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五:壺天(三)

“諸位,我先走一步。”

起身朝六角亭外仍在參悟石碑的衆人一拱手,趙承陽施施然起身向六角亭後山道走去。

“沒想他竟第一個參悟了石碑。”

亭邊考生輕聲議論。

趙承陽是長青真人的後輩,在藏蛟譜上排在第九,卻一馬當先參悟了第一座石碑上的法門,而那具蜉蝣之靈被趙承陽納入氣穴後,碑下便只剩一張半透明的遺蛻。

“這守碑的蜉蝣之靈朝生夕死爲求存活,便將真靈寄於煉氣士氣穴中。周天圓融境每開闢一處氣穴,消耗精炁此極多,我若能得到這一點真靈,成就一尊身神,就等於省去了數月苦功。”

自覺落後於人的考生不由扼腕,暗道可惜,這七十二道石碑上的法門珍貴,碑下的蜉蝣更是能助益修行,可惜只有先人一步參悟了碑上法門,才能獲得。

…………

“蜉蝣之族,朝生夕死。”

李不琢看着碑下遺蛻,若有所思。

“雖然此時蜉蝣之靈被趙承陽奪走,但待明日清晨第一縷太陽光一照,這遺蛻中又會有新的蜉蝣之靈誕生。不過,一日後參透石碑的人一定不止一個,到那時爲了蜉蝣之靈,便會有許多考生爭搶。參悟得越慢,爭搶的人便越多。”

走到第一座石碑下,李不琢看向碑文。

黝黑髮紅的石碑不知是何質地,色同瀝血,碑上的文字古拙原始,與今人所用之字大爲迥異。

不過這第一道石碑是人族前賢所留,那碑上圖形倒是易懂。

李不琢識海中劍道種子開始運轉,推演揣摩其中意義。

縱使此前已研究古字,能大略上見形知義,但坐照境以上的修行法門,已涉及到人身與天地元氣的交流,玄奧艱澀之處極多,有一處理解錯誤,結果便謬以千里。

李不琢索性放鬆心神,驅逐雜念,遁入夢中。

半日內,府試的兩百餘名考生都來石碑前走了一遭。

壺天之中亦有晝夜,此時,聖人以大神通攝取天地間太陽之氣所化的日輪已向西墜落,那一輪太陰之氣所化的月輪也已浮現天邊。

李不琢睜開眼,望向石碑。

“這石碑上記載的法門乃混丹入真篇,修持此法,可貫通十二正脈與周天三百六十五氣穴,在氣穴中祭養三百六十五枚真丹,再聚三百六十五真丹爲先天一炁,可煉就黃芽。”

這壺天之中的第一道石碑,就記載了能修煉至宗師境的煉氣法門。而且此法比李不琢獲得的那篇只能修至先天圓滿的觀身擁護輪更加精妙。

“我在夢中揣摩這法門,也用了兩日時間,趙承陽只觀碑不到一個時辰,竟然就勘破了碑上法門。”

環視四周,只見與他一同參悟石碑的考生還有百數,有抓耳撓腮者,有閉目沉思者,有人則將碑上文字臨摹下來,回去參悟。

還有數十人,與考生所穿服裝不同,李不琢入壺天境後也從未見過,想必就是胡老所說的,那些各大頂尖世家與宗觀的傳人。

目光一動,李不琢在其中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方泰柯?他竟然也到壺天境中來了。”

…………

觀罷第一座石碑,李不琢心知這壺天境實爲修行聖地,其中法門傳承,比之頂尖世家的底蘊更深。

然而他已在幽州生活大半年,也未曾聽過半分關於壺天境的傳聞,更沒見過有關七十二道石碑與九道山門上傳承法門的拓本,只因有關於壺天的消息在天宮治下是絕密之事,而作爲府試的四千考生中,通過了第一道道心考驗的二百人之一,李不琢也終於有資格接觸隱秘。

天色已暗,遠處那座高聳入雲的梨山之下,有許多煉氣士陸續歸來。

這些煉氣士並非考生,而是歷年入壺天境,參悟梨山石壁失敗者。雖然壺天境沒有易進難出的規矩,反而出去之後再想進來更難,但這些煉氣士卻是被自己的執念囚禁在此,不勘破梨山石壁上的成道契機,便捨不得離開壺天境這修行聖地。

李不琢屋子裡的那本壺天手記,又將這些日夜參悟梨山石壁不肯離去的煉氣士稱爲“破壁人”。

李不琢回到住處,還未進門,隔壁的白遊捧着第一道石碑的臨摹本,苦着臉道:“這東西也太難參悟了,我在碑下看得頭昏眼花,也只讀懂不到三成。不琢你悟透了沒?”

