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遷都壽春

楚地崇巫,中原尚禮。

淮南本是楚地。楚漢相爭,霸王烏江自刎。漢王殺白馬盟誓,立四百年天漢。楚地雖富庶,卻遠非帝國心腹。再加前漢時,淮南諸王,三定三叛。亦與漢室離心離德。更加東甌、閩越等,南蠻北遷。楚地雜糅,尤勝先前。

時人以右爲尊。江左之稱,足見一斑。

如試兒楚禮,只興於江東,不過江北。亦可知楚漢爭鋒,餘威猶存。直至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楚漢共融,試兒等楚禮,方成華夏主禮。

時下,江淮大地,正介於楚漢之交。

新帝本就是合肥侯。立國於江淮之間。又曾兄終弟及,繼先帝位。故與南陽帝鄉迥異。江淮兒女,多心向之。

遷都壽春,不啻一招妙棋。

揚州刺史劉繇,聽之任之,亦是迫於時局。聞新帝駕臨。壽春城門大開,父老夾道相迎。不費一兵一卒,新帝入城立都。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劃此地爲春申君食邑,始得名壽春(‘爲春申君壽’之意)”。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徙都壽春,命曰郢”。

前漢時,曾爲淮南王都。淮南王鑄山煮海,富甲天下。足見一斑。

及王莽篡漢,穎川許昌人李憲,時爲廬江屬令。莽末,江賊王州公等起衆十餘萬,攻掠郡縣,莽以憲爲偏將軍、廬江連率,擊破州公。莽敗,憲據郡自守。更始元年,自稱淮南王。光武建武三年(27年),又自立爲天子,建都舒縣,置公卿百官,擁九城,衆十餘萬。六年,漢軍攻佔舒縣,李憲被殺,淮南國亡。

即便無有合肥侯遷都。稍後,建安二年二月,袁術稱帝於壽春,建號仲氏,以九江太守爲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足見楚漢遺風猶烈。

少時,恩師攜薊王南下平亂。薊王堆錢伐賊,夷豪強黃穰三族。名震江淮。山蠻舉家北上,融入薊國。前後二十載,不下百萬之衆。尤其督亢城中,多爲山蠻所居。今早與漢人無異。後借爲太后麟子行試兒之禮,巫山神女遠赴薊國。引九天玄女降靈臺,喚醒薊王。楚女漢王,終成一體。

換言之,自薊王南下討賊,到巫山神女北上薊國。楚漢和同,大勢所趨。

每年梅雨時節。薊王泛舟南下,赴巫山雲雨會。遂成慣例。

神女與薊王,靈肉合一。借崑崙之音,幻化成玄女天降。

老子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故《雲笈七籖·軒轅本紀》有載:“(黃帝)於玄女素女受房中之術,能御三百女。”

《合陰陽》亦中有:“入‘玄門’,御交筋,上欱精神,乃能久視而與天地牟存。交筋者,玄門中交脈也”等句。此外,《洞玄子》中“玄圃”、《素女妙論》中“玄珠”等,皆與玄女有關。

玄女之術,可想而知。

薊王年年南下,交會巫山神女。亦是修行之旅。

乃證天地大道也。

新帝割據之心,昭然若揭。尤其徙封江東猛虎孫堅爲揚州牧。現任揚州刺史劉繇,寢食難安。遂將州治,由歷陽移至曲阿。

雖有大江阻斷。然憚於孫堅飛雲艦隊。劉繇遂六百里遣使上洛告急。又命心腹攜重禮,前往荊州,求援同爲漢室宗親之荊州牧劉表。

心腹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平輿二龍”,興“月旦評”之許劭。

黃巾亂時,各奔東西。許靖並許氏兄弟,北上薊國,今爲門下功曹掾,醉心“朝聞日評”。

許劭後爲太傅楊彪闢,舉方正、敦樸,徵,皆不就。或(有人)勸劭(出)仕,對曰:“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廣陵。徐州刺史陶謙禮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聲名,內非真正。待吾雖厚,其埶必薄。不如去之。”遂復投揚州刺史劉繇於曲阿。闢爲別駕,奉命出使荊州。

荊州牧劉表,聞乃天下名士許子將來訪。攜文武出城十里相迎。極盡禮遇。

許子將,顯名於世。初爲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聞子將爲吏,莫不改操飾行。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遂以單車歸家。

劭嚐到潁川,多長者之遊,唯不候陳寔。又陳蕃喪妻還葬,鄉人畢至,而劭獨不往。或問其故,劭曰:“太丘道廣,廣則難周;仲舉性峻,峻則少通。故不造也(陳寔道術太廣,太廣就難以周到;陳蕃性情嚴峻,嚴峻就不能通達。所以不去)。”

知陳寔北上薊國,爲四少師。許劭遂絕北上之念。

豈是一句名士相輕,能夠道盡。

劉表,少時便知名於世,名列“八俊”。可想而知,與許子將相見,能得一句風評,必傳爲佳話。

144 無雙后妃1.58 歲不我與123 反目成仇165 政均法平1.87 大漢風骨128 虎狼之士1.72 炎漢控火117 鳳凰于飛1.93 共襄盛舉192 言行若一1.27 爲君離憂1.83 蓋世英雄1.33 劍器大宗11 恨意叢生138 一席之地11 洛陽安家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0 雕版印鈔1.93 自取其禍194 開館典禮1.97 莫問神鬼181 三日分曉189 天下信奉138 豐收在望188 封大將軍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20 生得好看105 天師三分91 熱度未消120 黑山飛燕197 因時而化1.49 生者如斯158 攻城拔寨143 雜羌兵諫195 勤王之師1.80 西邸賣官144 遷都壽春1.27 身後之謀122 刀槍莫及1.76 以國爲家186 三方勢力153 以身擋箭1.29 浮屠佛祠1.79 圍湖造屋91 不脛而走160 能者居之14 一龍仕主12 再見恩師113 單耳陶杯152 縱敵長寇136 遣子入侍1.64 連贏三局1.43 百般不厭1.37 粉墨登場178 萇孝仁皇71 窮厄之寇1.95 黃巾屯田185 拋磚引玉10 義結金蘭81 夜入太倉1.57 樓桑武卒1.46 陣前示威176 隔岸觀火11 檀口溫湯1.2 西邸驚變51 藏龍臥虎185 有神無鬼1.36 計中之計1.37 魚龍漫衍156 金牌免死18 滅國之危137 百無禁忌145 機關殺陣192 共赴巫山142 各有心機1.82 狹路相逢1.3 娘要嫁人1.5 舌綻春雷21 解我心憂132 馬兒吃飽1.2 亂世苟活105 禮樂刑政1.33 劍器大宗146 心安吾鄉1.200 終破隴關180 一罪足矣21 驢馬同價1.79 十里樓桑1.50 百官承式1.4 酈督二溝118 元服之禮147 不負韶華1.84 護氐校尉191 魚梁血濺176 封國在即19 君前臣名153 替父簽押1.6 驚天動地166 秦薊之好1.56 風向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