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唐第四卷帝國碰撞第十三章情意纏綿

朝習俗。.00ks.新娘以扇遮面。新郎念“卻扇詩”纔會|。原本相信王翰這個好友。陳晚榮也沒注意。到現在才發現遠遠不是那麼一回事。王翰居然和他開個玩笑。把最後最重要的詩給省了。陳晚榮要不犯難都不成。

卻扇是唐人非常重要的習俗。李商隱《代董秀才卻扇》詩中寫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青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詩人在詩中把新娘比喻成美的桂花。

鄭晴手中的小圓扇微移。瞄着陳榮。把他的窘態看在眼裡。問道:“王兄沒寫?”

陳晚榮把手中紙一扔。摟着鄭晴的纖腰。嘻嘻一笑道:“沒寫就沒寫。還要甚詩!成親與寫詩有屁相干。”

鄭晴一掙道:“那怎麼成呢?沒有詩。怎麼成禮呢?”

陳晚榮哪裡管那些。摟的更緊了:“那些不讀書的人。要是沒有詩。他們就成親了?”

“那不是可以找人1寫麼?”鄭聲音很輕。

陳晚榮不無苦惱的:“我請王兄代勞。哪裡想的到。他居然和我開玩笑。”

“你也是。這時節。誰會不跟你玩笑。也不看清楚。”很少怪人的鄭晴居然嗔怪起來。

陳晚榮在她耳邊輕聲道:“媳婦。你不是盼着嫁給我麼?這詩就不要了。行麼?”

“誰盼着嫁給你了?”鄭晴心事給說破。臉上掛不着:“好象人家放在大街上沒人要似的。厚着臉皮嫁給你。還是吟一首吧。格格!”

嗔怪一完。就在開笑。她可是瞭解陳晚榮的。知道他現在是心急火撩的。不趁此機會好逗弄他。那就沒有機會了。

唐詩是不少就用在這裡不合。陳晚榮也是有了主意。想了想。道:“我這就吟。你聽好了。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這是打油詩。在唐人眼裡根本就不入流。不過。對於聽慣了正經詩的鄭晴來說。這詩雖不入流卻也幽默好笑。先是一愣。繼而就是格格的嬌笑不已。更是笑喘不過氣來。在陳晚榮肩上。

用打油詩來卻扇。這事要是傳開了。肯定會成爲笑柄。陳晚榮知道鄭晴其實已經同意不要卻扇詩了。不過是在和他開個玩笑。這才用打油詩來博伊人一笑。

果然。鄭晴笑的直打顫陳晚榮|勢把她手中的|圓扇拿了下來。放到一邊。捧起伊人的臉頰。只見伊人雙腮泛紅。眼裡滿是笑意。更多的卻是甜蜜。

燈下看美人。本來就耐人尋味。更別說今天是他們成親的日子鄭晴渾身泛着一股喜悅。發着一股活力。特別誘人。陳晚榮哪裡還忍的住嘴脣印在鄭晴的脣上。

鄭晴環過手臂勾着陳晚榮。熱烈回吻。兩人鼻息逐漸粗重起來。春意越來越盛。滾倒在被窩裡。陳晚榮結結巴巴的問道:“還要以禮相守麼?”

“你還記的這些做甚呢?”鄭晴呢喃着。

如此呢喃是對男人的鼓勵陳晚榮大是高興手忙腳亂的脫衣。然後。拉着被褥把人裹的嚴嚴實實。被翻紅浪敦倫之道大行。

第二天。陳晚榮醒來時。已是日頭升起老高了。陳晚榮眼睛還沒有眼開。右手一伸。習慣的去摟伊人。卻是摟了個空。不由的睜開眼一瞧。只見鄭晴笑顏如花。在牀沿上。一雙妙目裡滿情意。正打量着他。

一夜纏綿。陳晚榮是食髓知味。猛的坐起。摟着伊人。雙手在伊人身上游走起來。鄭晴氣息有些不勻。,低聲音道:“。別。你快起牀。還要去拜見舅姑呢。”

就是現代成親。第二天還是有很多事要做。拜謝親朋是必須。唐朝也一樣。這舅姑是首先要拜的。按照朝禮儀。新人拜堂之時。舅姑是不能在現場的。要避開。到了第二天新人會專門去拜見他們。

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陳晚榮只打消和伊人再纏綿的念頭。撫着伊人的臉頰。\\00ks.\\調侃一句:“算你好運。暫時放過你。”

鄭晴臉一紅。白了|晚榮一眼:“你淨胡說。”

在鄭晴的幫助下。陳晚榮穿好衣衫。開始洗漱。鄭晴趁這功夫問道:“你昨晚上和青說了些甚呢?”

她和青是好姐妹。對青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昨晚上沒時間問今天肯定要弄個明白。

陳晚榮一笑道:“也沒甚。我說要是她敢來趁火`劫。我就把姓劉的派去打頭陣。”

打頭陣就是我們現的“敢死隊”者“突擊隊”之類。送死的。活下來的機會很少。青一心繫在劉福清身上。哪敢造次。

鄭晴格格一笑道:“你這一嚇。真夠管用的。她早就跟我叨。等到我們成親時。她要來鬧個夠。哦。青的事情怎麼辦?”

陳晚榮轉過身道:“自從再榮到了炮兵以後。和劉福清的關係不錯。兩人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這事。就讓再榮去處理。我呀。就不出面了。”

鄭晴對這事很是熱':“那我也的給再榮叮囑幾句。要他幫忙撮合。”

洗漱完畢。陳晚榮拉着鄭晴出屋。一出屋。鄭晴些害羞。忙躲到陳晚榮身後。青

正着。吐吐舌頭扮個鬼臉。

陳晚榮老着一張臉。笑道:“看什麼看?你敢偷看我媳婦。小心我收你稅。”

“哧!”鄭晴和青都是忍俊不禁。笑出聲來。青更是颳着臉羞陳晚榮:“厚臉皮!真夠厚的!”

陳老實笑眼睛一一眯的。迎了上來。遠遠就嚷道:“晚榮。爹甚時間抱孫子呢?”

