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

(特意申明:本章乃是講述巴勒弗家族的所處情勢和考量抉擇,不喜可跳過,於大情節無大礙,對其所作所爲不覺疑惑和突兀就好……個人推薦看看,反正不是騙訂閱。)

除夕夜,阿帕麥亞城處處張燈結綵,節慶氣氛很濃。

年節,乃是華夏依曆法除歲迎春的習俗,也已被巴勒弗家族視爲重要的節日,且愈發過得隆重盛大,甚至用的正是漢曆紀年。

帕提亞人崛起不足百年,本身就是吸納了波斯和希臘等民族的文化,才雜糅出特有的安息風俗,故仿效華夏風俗實屬尋常。

帕提亞人崇尚強者,莫說是模仿強者,就是追隨效力也不覺有甚不對的。

強勢文化吸納弱勢文化,那就是文化包容,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影響,實則就是被文化入侵了。

安息王族雖尚無文化入侵的概念,然對巴勒弗家族與漢人愈發親近,終究不免猜忌和不滿。

換了在大漢,巴勒弗家族的某些作法也是實實在在的“勾結外夷”“裡通外邦”,是夷滅九族的不赦之罪!

撒普爾身爲巴勒弗家主,自是深知米特里達梯王乃至整個王族是何等的憤慨,也曉得現今的安息正滑入更深層的撕裂中。

裂口,本就是早已存在的,卻因安息不斷“攘外”擴張,國君和王族多年來皆無暇也無力騰出手來“安內”,只能眼瞧着巴勒弗家族不斷做大。

這很正常,八個小王國和諸多半自治城邦的大貴族們又不傻,若不團結起來,推舉出一個足以讓王族投鼠忌器的強大勢力,真不曉得王族的屠刀甚麼時候就會落到他們的頭上。

即便不是巴勒弗家族,也會出現旁的家族。

此等地位,風險和利益皆是無比巨大。

世間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獲得,自是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

巴勒弗家族代表諸多大貴族,扛起這面大旗,與王族周旋數十載,歷代家主看着表面風光,地位超然,實則也是戰戰兢兢的如履薄冰。

進一步,怕會逼得王族撕破臉;退一步,更是無有死所。

進退維谷,不外如是。

撒普爾接任家主後,發覺情勢愈發的糟糕,米特里達梯王確是個百年不遇的雄主,若非撒普爾肩負着整個巴勒弗家族的興衰重擔,全力支持乃至追隨他也無不可。

然而,巴勒弗族人已享受過龐大權勢的香甜滋味,饒是撒普爾身爲家主,也不可能說服所有的家族掌權者放棄既有權力,甘心接受王族的併吞乃至問罪。

是的,問罪!

安息王族,實則也就是個強大的家族。

多年來,巴勒弗家族沒少與王族爆發衝突,尤是熱血衝動的年輕族人,爆發口角乃至引發械鬥,鬧出人命的屢有發生,甚至不乏兩大家族的嫡系子弟傷亡。

兩大家族的掌權者雖是大事化小,皆沒太過追究計較,然若說完全釋懷,卻是絕無可能的。

巴勒弗家族若是“束手投誠”,不怕王族在大勢底定後,重新翻舊賬麼?

這無疑是必然會發生的。

推己及人,撒普爾覺着,若自己處在米特里達梯王的位置,在接納巴勒弗家族投誠,且徹底穩定局面後,也會找出各種由頭,進一步斬除巴勒弗家族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

巴勒弗家主,多麼榮耀和風光的名頭,卻有幾人知曉,無上榮光下揹負着多麼沉重的壓力?

撒普爾的長兄,也就是娜索婭的父親,昔年爲甚麼沒接家主之位,卻是全力支持自家的二弟,不正因有自知之明,曉得這副重擔自己挑不起麼?

家族的興衰,萬千族人的身家性命,皆繫於一身,便如山巔臨淵,風光無限好,然凡有行差踏錯,必得落個粉身碎骨。

尤是米特里達梯王即位後,撒普爾心中愈發憂慮,覺着巴勒弗家族又向深淵挨近半步。

多年來,他之所以大力支持米特里達梯王東征西討,大肆開疆拓土,主因絕非要讓巴勒弗家族從中分潤到更大利益,恰恰相反,他屢屢頂着各房掌權者的壓力,儘量讓家族少去瓜分和爭奪戰後收益。

用外部矛盾轉移內部矛盾,用空間換取時間,撒普爾雖沒學過後世的政治軍事理論,然道理卻是相通的。

此等作爲,是緩兵之計,是因噎廢食,是損己資敵,是飲鴆止渴,還是自掘墳墓?

