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劫糧

次日一早,鎮西王率衆文臣武將,兵士五千,浩浩蕩蕩地從下馬關出發,前往接收桐原城。

楚都尉這邊早早就帶領部下官兵兩千人衆,在桐原城外列隊相迎。

遠遠見鎮西王率大軍前來,楚都尉立即下馬,快步上前,來至鎮西王駕下,伏地拜過:“桐原城折衝都尉楚爲先拜見鎮西王,臣今願獻城以投明君,承蒙不棄,定當生死效勞。”

鎮西王當即從馬上下來,上前扶起楚爲先,說:“楚將軍請起,今日本王能得楚將軍相佐,實爲國之大幸。”

楚爲先又與衆文臣武將見過之後,引領衆人進入城內。

鎮西王在桐原城內設宴慶功,大宴衆將兵士。並下令封賞有功之臣。賞楚爲先白銀萬兩,封爲定遠將軍,鎮守桐原縣城;賞趙簡和天賜白銀各兩千兩,封趙簡爲桐原都尉,封張天賜爲桐原知縣。

天賜以身入道門,無意做官爲由推辭了官職。並建議鎮西王免除桐原縣兩年稅賦,以取民心。鎮西王應允,下令昭告全城,免徵皇稅兩年。全城上下自是歡欣鼓舞,歌功頌德不表。

正在此時,傳令兵來報,朝廷已派輔國大將軍方定超領兵八萬,鎮南王秦逸飛領兵六萬,出軍西征,兩部先後已啓程,正向西域進軍。

鎮西王聽報,甚是惶恐,急忙召衆臣議事。衆臣以爲,應將防控重點放在下馬關城,此關地勢險要,所謂下馬關,意即人若至此,騎馬難行,必下馬徒步,方爲可過。此關易守難攻,潘御使多年征伐,未能得利,也是因此。

鎮西王聽言後,斟酌再三後決定,留司徒矅大將和兩千兵士協助楚將軍駐防桐原縣城,又下令徵調西域內全部兵馬不日內趕往下馬關城佈防。然後就率領衆文臣武將以及所乘三千官兵匆匆趕回了下馬關城。

這下可愁煞了駐守桐原城的楚將軍,其所率桐原官兵,連上收編的降軍,只有五千餘人,再加上留下來協防的司徒大將的官兵,尚不足八千人,如何能抵抗朝廷十數萬人馬的進攻?

就是圍而不打,這桐原城最多也只能支撐月餘,到時候彈盡糧絕,城中百姓豈不是面臨滅頂之災?

想到鎮西王使出這棄車保帥之法,着實令人憤懣,如今讓這缺兵少糧的孤城即將面臨朝廷重兵圍剿,這叫人如何是好。

楚將軍急招司徒矅、趙簡、天賜等三人前來商議對策。

司徒矅大將首先發話:“鎮西王如此安排,無非就是要我等死命守城,爲下馬關城完善佈防爭取些時間。我等只能拼死抵抗,能多守一天算一天,只要能確保下馬關城不失,早晚鎮西王還有機會發兵收復此城的。”

“說是如此,但此城內官兵多是本城中百姓的子弟,一旦失守,難免城中百姓會受到牽連,遭此塗炭,楚某雖死不足惜,但連累滿城百姓同擔謀反罪名而受戕伐,楚某確實擔待不起哈!”

天賜聽了楚將軍所言情況後,說:“楚將軍不必擔心,鎮西王此舉我早已料到,在下自有對策,可保桐原不失。”

楚將軍聞言大喜,當下向天賜救教。

天賜沉思半響,說:“兵家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朝廷已經發兵來前來,其糧草部隊肯定已經提前出發往西域而來。糧草部隊並不知桐原城已被拿下,其目的地自是直奔桐原而來,我軍若是先將其糧草截獲,自是先勝了兩成。”

“那桐原城失守的消息,肯定不日就會被朝廷所知。定會立馬通告西征大軍,到時候哪裡還會蒙在骨裡,自動送上門來?”趙簡說到。

“此言正是。”天賜說到,“可命人取圖來一觀。”

楚將軍即命人取來地圖展開在案上。

天賜指着地圖上的浦西口,說:“我已探知,糧草今日也運至此地,請楚將軍標出距此地最近的驛站在何處?”

楚將軍看了下地圖,指着一處說:“這裡便是,距浦西口不到20裡的陳塘關,是最近的一個驛站了。”

“朝廷得信後,必令驛使,快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金牌傳令,通告各部。我們只須立即派人趕往陳塘關,奪了驛站,截了信使,即可確保無虞。”天賜說。

“我即刻率兩人趕往陳塘關,劫了驛站,截取信使!”趙簡當即領命,下去備良馬三乘,領精兵二名,快馬直奔陳塘關而去了。

這邊,天賜又問楚將軍:“城內除了這八千兵馬外,還可召集精壯民夫多少人?”