鄭晴聽了這話。一張俏臉頓時賽過關二哥的紅臉。低着頭。連看人都不敢。陳王氏一碰陳老實。嗔怪道:“當家的你淨胡說甚?去張羅一下。要拜舅姑。”

陳老實還沒有明白來。仍是道:都自家人。思意思一下就成了。抱孫子纔是大事。太上皇。皇。還有郭大帥把禮物都送了。要是不早點抱孫子。太也不起他們。”

還在叨陳王氏狠狠白了他一眼。輕斥道:“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還不快去。”

陳老實看見鄭晴那不敢擡頭的模樣。知道話說錯了。有些不好意思。訕訕的離去:“這去準備。你們快點來。”快離去。

陳王氏過來。安慰鄭晴道:“媳婦兒。他說話沒輕沒重你不要放在心上。走。跟娘去走走。”

鄭晴跟受驚的兔子。點點頭。跟着陳王氏去了。

吃過早點。鄭晴用器提着棗和慄去拜見舅姑。唐人爲了吉慶。也玩諧音。“棗”是“早”的意思寓意早生貴子。“慄”是“立”的意思。寓意立子。是拜舅姑必可少的物事。這新婦用竹器提着。

拜舅姑這事很快就完了。沒過多久。鄭建秋夫婦鄭宛如也來了兩家人變成一家人。樂融融。歡聲笑語不斷。

特別是鄭周氏拉着鄭晴躲到屋裡。絮叨過不停不用想也知道。身爲母親的鄭周氏自然是告訴鄭晴一些房中事要點了。

唐朝成親也婚假陳晚榮不去軍器監。就在家裡享受歡樂時光。與鄭晴纏綿兩人好蜜裡調油。如膠似漆。

這幾天是陳晚榮來唐朝過的最輕鬆最快樂的時光。或與鄭細語。或與伊人纏綿。或偕伊人出遊。其樂無窮。

時光雖美。卻苦於太短。很快。假期就過完了。陳晚榮不的不收回心神。正式上工。上工這天。早早用早點。趕到軍器監。

一到軍器監。就給葉天衡他們迎着了。葉天衡手中的柺杖不住在的上點動。調笑起來:“新官人。良宵苦短。你何不多歇息幾天呢?”

寇義兵跟着就道:“你們瞧見沒有。陳將軍自從了新官人。大不一樣了。你們看。臉上多了些光輝。很甜蜜吧?”

衆人一陣爆笑。

陳晚榮眨巴着眼睛。着一張臉。嘿嘿一笑道:“寇大師。這是我和夫人之間的事。你問這些作甚呢?”

“哈哈。老不正經!”劉懷德大笑不已。在寇義兵肩頭拍拍。取笑起來。

寇義兵鬧了個大紅|。大不是味:“老劉。你也是。我們不是說好了。要好好取笑陳將軍一通。你怎麼窩裡反了?要拍陳將軍的馬屁。是吧?”

劉懷德不當一回事:不是拍馬屁。是想看你這副窘樣。大家說。寇大師這副窘樣好好看?”

又是一片轟笑聲。葉天衡拉着陳榮的手。在手背上拍拍。格外親熱:“小友。走。跟老哥去。別跟他們混在一起。他們沒安心。還是老哥疼你。不取笑你。”

“還是葉大師好!陳晚榮讚賞一句。不過。陳榮的話音剛落。葉天衡眨巴眨巴眼睛。有些調皮道:“要是你給我生個好侄兒的話!”

陳晚榮把他手一甩。沒好氣的道:“你比他們更可恨!”

葉天衡不僅不生氣。反倒是心情大好。捋着鬍鬚。笑個不住。格外開心。

衆人好一通說笑。這才靜下來。陳晚榮正式理事:“師傅他們有沒有消息傳回來?”

張德銘和曹志雄去隴西建工房。造水泥。這事關係極大。可以說關係到歷史的走向。陳晚榮時刻掛在心頭。是第一個要了解的事情。

一說起正事。衆人臉一肅。適才的嘻鬧頓時不見了。劉懷德回答道:“有!前天傳回來的。張德師和師傅到了隴西。立即調動人手建工房。造設備。西是大唐的重的。器監在這裡設有工房。有良工。他們調動起來也方便。工房設備進展順利。我已經給他們回覆。要他們隨時彙報進展。陳將軍儘可以放心。”

西的處河西走廊。是去西域的必經之處。也防守吐蕃的重的。爲了加強這裡的力量。軍器監在裡設有分部。派有良工。爲軍隊打造武器。現在。吐蕃不構成威脅了。裡的人手正好派上用場用來建工房。造水泥再合適不過了。

對劉懷德的處置。陳晚榮大是滿意:“如此甚好。給他們說明白。這事對朝廷很重要。”

寇義兵點頭道:“|將軍放心好了。他們都知道水泥對大唐有多重要。一定會全力以赴。”

“怎麼不見一行大師和樑大師。有道長也不見人影。”陳晚榮終於發現少了三個重要人物。

要是在以往。僧一|樑令

馬承禎他們早就聚過來。說笑了。象今天這般不見還沒有過。陳晚榮不的不奇怪。

葉天衡又賣關子:“小友。你猜看看。他們爲何不在?”

“的了!葉大師。你省省關子吧。是不是發生大事了?”陳晚榮早就習慣葉天衡的關子。不以爲然。

寇義兵點頭道:“是有一件大事。一大喜事。陳將軍。你猜猜。”

劉懷德大是贊同:“對。一定要猜。”

“賣關子的可不是一個!呵呵”葉天衡大是興。

三人居然都賣起關子了。還真出乎陳晚榮意料。不過這也說明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不然三人不會如此表現。陳晚榮不猜也猜了。皺着眉頭一陣思索。一拍大腿:“渾天儀做出來了。是不是?”

三人大拇指一豎。聲讚道:“愧是做過將軍的人。一猜就中!”

葉天衡大是興奮道:“小友沒給你說。這渾天儀做的真是棒。太棒了。除了可以測定天文以外還能計時呢。一刻鐘擊鼓。一個時撞鐘。真的很絕。”

渾天儀的圖紙陳晚是見過的。憶猶新。當日見到圖紙時。上面就有兩個人正是用來記時用的。

寇義兵有些想不明白:“陳將軍你是怎麼猜到的?”