鬼才曉得!

造反?

說實話,撒普爾乃至歷代家主都想過,可經過仔細權衡,覺着就算僥倖成事,頂多也就是慘勝,家族勢力怕是十不存一,到時怕反是讓旁的大貴族漁翁得利。

況且若是失敗,那必得落個舉族盡歿,苗裔不存。

非到萬不得已,這步險棋是短短不能下的。

邀天之幸!

便在撒普爾愈發感覺無力,眼睜睜瞧着巴勒弗家族向深淵不斷滑落之時,大漢若寒冬旭日,紫氣東來。

依附漢室,則死局可破!

旭日雖東昇未久,卻已隱現橫絕昊穹的大勢!

大漢的強盛,撒普爾雖未親見,卻可耳聞諸多子侄的講述,加之漢軍接連誅絕了烏孫和百乘,血屠數百萬,給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霸道,強勢,兇殘,酷烈!

一個國度,一個民族,不管是否足夠強盛,只要足夠兇狠,且非色厲內荏的花架子,那就絕對招惹不起!

就如曠野中的狼,愈是受傷,愈是兇狠。

君不見,匈奴的軍臣單于,昔年饒是被打殘了,卻遠遁數萬裡,硬是將西亞和歐洲各族咬得血肉模糊,強大的羅馬都險些招架不住。

那麼,將匈奴生生打殘的漢人,其兇殘程度,自是可以想見的!

撒普爾無比清楚,現今的帕提亞人,早非昔年的帕提亞人。

昔年的帕提亞人,之所以敢以數萬族衆向雄霸中亞和西亞的塞琉古帝國宣戰,之所以能將塞琉古大軍打得滿地找牙,憑得就是悍不畏死且無比團結的狼性。

現如今,餓狼雖得已飽食,狼羣卻是徹底散了。

甚至於,野狼不是被馴化爲家犬,就是變了滿心算計的狐狸,別說齊心協力對抗大漢,就是面對大月氏,都已不再底氣十足。

(PS:真實歷史上也是如此,大月氏後來建立了國祚四百年的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直至被羅馬覆滅,都沒敢再出兵踏入中亞半步。)

打不贏的!

若漢廷發兵來犯,安息必敗無疑!

況且,依着漢軍過往的暴戾手段,一旦遭遇頑抗,付出不小的傷亡,戰後必定會進行極端瘋狂的血腥報復。

百乘人昔年不是降了麼?

屍橫盈野,舉族屠絕啊!

現實就是如此,暴戾兇殘到極致,反是止戈的捷徑。

說難聽點,沒人願意對抗瘋子,尤其是手持利刃且極度嗜血的瘋子。

惹不起,就躲,實在躲不掉,就跪下舔靴子,免得刺激出瘋子的嗜血欲。

後世史上,蒙古大軍雖不擅攻城拔寨,卻能在短短數年橫掃歐亞,正因秉持“凡死守者,必屠其城”,殺到後來,兵鋒所指之處,開城歸降者數不勝數。

撒普爾深悉米特里達梯王的脾性,雖是城府深,懂得隱忍,但絕非甘心居於人下。

若兩國興戰,巴勒弗家族焉能獨自苟全?

兩面討好?

作壁上觀?

呵呵……誰都不是傻子!

撒普爾乃至整個巴勒弗家族,已然在用實際行動,表明自身的立場。

若是米特里達梯王有意與大漢興戰,巴勒弗家族非但不會追隨,甚至極可能反戈相向。

莫扯甚麼家國社稷和民族大義,萬千巴勒弗族人的身家性命,是絕不可能爲國犧牲的。

觸怒王族,也無非是破罐子破摔,反正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然若觸怒漢廷,非但要亡國,更極有可能“滅種”。

撒普爾自身雖不畏懼死亡,卻不願讓萬千族人爲國“殉葬”!

自私麼?

