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奪城

鎮西王召集三軍將士聚齊之後,即令成廣,李震山兩位大將,各率一萬五千兵馬,立即從東西兩城城門出去,悄悄埋伏在圍城敵軍之後,伺機而動。命大將司徒矅領五千弓箭手城樓上埋伏,令大將趙世劍率五千鐵騎兵,城內設伏。

衆將一一領命下去佈置兵馬。

天賜命而隨來的二十人,說:“你們十人把守大城門,十人把守內城門。你們身着黑衣,頭纏黃巾,兩軍將士等皆已得令,都會把你們當做自己人,不會傷害你們的,你們只管依令行事,聽號令聲開關城門。”

一切安排妥當後,天賜就連發三個號炮,直飛起半天裡去,在天空中炸響開來。

這邊又點起準備好的數十堆柴火,一時城內火光沖天。十名黑衣人得令將大城門打開。

埋伏在城外的陳素、馬進兩員大將見城內發出信號,城門洞開,立即令兵向着城內殺將進去。

衆官兵衝進城前,從城門內魚貫而入,剛進去半數人馬,突聽得號聲四聲,內城門突然被關上了。

這時,四周城牆之上突然令旗招展,出現無數弓箭手,頓時箭如雨下,射向涌入內城的官兵。

進入內城的萬餘名人馬立時被箭雨射得人仰馬翻,哀嚎連天,衆官兵將士一時摸不清東南西北,又紛紛調頭往城外衝去。

這邊往城裡衝鋒的將士,黑暗中見有人往外突,以爲是城內防衛的士兵衝了出來,舉刀就砍,頓時殺作一片。

突又聽得一陣炮聲炸響,內城門又被打開,從城內衝出一隊鐵甲騎兵殺了進來。

此時,那困在內城之中的敵軍士兵,只顧舉着盾牌,伏身躲避箭雨,哪還有什麼還手之力,立馬被衝進來的騎兵殺得是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餘下士兵竟是拼命的往城外逃命。

與此同時,城外殺聲大作,成廣,李震山兩位大將領兵又從城外兩邊殺過來。

且說那在城門口相互對殺的敵軍官兵,剛剛發現雙方誤會錯殺,停下手來,不想又從城裡衝出一隻鐵騎,還沒弄清敵友就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但見那城內的鐵甲騎兵在敵軍中來回衝殺,城外被西域士兵圍得水泄不通,由外向裡殺將過來,城頭上萬箭齊發,射向敵軍。一時間,敵軍死傷無數,盡失抵抗之力,任人宰割。

這邊王府內,鎮西王與一幫文臣正在大殿之內等候軍情,趙簡與天賜也侍立左右。

二個時辰過去了,鎮西王聽得外面喊殺聲之聲漸漸平息。這時,傳令兵前來報信:“稟大王,我軍已取得大勝之勢,全面控制了戰場局勢。敵軍死傷無數,已潰不成軍,只待束手就擒。”

鎮西王仰天大笑:“哈哈,我等現在可出去看看敗軍慘狀。”說罷遂領幾個文臣從王府出來,趙簡、天賜也跟將出來,衆侍衛軍押後。

剛來到王府前的大街之上,就見前面遠處,一隊人馬在幾騎快騎帶領之下,向這邊趕來。

鎮西王等以爲是軍中前來報喜者,就與衆臣立足等候。

天賜在人羣之後一聽,不好!這衝過來的幾騎快騎,馬無配鈴之聲,顯然是突圍而出的埋伏敵軍。

原來正是那敵軍大將馬進,率幾十人從那包圍圈中殺了出來,衝進城裡,正尋路而逃,見前面數十人站立等待,華蓋罩頂,袍服加身,知是要人,就提刀直殺過來。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天賜從衆人身後閃身來到前面,迎住那狂奔而來的戰馬。