“這事不難猜。我成親之前。渾天儀就快完成了現在。他們做好也在情理中。”陳晚榮剖析起來:“更重要的是能讓一行大師。樑大師和道長同時不在的大事。只有渾天儀了。一行師就不說了。他精研天文。渾天儀一。自然是要去觀測。樑大師在天文上的功底雖然不如一行大師。也是很有研究。他不去不行。道長對天文也有心。肯定會去。”

“照啊!”劉懷德一拍大腿。讚歎一句。

葉天衡眨巴着眼睛。道:“小友。你再猜猜。們軍器監經你準備了一件禮物。原本想是你成親時送給你。只是沒有完成。現在才做完。你今天來。正好給你。你猜。一定要猜。猜不到。不給!”

“對!一定要猜!”劉懷德和寇兵同聲支持。

陳晚榮大是奇怪:“你們什麼時間做的禮物?我怎麼沒有發現?”

“嘿嘿。既然是禮。豈能讓你現?”葉天衡有些神秘的道:“我們是偷偷做的。”

“快猜!”寇義兵催促起來。

他們能做的東西何止千百。隨便一樣外面難以的到。要猜中不是難。是太難了。陳晚榮搖頭道:“不到。真的猜不。”

劉懷德站起身。過去。打開一個子。取出一個盒。放到陳晚榮面前。道:“打開。瞧。”

陳晚榮也是好奇。並不多說。三兩下打開。見了盒子裡的物事。不由大是驚奇。眼珠都差點掉下來了。

盒子裡裝的不是別的。是一個機械鐘。這鐘與陳晚榮熟知的機械鐘大不相同。一是面板並不是以小時分鐘爲準。而是以時辰。上面寫着子醜'卯這些時辰的名字。二是刻度不是我們現代用的分鐘。而是用的刻。

唐朝。把一天分爲十二時辰。又分成一百刻。面板上一共十二時辰。一百刻。

三是指針只有一根。不象現代機械鐘有時針分針和秒針之別。

如此怪異的鐘出現在現代的話。肯定讓人笑話。不過。這是唐人計時的標準。不能說他們沒水準。還不的不服氣。他們真有創造力。

乍一見之下。陳晚榮大是驚訝。繼而就是歡喜。上次就和樑令瓚說過這事。要是做出來的話。分發給將領。對唐軍有莫大的幫助。只是。樑令瓚太忙。一直有時間來做。不成想。他們居然偷偷做出來。給自己當禮物。

陳晚榮忙問道:“準不準?”時鐘的準確性是最重要的。

“當然準了!我們軍器監做的日晷。要是不準。那不是在丟我們的臉麼?”葉天衡信心十。

“日晷?”陳晚榮是驚訝:“你們這東西叫日晷?”

日晷是中國古代用來測定時間的裝備。當然。方法非常原始。是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測定。把時鐘稱爲日晷。陳晚榮覺很彆扭。

寇義兵點頭道:“是啊!以前的晷要是沒有太陽。就無法測定時刻。現在好了。有了這日晷。不論白黑夜都一個樣。絕對準。陳將軍。你把日晷放到牀頭。媳婦兒纏綿。不會忘時間。”

陳晚榮大是意外:“寇大師。你胡說甚呢?”

劉懷德在陳晚榮肩拍拍:“陳將軍。你害羞了?都是男人。誰沒經歷過?這是公開的秘密。不說。我們也想的到。”

陳晚榮本想說他們是老流氓。見了他們那副認真模樣。又說不出口。的自認倒黴:“日晷就日晷吧!只要能準確計時就成。”

原本想糾正叫時鐘。轉念一想。日晷的叫法挺合時宜。也不錯。

端詳一陣。陳晚榮了一個新的計劃。手一招。對三人一番解說。三人大是興奮。不住擊掌讚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VIP卷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十四章 名將高仙芝

着龜茲城的高大城牆,左車長吁一口氣:“少爺,我TTT]我們到家了!”

龜茲是西域的大城,安西都護府就在這裡。.00ks.首發$*-*$

焉耆、龜茲、于闐和疏勒四鎮合稱安西四鎮,是唐朝在西域的戰略支柱。而這四鎮中,龜茲對唐朝最重要。

哥舒翰拍拍身上的塵土,大笑道:“終於回來了!這麼多年了,終於回家了!”大手一揮,道:“走,進城去!”

“少爺,你看,節度使來了,他來迎接我們了。”左車非常興奮,壓低聲音,在哥舒翰耳邊輕聲道:“少爺,你一到,田仁琬節度使就做到頭了。”

李隆基很是欣賞哥舒翰的軍事才幹,要他打理西域,也就是任命他爲西域節度使,他一到,田仁琬這位昔日的節度使只有靠邊站的份了。

回想當年,哥舒翰離開西域時,名不見經傳。而如今,他已是掌管安西都護府的大將軍了,這纔多少年?就有如此變化,左車要不高興都不成。

哥舒翰沒有這份閒心,臉一肅道:“我肩上的擔子比起任何一位安西都護將軍都重。”

自從吐蕃破滅以後,大食就有些犯急了。不用想也知道,唐朝破滅吐蕃之後,原本用來防守吐蕃的十幾萬軍隊就成了戰略機動力量,必然會投到唐朝想投入的戰場。眼下,唐朝最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的地方就是北地,擊破後突厥。

後突厥一破,唐軍就會大舉西進。那麼,大食麪臨的壓力將會大很多。要不是吐蕃牽制唐軍這麼多年,唐軍早就大舉西進了,哪裡還能等到現在,大食要不急都不行。這一急就不得了,西域的戰事會更加頻繁,規模更大,哥舒翰肩頭的擔子重得太多了。

左車不由得一窒,只好不再說話。

田仁琬率領衆將趕到。向哥舒翰行禮道:“見過哥舒將軍。”

哥舒翰回禮道:“哥舒翰見過田將軍。”

衆人見禮一畢。哥舒翰就問正事了:“田將軍。大軍地駐地可準備好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常諺。大軍還沒有到。哥舒翰就派人告知田仁琬。要他準備駐地和糧秣。

田仁琬笑道:“哥舒將軍請放心。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到來。哥舒將軍。皇上派來三萬援軍。還有三千龍武軍。這可好了。西域就從來沒有如此多地軍隊。哥舒將軍是不是要好好打上幾仗?”

