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杜重威造反

杜重威乃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妹夫,石敬瑭登基以後,就封他爲舒州刺史,後接連立下功勳,很快就被提拔爲成德軍節度使。等到契丹人南下的時候,杜重威率領十萬晉軍投降,被契丹人拜爲太傅,駐守在鄴城。

契丹北返之後,杜重威很是惶恐,所以劉知遠一登基稱帝,杜重威就立即派出使者請求歸降。當時劉知遠剛剛稱帝,勢力未穩,得到杜重威的降表之後,便欣然同意其歸降。不過,杜重威還是有所擔憂,常常長吁短嘆,食不下咽。

這一天,杜重威又在鄴都留守府中閒着沒事長嘆息,從事王敏求見,杜重威便讓其入內。

王敏乃是單州金鄉人,自從進士及第以後,便跟隨杜重威,長期擔任從事一職,也算是杜重威的心腹。他對杜重威說道:“啓稟大人,前次您擴軍的時候從鄉間徵調了不少青壯入伍,如今正值秋收時節,還請您下令讓他們還鄉,幫助家人收糧。要不然他們家中全是老幼婦孺,秋收根本忙不過來,萬一來年再餓死不少,這也影響您的聲譽。”

“待問(王敏之字),你有所不知,我也是爲難啊!”杜重威長嘆一聲,幽聲說道:“我其實也不想養這麼多兵,多耗錢糧啊!只不過如今漢朝初立,對於我們這些降將一直沒有明確的態度。我不是擔心我自己的安危,只是擔心皇帝對我麾下的諸將不信任,萬一秋後算賬,豈不痛哉!所以才養了這麼多的軍隊,爲的就是讓皇帝心有顧忌。只不過十萬軍隊每日消耗甚重,也苦了鄴都百姓啊!”

王敏心中就跟吃了一個蒼蠅一樣,很是難受:你口口聲聲爲我們着想,咱們皇帝徵召我們做官的時候,你卻百般阻攔呢?不過杜重威畢竟是他的恩主,王敏也不好直接反駁,他腦筋一轉,對杜重威說道:“大人,我倒是有一計,可以試探出朝廷對您的態度。”

“喔?快快說來!”杜重威連忙站起身來,跑到了王敏的面前。

王敏往前湊了一步,對他低聲說道:“大人,您可以與那天平軍節度使李守貞聯繫,一同上書,請求調往別的戰區。如果朝廷對咱們並無異見,應該不會同意咱們的要求,相反,會派出官吏來安撫咱們;但如果朝廷對咱們天雄軍有所顧忌,就會順勢同意。反正有李守貞與咱們結盟,即便拒絕換防,朝廷也不敢處置!”

“待問此計大妙!”杜重威連連稱讚:“正好昨日那李守貞派人來與我商議對策,我無言以對,如今正好命那使者回稟李守貞,咱們兩家共同進退。待問,你真是我的活諸葛啊!”

王敏遜謝,又問青壯回鄉之事,杜重威推脫道:“待我上書有了結果,再派他們返鄉不遲。現在就讓他們離開,隊伍可就缺額大半,我天雄軍的影響力可就大大減弱了。待問放心就是,我也是顧念百姓生計的人,不會總是軟禁着這些青壯的。”

杜重威畢竟是天雄軍節度使,乃是主掌一方的諸侯,王敏勸了幾勸,見杜重威執意如此,也只好聽令退下。

杜重威立即向李守貞修書一封,試圖與李守貞結盟。李守貞接到書信,便與幕僚們商議。

幕僚們都對李守貞勸說道:“大人,如今劉知遠剛剛登基,他手下的軍隊都沒有受到重大損失,正是拔劍四顧的時候,咱們何苦去招惹他們?那杜重威既然願意出頭,正好讓他來試探下漢朝的軍威,如果漢朝敢於撤換杜重威,說明他們對自己的武力有信心,咱們就搶先同意換防,博得皇帝的稱讚。如果漢朝不敢對杜重威加以處置,說明他們色厲內荏,咱們也就在天平軍這地方長久駐紮下去,假以時日,就算無法登基稱帝,做個逍遙王爺也不錯。”

