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壺天(二)

連綿的屋宇佇立在薄霧中,四處有石欄圍繞,大鼎中青煙嫋嫋,如方外之地。

衆人被胡老帶來此地,只見連綿屋宇圍繞的正中,便是一座威嚴堂皇的聖院。

聖院四周,有不少清修之士,有的在亭中論道、下棋,有的坐在高處,吐納間,鼻孔中射出丈長的白氣,修爲精深。

這些煉氣士的出現,也映證了胡老所說,此地並非是專爲府試所設。

胡老介紹了此地的規矩便離開,以這片屋宇儼然一座小鎮的規模,衆考生的住處自然不是問題,李不琢尋了一間小屋進去,牀褥桌椅都沒落灰,顯然是常有人打掃的。

“府試竟給考生髮派住所,看來這壺天境中的考驗沒個十天半月不會結束。”

李不琢把牀褥整理了,將屋子重新清掃一遍,只見往牀上一坐,先回憶起了那口照心鍾。

“此鍾能將我帶入夢境,看來我夢裡春秋的天賦算不上獨一無二,至少煉就此鐘的人,可以讓他人瞬息間歷盡一生,而我的夢境並不能施加在他人身上。”

李不琢心中揣摩着,目光一瞥,在桌邊見到一本手記。

“壺天手記?”

李不琢把手記拿到手中,翻開一看,原來是這屋子不知第一任住客的的手書,記錄的是在這壺天境中的經歷。

只見上面又寫了:“感前人提醒,餘亦留些許經歷補充其後,望後來者引以爲鑑。”

這手記已十分老舊,原來除第一任住客記錄外,還有後來住客的補充。

“不知其他屋子裡有沒有類似這篇手記的東西存在,若沒有,我倒是佔了個便宜。”

李不琢收攏心緒,此前胡老已介紹過這壺天境中的規矩,但說得十分簡略,有這篇手記補充當然最好,便在桌前攤開,開始細細閱讀。

…………

“當年太古聖賢在梨山修行,點化山中妖靈,這些妖靈脩行有成,感聖人點化之恩,成道後,紛紛在梨山之上留下修行感悟,又有各族生靈觀摩這些修行感悟,修行有成,亦留感悟于山中,自此,梨山便成聖地,無數年來,無數生靈在此成道,山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有成道契機。”

聖院邊某間屋子,胡老與孫青臣對坐。

孫青臣點點頭道:“而今人道大興,諸聖以神通將此山搬入壺天之中,供人族感悟,是的人族造化。”

胡老面露疑惑之色:“想當年,這壺天境還是用在州試中考驗天下舉子,只因無論是山下七十二碑林上的法門,還是梨山的第一道石壁,都非尋常煉氣士可以參悟,怎麼今年竟被用來考驗府試舉子?”

“這是聖人的決定。孫青臣頓了頓,“再說如今人族後輩也越來越令人驚豔,這二百人能過照心鍾,更是其中出類拔萃之輩,雖未必能有人能過九道石壁,登上梨山之頂,但從七十二碑林中參悟到上乘法門不難。”

胡老沉吟一會,也點點頭:“我接引他們時也有所觀察,這羣考生中,至少有四十人人穎悟超卓,可過第一道山門,若放在數年前,幾乎個個都能中舉。只不過在這壺天境中,任憑如何驚才絕豔之輩,關鍵還是在一個爭字。”說着,他又想起帶衆考生安排住處時,衆人表面上和和氣氣,暗地裡卻都對舉子名額勢在必得的模樣,呵呵一笑,“這地方清淨了一年,等今日過去,他們明悟了這壺天境裡考的是什麼,便又要熱鬧起來了。”

…………

“原來這壺天境裡有一座梨山,九道山門,七十二碑林。”

在屋中讀完一本壺天手記,李不琢總算對壺天境有所瞭解。

“那七十二石碑,記載的皆是法門、術法,可煉身神,可通周身氣穴,凝練神魂,其中最下乘的法門,也能凝練出神魂黃芽,而最的上等法門,可將神魂凝練到神遊之境。”

“那九道山門上,更是玄奧無窮,這壺天手記的歷任主人,最多隻過了第一道山門,而且只是勉強通過,沒把第一道山門石壁上的玄機完全參破。”

“原來無論七十二碑林,還是九道山門上的感悟與法門,都是從太到如今的各族修行者留下的,其上的文字多是古文,各不相同,若不識這些古字,要想參悟其上法門,第一步就要從字形中推演出文字的含義,要平白花去許多時間。”

李不琢放下壺天手記,神情微動。

“難怪,白將軍讓我閱讀古書,原來就是爲了這一步,一月時間,我雖未通曉上古各族所有古字,卻已初步能見形知義,不知其他人有沒有提前獲知這消息,我又能憑此取得多少優勢?”