因爲吐蕃地關係。再加上西域夠窮。唐朝在西域派駐地軍隊不多。有些仗想打也沒法打。現在平添三萬援軍。不好好打上幾仗。太也對不起人了。

衆將都有這想法,不由得望着哥舒翰,靜等他的說詞。

哥舒翰卻沒有回答他們道:“這事,等會先說。還是安排弟兄們宿營。”

駐地早就準備好了,一聲令下,三萬唐軍分批跟隨西域兵士離去,很快就安排妥當了。

“哥舒將軍,請進府。”田仁++

哥舒翰並沒應允道:“我先去巡視一番再去都護府也不遲。”也不等田仁琬說話,哥舒翰就去巡視營地,田仁琬和一衆將領只好跟着。

等到巡視完畢,已是費了老大時光。一路巡視,有條不紊,沒有差錯,哥舒翰很是滿意道:“田將軍準備得很周全,哥舒翰這裡謝過了。”

田仁琬還禮道:“哥舒翰將軍言重了,這是我該做的。請進都護府說話。

哥舒翰點點頭,跟着他進了安西都護府。進了都護府,哥舒翰四下裡一打量,笑道:“沒什麼變化嘛。離開這些年,我還以爲改變不少呢。”回到這個熟悉之地,哥舒翰很是高興。.00ks.

田仁琬笑道:“都護府沒甚改變,不過,人卻大變了。哥舒將軍已經成了安西都護府的大將,這改變還小嗎?”

一片笑聲響起。

哥舒翰搖頭道:“田將軍,你可知道我們肩頭的擔子有多重?皇上雖然說了,無論如何也要我們保證安西四鎮,可是,你們會滿足於這點要求?”

“當然不會!”衆將齊聲道。

保住四鎮是唐玄宗的底線,爲的是給將來唐軍大舉西進準備一塊落腳之地。不過,玄宗增兵三萬,要是隻滿足這點要求,不管有沒有人說話,西域的將領自覺臉上無光。

哥舒翰點點頭道:“來年,我們安西都護府的硬仗惡仗不少。哦,大家都坐下。在商議軍情之前,我先宣詔。”取出唐玄宗的詔書宣讀。

任命哥舒翰爲西域都護府大將,就需要告知這裡的將領,詔書是必要的。要不然,哥舒翰不好辦事。

詔書一宣讀完,哥舒翰緩緩道:“哥舒翰年輕識淺,得蒙聖上眷顧,掌管安西都護府,不到之處,還請各位見教。”

“哥舒將軍在吐蕃一戰中打得那麼出色,我等仰慕無已。安西都護府交到將軍手上,我等心悅誠服。”田仁琬代表衆將說話。

吐蕃一戰,哥舒翰出力不少,是公認的軍中新星。田仁琬他們雖在西域,對此事還是頗有知曉,這是真心話。

軍人就是服有能力的人,若是換個無能之輩

琬他們不會如此服氣。

哥舒翰點點頭道:“承蒙各位瞧得起我哥舒翰,這裡謝過了。在說正事之前,我向各位說一條規矩。凡軍中議事,不必見禮,直接說事,更不能說些沒用的廢話。違,軍法從事!”

“這……”衆將就沒有見過連見禮都免了的事情,不由得一窒。

“哥舒將軍,末將遵令!”在衆將的遲疑中,有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將領大聲領命。

田仁琬他們雖然沒有說話,卻是瞪了他一眼。見禮是人之常情,不論在朝中,還是軍中,都必不可少。哥舒翰給省了,這事有違常情,衆將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可偏偏就有人大聲應命,這也太讓人難堪了。

哥舒翰卻不去管衆將的反應:“你叫什麼名字?”

“末將高仙芝!”這個年青將領大聲回答。

哥舒翰點點頭道:“好!高仙芝,你可知道我爲何如此做?”

高仙芝大聲回答:“回將軍,末將大膽妄猜,如有不對之處,還請將軍恕罪。末將以爲,兵貴神速,我們這些帶兵的就更應該行動敏捷,不要學那些讀書人,見了面,說一堆文縐縐的屁話!有事說事,沒事,立即做事,這才能適應來年的大戰。”

哥舒翰輕輕擊掌讚道:“你現在是什麼職務?”

“回將軍,末將是遊擊將軍,因父親有功而授予。”高仙芝如實回答。

“你父親是高舍雞將軍吧?”哥舒翰打量着座中一箇中年將軍。

這中年將軍正是高仙芝父親高舍雞,站起身回答:“回將軍,正是犬子。”

哥舒翰接着道:“因父功而授遊擊將軍,固然好,卻有辱大丈夫!大丈夫搏取功名得靠自己,不必蒙受父蔭。高仙芝,你這樣一個明事理的人,承父蔭,太不值了。我,現在就升你做將軍,不過,得你日後立功來還!”

承襲祖輩福廕固然讓人欣喜,不過,對於想幹一番事業的人來說,還是不屑一顧。

正如哥舒翰所說,功名得靠自己搏取,高仙芝大是振奮道:“謝將軍,末將一定立功!”

“好!”哥舒翰擊掌贊好。

高仙芝是唐朝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將,他在西域時,唐朝在西域的影響達到極致。雖有羅斯之敗,並不影響他對西域做出的貢獻。然而,他卻是高麗人,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唐人。

他父親高舍雞有功,他因此得授遊擊將軍,到了二十歲時給拜爲將軍,和他父親的班秩相同。父子同爲將軍,成爲一時佳話。

高仙芝先在田仁琬和蓋嘉麾下任職,這兩人卻沒有現他的才幹,未加重用。直到夫蒙靈詧才現他的才幹,並提拔了他。纔有後來的西域擴張,和羅斯之戰。

高仙芝的崛起,是因爲他打了兩場別人不敢打的仗,一是打小勃律,二是打朅師國。

這兩仗是在高原冰川地帶行軍,而且時間還很長,困難之大,大到讓人難以想象的程度,高仙芝不僅打了,還打勝了。

1913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行軍路線後,評論說:“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上以此爲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又感嘆不已:“中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比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崙,到蘇沃洛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多少幹倍。”

正是因爲這兩仗,奠定了高仙芝名將的地位。

哥舒翰望着田仁琬道:“有請田將軍說下西域情形。”

初來乍到,不熟悉西域情勢,田仁琬這個前任自是責無旁貸,站起身,走到地圖道:“哥舒將軍,你們在吐蕃大打,我們在西域也沒有閒着。趁吐蕃新破之際,我們大舉調兵,擺出一副攻擊架勢,那些吐蕃的屬國給我們嚇破了膽,紛紛請降。我們先是苛責一通,擺出一副不允之態,他們再三懇求,還派王子來做人質,我們這才同意。

“現在,龜茲城裡的人質就有十二位之多,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把他們送到長安去。”

只有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吐蕃新破,該是攻取吐蕃屬國的良機,田仁++

哥舒翰點頭道:“小勃律和大勃律呢?”