李不琢道:“大致懂了,但有幾處地方還有待推敲,尚未具體修行,我還不知道是否理解有誤。”

“那太好了。”白遊大喜,指着臨摹本上第四行字,“快給我講講這裡是什麼意思?”

李不琢道:“這七十二道石碑是府試考驗之一,難道考生可以隨意交流?”

“嗨,沒事!胡老說的規矩裡又從未禁止考生交流。”白遊說着,冷笑一聲,“你可知那趙承陽爲什麼不到半個時辰就破了第一碑?他那大伯趙伯揚,九年前參加幽州州試,入壺天境參悟梨山石壁失敗,如就今是壺天之中破壁人,我雖沒親眼見到,卻聽說趙承陽一入壺天境,就去找了趙伯揚,想必那時,趙伯揚就爲趙承陽點撥了第一道石碑上的混丹入真篇。”

“破壁人在壺天居住許久,他既然敢這麼做,看來向他人解釋碑文的確在規則之內。”李不琢點點頭。

“即便如此,除非至親或知交,有哪個願意把自己苦心參悟的碑文傳授給他人?”

李不琢與白遊說話並未刻意壓低聲音,邊上有剛歸來的府試考生走過來,道:“參悟石碑的人越多,爭搶蜉蝣之靈的人也越多,若輕易將碑文傳授出去,只是平白爲自己增加對手。”

說罷,他便回到自己的住處。

李不琢自然不怕白遊會和自己爭搶,相反的,府試的規矩也並未規定考生不準聯手。

回屋後,便將混丹入真篇向白遊細細解釋了一番。白遊離去後,李不琢盤坐牀褥上,回憶着混丹入真篇的運轉之法。

既然七十二道石碑下的蜉蝣之靈能助煉氣士開闢氣穴,開始參悟石碑前,當然最好是突破坐照上境,開始修行周身氣穴。

但一旦開始開闢氣穴,第一步便是要將氣脈盡數封閉,使氣息不能外泄,然而封閉氣脈之法不可逆,如此一來,李不琢剩下的兩道奇經,就再無機會打通。

一百六十三:一百三十九:麒麟吐火二百一十九:神劍歸屬(下)八十六:追蹤二百四十:萬人坑底睜眼二百四十五:私兵(中)第一百八十六:東君乘龍一百九十一:點化之恩二百九十:上六部衆三百七十:趙長青二十三:保重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二十七:對答如流七:六環地市二百三十一:調查吳心一百三十二:清點收穫二百二十四:凝聚身神二十五:聖院醮儀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三百七十五:歲月忽已晚二百三十:神魂畫像二百九十九:天柱裂縫七十三:交接二百三十四:神兵出鞘(上)二十五:聖院醮儀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二百七十七:毀約一百四十八:衆人相送一百八十九:劍冢之邀三百二十三:龍池法統(下)三百二十一:龍池法統(上)一百六十:宗師四境十八、租房二百八十一:神工閣主人一百六十六:爛緱帖三十一:臨摹一百七十五:壺天(三)一百二十:陰陽應象三百七十九:尋劍二十:梨溪巷一六號一百二十六:靈智開!一百六十四:府試之爭一百七十一:向道之心(二)二十四:練劍第一百九十五:陶壺輪轉日月二百三十五:神兵出鞘(中)二百九十六:羅浮天闕(上)三百零一:瘴氣三十三:引鬼二百五十二:招攬私兵(下)八十九:計策商討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一百三十九:麒麟吐火三百一十九:收集情報二百二十六:吳記鐵匠鋪一百三十四:初現黃芽三百零七:陰陽應象法二十八:射覆六十一:護城河邊三百一十四:目的一百八十九:劍冢之邀第一百一十二章:厲無咎一:入幽州二百四十五:私兵(中)第一百一十二章:厲無咎一百一十四:酒坊改良二百三十一:調查吳心三百一十三:葵人二百七十八:四重定一百零三:吳心三百零五:靈人二百零六:周天流注絳臺二百四十五:私兵(中)七十:酒狐三三十三:引鬼三百一十四:目的二百零四:煉我劍心(下)三百六十四:飛柱二百六十一:五勞七傷法九十六:張金嶽七十二:酒珠一百六十五:藏蛟譜第一百一十張:坐照圓滿九十一:伏擊三百五十七:故人第一百一十六:掌控二百六十一:五勞七傷法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八十三:夜探白龍寺(二)七十一:酒狐四四:直獄神將二百二十一:劍靈轉世(下)五十四:投效第一百八十六:東君乘龍三百六十二:蒼知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一百二十一:上山求援二百八十六:空船七十六:盲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