想着,李不琢便走出屋門。

透過薄霧,可以見到北面的丘陵上,有七十二座亭臺高低錯落分佈着,李不琢收回目光,只見四周的各處屋舍中,也有考生陸續出來,朝着北面走去。

“壺天手記上說那七十二道石碑上除了煉氣法門,還有對煉氣助益極大的存在,看來除我之外,其他人屋中多半也有如壺天手記一類的記錄,恐怕我得到那篇手記不是偶然。”

李不琢不落於人後。

來到北邊丘陵下第一座六角亭前,只見亭中石碑下有一具靈形盤坐,通體潔白,瑩潤生光,這就是壺天手記上便提到的蜉蝣之靈。

這時,石碑前已觀碑半個時辰的趙承陽緩緩說道:“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

“乘流光,策飛景,貫涵溶……”

緩緩讀出碑上法門,趙承陽道:“此乃混丹入真法,可養身神,納真靈,凝練先天一炁,我來爲你解釋。”

趙承陽將碑上古字讀出來時,那蜉蝣之靈便若有所思,此時點頭讓趙承陽過去。

趙承陽入亭,便與那潔白靈形對坐相談,片刻,蜉蝣之靈面露恍然之色,向趙承陽鞠了一躬,便幻化成一道流光,投入趙承陽眉心。

這便是七十二道石碑旁守碑的七十二蜉蝣之靈,蜉蝣之族,朝聞道,夕死可矣。

趙承陽心中一動,運起剛從石碑上習得的混丹入真法,將那蜉蝣真靈引入周身氣穴,瞬息間,便成就了一尊身神。

六十五:酒莊二百二十三:淬鍊劍意(下)第一百九十七:注命之術一百零一:點撥二百一十六:神魂馭劍一百三十六:吾名東君!一百三十一:庫房說幾句,關於新書的事六十八:酒狐一三百一十五:謀算三百一十二:修爲恢復二百六十:佛胎魔種七十六:桃塢堡二百六十三:養虎爲患五十二:姜太川一百七十七:壺天(五)六十六:書房二百三十四:神兵出鞘(上)四十三:奪魁!九十九:步東華二百八十二:識無邊十一:射藝二百零一:當世唯一人仙楔子一百二十五:夜襲百獸莊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第一百一十一章:江湖佈告一百七十一:向道之心(二)二百三十二:妖魔氣一百四十:斷你足筋二百九十一:鮫人七十:酒狐三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二百五十五:域外天魔二百零二:煉我劍心(上)二百八十八:步罡踏斗三百一十四:目的七十:酒狐三二百四十三:契合劍道(下)二百九十:上六部衆一百七十九:壺天(七)二百四十:萬人坑底睜眼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第一百一十張:坐照圓滿六十九:酒狐二二百六十五:推斷五十六:沈渚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一百五十六:華燈寶炬二百零九:蛛樓遊春一百二十六:靈智開!二百八十九:力挽狂瀾一百七十五:壺天(三)二百二十三:淬鍊劍意(下)三百一十九:收集情報第一百一十一章:江湖佈告五十二:姜太川十八、租房第一百一十三章:劍意二百八十六:空船二十六:聽賢臺說法六十一:護城河邊一:入幽州一百五十:羅浮天闕三百二十一:龍池法統(上)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六十五:酒莊一百七十八:壺天(六)二百三十九:假死二百二十一:劍靈轉世(下)一百六十二:真形第一百一十六:掌控九十六:張金嶽三百五十六:接頭九十五:走水二百八十四:出海(二)一百五十六:華燈寶炬一百三十五:顯化神蹟三十五:玄微子·轉丸篇二百二十九:放權一百七十:向道之心(一)三百七十三:歸鄉九十九:步東華九十三:屠殺二百五十三:人仙之信三百一十五:謀算五十四:投效第一百八十六:東君乘龍三百八十一:鮫族三百一十九:收集情報一百零六:黃雀在後一百八十三:周天劍宿法二百四十七:成妖契機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一百三十:魘鎮一百八十三:周天劍宿法二百零八:府試報榜三百六十一:秩宗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