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

異狀是什麼,擔心的又會是誰?

這一連串的問題,在當日夜間教主走後,葉宇心中其實已然是有了大致的方向。

所以在他將棋子落於天元位置的時候,說了一句,‘世事如棋,一着爭來千秋業;柔情似水,幾時共度百年身。’

這一盤棋走下來,終於得以塵埃落定,可謂是一着爭來千秋業;而柔情似水,指的其實就是柳芊羽與張秋雨二人。

張秋雨在關鍵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之中,以三把鑰匙齊聚而打開寶箱,這讓葉宇頓時有了一個大膽的推測。

或許就是這種欲擒故縱之計,藉助他們之手齊聚鑰匙打開寶箱,然後再來一個釜底抽薪,坐享其成而盜取盒中之物。

與其說是盜取,其實葉宇更相信是焚燬,因爲九龍烈火旗上的詔書,實在是太過於顛覆,更是趙氏子孫所忌憚之物。

外面的雨稍稍放緩了許多,稀瀝瀝的雨聲拍打着府內池塘裡的荷葉,頗具煙雨江南的詩意景緻。

東臺閣樓裡,葉宇不僅作爲一個聆聽着,而且還與這位久別重逢的母親,聊起來此次事件的種種細節。

聽了兒子的一番講述,卸去負擔的柴婉月,看着靜坐的葉宇,甚是欣慰道:“原來】★,..從一開始你就質疑那張秋雨的身份,而且比爲娘瞭解的更爲透徹……”

她是查探到得知張秋雨可能是鄭氏後人,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層身份的背後,卻隱藏着另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雖說後來她已經有所覺察,卻不料自己的兒子竟然早已經洞悉了這一切。

“其實這隻能說是趙惇弄巧成拙,否則孩兒也想不到,這張秋雨會是隱藏於身邊的奸細……”

葉宇此刻這般輕鬆嘲諷入獄地趙惇,絕對不是毫無根由的奚落,而是因爲這個張秋雨的確是趙惇的一大敗筆。

趙惇在張家大宅長久佈局,是爲了引葉宇結識張秋雨,然後以張秋雨酷似林薇菡爲籌碼,讓他葉宇毫無防備的接納,並且能夠將其留在身邊。

雖然後來勾引葉宇的目的沒有達到,但卻間接地貢獻了那枚鑰匙……

然而趙惇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他以張秋雨酷似林薇菡爲籌碼引葉宇入局,但葉宇卻是以這一點輕鬆破局。

急於毀掉那面九龍烈火旗的,其實無外乎太子趙愷與恭王趙惇,因爲這面九龍旗子上的詔書一旦公諸於世,他們一切的努力都將成爲泡影。

而這兩人之中,就很顯然是趙惇在從中作祟,因爲這其中不僅有着百里風從中透風,還有就是張秋雨的容貌酷似林薇菡。

林薇菡在葉宇心中的地位,應該只有趙惇這個情敵最爲清楚,也只有趙惇纔會如此處心積慮尋找容貌相似的替代品。

所以作爲一個極爲自負,卻又在葉宇手下屢遭算計的趙惇而言,最爲值得的成就就是:讓葉宇因爲一個林薇菡而活,也要因一個酷似林薇菡的女人而死!

可惜,一切都是弄巧成拙,要想贏對手,就要現揣摩對手的脾性以及慣用手法。

顯然在這方面,趙惇的自我瞭解,遠遠不及他的對手葉宇!

“娘,關於那面九龍烈火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爲何會有如此詭異的詔書?”

葉宇地詢問,讓柴婉月發出一聲感嘆:“如今大局已定,即便那趙昚老兒願不願意,這大宋江山已然盡歸我兒,那爲娘也就將一切告知於你……”

隨後經過柴婉月的娓娓道來,葉宇才逐漸明白這份詔書的由來。

當年周世宗可謂是一代明主,可惜天妒英才年僅三十九歲便駕崩歸去。

但是在駕崩之前,柴榮深知子嗣尚且年幼難壓重臣之威,尤其是自己的二弟趙匡胤,身居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位高權重深得羣臣推崇。

所謂親兄弟都要明算帳,何況彼此還是異姓兄弟,更是有着君臣之間的微妙關係,所以柴榮對於趙匡胤不是不放心,而是十分十分的不放心!

