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

東臺閣樓,母子二人相認,彼此也聊了很多!

二十五年,自然有着千言萬語傾述衷腸,葉宇認真地聽着這位母親的講述,眼前不再是冷峻少言的一教之主,而是一個細微瑣事都要與兒子分享的母親。

作爲一個聆聽着,葉宇無疑是最合格的,這也是他這些年最爲釋懷地一刻。

自從開始懷疑火蓮教主是自己母親後,葉宇就刻意地在每次見面的時候以言語相激,甚至有的時候可以用極爲刻薄冷諷來形容。

這並非是他葉宇怨恨乖戾,而是想以這種方式刺激對方與自己坦誠相見。

不過多次地言語相激與不敬,並沒有讓這位母親與之相認,所以他纔會利用這次機會逼迫這位母親主動現身。

當時葉宇雖身在皇宮大內,但是關於王府中的一舉一動也都在他的監視之下,所以府中王妃柳氏的神秘消失,在葉宇的心中已然證明了一切。

期間母子二人聊到了白髮女子張秋雨,對於這個女子,葉宇其實抱有糾結的情緒在其中。

當年前往福州做侯爺,途中破獲了張家大宅的鬧鬼之事,也順利地將這個人爲的冤案予以破獲。

起初葉宇並沒有過多的懷疑,只是覺得這個張秋雨與死去的林薇菡極爲相似,所以纔會不由得心生好感。

但這僅僅只是好感而已,葉宇雖與黎大隱是生死之交的好友,但是在男女感情上的處理卻是各不相同。

黎大隱因爲對昔日青梅竹馬的女子不能忘懷,所以纔會強擄了不少五官相似的女子作爲壓寨夫人,這是對感情的一種執着,但是在葉宇看來是太過極端了。

所以在這種感情上,葉宇就表現得相當理智,即便這張秋雨再如何的與林薇菡相似,但終究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替代品。

與其睹物思人形似走肉,倒不如來個眼不見爲淨,所以當假王妃柳氏要將張秋雨作爲婢女時,葉宇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但這不代表對於張秋雨這個人沒有關注,反而葉宇還對張秋雨的底細徹底查了一遍。

當年自己的書童,成了恭王謀害自己的奸細,這件事情給予葉宇的刺激很大。所以往後對於入住府內的所有人,都要進行仔細地徹查。

況且當初張府庭院中的豪華密道,修建在一般縣城的商賈之家,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情。

而一番徹查之下,卻是讓葉宇驚詫萬分,因爲張家的祖上背景竟然是大有來頭,乃是大宋開國三山王鄭恩鄭子明的後人。

對於三山王鄭恩此人,史書上雖未有記載,但是評書演繹中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爲此人與趙匡胤、柴榮二人乃是義結金蘭地兄弟。

《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可謂是千古流傳,但是之後的這三位結義其實更是不可小視。

桃園三結義中,只有劉備做了蜀漢皇帝,關張二人不過是五虎上將而已。

而柴榮、趙匡胤、鄭恩三人結義,卻是貨真價實的兩皇一王!

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的混亂時期,柴榮本身就是後周的皇帝,趙匡胤以都檢點手握重兵,之後陳橋兵變開創大宋成就一代君王,而鄭恩鄭子明作爲老三則被封爲三山王。

周世宗柴榮死後,趙匡胤欺幼主無力,故而陳橋兵變逼迫柴氏後人禪讓,沒多久趙匡胤以醉酒爲由斬殺了三弟鄭子明。

這些都是稗官野史,其中真實性實在是有待於考究,但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些人物的流傳勢必有着原型作爲參考,無論戲曲還是評書的醜化與褒獎,但總該有着因由與原型去供藝人刻畫。

但是正史之中將其徹底抹去,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不可抗拒的人爲因素在裡面操控。

