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出使南平(下)

復州兵馬不多,不過五千人而已,不過復州的防禦使乃是王彥超。這王彥超日後可是做到右金吾衛上將軍、封邠國公,這樣的強人尤其是劉扶這個小小的將軍所能夠打敗的嗎?

劉扶率領兩萬人馬攻打復州,兩軍對峙四五天,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講,還是復州佔有先機。王彥超甚至率領數百親兵從劉扶的中軍殺入南平軍,從容殺了個來回往返,愣是將劉扶所部擊潰,斬獲甚多。

等到劉扶戰後清點人馬,已經摺損了三成有餘!這麼大的損失,加上白延遇所部的旗號已經出現在復州附近,劉扶不敢再待下去,連忙下令撤兵。

等到劉扶退兵之後,王彥超也長鬆了一口氣,兩軍對戰多日,復州人馬其實折損甚多。只不過王彥超每次將城中青壯補充到兵馬之中後,都命兵士穿着一樣的服飾,打着一樣的旗號,讓劉扶誤以爲復州兵馬精銳至極,不敢妄動。

在這段時間裡,王彥超也俘虜了不少南平軍的士兵,得知前段日子新進手下趙匡胤的一次出擊居然斬殺了高從誨的次子,這才引來了南平國的打擊報復!

聽着戰死士兵的哭泣,想想自己陣亡的親信手下,王彥超對趙匡胤也有了怨氣,尤其是開戰初期,自己百般交代,不要過分刺激南平!沒想到這趙匡胤居然這般不懂事,毫不聽從自己的勸誡,居然惹下這麼大的麻煩!這復州城距離南平國界不過三四十里路程,如果高從誨執意報復,復州可就有難了。

左思右想,王彥超招來趙匡胤,對他說道:“賢侄啊,我聽說你父親最近升官了,我是他的老部下,也該去爲他祝賀。不過復州戰事剛剛平息,實在抽不出人手,還要勞煩賢侄你去道賀,順便探親。”

趙匡胤心中一愣,這是什麼意思,他也不是個愣頭青,父親升個小官根本不值得王彥超千里遣使相賀,這明明就是王彥超在變相打發自己。趙匡胤試探地問道:“那我手下那一營人馬怎麼辦啊?”

“你手下不過還有二百餘人,折損甚多,我準備把他們補充到主營人馬之中,等你回來的時候,再交給你統領就是!”王彥超笑着說道:“賢侄,畢竟在你指揮下,足有接近三百名士兵戰死或重傷,他們的家眷也都很有怨氣,你要多多理解纔是。這次出使開封,你也好好散散心。”

趙匡胤卻很是心涼,將所部手下併入主營,這分明是取消了自己所部人馬的編制,讓自己多日來的心血毀於一旦。戰死的士卒能怨自己嗎?誰讓南平國的人馬攻得這麼猛,誰讓你這個防禦使大人老是讓自己所部來擔當主攻呢?

王彥超又命人端來幾個托盤,上面用紅綢蓋着一些錢財,笑着對趙匡胤說道:“這裡是五十貫制錢,雖然不多,可也足夠你的花費。另外我還要麻煩你一件事情,聽說隨州刺史董宗本的二子董遵誨已經升任都虞候,他的舅舅是高懷德,姑父是馮道,我也要給他們一個面子。你要是路過隨州,順便去拜訪一下。”

趙匡胤心中更爲難受,自己與那董遵誨同齡,憑什麼他當上了都虞候,自己卻要灰溜溜去職,還要去拜訪恭喜他?想都不要想!也罷,反正自己在外也闖蕩了不少時間,我就不信回家之後不能在禁軍中混出一番名堂來,有了皇帝的信任,什麼董宗本、董遵誨,統統一邊玩去!

趙匡胤接過錢財,說了幾句場面話,便緊繃着臉往外走去。王彥超雖然不捨得這員良將,不過他更不希望自己的復州連遭重創,他立即向劉扶軍中派出信使,說明前幾天高保正遇難乃是手下人趙匡胤肆意妄爲,已經被革職處理,希望劉扶能夠多多體諒他王彥超的難處。

劉扶接到王彥超的書信,也算是有了下臺的臺階,他這次攻擊復州,雖然沒有將其攻克,畢竟讓王彥超將那罪魁禍首趙匡胤革職處理,也算是爲高保正報仇了。

劉扶派人向高從誨說明情況,並附上王彥超的書信。高從誨接到書信,便派出數十名殺手,潛入復州。不過等他們來到復州的時候,趙匡胤早就遠去開封,追之不及。

再說江陵方面,高從誨與田敏多次長談,田敏將他校訂的《五經》送給高從誨,作爲此行的紀念。

所謂五經,是指《周易》、《尚書》、《禮記》、《詩經》、《春秋》。田敏花了大心思,才夥同其他儒學大家,將這五經校訂完畢。他對高從誨說道:“學習《周易》,可以讓人潔靜精微;學習《尚書》,可以讓人疏通致遠;學習《禮記》,可以讓人恭儉莊敬;學習《詩經》,可以讓人溫柔寬厚;學習《春秋》,可以讓人屬辭比事。有此五經在手,可以豐富學識、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

高從誨不滿他的說教,便譏笑道:“老先生的學問,不過是從《孝經》十八章裡找出來的,治國理事哪裡用得着啊?!”

田敏對於這些空談,倒是十分機警,他立即反駁道:“《孝經》裡面說到的,都是些至德要道,只要明瞭這些道理,治國理事便可以以此行事,無有不通。”

田敏還有些氣不過,大聲背誦《孝經》中諸侯章內容:“居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也。蓋諸侯之孝也。”

高從誨見田敏居然敢於公開勸誡自己,很是不滿,不過他想想侍衛們的報告,說那田敏手下護衛非常精銳。雖然只有區區五十人,但個個身披鐵甲,胯下又全是一等一的戰馬!僅是使者的護衛就能是如此精銳,那白延遇手下五千精銳又該是何等氣象?!

高從誨很是心虛,不敢詰難,田敏和董遵誨便得以順利離開江陵,返回郢州。

第27章 行軍途中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482章 野心與野望第111章 城樓交鋒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297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中)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413章 較量(下)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163章 轉戰西關城第400章 斷人念想(下)第136章 瘟疫(下)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285章 郭威遇刺第286章 攻擊兗州府第445章 皇帝末路(中)第423章 屠城?!第486章 圖窮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484章 京中來信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進第28章 巧做整編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441章 老實人,愚蠢事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78章 酒樓巧遇(上)第115章 浴血搏殺(3)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201章 遼軍南下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365章 拿下清流關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16章 以爹壓人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208章 大政變(1)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301章 樓觀道(上)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258章 奔襲劉贇(中)第5章 客棧送王樸(上)第321章 党進大戰劉繼業(下)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230章 漢庭應對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計(上)第63章 夜襲(一)第361章 怒鋒!第411章 較量(上)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460章 奇襲高平關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312章 有過必究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454章 極不愉快的會面第142章 城門失火第356章 三軍會師話決戰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416章 大戰洪澤湖(下)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458章 大會寨第330章 殉國(中)第238章 劉子陂大戰(6)第106章 爭鬥(中)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97章 走鏢(二)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293章 李家莊之戰(上)第120章 善後與誓言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76章 襄州定策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428章 南唐事變(上)第317章 炮兵指揮使(上)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02章 先滅水軍先鋒第65章 夜襲(三)第156章 大戰王景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