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出使南平(上)

就在高從誨悲傷欲絕的時候,董遵誨一行也回到了郢州城。當他們走到東門時,董遵誨突然發現尹實一行人正在翹首期盼、列隊迎接。董遵誨感到非常不好意思,連忙上前遜謝道:“末將何德何能,居然勞煩刺史大人在此等候,實在是罪過啊!”

尹實也有些尷尬,他一早就來到東門,不過不是爲了等候董遵誨,而是爲了迎接朝廷派來的援軍。早在十天以前,朝廷就委派白延遇率領五千精銳人馬趕來援救郢州,如今總算是到了山南東道的地界。白延遇派人向郢州送來消息,自己將帶着二百親兵先行抵達,請尹實安排軍隊的駐紮之所。

雖然有些個尷尬,尹實還是向董遵誨介紹了情況,人家白延遇可是校檢司空、馬軍左廂都校,董遵誨現在儘管有着都虞候的差遣,但其本職卻只是一名營指揮使,地位上遠遠遜於白延遇。

得知情況之後,董遵誨命令隨從回城休息,自己也與劉慶義、王政義等人一道,站在尹實身側迎接,他也想見識一下這個打仗勇猛的武將。據說六年之前,白延遇在宗城一戰中率先衝鋒,手刃數十人,就連貼身佩劍也折斷了,激戰猶酣,愣是以一己之力,帶動疲敝之卒,擊退六萬大軍!這樣的一員猛將,值得他董遵誨來等候!

不多時,就有人從江邊送來消息,那白延遇已經率領親兵渡江。很快,一衆騎兵就朝着郢州城跑了過來。等到快到城門的時候,那些人也發現了在城下迎接的尹實等人,連忙滾鞍下馬。()

打頭一人約有三十來歲,身穿一身銀白色的鎧甲,頭戴一頂塗成金黃色的鐵盔。他大步往前走來,一邊走一邊摘下頭盔,就見他劍眉高聳,本是個美男子的模樣,可是一道碩長的刀疤橫在眉際,讓他平添了幾多殺氣。

尹實也率人大步迎了上去,大聲問道:“可是希望兄當前?”

希望兄?見董遵誨不解,旁邊一人小聲解釋道:白延遇字希望。董遵誨這才明白過來,向那人點頭致謝,見那人足有個六十來歲,一頭的白髮,三縷長鬚,活像是後代的國學大師。

一旁的劉慶義、王政義也悄悄向董遵誨介紹:是田敏田大人,乃是鄒平人,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少通春秋,篤於經學,後梁貞明年間登科,在樑、唐、晉、漢歷任國子博士、祭酒、太常博士、戶部員外郎、司空等職。後唐時,曾奉詔與太常卿劉嶽刪定唐朝鄭餘慶的《書儀》,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家。自長興三年起任平勘官,與馬鎬等儒學經師校訂太學九經,更正差錯,雕版刻印,廣頒天下,統一全國經典文字。上月作爲朝廷加恩使前往南平國,不料被南平國拒之門外,這纔來到郢州。

就在劉慶義等人向董遵誨介紹的時候,尹實與白延遇已經寒暄完畢,兩人互相介紹了自己的屬官,而後把臂入城,不久,西門上便飄起白延遇的大旗來。

城下南平軍劉扶看見白延遇的大旗,知道漢朝的援兵以至,便下令全軍小心戒備、次第撤兵。

城頭上尹實、白延遇命人擂鼓助威,吹號爲劉扶送行。尹實和白延遇不是不想聯合攻擊南平軍,只是郢州被圍這麼多日子,士兵們疲敝異常,而白延遇手下也連日趕路,戰鬥力較低。更重要的是郢州的糧秣供給出現了缺口,而且藥品奇缺,無法支持大軍作戰。所以儘管機會難道,可尹實、白延遇還是以穩妥爲上,不願意冒險追擊。

當然,大軍雖然不出城,但是派出小股部隊還是可以的,尤其是白延遇他們剛剛趕到郢州,還需要首級報功,豈能輕易讓南平軍溜走?接連三日,白延遇都派出三百餘名騎兵追趕南平部隊,趁其不備進行突襲,等到南平軍調整好部屬,騎兵們早就收攏部隊悠然撤退了。

短短三天,白延遇就有了千餘首級的功勞。此時田敏也和董遵誨相熟,董遵誨的姑父馮道乃是田敏的老友,兩人有這一層關係,天然就要貼近一些;加上董遵誨對儒學有着後世的諸多理解,也讓田敏這個儒學大家很感興趣。

田敏這一天對董遵誨說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也該出發了!”