那馬進騎馬衝至近前舉刀就砍,天賜往旁邊稍移一步,劈開長刀,攔至馬前。

那馬見前面突然有人攔住,就揚起前蹄,準備跨將過去。

天賜也不避閃,卻竟然伸手去接住了那飛馬的兩隻前蹄,然後順勢轉身將雙手往後一送,就將那匹馬向身後空中拋扔了出去。

只見那馬連同座上之人,一同飛將起來,越過衆人,飛出七八丈開外,重重地摔在地上。

那後面接踵而至的三匹馬,都被天賜如此接連扔了出去,立時,一片人仰馬翻,哀嚎不斷。

衆人還不明就裡,趙簡卻看得目瞪口呆,這招四兩撥千斤,不,應是撥萬千纔對,是上乘的太極神功,竟已運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少年是人還是神?!。

天賜高聲喊道:“是敵軍來襲,趕快護駕。”

衆侍衛軍衝上前去攔住後面跟進的士兵,一面將鎮西王等圍在中間。

趙簡命人將摔在地上的那幾個捆了,押了下去。然後上前一天賜一起對付後面趕來的敵兵。

那羣突圍而出的士兵,一見折了主將,正惶惶然不敢上前,後面追兵又立馬趕至,只好束手就擒,繳械投降。

見已制服來犯敵軍,鎮西王與衆臣才驚魂甫定,遂又返回到王府大殿之內。

這邊前線衆將,得勝班師,一面着人打掃收拾戰場,一面前來向大王稟報勝果。

此一役,殺死殺傷敵軍兩萬餘人,俘虜一萬餘人,除少數人馬突圍而出,敵軍四萬人馬損失貽盡。

話說桐原城內,楚都尉待潘部大軍出城以後,立即招集地方駐軍,派兩千人在四門佈防,又安排兩千人,在兵營周圍埋伏。

然後親自帶人到兵營之中,呈上美食酒菜,慰問那留守的兩千將士。待衆官兵盡情吃喝之時,命人悄悄地將營中士兵的兵器全部搜走。

安排妥當之後,他立至營中,向衆官兵高聲說道:“朝廷無道,民不聊生,潘姓狗賊,更是貪狼餓虎,自專征伐,苦殺萬民。今日桐原駐軍,已投誠西域,誓將懲奸除惡,匡扶朝廷。”

說罷,他將那顆天賜留給他的,潘天壽的假人頭,高高舉起:“我已手刃那潘姓狗賊,取其首級在此。衆官兵有願隨我起事者,留,不願者,去,絕不爲難。但若有反抗之舉者,格殺無論!”

四下埋伏的桐原士兵持刀槍現身出來,將那兩千官兵團團圍住。

衆官兵手無寸鐵,又見主帥被殺,大勢已去,只好投降。

半夜時分,從下馬關兵敗逃回的幾百名官兵,進入桐原城後,也被楚大人手下將士全部拿下。

至此,桐原城內全部換防易幟,被楚大人控制妥貼。

第八十三章 赴任第五十章 牛陣第三十九章 投靠第十六章 探父第十一章 拜師第七十五章 洞穴第一百一十四章 馬蜂第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三十章 神丹第一百一十章 棺材第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法第八十三章 赴任五十五章 奪馬第四十九章 反抗第二十九章 癡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兇殺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四十八章 伍魁第四十九章 反抗第五十四章 比武第六十三章 貨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章 詐降第九十章 腰牌四十七章 掠城第四十九章 反抗第七十二章 大熊第一百零一章 救駕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七十四章 入城第一章 追殺第三十四章 戰車第一百二十四章 典禮第四十章 繼位第一百二十二章 道姑第三十六章 叛敵第四十章 繼位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二十一章 投案第八章 偷師第十四章 往事第八章 偷師第六十二章 深山第四十八章 伍魁第一百一十四章 馬蜂第一百四十五章 蘇家第六章 追狼第七十五章 洞穴第二十二章 獻計第三十四章 戰車第六十一章 義女第七十六章 馴化第一百二十一章 巡查第九章 學藝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六十四章 上任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十八章 葬父第一百零二章 火攻第六十章 解圍第五十九章 出兵第四十三章 兵符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百四十一章 杖責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二十二章 獻計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四十六章 襲城第九十六章 誘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蠱術第五十一章 突圍第五十一章 突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像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叔侄第五十三章 從戎第八十章 勝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馬蜂第七章 道觀第二十八章 辭別第三十章 神丹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十六章 探父第一百零五章 失守第一百四十二章 巫師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四十五章 退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典禮第八十四章 遭擒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像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十章 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