或許對整個安息帝國,對整個帕提亞民族,是如此的。

然對巴勒弗族人而言,家主是實打實的大公無私,爲了家族不計個人譭譽,就是明着跪舔漢廷,就是“裡通外敵”了,你待如何?

況且,漢廷也非外族想跪舔就能跪舔的,沒點實際用處,還真未必就有跪舔的資格。

說難聽點,吃屎都趕不上熱的。

譬如現今的中亞諸國,明着都是大漢藩屬,然除卻大夏和巴克特里亞王國,旁的國度包括國力不算弱的大宛,境內連派駐的漢使都沒有,遇着甚麼事,都得遣重臣跑到大夏或巴克特里亞的大漢使館,排隊求見漢使。

然而,漢廷在阿帕麥亞城就設了使館,還派駐了特使,這已然很重視巴勒弗家族了,況且還以宗室子與巴勒弗貴女聯姻,擺明沒想着真讓巴勒弗家族“吃屎”,夠給面子了。

巴勒弗家族若再不識趣,那豈不是往死裡作麼?

撒普爾乃至絕大多數家族掌權者皆是識時務的,也曉得自身的價值所在,曉得漢廷不樂見安息王權獨大,卻也不樂見巴勒弗家族篡權奪位。

畢竟巴勒弗家族若是奪了王權,真正一統安息,漢廷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總而言之,漢廷是需要一根攪屎棍,攪得安息國內愈不安生愈好。

在漢廷無暇或無心覆滅安息前,維持現狀乃至使其內部愈發撕裂,卻又不至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無疑最符合漢廷的利益。

換了漢人的說法,安息是不能大一統的,世世代代都不能大一統的!

巴勒弗家族若是不肯做這跟攪屎棍,漢廷有的是手段對付他們,旁的不說,光是安息王族對巴勒弗家族的猜忌,就經不起漢廷的刻意離間。

若遭到王族和漢廷的“聯手”打壓,只怕安息各地的大貴族們也會紛紛拋棄巴勒弗家族,重新選出個威望足夠的大家族,繼續領着他們與王族抗衡。

現實就是這般殘酷,何去何從,巴勒弗家族的掌權者們無疑已是統一了想法,做出了最符合家族利益的抉擇。

遵循漢廷的意志,在安息國內“攪屎”之餘,也不免提早安排退路,在大漢境內尤是京畿三輔置辦族業。

無有漢籍,是不能在漢境內購宅置地的。

然而,路是人走出來的,法子是人想出來的。

巴勒弗貴女與大漢宗室子聯姻的背後,還隱着某些事,明面上瞧不出來,實則對巴勒弗家族很重要,也是各房掌權者極力爲自家嫡女爭奪聯姻“權力”的主因。

內裡蹊蹺,就在大漢冊籍制度中,所謂的“依親”條陳。

依親,在歸化入漢者頗爲常見,凡外族歸化者,公府核鑑其功,得批覆相應“依親歸化”名額,允其部分親眷隨之入籍。

這絕非爲巴勒弗家族特意破例,巴勒弗家族也沒那麼大的臉面。

譬如過往歸化的烏桓將士,乃至東甌、閩越、滇國和哀勞的王族,也都是通過“依親”條款,核鑑過功績,給了相應歸化名額的。

功績不夠,那就只能捨棄部分血緣不是那麼近的親眷了。

當然,得以依親歸化者,必須是其三服內的血親!

五位貴女,皆出身巴勒弗嫡系,其三服血親囊括了嫡系各房的親眷,歸化名額多少,就看巴勒弗家族過往和今後的“功績”。

家主一脈是不愁的,故撒普爾沒爲自家嫡女去搶“聯姻名額”,就是要抱持公正和超然,讓各房更爲安心。

他早在家族內部攤開說了,參與聯姻的雖只有勢力最大的五房,但所謂的“依親”,卻不只限這五房之人,各脈能爭到多少歸化名額,能爲將來鋪下怎樣的“退路”,就權看自身努力的。

他身爲家主,必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公開的。

撒普爾能出任家主,在族中的威信自是夠的,族人對他也是信任的,確確實實是個處事公正的好家主,沒人提出質疑。

若不懂未雨綢繆,早些安排好退路,那也不配在族中掌權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開拓北美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膠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觀賽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四百八十七章 屬國三等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二章 吳楚之亂