於是就在垂危御榻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上演了一出‘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戲碼,面對在場羣臣地衆目睽睽,趙匡胤自然也演了一出‘諸葛亮深表忠心’的好戲。

趙匡胤的表忠之心可謂是感人肺腑,柴榮卻是以言語相激:朕深知二弟威望甚高,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如今天下紛亂羣雄並起,你之嫂嫂與侄兒,孤兒寡母恐難撐大局。

將來若是能輔則輔之,若是難以威服羣臣,二弟大可以取而代之,你我情同手足不分彼此,有二弟掌摑大周社稷,足可保爲兄一世基業永存,亦可以周全他們孤兒寡母免受戰火之苦……

柴榮的這一席話,與當年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有着驚人的相似,但卻有着兩點不同,一則劉備給了諸葛亮廢帝之權,並沒有取而代之的意思,這是正史上的記載。(三國演義除外)

然而柴榮的託孤卻是說得十分直白,那就是讓趙匡胤取而代之,這顯然要比劉備說得更到位,簡直是將趙匡胤壁咚了!

二則,劉備白帝城託孤,是因爲與東吳戰爭兵敗了,可以說當時蜀漢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而當時的後周卻是中原十國中相當強悍的國家,根本沒有外部敵人的襲擾。

所以在這種國泰民安的環境裡,柴榮又說出這種誅心到極致的話,是個傻子都能夠看出這是一種試探,其實就陽謀之中的一種逼迫。

逼迫趙匡胤在羣臣面前表態,表明自己的立場,與自己發下的誓言!

當時的趙匡胤才三十餘歲,正是年輕正旺之際,也更是兄弟情義看的極重的時候,他深知若是沒有眼前的這位大哥,根本就不會有他趙匡胤的今天。

況且面對柴榮這種步步緊逼態勢之下,也由不得他趙匡胤不表忠心!

他雖然手握重兵,但是柴榮一刻不死,那就是後周的掌權人,只要他稍有遲疑,說不定就會被拖出去砍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親兄弟尚且都可以同室操戈骨肉相殘,更何況是他這個異姓兄弟,所以趙匡胤心理跟個明鏡似的,因此也就在羣臣面前、在周世宗柴榮面前發下了誓言。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誓言卻是讓他後悔終生死不瞑目!

(注:鄭恩,字子明,戲曲評書演繹皆由此人,而且其妻子陶三春更是比梁紅玉還利害的人物,這雖是稗官野史,但是根源必定會有,絕非憑空捏造,而且現在還有鄭氏子孫這一脈……,三生書裡架空之中有胡扯,但是大多數不是胡扯,史書沒有,不代表不發生,不知道,不代表就沒有……)

第7章 一起白頭第36章 扒人衣服第289章 創辦書院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13章 此事過後立儲君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64章 黃山毛峰第602章 格外心事暗謀生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110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83章 聯姻個屁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31章 三千太學皆俯首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94章 一場鬧劇第613章 峰迴似有路轉時第96章 客似雲來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53章 娶你過門第6章 沒有看法第225章 月牙湖邊第56章 空降美人第548章 飯後運動更長壽第303章 見血封喉箭啐毒第80章 會錯了意第335章 愚弟的良苦用心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155章 各懷心思談笑間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352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15章 何人爲證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6章 一局兩得第70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65章 一夜學問第289章 宋金之間初交鋒第78章 瘋癲和尚第96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91章 上架之前第236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340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103章 歸納總結淺分析第184章 小河岸邊表白聲第36章 扒人衣服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79章 命理乾坤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7章 天生犯賤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88章 羯鼓三通第30章 今非昔比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80章 取名郭靖第91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92章 進退兩難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第274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78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79章 軒然大波第125章 一片青天第43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47章 誰是孫子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110章 星夜狂奔脫險難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340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221章 究竟是誰算計誰第333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104章 心成驢肝第62章 名動天下第123章 牆中冤情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131章 彎道拐多易便秘第89章 吏治五疏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