田仁琬笑道:“哥舒將軍,這兩國以前仗着吐蕃撐腰,和我們大唐作對。如今,乖得象羊羔,不僅送來不少糧秣珍玩,還派王子前來做人質。人,就在龜茲城裡。”

“這兩處可是我軍前出,與大食接戰的關鍵之處,你們有沒有派兵去常駐?吐蕃當年之所以能擁有這兩國,就在於他們在這裡駐軍了。”哥舒翰問到關鍵處了。

田仁琬臉有愧色:“哥舒將軍,這事倒沒有。我們西域就這麼一點兵力,要是派去軍隊的話,其他地方怎麼應對?要是早知道你會率三萬援軍到來,我們自會提出駐軍一事。”

“現在提也還來得及!”哥舒翰聲音提高了許:“那裡是要衝之地

定駐兵一萬。這事,就由田將軍負責。先與這兩國他們不同意,就滅掉他們。”

“遵命!”田仁琬大是高興,很是振奮:“有了援軍到來,西域八都護,七十六州,一百一十縣就穩當了。這可是從未有過之事呀!”

關於唐朝的西域,不得不加以說明。

西域一詞泛指陽關以西的廣袤地區,不過,歷代變化很大,不盡相同。在漢代,由於初通西域,華夏纔開始經營這片土地,當時的西域不是太大,和現在的新疆相差不多。到了唐朝,西域達到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中心雖是安西四鎮,面積是現在新疆的好幾倍。

現在的帕米爾高原,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東北部,哈薩克斯坦都在西域的範圍內。高仙芝進行的那兩場艱苦作戰,就是在帕米爾高原上行軍作戰,是以困難特別大。

從漢代開始,對西域的管理主要是實行“屏藩”制度。所謂屏藩,就是借用當時的西域諸國的力量,要是他們忠於華夏,就給予他們權力,若是反對華夏,就剿滅。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就是既能擁有西域,還可以減少負擔。不利之處也很明顯,就是“中央政府”對這裡的管理很鬆散,那些屬國今天降,明天反叛,這種事情在上千年曆史上不知道上演過多少回。

內地推行的郡縣制卻不能推行到西域,這是一大憾事。把郡縣制推行到西域的不是別人,是給無數後人罵過無數回的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郡縣制推廣到西域的帝王,這是他的一大歷史貢獻,後人卻只知他的殘暴,卻不知他的歷史功績,誠可嘆也!

隋煬帝固然是亡國之君,讓後人唾罵,但他本人的雄材卻不在唐太宗之下,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登基之初,勵精圖治,把隋朝治理得很不錯。只是到後期,人就變了,貪圖享樂了,纔有後來的亡國之禍。

隋煬帝的政才和他的殘暴同樣出名,當然,他的文才也很棒。可以說,漢武帝的文才在帝王裡面非常有名,很多詔書都是漢武帝親筆寫就,不過,比起隋煬帝的文才還是有所不如。也許,隋煬帝的文才是中國古代帝王裡面最棒的一個。

唐朝西域比起漢代西域,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就是穩定得多了。當然,漢代纔開始經營西域,不能太過苛責漢朝。唐朝治理下的西域之所以穩定,和隋煬帝把郡縣制推行到西域有很大關係。

這點,不能因爲隋煬帝的敗亡而給抹煞了。

增兵西域,是最讓田仁琬他們高興的事情。一介紹完西域情形,就該商議用兵了,田仁琬眼睛放光:“哥舒將軍,你打算向哪個方向用兵呢?依我看,應該是直取呼羅珊。呼羅珊城市林立,人口衆多,土地肥沃,要是能拿下來,那麼,我們西域大軍就了有保證,吃穿用都不用愁了。朝廷也可以省下很多軍費。”

“末將贊成!”不少將領齊聲附和。

“呼羅珊是大食的要地,要是給大唐攻下來,既解決了大軍的補給,又離大食更近了,好處太多了。以前,我們只能想,不能打,就是因爲手頭的兵力有限。現在,有了三萬援兵,可以打這一仗了。”高舍雞大加贊同。

衆將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要求出兵呼羅珊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唯有高仙芝靜靜的坐着,沒有一點表示。要是換個人的話,說不定忽略掉他了,哥舒翰卻是神光炯炯,打量着高仙芝,問道:“高將軍,你以爲呢?”

高仙芝站起身,道:“各位的提議雖好,卻不能實施。

呼羅珊是大食的重地,固然是富饒之處,要是能拿下,對大唐有莫大的好處。可是,大食也不笨,在這裡駐有重兵,要是我們現在就攻打呼羅珊,一定會有一場惡戰。”

“打就打,惡仗誰怕了?”立即有將領反駁。

高仙芝不去理他們,接着道:“要是我們和大食在呼羅珊打得不可開交時,有人趁機從背後捅上一刀,到那時,我們該怎麼辦?”

高舍雞不贊同他的說法,臉一板,道:“仙芝,不得妄言。西域雖然不是很平靜,也還過得去,哥舒將軍,您別聽他亂說。”

哥舒翰擺擺手,鼓勵高仙芝說下去:“高將軍,接着說。”

高仙芝應一聲道:“西域目前是平靜,過一段時間就不知道了。以我所知,突騎施就有異動,現在和大食在靠近,一旦他們狼狽爲奸,趁我們大舉進攻呼羅珊時,大食攻於前,突騎施亂於後,我們何以自處?”

“高將軍,誰不知道突騎施與大食是大仇人,他們打了這麼多年,死的人可以堆成一座山,流的血,可以淌出一條河流!”田仁琬不以爲然。

高仙芝的聲音提高了:“前不久,大食派人去默啜那裡,也派人去了蘇祿那裡,難道你們不知道?”

