可先納爲帝妃。再聘帝后,天子自當無言。”此乃投石問路之計。

“莫非前司空,潁川唐珍族女。”董卓言道。唐衡,桓帝時與單超、左悺、具瑗、徐璜合力誅樑冀,封汝陽侯,時稱“五侯”。唐衡貪暴,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後嫁荀彧。延熹七年死。贈車騎將軍。其弟唐珍,歷任司隸、太常、司空。唐珍兄唐玹,曾爲京兆虎牙都尉、京兆尹。另有族弟唐瑁,今爲郡吏。家中一女,知書達理,有國色。

“正是。”許攸答曰。

“倒也出身名門。”董卓輕輕頷首。

偷窺董卓面色,許攸眼中精光一閃。

須臾。果聽董卓甕聲道:“天子卑賤。不及先帝貴子,更不及太后麟子。若結親,宜當擇貴麟二子之一。”

此,亦不出許攸所料,更是此行之真正目的。這便故作遲疑:“天子畢竟年長。弟,豈妻兄前(豈能先於長兄娶妻)?”

“喔……”聞此言,董卓眼中陰霾,久久不散。

184 羔羊之素1.42 鑿路先鋒195 青史留名145 兵臨龜茲1.42 唯有我等156 討董聯盟1.82 爲人作嫁1.44 閉門造車1.33 回馬箭術1.74 判若鴻溝192 兵進隴關1.9 三英齊聚1.55 衆怒難犯1.28 暮夜有知31 春秋決獄1.23 三千珠履150 爲國秉筆160 成人之美251 入鄉隨俗1.22 百死莫贖1.27 託妻寄子152 九令五尹124 國士待之1.50 人中呂布1.70 孤芳自賞1.85 佩韋佩弦127 朝堂半壁1.9 修繕祖宅1.275 天下正色158 含笑九泉1.98 千金之軀137 我有三策1.88 未盡全功141 前身後世142 萬物生輝156 仁道在邇1.82 飛虻流火81 四子降臨173 飲鴆止渴120 驕兵必敗1.82 倉樓藏秘1.67 莫測禍福182 羣仙聚會166 大材小用1.94 長城邊患1.98 遊兵散卒81 忠奸莫辨188 爲所欲爲1.56 痛並樂極61 怒其不爭186 見機行事187 都護西域1.285 共分天下1.88 高手雲集1.77 半島鎖鏈139 與民爲伍1 雪夜敵蹤1.95 罪有應得1.56 雨夜血染1.42 變置社稷134 一刀之威1.90 貴不可言107 林間馬場186 氾濫成災111 鬥智鬥勇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61 孤燕折翅180 身有所長114 支渠四通1.8 拍案驚奇1.32 公孫二雄162 舉棋不定1.23 王宮女官1.34 旁門左道1.26 開荒種田216 五射之術1.39 火雨焚城17 忽左忽右1.39 妾無異議125 局中一子172 自掘墳墓1.80 漢羌聯盟134 鮮卑利亞1.90 萬軍叢中110 金聲玉振117 知子莫母193 西域使館116 日黑水溢1.42 椎心泣血1.222 神器更易1.95 崔烈買官162 統一貨幣10 義結金蘭123 坐觀風雲136 矛頭所指105 胡口奪食125 伏路把關1.27 天下瞠目142 萬物生輝1.44 降集氐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