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勸戰

當下潘大人跟天賜商量好細節以後,命楚都尉精選二十名武藝精湛的士兵,換好便裝,聽隨天賜調遣,定於當晚子時就開始行動。

天賜與楚爲先領命下去準備。這邊,潘大人召集三軍將領調遣兵馬,命陳素、馬進兩員大將各領兩萬兵馬,人銜枚,馬摘鈴,於子夜前,分別悄悄地埋伏在下馬關城外左右兩側,見城內信號後,領兵殺入城內。桐原城內只留兩千人馬與楚都尉的四千本地守軍一起做好城中防務。待拿下下馬關以後,潘大人率這留守兩千人部隊進駐城中接管,陳素則率其兩萬兵馬回桐原縣城駐防。

佈置妥當以後,將帥各領其命,回去準備去了。

當晚,天賜換了一身黑衣,與那楚都尉派來的二十名精壯漢子一起出發,來至軍中牢營之前。

天賜領五人營前埋伏,令另外十五人安排好三輛馬車,於牢營之後門外接應。

天賜等在門前埋伏了一會,見大牢門前換了崗。天賜則領五人直奔大門而去。

天賜等人來到大門前,那崗哨,竟視同無物,任由幾人進了去。

天賜按照楚大人提供的圖紙,順利地找到關押趙簡的死牢門前。

用錘子砸開門鎖後,驚醒了尚在睡夢中的趙簡。趙簡翻身坐起來,見是天賜進來,不由得是又驚又喜。

“趙兄,受苦了,小弟特來救你。”天賜進得牢房扶住趙簡的雙肩說到。

“多謝兄弟冒死相救,大恩不言謝,日後必當爲兄弟生死效命。”趙簡抱拳作揖說到,又問:“這幾位兄弟是?”

“都是楚大人派來的,自己人,隨後將送你回下馬關去。”

話不多說,趙簡隨了天賜等人從牢房中出來,一路甚爲警惕,輕手輕腳,以防被人發現。但他卻見天賜乃是信首闊步,猶入無人之境一般,就小心提示:“兄弟小心,以防守衛撞見。”

天賜說:“不打緊的,你放心好了,只管隨我來就是,沒人敢阻攔你我的。”

一路從牢房中走出來,趙簡發現當真沒有任何獄卒、守衛出現,平時的崗哨竟好象躲着他們一樣。

七人從後牆翻出,見外面早有三輛馬車和一干人等在此等候。他與趙簡等幾人上了一輛馬車後,命來人將另外兩駕馬車行至城外等候。

天賜則命馬車向潘御使的帥府駛去,趙簡不解,問:“我等此去是何爲?”

天賜笑曰:“趙兄此去回西域覆命,小弟自應有大禮相送,好讓兄臺回去居功請賞啊,我們這就去拿取大禮哈。”

趙簡聽得是一頭霧水,不知是何大禮,也不好再多問。

一行人乘車來到帥府後院之後,天賜命那隨行五人在此望風守候,隨後取出兩把利劍,將其中一把交與趙簡,讓他隨自己翻牆而入,進至帥府當中。

兩人七拐八繞,來到一房前,只見房內燈火通明,房內一人影正在來回踱步。

兩人來至窗下,天賜與趙簡分別在窗紙上戳開一小孔,向裡看去。

趙簡一看,不得了,這不正是朝廷欽命的防禦使潘天壽潘大人嗎。只見他在屋內手持一本書,一邊翻看,一邊踱着步,若有所思的樣子。

天賜對趙簡輕聲說道:“你在此稍候,待我進去取了他的首級與你。”

趙簡擔心有詐,再說潘天壽武功也是了得,難以輕易制服,正要拉住天賜讓他且慢,卻只見天賜已立起身來,破窗而入。

潘大人見有人闖進房來,大吃一驚,厲聲喝道:“大膽毛賊,竟敢私闖帥府。”說罷將手中書籍擲向天賜,隨後閃身進入一偏房內,天賜持劍跟進其中。

潘大人進入屋中,見天賜跟了進來,就轉身指着案几之上的一個包裹說:“人頭在此,你快取了去,投奔敵營。”

天賜看了一眼那包裹,說:“此頭顱上沒有血跡,怎能當真,必引起他的懷疑啊。”

潘天壽聽言一拍腦門,說:“唉呀,你若不說,竟將此事忘了,現在該怎麼辦纔好?”