李守貞連連點頭稱許,於是回書於杜重威,虛與委蛇,說是願意與天雄軍共進退,一起上奏朝廷。

杜重威信以爲真,便上書漢庭,請求調往其他戰區。而李守貞雖然上書,卻只是在恭賀劉知遠登基爲帝,並沒有請求換防。

正好歸德軍節度使、中書令高行周進京朝見,劉知遠就向高行周諮詢下鄴都的情況。

高行周對劉知遠說道:“陛下,那杜重威在鄴都鎮守已久,如果陛下輕易將他調開,恐怕他會鋌而走險,起兵作亂。不過,如果不將他就此調開,杜重威便會穩固在天雄軍的統治,精選士卒,訓練部隊,加上他又很容易獲得契丹人的支持,到時候更是尾大不掉。老臣的歸德軍地處宋州,正在陛下的治下,如果那杜重威真心換防,老臣願與他調換。”

劉知遠連連點頭,不錯,這杜重威願在鄴都,又與契丹人藕斷絲連,很容易割據一方,萬一再做個兒皇帝,到時候又是天大的麻煩。與其等到他以後羽翼豐滿再作亂,不如趁着漢軍士氣高昂的時候,將這個膿包擠出來!不就是打仗嗎?我劉知遠怕過誰?!再說了,杜重威也有可能俯首聽命,那就更合算了!

七月十三日,劉知遠正式下令:調杜重威任歸德軍節度使,駐守宋州;調高行周任天雄軍節度使,駐守廣晉府;調李守貞爲護國軍節度使,駐守河中府,並任命其兼任中書令、使相;任命趙匡贊爲晉昌節度使,駐守京兆府。

劉知遠不愧爲開國君王,氣魄就是大,一連調動數人。本來觀望的李守貞在幕僚們的勸說下主動率領主力部隊移防,上任河中府。李守貞一動,趙匡贊也聽命調動,但是杜重威可就慌了神,這下他可弄巧成拙了。

杜重威一邊想辦法拖延,一邊派出自己的兒子杜弘璲前去恆州晉見耶律麻答並充當人質,請求救援。當時,趙延壽的親兵兩千餘人,仍駐守在恆州,聽命的指揮官張璉是員猛將,杜重威請求耶律麻答派張璉協防鄴都。

耶律麻答收到了杜重威的鉅額賄賂,又有杜重威的兒子做人質,不僅欣然同意了杜重威的請求,派出張璉所部;還派楊袞率領遼兵一千五百人,立即前去鄴都增援。

杜重威得到耶律麻答的增援以後,立即表示拒絕漢朝劉知遠的亂命,希望他同意自己留守鄴都。

劉知遠大怒!

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107章 爭鬥(下)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376章 六合大戰(上)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272章 遼國劇變(中)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94章 李家莊之戰(下)第13章 坊中亂戰(上)第145章 多做少說第7章 雲韶坊中話拔釘(上)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355章 迎頭痛擊第1章 重生古代第248章 打劫(下)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342章 專打破柴都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94章 北上中原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06章 爭鬥(中)第160章 大戰王景崇(7)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191章 平定叛亂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174章 中計!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63章 夜襲(一)第420章 炮兵對決!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304章 郭威駕崩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268章 大戰長壽村(上)第353章 御營副先鋒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83章 敲竹槓第34章 賭坊開業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441章 老實人,愚蠢事第507章 築基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195章 《爭座位帖》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63章 夜襲(一)第193章 居於開封(上)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349章 刺殺郭榮!第40章 痛打趙匡胤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250章 誰爲皇帝(2)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59章 包辦婚姻(下)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11章 兄弟情誼絕第180章 誅殺趙思綰(上)第449章 橐駝兒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176章 所向無敵(下)第391章 潰逃?反擊!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413章 較量(下)第455章 初戰天井關第214章 逃離開封府(2)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345章 秦州易幟第264章 城頭伏擊戰第464章 決戰碾子谷(下)第39章 痛打趙匡胤(三)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275章 漫長血夜(上)第28章 巧做整編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