蘇祿就是突騎施的領。

“真有此事?”田仁琬他們驚愕不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VIP卷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十五章 將計就計

騎施,在中國唐朝的名聲不錯,其領蘇祿很受唐朝朝利用突厥人捍衛邊疆,起到很好的作用,突騎施就是其中一把尖刀,尤其是在阻擋大食人東進這一點上,突騎施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儘管其領蘇祿到過長安,朝過天子,突騎施並沒有那麼好。關於突騎施,有說明的必要。

突騎施是西突厥別部。西突厥一共有十部,弩失畢五部,咄陸五部。突騎施是五大咄陸部之一。蘇定方率軍西征,滅掉西突厥後,突騎施歸降唐朝,隸屬於安西都護府管轄。

武則天時,突騎施領烏質勒能撫士,有威信,胡人順附,使得突騎施部威名大振。遂置二十都督,每督各七千軍隊,以碎葉城爲大牙,以弓月城爲小牙。轄境東鄰後突厥,西接昭武九姓,疆域廣大。

這時的突騎施的實力雖然強了,還沒有脫離唐朝。烏質勒死後,其子娑葛繼立,不過,娑葛爲後突厥領默啜擒殺,其衆散走。蘇祿收集其餘部,突騎施復立,蘇祿自立爲可汗,控兵二十萬(有說三十萬),稱雄西域,和大食帝國連年作戰,可稱爲世仇。

大食人拿突騎施沒辦法,稱之爲“抵頂”,意思是牛或象這些衝撞抵頂的龐大動物,由此可見突騎施對大食帝國的威脅有多大。

在蘇祿的治理下,突騎施已經展成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突騎施倒向後突厥、唐朝和吐蕃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那麼,這一方在西域的實力將會大增。因而,後突厥、唐朝和吐蕃不遺餘力拉攏突騎施。

一時間,突騎施成了香餑餑,是三方極力爭取的對象。

蘇祿狡猾過人,當然知道他的地位有多重要。他採取的策略是,對這三方都示好,不開罪任何一方,這樣就可以從中漁利了。唐朝、後突厥和吐蕃爲了巴結他,都嫁有公主給蘇祿。蘇祿把三位公主都立爲可敦。

田仁琬他們都熟知突騎施的事情,說蘇祿三方討好,他們信。要說突騎施與大食帝國走得近,田仁琬深知突騎施和大食的仇恨有多深,還真難以相信,一句話疑惑十足。

高仙芝不慌不忙的道:“此事千真萬確。大食派去的使叫思義德,和派去默啜那裡的使只相差不到十天。候賽因去默啜那裡帶了一大幫子人,禮物帶得多。思義德只帶了幾個護衛,裝扮成大食商人,秘密進入碎葉城。”

在當時。大食商人遍天下。亞歐非三大洲都有他們地足跡。思義德裝成商人去突騎施。進行秘密活動。還真不容易給查出來。

田仁琬不由得很是驚奇:“高仙芝。如此機秘之事。我們都沒有查出來。你是怎麼查到地?不會你在蘇祿身邊安插地有人吧?”

高仙芝一臉地嚴肅:“突騎施勢力越來越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若是有所異動。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末將一直想派人去突騎施地地方。監視其動靜。正好末將結識了一位力大無窮。膽識過人地好友。叫李嗣業。末將就把這一重任交給了他。”

李嗣業出生年不詳。不過。應該和高仙芝年歲相當。

這種事應該是由田仁琬來做。他一個小小地遊擊將軍居然做起這種事來了。太也越俎代皰。田仁琬不由得臉上一陣燙。惱也惱不起來。唯有直直地盯着高仙芝。

高舍雞身爲父親。自認爲對這個兒子很是瞭解。可是。現在終於現高仙芝比他想象地要厲害得多。不由得大是驚奇。

自從入軍這些年來,高仙芝默默無聞,田仁琬根本就沒有把他當一回事,一個承襲父蔭而封遊擊將軍的人要想引起田仁琬的注意很難。現在看來,這個一直沒有作爲的高仙芝比田仁琬想象中精明得太多,田仁++由得很是自責:“高將軍深謀遠慮,田仁琬慮不及此,慚愧慚愧。高將軍入軍這些年,田仁琬不知軍中有此豪傑,無識人之明,枉爲安西都護府將軍了!”

哥舒翰不去理睬他感嘆,問道:“高將軍,你那位好友有沒有探聽到具體的消息?”

“有!”高仙芝大聲回答:“思義德到達碎葉城後,秘密求見了蘇祿,兩人秘談了數天。\\00ks.\\至於具體商談了些什麼,暫時還不知道。不過,以末將推測,應該是有關雙方罷兵之事。

大食只有和突騎施罷兵,方能集中全力與我大戰。現在,吐蕃已經破滅,大食以爲時間緊迫,不再與突騎施生戰爭,這對他們有利。”

“他們可是世仇,蘇祿會同意麼?”有將領遲疑起來。

“只要價錢合適,有什麼不可以的?”高仙芝的頭腦非常清醒:“即使不明着罷兵,也可以暗中罷兵,擺出一副大戰的架勢,卻一點也不行動,還不是一樣麼?”

要想與唐朝在西域大打,就必須結束與突騎施的戰爭。雙方雖然打了這麼多年,仇恨很深,要蘇祿明着罷兵,短時間難以做到。再說了,蘇祿是依維其間,和唐朝、後突厥交好,從中撈取好處,要他擺明了罷兵他也不會做。

不能明罷,暗罷還是沒問題的。隨便找個藉口,不讓軍隊出戰,這

不難。高仙芝的分析太有道理了,衆將不由得默然

哥舒翰輕輕擊掌,讚道:“高將軍所言極是有理!高將軍,你以爲該如何處置呢?”

“他們想罷兵,我們可以不讓他罷兵。大食派人來碎葉城,這何嘗不是我們的機會?”高仙芝有些語焉不詳,聽得高舍雞他們不明所以。

哥舒翰大是點頭道:“好!此計大妙!高將軍,我給你一千龍武軍,你立即趕到碎葉城,辦好這事!”

高仙芝一抱拳道:“謝將軍。不過,一個使而已,不需要勞動龍武軍,我帶十數人即可辦好!”