“最多可徵募萬餘人左右。”

“可用我軍日前繳獲的軍備武裝這些民夫,不要求其驍勇善戰,只求作其聲勢而已。到時候,將軍可令趙簡與司徒矅兩人各領四千兵馬和五千武裝民夫埋伏在城外兩側,伺機而動。”天賜說到。

“那豈不是城內空無一人,如何作防?”楚將軍問道。

“我與將軍,還有城內婦孺即可。”

楚將軍大爲詫異,不知何解。天賜從懷中取出一圖,呈與將軍,說:“將軍可令人,依照此圖製作,完工後,置於城頭備用。若日內能完成一百個是最好。”

楚將軍展圖一看,是一個木質工具的設計圖,上有弓弩以及槓桿連環設置,到不是十分複雜。即命召集能工巧匠依樣製作。

話說趙簡率領兩名兵士,換了戎裝,打扮成帝國士兵,快馬加鞭,連夜兼程,直奔陳塘關。

翌日中午終於快到了陳塘關驛站,見驛站上有七八個士兵守衛,加上驛使共有十人左右。原來送糧部隊經過上處時,留下了五百石糧食供隨後大軍使用,並派了七名士兵守護。

趙簡等人馬不停蹄,直入驛站內,向站內驛使喝到:“金牌急令,速傳先遣護糧大軍!不得延誤!”說罷,從挎袋中取出一道令牌和一封密封的文件交與驛使。

那驛使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拜領了令牌和信件,轉身就去牽出快馬一匹,準備出發。

趙簡又對站外官兵說道:“此令十分緊急重要,爾等派遣兩人護送前往,確保無誤!”

那幾名士兵相互低語了幾句後,有兩名士兵分別去牽出馬來,與驛使前後相繼疾馳而去。

待送信驛使走遠後,趙簡拔出長劍走向那五名看管糧草的士兵:“吾乃鎮西王手下,今奉命在此攔截信使,爾等立即棄械投降,可保一命。”

前面兩個士兵怔在那裡不知所措,趙簡上前將二人的長槍收了過來,遞與兩個隨從。

兩名隨從剛欲上前,突然間趙簡平地躍起,跳上糧垛,大喝一聲:“站住!”

原來,站在遠處的兩個士兵見不妙,轉身就跑,往栓馬的地方奔去。

趙簡用腳從糧垛上勾起一袋糧食,用力拋了出去,跑在最前面的士兵被重重的砸倒在地,發出一聲慘叫。

跟在後面的那士兵見狀,回手將長槍刺向趙簡。

那趙簡竟也不避,迎着那長槍撲了上去,眼看長槍要扎進趙簡的身軀,卻見那身影就勢一翻,就順着長槍滾向了那士兵。

待趙簡在那士兵身後翻身落地站定以後,那士兵的頭顱也滴溜溜滾落在地上了。

趙簡三人將三名士兵捆綁安置好以後,又等了一個多時辰,朝廷的金牌驛使才趕到。

騙過金牌急件後,打發走了信使。拆開一看,果是命護糧部隊停止前行,在原地等候,待後續大軍趕上後同行。

命兩隨從將驛站上的糧草焚燒掉以後即回,趙簡就快馬加鞭趕回桐原城向楚將軍覆命去了。

待與楚將軍相見時,趙簡彙報說:“那護糧的官兵,得到我們假傳的命令後,正快馬加鞭地向桐原城趕來,可能今日晚間就將到達。”

楚將軍大喜,即命人下去着手佈置,準備好劫取糧草。

果然,天至將黑,前面探子來報,糧草大軍已至城外數裡,楚將軍當即點齊千名兵馬出城迎接。

不久,運送糧草的車隊來至城前,浩浩蕩蕩近千輛馬車在千名士兵的護送之下,運進城來。

楚將軍上前拜過護糧將領,道過辛苦,遂邀衆官兵進城,設宴款待。一邊安排屬下將糧草清點入庫,安排妥當。

這邊楚將軍與護糧將領官兵一起,觥籌交錯,把酒言歡,待一個個酒足飯飽之後,命人解除了武裝,一一拿下,關押牢中不表。

屬下來報,共收糧草三十萬石,俱已入庫。

楚將軍大喜過望,前日聽鎮西王免城內賦稅二年,雖是大得民心,但心中爲何處籌集官兵糧食很是焦慮。現在有了這麼多糧食,足以供城內官兵兩年所用了,心中自嘆天賜真是料事如神。

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三十二章 重逢第七十二章 大熊第七十章 談判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十一章 拜師第十章 傳書第五十四章 比武第六十三章 貨物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三十四章 戰車第四章 交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四章 交友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一百二十六章 重塑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叔侄第一百零七章 劇毒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第一百零五章 失守第十三章 賭坊第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三十四章 戰車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五十章 牛陣四十四章 授計第十九章 救美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六十二章 深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重塑第二十五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繼位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七十二章 大熊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十三章 賭坊六十六章 相持第一百三十九章 繼位第七十四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家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一百零四章 城門第二十六章 排箭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功第六十八章 佈陣第一百一十章 棺材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二十七章 天兵第二十二章 獻計六十六章 相持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三十九章 投靠第三十二章 重逢第十四章 往事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四十八章 伍魁第十二章 御獸第一百四十六章 滅門第一章 追殺第一百零五章 失守第九十章 腰牌第六十章 解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法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五十五章 奪馬第七十章 談判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八十八章 盜馬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一百三十章 撤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會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八十六章 圍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一百二十章 天尊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七十八章 獅子第十三章 賭坊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五十九章 出兵第六十九章 俘虜第一百零五章 失守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十一章 拜師第三十八章 劫匪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