天賜笑了笑,說:“那隻好先借大人的頭顱一用了。”言畢手起刀落,一陣寒光閃過,可惜那潘大人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那頭顱就從項上滴溜溜的滾落在地上了。

那趙簡正在房外緊張地等候,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卻見天賜已從房門出來,一手提着一個包裹,一手提着一個人頭首級,還在淌着鮮血。

趙簡湊近一看,那人頭正是潘天壽潘大人的項上人頭,兩隻眼還大大地睜着,一副死不螟目的樣子。趙簡當下是又驚又喜。

二人翻出院牆,來到接應之處。天賜命人將頭顱包上收好,將另一包裹交人送往楚府交與楚大人。

然後幾人駕車駛至城外,與城外的兩輛馬車會合後,三駕馬車一字排開,向西域要塞下馬關飛馳而去。一路上,天賜向趙簡交待了事情原委,並教他如何如何跟鎮西王彙報。

衆人來到城關之下,趙簡上前通報口令叫開城門,放衆人進入。天賜令隨從人等,在城門口候命,然後與趙簡驅車直奔鎮西王府。

來到王府後,向衛兵通報有緊急軍務向大王彙報。不一會兒鎮西王傳令召見。

鎮西王聽傳言說朝廷將派大軍圍剿西域,派出探子出去四處打探,也尚未得到準確消息,這幾日正在發愁,竟是夜不能寐。聽聞趙簡回來稟報,立馬傳令召見。

趙簡與天賜進入王府來到議事堂,參拜大王之後,趙簡稟報說:“領大王之命,我在桐原城內打探敵情。通過義弟張天賜結識了桐原城防務都尉趙爲先大人。那趙大人素來看不慣朝中軍隊在桐原爲非作歹,對那潘御使更是恨之入骨。前日那潘家小公子竟然當衆調戲楚家小姐,還藉故將其關押牢中。楚大人遂向我表示願意舉事謀反,投靠鎮西王,匡扶朝廷。遂與我義弟設計拿下那潘天壽的人頭,前來獻與大王。”說罷將手中包裹打開呈上。

鎮西王一見果然是潘御使人頭,不由大喜,又問:“那楚都尉現何在啊?”

“楚大人與我義弟張天賜已施計,將桐原城內大軍騙至下馬關城外埋伏。待會兒,見我等發出信號,就將攻入城內。請大王立即佈置兵馬,佈陣設伏,則可將進犯之敵全殲於此一役。楚都尉已率本城士兵控制住桐原城內所有軍事防務,敬待鎮西王派兵取城就是。”

鎮西王聽言後,低頭沉思,似有猶豫。

張天則見狀,上前一步說:“小的張天賜,斗膽向大王進言。”

“你說。”鎮西王說到。

“現在敵方大軍已兵臨城下,不管大王出手與否,都將攻進城內。即使桐原城內大軍不攻,朝廷也已派出重兵前來圍剿西域,並無招撫大王之意。下馬關乃西域重要關口,此城一下,西域盡失,界時大王將退無可退,守無可守,悔之晚矣。大王不如趁此良機,全殲桐原大軍,直取桐原城,在桐原城佈下防控,下馬關提供後援支持,兩城形成呼應之勢,方可有抵擋朝廷大軍之可能,請大王三思。”

鎮西王聽了此番言語,茅舍頓開,大喜曰:“此言極是,本王險些誤事。這位少年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膽略,實爲罕見,將來必成大器。”說罷,立即傳令三軍,帳前聽令。

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八十一章 劫持第一百三十三章 山道第十六章 探父第五十七章 對陣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九十一章 謀局第一百一十章 棺材第九十六章 誘反四十五章 退兵第七十章 談判第一百零八章 圍城第七十一章 停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百零九章 罪臣第六十八章 佈陣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信使第一百三十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重塑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一百二十一章 巡查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脈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十七章 告狀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九十四章 罈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北伐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三章 賭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會四十七章 掠城第二十六章 排箭第一百零六章 吳徵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一百一十章 棺材第一百一十一章 身世第一百四十四章 兇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後人第二十七章 天兵四十七章 掠城第四十九章 反抗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擊第十九章 救美第一百二十四章 典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六章 追狼第九十章 腰牌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佈局五十二章 馬車第九十九章 貨車第十章 傳書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三章 石匣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油燈第二十章 狼殺第五十四章 比武第三十一章 贈丹第二章 狼仔第四十二章 會面第八十二章 出城第八十章 勝利第七十二章 大熊第九十七章 烈酒第九章 學藝第二十二章 獻計第七十二章 大熊第十六章 探父第一百四十章 上朝第五十八章 破陣第一百二十六章 重塑第七十章 談判第五十九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模第九十九章 貨車第十五章 尋父第九十三章 棄城第十六章 探父第六十章 解圍第三十六章 叛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叔侄第六十二章 深山第二十三章 勸戰第八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報仇第一章 追殺第九十五章 巨石第五十六章 阻敵第一百二十章 天尊第一百一十五章 玄清第八十章 勝利第五章 狼母五十五章 奪馬第三十四章 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