“傅介子孤身入樓蘭之事,今日復現矣!”哥舒翰擊掌讚歎。

高仙芝和哥舒翰兩人沒有明說,在打啞謎,田仁琬他們聽得不明所以,又不能問,唯有睜大眼睛瞧着的份。

“將軍,末將這就前往!”高仙芝一抱拳,得到哥舒翰的准許,大步而出,帶着十幾個護衛,直奔大牙碎葉城。

碎葉城在龜茲的西北方,就是現在吉爾吉斯坦的托克馬克城。高仙芝帶着護衛,一路急趕,終於在第二天餉午過後趕到碎葉城。

碎葉城雖是西域大城,比起龜茲小了些,繁華大爲不如。不過,作爲突騎施的大牙,仍是難得了。街上有不少店鋪,行人商販略顯稀疏。

高仙芝並沒有直接去蘇祿的可汗府,而是和李嗣業聯繫上。李嗣業個頭高大,爲人雄毅,尤其是力過人,他最喜歡用的就是陌刀,據史書記載,在羅斯一戰中“擋嗣業刀,人馬俱碎”。

兩人轉到沒人的地方商議,李嗣業很是振奮,讚道:“高兄,你這主意可高明呢,要是成功的話,突騎施不敢再有二心。”

“可是,風險也很大,必須一擊而中。若有絲毫差錯,後果不堪設想。”高仙芝深知此舉的影響有多大。

李嗣業有些好奇,道:“高兄,以我想來,田將軍無論如何是不會讓你做這種事的,風險太大了。哥舒將軍居然同意了,他真如傳聞中那般見識過人?”

高仙芝對哥舒翰很是服氣道:“李兄,這事,我根本就沒有明說,只是提點了一下,哥舒將軍就明白了。你說,比起傳聞是高還是低呢?”

李嗣業雙眼放光道:“高兄,真要如此,等這事一了,你得讓我從軍。我遊歷到西域,一直想從軍,不過,以高兄之才,田仁琬都不加以重用,我要是從軍,那就更沒用了。是以,一直拖到今天。”

“李兄,放心吧,這事包在我身上。我們先把這事做好。最緊要的就是要知道思義德的行蹤,李兄,你可有辦法?”高仙芝問道。

李嗣業笑道:“那還用說麼?我用重金收買了一個可汗府裡的傭人。說來也真巧,蘇祿居然派他侍候思義德。你說,還能出錯麼?”

“真是天助我矣!”高仙芝大是高興。

“走,跟我走!”李嗣業站起身,和高仙芝一道,帶着人離去。

在碎葉城西北角,有一座不爲人知的府邸,正是思義德下榻之處。思義德喝着馬**,啃着羊腿,很是愜意,心裡不住想:“此行碎葉城,可以說不辱使命,說得蘇祿罷兵。他雖然有所顧慮,不敢明罷,只能暗中罷兵,也是算成功了。我們大食和突騎施打了這麼多年,死的人那麼多,仇恨那麼大,不要說他們,就是我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不算這筆賬了。暗罷,是最好的結局。”

“大人,都收拾好了,我們什麼時間出呢?”傭人前來問道。

思義德喝口馬**道:“這酒夠勁頭,喝起來有滋有味,你們得給我多帶些,路上我也好喝。

等我把這頓飯吃了,我們就走。”

“大人,可汗不送你?”傭人有些多嘴。

思義德笑道:“不需要,不需要。禮節都是虛的,實的就是罷兵。只要可汗能履行承諾,罷兵就成。”

這是暗中交易,蘇祿要送他,也只能是暗中相送,不會明着送。

“大人,你真是體諒可汗呢!”傭人都有些爲他叫屈。

思義德心情大好:“不是體諒不體諒,是不得已。我們有不得已,他也有苦衷,只要能達到目的,我們個人之事又算得了什麼?”

“說得好!說得好!”有人輕輕擊掌。

思義德擡頭一瞧,只見兩個年青人大步而來。這兩人氣勢不凡,其中一個膀大腰圓,彷彿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氣似的。

“你們二位是……”思義德遲疑着問道。

來人正是高仙芝和李嗣業,二人一齊施禮道:“貴使歸國,可汗政務纏身,不能爲貴使送行,實是遺憾。可汗遣我二人前來,代可汗爲貴使送行。”

思義德顯然沒有想到蘇祿會派人前來,既是意外,又是高興,忙道:“謝可汗!”

高仙芝誆他了:“貴使可還記得我們之間的協定?可汗說了,在貴使離去之前,要再重申一次,以示誠意。”

與突騎施修好,騰出兵力與唐朝對抗,這是大食目前求之不得的事情。思義德一聽這話,不由得更加高興:“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大食哈里授命於我,思義德,向可汗莊重承諾:大食願與突騎施永爲兄

再攻伐!”

“還有呢?”高仙芝可不信思義德此行只爲了一句承諾。

不要說國家之間,就是人與人之間,承諾往往都沒有效用。國家之間,真正有用的,就是好處。只有大食把好處給足,蘇祿纔會罷兵。

“原來是來討好處的!”思義德不知兇險當前,想得有些偏了:“可汗儘管放心,我們答應的東西一定會如數奉上,可汗只管等着收取就是。”

“還是再說一次的好,要不然誰知貴使有沒有忘記?”李嗣業話了:“要知道,貴我雙方打了這麼多年,背信棄義的事情不少呢。”

思義德沒辦法,只好重複一遍:“大食答應送可汗鑌鐵十萬斤,工匠三百,大馬士革刀一萬兩千柄。黃金一萬斤,珍珠五百顆……”

一樣接一樣的說出來,高仙芝和李嗣業是越聽越驚心,大食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這些東西落到蘇祿手上的話,突騎施的實力會倍增。這些東西,蘇祿做夢都想得到,就是不可得,大食以如此大禮相送,他不罷兵纔怪。

思義德最後道:“若是可汗允可,我們願派公主下嫁,做可汗的可敦。”

“很好,很好!難爲貴使記得如此清楚。”高仙芝眉頭一軒,道:“可汗說了,你們大食人背信棄義,此事不能相信……”

“請轉告可汗,大食決不食言,一定辦到,一定辦到。”思義德忙分辯。

不管代價有多大,只要能換得突騎施罷兵就成。突騎施能征善戰,拖住近二十萬大食軍隊,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調動二十萬大軍,和一點錢財比起來,自然是划算得太多了。

“不必我們轉告,貴使親自向可汗說就是了。貴使,請!”高仙芝側身相請。

臨去之前再見蘇祿一面是好事,思義德沒有理由不同意,欣然道:“請!”走在頭裡,高仙芝和李嗣業跟在身後。

一出府邸,一隊兵士圍上來,把思義德簇擁在中間。

兵士放開喉嚨吼起來:“大突騎施的死敵,可恥的大食哈里,派思義德前來碎葉城,要我們放棄血仇,向大食稱臣。我們是大突騎施的好男兒,絕不放棄血仇!可汗決心殺此可恥之人,以明不棄血仇之決心!”