董遵誨點了點頭,他知道田敏一直掛念着九經的整理工作,自然不會長期在外待着,董遵誨恭敬地說道:“那我這就準備程儀,派人護送您返回開封。”

“我回開封幹什麼啊?”田敏笑着說道:“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豈能臨陣脫逃?我可是擔負着爲南平國加恩的使命,決不可半途而廢!”

“大人萬萬不可前去!”董遵誨連忙阻攔:“南平國的軍隊在郢州城下連遭敗績,折損甚多。高從誨的長子在襄州被射死,高從誨的次子又在返回途中被複州兵馬斬殺,高從誨正是悲痛欲絕的時候,您要是現在去南平,非得被他當成發泄怒氣的工具不可!”

田敏大笑:“我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道明啊,義之所在,寧死亦往!如今南平國和郢州接連打了幾仗,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也給百姓帶來了不少的傷害。

別的不說,就以郢州爲例,前段時間南平國的圍城及進攻,一是害了不少守城青壯的性命,讓許多家庭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失去了丈夫;二是讓城外的田地荒蕪,百姓們播下麥種好不容易纔熬到收穫的時節,但戰亂一起,麥子都被搶割,不知浪費了多少,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的收入銳減,讓這個豐收年變成了饑荒年!

高從誨的長子、次子接連喪命,那高從誨豈能心中無氣,肯定會派出大軍進行報復攻擊。雖說白延遇給郢州帶來了五千援兵,可是高從誨可以攻擊殘破的襄州,也可以攻擊兵力薄弱的復州,肯定會給襄州和復州的百姓造成傷害!我田敏雖然沒有多大本事,還是希望能以我一己之力,消除戰患,爲百姓們提供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

董遵誨看着滿頭白髮的田敏,很是感動,他大聲說道:“小子不才,願隨先生出使南平,護衛先生周全!”

()

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354章 伏擊追兵第360章 截流!?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401章 緩兵計?滾犢子!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21章 我要開青樓第471章 猛張飛第168章 軍議與禁酒令第362章 計殲塗山敵(上)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119章 浴血搏殺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196章 血案(上)第190章 計退南唐(下)第258章 奔襲劉贇(中)第97章 走鏢(二)第20章 義結金蘭(下)第303章 歸去來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將第88章 誤食砒霜(下)第413章 較量(下)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410章 暴怒出擊第461章 活下去第461章 活下去第360章 截流!?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135章 瘟疫(上)第253章 誰爲皇帝(5)第435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下)第358章 正陽大戰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59章 包辦婚姻(下)第437章 大戰“姚大蟲”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501章 勸降專業戶丁德裕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371章 噩耗?議和?第98章 走鏢(三)第223章 澶州示警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173章 崩潰的西北角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298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下)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136章 瘟疫(下)第280章 孤軍闖敵營第136章 瘟疫(下)第79章 酒樓巧遇(下)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452章 各有心機第274章 失敗的夜襲第121章 御營議事第128章 西行平叛(4)第45章 巡視一營第62章 郢州第一仗第330章 殉國(中)第304章 郭威駕崩第70章 浴血城頭(三)第182章 誅殺趙思綰(3)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149章 李守貞造反第67章 從賢侄到兔崽子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457章 揮軍澤州第136章 瘟疫(下)第269章 大戰長壽村(中)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51章 馳援咸陽(上)第94章 北上中原第135章 瘟疫(上)第289章 慕容之死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277章 漫長血夜(下)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96章 走鏢(一)第453章 儋珪槍、撥汗馬,可平天下!?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