據葉宇的暗中調查,得知鄭氏後人看似備受朝廷優待,然而所處的環境比柴氏還要悲慘,以至於最後鄭氏後人徹底隱居,消失於大衆的視野。

只是葉宇沒有想到鄭氏一脈竟然改名換姓,或者姓張、或者姓劉亦或是姓其他,似乎在有意的躲避着什麼。

當時葉宇查到這裡也就徹底中斷了,因爲即便他的情報系統再如何龐大,也不能可能將隱藏一兩百年的辛密詳細挖掘出來。

不過從張家改名換姓,以及大宅中開闢千金打造的密道,顯然鄭氏後人躲避地不是一件小事。

起初葉宇不明白其中緣由,也只好暫且將這個疑團隱藏於心中。

但是那一日夜間火蓮教主送來玄鐵寶箱,以及那代表天地人的三把鑰匙後,他的心中的疑團終於緩緩的揭開了。

當打開那個寶箱,看到那面九龍烈火旗的時候,上面的文字卻是給了葉宇一個關鍵性的啓示。

因爲那上面除了有當年周世宗柴榮的御筆題名,還有趙匡胤與鄭恩地簽署落款,而且那面繡着九龍地旗面上,醒目的撰寫了一份詔書!

一面千絲萬縷的網,只要打開一個關鍵線頭,就會將所有疙瘩全部解開,葉宇正是從那面旗子上找到了關鍵所在。

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葉宇纔將懷疑的目光,真正落到佛堂裡的王妃柳氏身上。

因爲那最難尋覓的第三把鑰匙,是在王妃柳氏收留張秋雨爲婢女之後尋到。而經過他暗中調查,張秋雨就是鄭氏後人。

這一連串的因果串聯起來,就一切不言而喻了。

在葉宇對王妃柳氏的身份產生質疑的同時,也對張秋雨地突然出現心生疑竇,因爲在葉宇的人生字典裡,所謂的諸多巧合之事,大多數是人爲因素所造成的。

他不相信這個世上會有如此多的巧合,尤其是關乎隱藏一百餘年,而且是左右趙氏正統皇族命運的天大秘密。

最後這種質疑,從前日火蓮教主的言行舉動,讓葉宇終於得到了答案。

因爲當夜教主不僅提醒他注意身邊的人,還將那面九龍烈火旗交給了他,這讓葉宇意識到了火蓮教內部,可能真的發生了一些異狀。

更確切地說,是關乎這個寶箱的危機,而使得火蓮教主心生顧忌,所以纔將寶盒中的旗子單獨取出,單獨交由葉宇親自保管。

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27章 孤星獨吟第264章 父子二人的對話第775章 相國寺內閱經人第84章 讓他們將來養老第220章 牢房之中述根由第244章 用意之深急收網第600章 聽一曲十面埋伏第6章 一局兩得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339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96章 奉旨離京第121章 反將一軍第105章 黑夜無聲隱殺機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333章 不可告人的情愫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88章 古墓之中述玄機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285章 長江爭奪戰開端第85章 來者不善第160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310章 先做孫子的爺爺第3章 無言以對第86章 趙悌之死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103章 強勢男人我喜歡第26章 你別亂摸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293章 人未至,威已施第76章 強扭的瓜很解渴第159章 滴 強勢相擁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92章 月夜初逢危難間第93章 風雨欲來第122章 裝瘋賣傻第248章 雲山霧水第512章 客棧氣氛頗詭異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257章 二王聯合編史料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39章 一起上吧第163章 鳳陵客暗蘊三策第174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46章 新任知縣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603章 順利攻下宣化府第88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178章 留個女子很必要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70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70章 帝王之術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789章 江山究竟歸誰家第54章 原來是你第26章 你別亂摸第64章 出水芙蓉配妙詞第54章 有時人比鬼可怕第290章 失算的突襲騎兵第61章 浴火重生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169章 遼軍陣營暗隙生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40章 風緊火急葬三軍第197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23章 自古男兒當自強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56章 爲了劫色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