剛剛還說得好好的,要重申兄弟之誼,轉眼間就變了,變成討伐他,要殺他。思義德哪裡會相信這是真的,眼睛不由得瞪得老大,扭頭看着高仙芝道:“這……”

李嗣業拔出橫刀,架在他脖子上,笑道:“貴使勿惱,我們是大唐的使。蘇祿是我們大唐的忠臣,他一面和你談,一面派人告知了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派我們前來殺你!”

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思義德不得不信給蘇祿出賣了,不由得大是着惱,怒吼起來:“我是大食的使思義德,奉大食哈里之命,前來突騎施修好。可恥的蘇祿一面向我們大食索要禮物,一面告知安西都護府,如此無信無義之人,大食一定不能與之修好!大食的商人們,請把我的遺言轉告給哈里,一定要滅了突騎施,爲我報仇!”

吼得山響,一副目眥欲裂之相。

這動靜可不小,早就驚動了街上的行人、攤販,人是越圍越多,議論紛紛。

消息不脛而走,只一會兒功夫,高仙芝他們身後就圍了千多兩千人。高仙芝要的就這效果,不聲不響殺了思義德,消息不能傳到哈里的耳朵裡,於事無補。人越多越好,高仙芝四處打量,現不少大食商人也來圍觀,他們眼裡如欲噴出火來,很不服氣。

蘇祿個頭高大,雙目有神,臉上自有一股光輝,極是強悍,埋頭處理公務。就在這時,一個護衛急匆匆衝了進來,結巴道:“可汗,大大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呀!”

“砰!”蘇祿具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品質,最瞧不起的就是遇事慌張,重重一下拍在案頭上,喝斥起來:“住嘴!你枉自跟了我這麼些年,遇事如此驚慌,丟人!”

護衛不由得一窒,忙道:“可汗,這可是大事呀。可汗,思義德大人給人拿住了,正在遊街呢!”

“你說什麼?思義德給人拿住了?誰有這膽子?”蘇祿儘管足智多謀,仍是不信。

“可汗,不是你下的令麼?正在街上大喊大叫,說是你一面和思義德談,一面派人去安西都護府。”護衛如實回答。

“蠢!”蘇祿沒好氣的罵一聲。

和大食修好,也是蘇祿的一個想法,畢竟打了這麼多年,突騎施有些頂不住了。突騎施的實力遠遠不如大食,再打下去,會給拖垮。暫時罷兵,對突騎施來說,也是難得的機會。更別說,大食給他的好處遠遠超過他的預期,此時不修兵,更待何時?

蘇祿的如意算盤很精,先修兵,坐山觀虎鬥,等到大食和唐朝分出勝負,他再加入勝利一方,這好處就更大了。

他是個精明人,馬上就想到,有人搗鬼:“快,傳令,調集軍隊!把街上圍住,不準一個人離開,若有違,殺!”飛也似的衝了出去。(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閱讀!)

第四十二章 文才武略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二章 豐厚的收穫第四十三章 東宮奔走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五章 不去不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三章 寶刀名劍(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五 炮兵發威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九章 好事喜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九章 第一桶金(三)化工大唐第四卷帝國碰撞第八章艱難進軍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九章 死亡陷阱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二十七章 率軍北征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四章 殺人利器第二十二章 原來是你網友上傳章節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九章 刀具成功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六章 滿足要求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章 千古絕唱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0三 機會當前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六章 擴大生產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十六章 擴大生產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九章 吐蕃兇焰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六章 驚聞凶訊第二十六章 合同制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0二 意想不到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五章 溫柔一刻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五 這才叫炮兵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章 第一次上朝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四章 公主駕臨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七章 再榮從軍(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第三十一章 入住新居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章 陳氏化工(上)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五 炮兵發威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章 升官了VIP卷 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四章 狡猾的默啜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章 搞個發明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一章 一言定策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五章 滿載而歸(下)第五十一章 歪射正着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五章 生財之道第十五章 遇到難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章 東宮之行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上)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二章 好消息第二十章 絕世好刀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八章 做官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九章 夜見睿宗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七章 課外作業(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三章 大唐氣象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七章 佳釀仙品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二章 唐樣大刀(中)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十章 大破哈查只(下)(2)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四十七章 危險臨近第五十五章 工業之母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五 這才叫炮兵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十二章 香水欲出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夢想成真(中)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八章 陳氏化工(下)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二0章 太子的請求第十一章 商業聯盟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一章 只欠東風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一章 受命第四十一章 大唐賢相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七章 危機重重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章 畫聖落魄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一章 受命第四十七章 驚喜大發現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二章 畫聖落魄第三十六章 國子監(下)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三章 安全保障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八十六章 名動公侯第十八章 爲之絕倒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八章 亦公亦私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七章 吐蕃使者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八0 墀德祖讚的末路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四十六章 成功了第三十一章 正式開張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二0章 太子的請求第六十二章 街頭霸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七十五章 化工大計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二章 金牌產品(五)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一章 小小收穫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九十章 我的夢想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章 夢想成真(下)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四)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三十二章 香水欲出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一九章 好事喜事化工大唐 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十六章 蘇祿的抉擇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七十六章 駭人聽聞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二七 初戰告捷第二十七章 佳人美意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五十章 名匠雲集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一0八章 誰怕誰第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八章 睿宗索人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八十七章 佳釀仙品第三卷 長安風雲 第一一七 絕地反擊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六十八章 秘密定計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一章 驚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